264.第262章 明军分兵 太子入卫

第262章 明军分兵 太子入卫

回到大营后,差点被卖了的卢象升怒气冲冲的找到了高起潜。

宣大三镇的各将也是愤愤不平,说好的一起出兵,结果关宁军把自己给卖了,如果这次不是大捷,那自己人马的损失就大了!

手下的兵马是一个武将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没有更大的军功利益前,谁都不愿意损失。

卢象升指着高起潜怒斥道:“陛下让你监军,不是让你观战的!”

高起潜气急败坏,尖声叫道:“姓卢的,咱家知道你懂点兵法,可咱家也懂!咱家不仅知兵法,还懂国事,眼下我皇明并不适合与鞑子决战,你这样一味的打打打,只会让国朝陷入困境!”

“你!”卢象升气急,忽然觉得这死太监不可理喻,明明文化低,还强行装大学士,简直没法跟他讲道理。

此时恰逢杨嗣昌奉旨巡视顺义,见二人吵起来,他连忙上前劝架。

卢象升对杨嗣昌道:“事到如今,杨部阁是否还指望着议和?”

杨嗣昌连忙道:“议和只是权宜之计!”

杨嗣昌开始化身为思想家,为卢象升上教育课,给他洗脑。

卢象升压根不吃他这一套,正色道:“本督手持尚方宝剑,身负重任,如果要议和,当年崇焕的命运,就要轮到我的头上!”

九年前,作为督师的袁崇焕因为想议和,被朝中言官攻击,背上了卖国叛徒的罪名,下场很凄惨,卢象升宁愿战死也不学袁崇焕。

闻言,杨嗣昌急了,他大喝道:“如此说来,你就用尚方宝剑砍了我!”

卢象升毫不示弱道:“你们在朝堂中可以言和谈,但在外的统兵之人绝不可言和!如果我找奴贼和谈,应该是你杀我!我希望你能看清现实,现在的情况究竟还能不能议和?”

二人在帐中争吵,高起潜只是眼睛微闭,时不时的开口说几句,说出的话却让二人眉头紧皱。

半个时辰后,中军大帐召开了军议,帐中满满的都是武将,不过气氛沉凝,无人敢随便说话。

穿着麻衣孝服的卢象升,头戴嵌金三山帽高起潜,还有腰缠玉带的杨嗣昌,三人齐至。

坐在铁案前的杨嗣昌道:“陛下令本官巡视北直隶各地,督促战况,如今建奴分兵八路南下,劫掠平谷、良乡、涿州、易县等地,形势危急,本官与卢督臣和高总监商量了一番,决定分兵南下,救援各地!”

此言一出,众将皆是议论纷纷,他们一共就只有五万人马,面对一路鞑子时还能仗着人多一战,此时再分兵,那谁敢去找兵力差不多的鞑子对战呢?

众人看向卢象升,只见他满脸悲愤,他虽然名义上节制天下援军,但实际上也仅仅挂名兵部尚书衔,真正掌握兵部的是这位杨嗣昌杨阁老,他的意思部分代表了朝廷的意思。

还有就是高起潜,身为总监,代表皇权,亦可节制诸军。

众将心中都很清楚,传闻杨嗣昌和高起潜二人一直赞同议和,此时分兵,难道是怕卢督臣与鞑子决战坏了他们的议和之举吗?

高起潜瞥了卢象升一眼,阴恻恻道:“山海关、宁远、蓟州的兵马跟咱家走吧!”

帐中各将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都看向了杨嗣昌和卢象升。

杨嗣昌双眼微闭,点了点头,卢象升则是长叹了一口气。

高起潜见无人动弹,站起身来,厉声道:“走!”

说完,他对着杨嗣昌和卢象升简单的拱了拱手,转身扬长而去。

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关宁军诸将也向杨嗣昌和卢象升拱手告别,一一退出中军大帐。

紧接着大营各处开始拔营起寨,同时传来众多士兵的议论之声,不知道为何要分兵。

看着悲愤的卢象升,杨嗣昌道:“建斗兄勿急,山东总兵刘泽清的数万大军已经出了山东,正往京师赶来,他的人马由你节制,还有祖宽的人马,也由你节制。”

卢象升不语,这两人一个比一个跋扈,祖宽原是祖大寿的家仆,因功升为总兵,但他异常骄横,兵马所过之处焚毁民宅,奸**女,崇祯八年在中原剿寇时就不听自己的命令,自己再三激劝才听命服从调动。

那个刘泽清更是跋扈,听说崇祯十年初居然在山东拦截皇太子南下的辎重,把这两人派给自己也就算了,可现在他们两部人马呢?

原是应诏勤王,但刘泽清和祖宽二人看到南下的鞑子就远远的躲开了,不敢前进一步,如何调动他们?

卢象升平静道:“我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只求杨部阁能将这次大捷上报陛下,为宣大三镇将士请功!”

