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还辽令

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还在世,故而,袁崇焕的平反还未进行。但实际上,朝廷对于此前这一桩公案已经有了态度改变。

这样的改变,先就从朱慈烺的身上开始。对于袁崇焕,朱慈烺的态度很明确。这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宁远大捷更是举国振奋的大胜,对于大明士气之提升,信心之凝聚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其个人才能固然欠缺,但若说什么卖国通敌,那委实是过于牵强,亦是没有实证。

这样一名统帅被杀遇害,委实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要不是顾及崇祯皇帝的颜面,此事早就平反了。事实上,只要再过一阵子崇祯皇帝的影响力渐渐淡出,平反的事情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基调定了下来,讨论袁崇焕便不再有什么政治风险。

以至于朱慈烺提出了五年还辽的这个典故以后,众人也只是笑,明白了朱慈烺的关切,却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威胁。

“要朕来看,袁崇焕的五年还辽固然是轻率,可比起朝中那些只晓得袖手谈心性的人好太多了。而且……父……罢了。”朱慈烺顿住这个话头,也是失笑。杀袁崇焕,也实在是有些为崇祯皇帝顶锅的意思。

屋内气氛颇为宽松,杨文岳一样是笑道:“圣上多虑了。事实上,我大明与建奴鏖战已然有二十余年了。三年复辽固然是这一阶段的计划,又如何不是我大明这二十余年来前赴后继,这才有的成果?纵然不论此前败绩,从圣上章丘大捷起,亦是两年有余了。这两年下来局势变化,越利于我大明。三年复辽,不再为奢谈矣!”

朱慈烺说着,也是不由好一阵感叹起来。

回想过往,朱慈烺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大明依旧是一片亡国气象。

国内灾祸横生,内乱越演越烈。建奴数次入关,几乎将大明当作一头随时宰割的牛羊。朱慈烺出宫之时,谁也不曾相信能有今日气象。他出京师南下之时,更没有想到过会成功练出一部强军。

朱慈烺每天晚上,想的最多的不是功成之后的雄心壮志,而是史书之上写着的结局:被舅父出卖,又被南明皇帝下狱,最终在京师被处死。

但现在,却是一切都转变了。

这样的逆转,有时候想想,反而有些让他觉得不敢置信。

回想了这些,朱慈烺归入正题,道:“有此功绩,也有诸位爱卿的功劳啊。好了好了,咱们说正题。朕看,这还辽令,也的确是时候颁了。不仅辽南旅顺、辽东凤凰城都已经有了据点,可以招揽辽民回辽。同样,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信号。我们恢复辽东的事业,不仅是朕与朝廷不忘失土,立志恢复的功业,更是大明国民兴衰荣辱一体的事业。任何一寸国土都不能少,这不仅生民立业之根本,更关系我大明国防安危。恢复故土,是因为这关系国家安危,是帝国子民安居立业之根本,这是恢复故土有功之所在。”

朱慈烺的立意十分新鲜。

但李邦华与杨文岳都听明白了。

“根据目前所统计,散落在各地的辽民虽然看起来人数众多,但身在异乡,难有余财。是以,依臣所见,可以对辽东故土百姓直接放土地,不行拍卖。将余下的土地拍卖给其余百姓。如此,即可募集军费,又可让百姓知晓,此乃所有人的事业。最终辽东若能恢复,此刻拍卖的土地定然能够涨价,拍卖之人都能收益。尤其是军中将士,更能为此奋战。”李邦华反应很快,应对让朱慈烺连连点头。

“是这个理。”朱慈烺沉吟了一下。

杨文岳问了一声,道:“若是有奸猾刁民假冒辽民呢?”

朱慈烺笑道:“这点损失么,朝廷还是承担得起的。登记为辽民,那自然会第一时间由朝廷帮助移民到辽南旅顺口、辽东凤凰城等地。那里有的是土地,就缺了开垦的百姓。不管是真辽民,还是假辽民,往后都是辽民,一样是我大明子民。这点心思,朕看都没什么紧要的。”

杨文岳闻言,恍然大悟。

的确,给辽民免费放土地,一来是弥补这些年来战乱流离失所,二来缓解各地人地矛盾,三来自然就是要让他们安居乐业。

不管是不是伪造辽民身份,其实都是一样,并不妨碍朝廷还辽令的意图。

就算真是伪造辽民,但既然愿意去辽东移民,那又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辽民还是其余各省的百姓,终归是大明的百姓。他们能去边疆开枝散叶,岂不是更利于大明稳固边疆?

