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对什么是中国梦作了大量论述,内容博大精深。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些重要论断告诉我们,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内涵丰富的崭新目标,展示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

“小康”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源出《诗经》,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了可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三大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在世纪之交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第一个10年中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等;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等;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立足现实,与时俱进,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系统,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制定的,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

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是目标的提高和追求的提升,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拓展,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

再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发展。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关键,又是如何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发展必须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就是最大的信心和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有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要有服务业的发展;不但要有城市建设的提质发展,还要有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提质发展;不但要拉动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还要拉动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不但要有民生投入和公共服务投入,还要有社会建设与治理的投入;不但要有资源开发性投入,还要有环境保护性投入,等等。发展必须讲求质量和效益。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取决于改革创新的力度、发展动力的转换。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确保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本章完)

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多措并举,推进绿色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领域、两个文明平衡发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在开放发展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正面倡导,树立道德“高线”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创造新供给,原动力在创新吹响全面从严治党新号角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着力点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协调发展是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关键之举坚持正面倡导,树立道德“高线”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将协调发展贯穿于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新的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着力点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多措并举,推进绿色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农业现代化莫把“底线”当“高线”在开放发展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共享发展让民生福祉更加看得见摸得着守纪律讲规矩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准确把握党的纪律和规矩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协调发展是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关键之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任务坚持正面倡导,树立道德“高线”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抓好五大任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真抓实干,实现脱贫目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准确把握党的纪律和规矩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性在开放发展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责任”的落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两个责任”的落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在开放发展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多措并举,推进绿色发展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切实履行“两个责任”,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切实履行“两个责任”,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准确理解和把握“两个责任”的深刻内涵抓好五大任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两个责任”的落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两个责任”的落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新机制新氛围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