杨嗣昌点点头道:“高公公作为援军的总监军,负责战场军功记录和各军粮饷装备的供给,你将此战详情报与他,发往兵部后我定会呈交陛下,宣大各镇所需粮饷装备也直接找他要,兵部都会如数送达。”

卢象升拱手道:“多谢杨部阁。”

在宽慰了卢象升几句后,杨嗣昌这才离开,返回京师。

十月下旬,汇聚在通州的清军大军南下攻克了涿州,然后分八路深入,一路攻克了涞水、易州,固安、定兴、安肃,准备集兵围攻保定。

大明一城又一城的丢失,清军也越来越嚣张,这让崇祯非常的暴躁,他下旨训斥了卢象升一顿,同时开始考虑换掉卢象升,换个能打的人。

内阁首辅薛国观跳出来,说自己不怕死,可以领兵当督师,杨嗣昌很不给面子的当场指责他没水平,如果让他督师前线,自己死了没关系,可别连累了大明数万将士。

薛国观很没面子,只好推荐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而杨嗣昌仍然坚决反对,请求继续任用卢象升,再不行把皇太子调回京师督师。

杨嗣昌冒着得罪崇祯的危险推荐卢象升和朱慈烺,其实心中也是无奈,他担任宣大总督的时候,就曾经与流寇交过手,深知流寇的生生不息,总觉得李自成还会东山再起。

陕西由洪承畴和孙传庭镇着,李自成应该就没什么活路了,如果把二人调往京师,一旦李自成重新出山振臂一呼,流寇之乱再起,那对大明的危害将是极大的。

杨嗣昌觉得,南方的张献忠已死,南直隶和湖广的民情在皇太子的治理下也很稳定,江南的兵马完全可以调往北方对付清军。

崇祯很不情愿,但在恩宠正隆的杨嗣昌坚持劝说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崇祯下旨继续留用卢象升,并调皇太子朱慈烺领军北上,不过他又加了一条:传召洪承畴、孙传庭领兵入卫勤王。

这样的结果让杨嗣昌很无奈,皇帝有自己的想法,外人实在难以左右,同时他也知道,调洪承畴和孙传庭领军入卫,只怕不仅仅是对付清军吧。

(本章完)

68.第68章 战斗总结会18.第18章 锦衣卫抄家1114.第1108章 悲催的缅甸太子1034.第1028章 尽忠540.第538章 拒降929.第924章 宫里来的大人物1251.第1245章 大东国远胜英吉利1207.第1201章 告白1231.第1225章 另类审讯1324.第1318章 庙号852.第848章 睡服者1206.第1200章 出狱488.第486章 建造战舰计划537.第535章 全民防疫556.第554章 诸臣误朕1228.第1222章 大明铮臣803.第800章 明军洗掠九州岛819.第816章 可怕的明军1214.第1208章 刺王1169.第1163章 歪门邪道1288.第1282章 恶毒计策428.第426章 监国理政491.第489章 皇家海军学院285.第283章 圣旨到762.第759章 和亲?817.第814章 堕落的八旗兵119.第119章 卑鄙的战法804.第801章 兵临江户湾358.第356章 大军压境236.第235章 大明第一清官867.第863章 新式军装204.第203章 疯狂的流寇599.第597章 一夜风流把头磕921.第916章 龙凤客栈276.第274章 天雄军被围 天武军到来1132.第1126章 老将请战794.第791章 宫古海战947.第942章 废除农税895.第890章 爆破565.第563章 惨烈烤饷636.第633章 埋伏11.第11章 勇卫营(求收藏)1193.第1187章 军火生意917.第912章 训斥皇子637.第634章 遭遇围杀134.第134章 封赏 庆功484.第482章 农业变革316.第314章 天子守国门1039.第1033章 朕来考考你502.第500章 矛与盾的较量195.第195章 安排 落水(为盟主JackieZXW加185.第185章 祭皇陵 送血食556.第554章 诸臣误朕909.第904章 御驾回京(补更)916.第911章 废除太监制度?568.第566章 吴三桂的抉择1205.第1199章 又疯了一个1312.第1306章 八皇会战(5)428.第426章 监国理政94.第94章 局势697.第694章 强渡海峡755.第752章 拉动消费1361.第1355章 禅让935.第930章 主子来了982.第977章 幕府狗急跳墙1175.第1169章 内讧778.第775章 天武七年643.第640章 骑墙1122.第1116章 俄军的噩梦1351.第1345章 科技革命435.第433章 君子动口不动手645.第642章 战利品272.第270章 打上门去1324.第1318章 庙号1086.第1080章 信息量好大461.第459章 返回南京235.第234章 所见所闻595.第593章 代天执法169.第169章 一锅端651.第648章 征北都护府236.第235章 大明第一清官1254.第1248章 点火267.第265章 无奈的卢象升837.第833章 血肉之躯100.第100章 可笑的阵法251.第249章 李定国献计(加更)1095.第1089章 沙俄介入1320.第1314章 落幕210.第209章 天武军闯营(为舵主看书太贵丶1028.第1022章 关原决战(1)494.第492章 郑家的反应64.第64章 城中骚乱1036.第1030章 奔逃(补更)557.第555章 崇祯大杀四方501.第499章 铁人军1116.第1110章 王上何故先降?541.第539章 燎原之火427.第425章 强行清查 抄家分田550.第548章 迎闯王不纳粮404.第402章 万恶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