想到此节,杨文岳也不在纠结,转而继续将赏格一一厘定。

这是还辽令里另一个重要部分。

全军将士,都可以用军功来兑换辽东的土地。

当然,赏格要怎么个确定,枢密院拟定了计划以后,还是得朱慈烺肯的。

“斩一级,得田百亩。斩之功,为军中大功。得之不易,百亩良田赏格不错,但朕看,不必设定得如此之高。尤其军中兵种众多,斩的功勋却只有刀盾手方便获得。这与火铳手等兵种不利。这个标准,不防设定得细致一些。立功的法子,不妨再多一些……依朕想,可以数值化显示。军功的划定,也可以用另一个思路。上级下达任务,下级完成任务。按照完成度给与军功。而不是拘泥于斩之事……”朱慈烺叨叨絮絮的说着,又将还辽令上商议了一边,就这么说了一个时辰,众人都饿了,朱慈烺又让御厨准备了些果点,继续谈了起来。

一直到日落黄昏,还辽令的细节这才基本敲定。

看着众人疲倦万分,朱慈烺倒是有些不忍,不过一想到出使西方的事情不能耽误,还是又将在京师大学堂谈下的月距补天项目拿出来。

还辽令是两府准备许久的事情,杨文岳与李邦华来了乾清宫,也不需要带其他人。可朱慈烺这个出使西方的新项目却是两眼一抹黑,两人都不清楚。于是又得将钦天监、礼部、兵部以及管部大臣们喊来。

如此一般,众人议定完毕以后,已然到了晚上。

朱慈烺亲自将众大臣送出了宫门,看着天空上的月色,背着手,喃喃着道:“辽东,辽东……蒙古丢失的消息,应该传到辽东去了吧?”

……

盛京城。

孝庄太后扶着额头,不想看手头上的奏章。那是从盖州前线穿回来的军情。

说起南边的军情,其实……上一回说起前线的时候,还是金州呢。旅顺口就是后世的大连市,金州,就是大连的金州区。

也就是说,短短的半年时间过去,前线就从大连一路撤退到了盖州。盖州就是盖州卫。但盖州卫在后世的哪个地方呢?是营口。

也就是说,这一退之下,直接就从辽南退到了辽中。

事情,自然还得从红娘子的辽东镇那个背刺计划说起。

三个月前,清军主帅鳌拜率军一路南下,追着红娘子的大军杀到辽南。红娘子率领轻骑,带着可以拆卸的新式火炮杀入辽东腹地,将清人柔软的腹部给了狠狠的一个肘击。

这一击闷棍打得清人是头晕眼花,直不起腰来。缓过劲来的清军愤怒不已,在鳌拜的率领之下一路追过去。

他们追的本来还是顺利的。

在辽东,从北往南数,海州、盖州、复州、金州,都是清人的控制区域。内里驻扎兵马多的数千,小的数百。

鳌拜先一步传令过去,一路围追堵截,硬生生将红娘子逼得越南去。

越是朝南边去,那显然就越是远离辽东凤凰城的明军大本营。在敌人的主场作战,客军有多艰难,自然不消多说。

而红娘子也的确如鳌拜所愿一样,一路朝着南边去。

他们突破了海州清军的拦截,突破了复州的,金州的……

然后,不可置信的事情生了。

上万明军水师强行登6了旅顺口。

这座曾经大明的坚城,无数大明将士鲜血抛洒过的地方,迎来了明军的登6。

里应外合之下,金州守军不战自溃。于是,红娘子的确是远离了辽东镇驻地凤凰城。但是……他却开辟了辽东镇新的防区:旅顺口。

并且,明军的控制区域显而易见的不断扩大。

比起遥远的辽东凤凰城,距离登州只有区区百里不到的旅顺口实在是太近了。海量的物资从祖国抵达,军用码头迅被修筑,大量的工兵进驻进旅顺口。他们修缮港口,建立工事。最终,当金州城也被夺回时,清军的所有力量都被驱逐出这个区域。仅存的,都成了明军的俘虏。

旅顺口的突破仿佛是连锁反应的一个开始。

此前被清军“驱赶到”旅顺的红娘子部重新往北杀了过去。这一回,所有清人都刷新了印象。原本层层堵截驱赶红娘子所部去旅顺的举动此刻再去理解,已然是一个笑话。原本堵截以为是将敌人逼到了绝路,现在看,反而是层层堵截,层层失败。

于是,当明军在金州站稳脚跟以后,毗邻的复州很快便被收复。

红娘子所部顺着官道往北,一层层将此前辽东明人留下的故土旧城一一收复。得利赢城、熊岳驿、榆林铺、塔山铺……

一个个消失在明军地图上的据点重新回到了地图上。

明军的先锋由此直接越过盖州卫抵达了海州。

原本的腹地已然成了战争的前线。

“鳌拜这个蠢材,他就不敢好生给哀家打一仗吗?告诉哀家,那个勇冠三军的巴图鲁去了哪里?告诉哀家,谁还能给我大清打赢一场,哪怕只有一场?”孝庄太后情绪失控。

愤怒不已的孝庄吓坏了身边的宫女太监。

一个又一个的人头纷纷跪了下来,所有人战战兢兢。

但显然,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人敢来劝慰这个而今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

