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对问

红原三部设立特区之计,出自君山庙祝赵致然的策论,这一点已经在提调署中有所风传,景致摩听说这件事也不稀奇。只是上头没有明说,下面的人也只能猜测。

赵云楼点头:“不错,很年轻的一个人,同样有干劲,也有本事。听说你一直对他有所成见……”

景致摩道:“我的确不喜此人。”

“为何?除了……那件事以外,还有别的原因么?”

“身为馆阁子弟,好生去炼他的长生就是,为何非要干涉十方丛林的俗务?馆阁不得干涉十方丛林,这条规矩莫非是白订的?订立了也不用遵循?”

赵云楼问:“他是哪一年入的无极院?”

“嘉靖十二年。”

“当时他可是馆阁修士?”

“……不是……”

“他为受牒道士是哪一年?”

“嘉靖十三年。”

“那时,他可是馆阁修士?”

“……不是……”

“他升静主是哪一年?升方主是哪一年?任君山庙祝又是哪一年?”

“……”

“那时他可是馆阁修士?”

“……不是……”

“他入华云馆时,可曾如他人一般,向无极院递交辞道书?”

“……不曾……”

“我再问你,他现在是不是依然为无极院君山庙的庙祝?他有没有以华云馆的名义,处置过君山庙的事务?有没有以华云馆名义,向无极院、西真武宫指手画脚?”

“……没有……”

“那我问你,既然他一直以十方丛林受牒道士的身份做事,也从来没有以华云馆的名义指手画脚,那你怎么说他触犯了馆阁不得干涉十方丛林的戒条呢?”

景致摩满脸胀红,脸色很是难看。

赵云楼忽然间感觉心中畅快了很多,满意的将茶水饮尽,又道:“先不说其余,今天过来找你随便谈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你不要放在心上。”

“是,老都管放心,我晓得。”

“说说吧,你对松藩地区的道院设置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

景致摩精神一振,沉吟片刻,侃侃而谈:“松藩地区往日如一片散沙,这是因战事的缘故。如今大军得胜,将战线推进到白河一线,有白河天险为堑,后方便算是稳了,八年前白马山为夏军偷袭的惨败再不会重演。”

赵云楼点点头,道:“说重点。”

“是。故此,我以为,道院的设立,当与总督府协商,争取做到一致。比如将小河庙、藩州庙、永镇庙升格为道院,与红原特区一道,作为松藩的四座道院。”

赵云楼眉头挑了挑:“藩州庙?我记得藩州庙比松州庙差远了,为何不是松州庙?”

景致摩道:“松州庙是松藩地区最大的道庙,我意以松州庙为根基,扩建为整个松藩的道宫。否则新建一座道宫的话,徒耗钱粮不说,时间上也要拖沓不少,不符合总观要求尽快整合的要求。”

赵云楼对此倒是比较赞同,道:“难得你有这份心。那各院人选呢?包括红原特区的方丈,也都说说。”

“是。我潼川府张高功经义很好,我想推荐过去做高功。”

“唔,似乎记得此人当年是潼川院试的案首?”

“此人满腹才华,读书读得很苦,中了案首之后,因对道经很感兴趣,于是毅然投身道门。我敢说,三千道藏尽在其胸,他对经义的认知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接着说,还有谁?”

“西真武宫的廖都厨。”

“平平无奇的一个人,为何举荐他?”

“此人胜就胜在一个惟命是从之上,做起事来一丝不苟。”

任何一个身为上位者,都需要几个能够惟命是从的下属,这样的下属不问为什么,只问什么时候开始做。

对景致摩的选择,赵云楼也算理解。因道:“继续。”

于是,景致摩又点了几个人名,有些是他现在潼川府紫阳宫的下属,有些是他当年在龙安府西真武宫的同僚,其中甚至还有夔州出身的道士,令赵云楼稍觉放心。

有这么十来个人帮衬,一个新道宫的架子便搭起来了。

赵云楼暗想,难怪张云兆当年大力培养此人,此人真是称得上一个“稳”字。

说完了道宫内部搭架子的人选,赵云楼让他接着说四座道院的监院人选。相比于道宫的三都和八大执事,这四个监院人选分量更重一些。

景致摩因此也慎重起来,每说一个人,就要思索片刻。

赵云楼就静静的听着,中间不时发问,也仅仅是问为什么,而不做倾向性陈述。

听到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赵云楼问:“为何是赵致星?”

