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武道源流

白城来到这方世界,虽跟见识过许多武林人物,也听过一些江湖事迹,但自从白铁寒故去之后,便隐居山林,苦修武学,对天下大势虽不能说是一无所知,但却是也不甚了解。

今日与清机道人在静室一席长谈,白城才知道当今之世,名为七国之争,胡汉之争,实为佛道之争。

如今长江以北周、齐、魏三国,皆是胡人立国,共尊佛门白莲宗净虚及其他两位神僧为国师,当年国力强盛时,屡次联军渡江,想要一统天下,这些年国势虽稍有衰退,却也还对江东虎视眈眈。

江南宋、晋、梁、陈四国,则是汉人立国,尊崇道门。这些年江南四国逐渐恢复元气,道门四大祖师便想要集聚江南势力,北伐收复故土,故此才筹建黄天道,律令天下道门,安排下江南道主之争,要统合道门势力。

至于天下七国皇室,皆领佛道两宗护法之名,朝中高官也与佛道两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城听到这里,忽然问道:“朝廷与佛道两宗一明一暗,一正一反,已足以囊括天下,为何还有武林中人存身之地?”

清机道人神色一黯道:“只因衣冠无义侠,遂令草泽见奇雄。朝廷与佛道两门本应是相辅相成,一在朝一在野,统领天下万民,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两者互相影响,运转之间难免有些不遂人意之处,故此便有高人自建门派,不愿与二者混同。这些门派初建之时,朝廷与佛道两门还要打压,但后来门派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朝廷之中的高手与佛道两门的宗师脱离而出,自成一派,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与佛道两门情非得已,只能予以默认,只是互有默契,各安本分罢了。”

白城似乎是想些什么,说道:“小弟忽然想起飞星门昔日也是朝中几位将军百战归来之后所建,本以为是他们静极思动,原来还有这层道理。”

清机道人道:“若非如此,岂能容这些江湖门派独霸一方。”

白城又细细品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道长,此次道主之争,不知道长可有心一博?”

清机道人回道:“人在局中,身不由己”

白城闻言,若有所思。

半晌之后,白城忽然又问道:“清机道长可知符箓之术?小弟曾见此地几位道长以淬体阶修为,施展练气阶的手段,百思不得其解,还望道长解惑。”

清机道人听白城问话,忽然闭口不言。

白城见他言,说道:“若是涉及道门机密,不说也罢。”

清机道人忙道:“此事并非什么机密,只是要说清此事,非得从源头说起,贫道正在思索从何说起。”

白城笑道:“今日无事,还请道长细细讲来。”

天下之间,本无武学,原本只有佛道两家诸位先贤创造的佛法、道术,只可惜佛法微妙,道法精妙,十万人入得门来,未必有一人能真正入道。

故此两派高人将诸般修行法门一一整理,化为三阶九境,从此之后,修行之人便能按照境界划分,循序渐进,纵然是资质驽钝之人,多年修炼也会有所成就。

只是修行者既多,难免心思不纯,其中有些好勇斗狠之人,将佛法、道术之中悟道修行的体悟剥离出去,只留下如何争斗的法门,如此反而更加简单易行,这便是当今武学的雏形。

后来,有些人耐不住方外之人的清苦,便回归红尘,百年之后,将武学传于子嗣,这便是最初的江湖武林。

千年之前,有一位大宗师出世,这位大宗师出身贫寒,虽有慕道之心,却无修行之路,后来机缘巧合,偶然得了一部武学秘笈,此人天才横溢,不消数年便已成为江湖顶尖高手,后来鏖战天下数十载,终成当时的武林第一高手。

他武功虽高,却因武学这条道路先天所限,终究无法与佛法、道术争锋,几次与佛道两宗的高人争斗都大败而归,于是一怒之下隐居山林,二十载不入凡尘。

不过此人终究是绝世奇才,二十年辛苦不缀,竟于不可能间,走出一条道路,以武入道,于佛道两门之外,创出武道一途,从此武学大兴,在世间广为流传,也才有了后世这许多武学门派。

白城好奇问道:“却不知是哪位前辈?”