鳌拜去了前线,索尼……

哦……

原本,索尼也是够格安慰孝庄太后的。

但索尼呢……

索尼正是这一回孝庄太后脾气的源头呐。

上一份奏章,赫然就是从科尔沁部传回来的军情。辽南失利的同时,蒙古,大清这个至关重要的盟友,战争潜力的关键源头此刻也出了问题。

而且,问题还不小。

试图自立的鄂尔多斯部济农额璘臣领着土默特部不听大清号令,自己集结兵马,试图用来犯明军的脑袋证明蒙古人的力量,从而摆脱大清。

“大清……是你该摆脱的么?活该去死,只可惜……可惜了我索尼啊,竟是战死了,死了,我大清的将帅,当真是死了一个少一个,凋零于斯,让我如何右脸去见列祖列宗?”孝庄太后叨叨絮絮的说着,又是生气,又是哀怨。

但怒气宣泄了,他也就没那么多好生气的了。

孝庄太后渐渐恢复了平静。

他需要理智,只有理智,才能面对这糟糕的局势。

“来人!”孝庄太后冷声道:“给哀家传一句去送给鳌拜。这大清,已然到了最后一步都不能退的地步。那海州,西接广宁,南去复州,北上就是盛京。退了一步,他也别回来了。自然有人拿了他脑袋回来交差。那丢了的辽南,必须拿回来。旅顺口靠着登州那般近,留着一日,都是我大清亡国的祸根!”

“太后……”忽然间,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步入宫内,叹了一声道:“这时候,徒然给下面人施加压力也没用了。要说这亡国不亡国的,辽南恐怕顾不着了。这辽西,才是心头大患呐。明人此前从辽东窜去辽南,在山西跑去蒙古,那还只是要剪除我大清的羽翼。今日我收到的消息……那却代表着,明人,真要奔着亡我大清的路来了!”

孝庄太后看过去,认出了来人。

此人,赫然就是大清开国亲王,代善。作为而今大清里头号实力派,代善可谓是倍觉凄凉。

这头号实力派委实不是两红旗壮大的结果,而是……八旗其余各旗相继凋零的结果。

代善等闲不入宫,就是进来,也是会提前打好招呼。

这一回直接入内,显然是有着极其紧要的事情。而且,八成还是坏消息!(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明军威仪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脸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计第二十九章:湖广豪族第五章:海外开发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五十八章:左手天堂右手地狱第一百六十章:一胜第二十三章:有情况第十章:楚王面目第一百六十六章:扬名乾清宫第二十七章:有求于大明第三十六章:排队收钱第三十三章:周王的惊喜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胜利第六十七章:预备登基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三十六章:新时代的序曲第四十六章:创造奇迹第三十三章:大明陆军学校第七章:明定国是第四十九章:御门听政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齐聚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参战第六章:认规矩第三十四章:封锁台湾第二十四章:新政第五十章:冒险计划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七十一章:路见不平遇侠女第六十章:顺义公主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筹谋第六十四章:论功行赏第十章:微服出宫第五十章:不平静第二十八章:重礼第七十三章:女军医与她的女护士第六十五章:老将归服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二十八章:李岩施妙计第八十四章:丰收第十四章:抛弃与不抛弃第二章:湖广局势 起点正版我发红包第十章:紧急军情第三十五章:卖国贼你逃不掉了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剑出鞘第一百章:军心第十章:就是那个平天竺的西藏第一章:京师住了外国人第六十八章:论战到来第五十章:一言平千军第八十八章:北上偶遇第八十五章:满清新皇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一百三十九章:天堂有路不走第十五章:时间不多了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后时机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一百七十三章:霸气见面礼第九十章:卖少了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八十三章:高风亮节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转大手笔第七十三章:预言第三十七章:清洗到彻底掌握第一章:中东新篇章第五十六章:新战术第六十四章:一个巴掌一个枣第七十章:剑拔弩张大政殿第二章:琉球往事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与小人物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六十四章:一个巴掌一个枣第7章:1举多得第四十一章:德川义直第九十三章:臣服还是死亡第一章:帝国的方向第一百一十九章:罗刹兵败第二十九章:号召第十七章:底牌掀开第十八章:战果第二章:汉城之内第四十六章:红脸白脸谁挖坑第九章:慕华贱夷第九十一章:产业与利器第四十一章:包围荷兰人第十七章:埃及帕夏上钩第六十七章:治国清单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一章:太子监国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齐聚第八十五章:京师大学堂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启航第一百二十七章:强弱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