景致摩道:“赵门头为人可亲,与人相处极善,之所以把他安排在永镇,是因为叠溪千户所部民较多,我相信他可以很好的处理各部之间的关系。”

赵云楼追问:“既如此,为何不放在红原特区?按照你的说法,与红原三部打交道的事情,不是他更擅长吗?”

景致摩道:“那里不同,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强硬手腕。既然总观已经定了‘特区’的布道方略,我也不好擅自变更,但我认为这已经稍显软弱了,所以应当选择一个敢于开创、心志坚定者去红原,我认为安悦太乙院的曾致礼就很合适。他一手扑灭过苗部之乱,所以我想让他去红原当方丈,至于红原的监院,是不是由总督府委任?会是谁?”

“总督府还没有做出决定……还有吗?”

“还有几个人,我觉得也适合去松藩。”

“说说?”

“黎州水合庙的庙祝兰致合、君山庙祝赵致然……”

赵云楼愣了愣:“赵致然?”

景致摩点头道:“赵致然此人,我是心有芥蒂的。但老都管宽心,我景致摩非是因公忘私的人。既然老都管已经讲得很明白,赵致然的身份与总观戒令不相违背,那我举荐他又有何不可?”

赵云楼问:“你打算举荐他做什么?”

景致摩道:“赵致然当年在无极院时,月考、岁考皆为一等之列,入门一年便超过了很多学经多年的同门,由此观之,其对道经的领悟能力是非常强的,功课也必然是极其扎实的。而他在君山庙的几年里,屡屡于治策上皆有创举,能够提出很多新奇的思路来,这一点我必须承认,我不如他。”

感谢天明道长、吃饱撑着、小小寒天、vistia、ayunayun、书友201803151打赏,贫道继续拜谢道友们的订阅和投票支持!

第三十五章 新晋黄冠第九章 天赋第一百零五章 灯下黑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一百零二章 乔迁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第十七章 大江第二十二章 名字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杀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条鱼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萨千器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门不能乱第二十二章 没那么简单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谈结果第二十一章 立场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一百三十五章 联合调查组(上)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七十四章 听证第四十九章 干干净净的手脚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计划第四十章 投缘不投缘第九十章 过堂第五十三章 刑台第四十五章 赵丹第十一章 帮手第十章 过河第五十章 三清阁第四十章 陪耍(为林主教二盟加更)第十六章 叶雪关第二十五章 孔县尊第二十九章 布道研究室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远方来第二十七章 狙击雪莲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烦还是不麻烦第八十五章 复杂的局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笔会和笔记第三十六章 又一个故事第十八章 明觉的烦恼第二十七章 暗流汹涌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与不幸第十二章 郁闷的白腾鸣第一章 散骨丹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七十二章 被围堵第四十七章 刺杀案后十日第十七章 大沼泽第六十四章 两个毒舌鸣翠柳第二十一章 重回无极院第十章 道庙第五十章 飞翔在天空之上第三十章 那个有异议的赵致然?第五章 再见封唐第八十八章 第三次谈话第三十三章 关于服饰问题第二十六章 三个诸葛亮第四章 碉门(为zzz1220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等的问题(为冲冲宝盟主加更)第十三章 无极图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八章 物归原主第六十章 有人助攻第八十二章 搅局第六十五章 约战第八十四章 兵团第六章 无极山中无极院第五十一章 九州阁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六十六章 非礼勿(为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六十三章 周转房第八十九章 关于记忆力的问题第三十章 修士也会生病第四十五章 再见诸蒙第三十六章 新鲜出炉赵静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计划第二十二章 情书和上升之路第一百零八章 为曲凤和授箓第十三章 新的年关第七十三章 九月飞雪(为zzz加更)第十一章 阵法之道(下)第二十八章 一飞冲天的雪莲花第十二章 破境第五十八章 大战正酣第五十章 东方师兄的八卦第十二章 新地旧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一百零六章 再见白羽第二十八章 暗流汹涌(二)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请第五十六章 做贼心虚(盟主加更)第二十五章 炒作和水牌第一百三十章 绿地、灵气、阳光和道友第二十九章 道门行走骆致清第四十五章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