清机道人恭声说道:“此人真名已不可考,只知道人称他为黄石公,留下三卷《素书》,乃是当今武林第一宝典。”

清机道人接着说道,武林门派兴起之后,因武道容易入门,又威力强大,纵是下愚之人也能有所成就,一时之间竟然大盛,隐隐有凌驾佛道两门之上的苗头。

佛道两门毕竟是万年大派,门内高人层出不穷,有人为应对战力不足的局面,竟然创出符箓一道,其中技法十分复杂,但道理却很简单,乃是让练气阶以上的高手通过道法,将天地元气封印在符纸之中,修为较低之人手持符箓,便可运用法门激活符箓中封印的天地元气,从而施展出种种手段,不过此法尚有许多缺点,不易弥补,故此用途不广,实在是这次道主之争太过激烈,方才有人连这种手段也用了出来。

白城听到此处,忽然问道:“除此以外,我还见过卢剑山手持一方白玉,竟也能施展召唤出种种火中精灵,不知此法是否也是符箓一道?”

清机道人面色一变道:“玉符?这已不是单纯的符箓手段,已有炼器之术混在在内,炼神宗师才可炼制。唉,卢家树大根深,若是说有炼神宗师存在,也毫不为奇,贤弟若是遇到此术,万万不可将他看做是普通的符箓之术,一定要万分小心。”

白城正色问道:“若是情非得已,需要交手,却不知当如何应对?”

清机道人眉头一皱,细细思索一阵道:“法器虽然威力奇大,但运用之时,耗费精力也非同小可,只要能乱他心神,再拖延时间加以游斗,倒也不是毫无胜机,只是与炼神宗师交手,乃是天下间最为凶险之事,虽然只是一块玉符,贤弟也要万分小心,摸清根底方可出手。”

第十四章 失踪第三十五章 道门势力第七十五章 出海(四千字大章)第十一章 上任(四千字大章)第四十六章 帐中激战第三十三章 昔日之事第二十二章 强敌第十五章 清场第一百章 相术第一百一十八章 掌门令牌第四十一章 知机第五章 三阶九境第五十八章 结盟第六十三章 考场第一百四十八章 逃遁第六十五章 军略奥义第八章 潜入宅院第六十九章 功勋坊(四千字大章)第九十一章 丹药奥妙第十八章 金碧堡第二十七章 撒下香饵第五十一章 白虎堂(上)第五十四章 呈上第六十七章 引荐入门第四十二章 一掌第二十一章 灵犀王第五十九章 融为一体(四千字大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疑团第一章 飞鱼岛少年第八十三章 秘辛(四千字大章)第六十七章 诡异的修行界第一章 他乡遇故知第一百零九章 雁高飞第三十四章 夜访青娥第四十六章 直上九霄第一百十四章 斗剑第五十六章 柳五第七十九章 幽灵庄第二十章 五万生灵第四章 浓雾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后安排第七十六章 斩杀海兽第一百零一章 小镜湖第一百零七章 杀心第六章 黄天道第九章 孙将军第四十四章 血焰军第一章 东南之行第二十三章 城南买马第四十九章 因果偿还第五章 黑气第三十五章 道门势力第十一章 堂中激战第三十三章 念石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监第五章 久违第一百一十章 再会第一百零四章 阴魂不散第六十一章 考核(四千字大章)第八十七章 一线生机第四十六章 往事如刀第一百零五章 同行第一百零二章 七杀堂第七十七章 九眼大王乌贼第九十八章 王寇第五十四章 相逢不相识第七十七章 余波难平第一百一十章 再会第七十章 地火八荒柱第四十六章 往事如刀第三章 炼丹第三十九章 送别第一百三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七十九章 幽灵庄第八十五章 风雨欲来(四千字大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探李府第一章 东南之行第六十七章 引荐入门第七十一章 金色符文第七十章 递交任务第一百四十七章 星君第四十章 潜入第九十六章 奇正之变第七章 金铁心第十四章 宴会(四千字大章)第七十二章 难以置信(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一十章 再会第八十四章 准备第二十九章 抉择第九章 以退为进(四千字大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空指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搬山计划第五十二章 陛下第一百零五章 星辰金第二十三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探李府第十三章 蛇?人?第三十七章 终了第四十五章 碧天院第一百五十章 荒山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