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白皮书和三辆马车

“里,亭,乡,县,郡,州,中央这直下的七级,要和所有招商的商旅,签订白皮书,分批结算,谁主张谁负责!”

“营造进度完成三成,由官府检验之后结算一成,营造进度完成六成,结算五成,营造进度完成,结算七成,一年后没有问题,结清。”

“这就是招商的标准!”

“爱干不干!”

嬴城呵呵一笑,对于巴晨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完全没有任何动摇。

算是驳斥。

因为要大量的将朝廷手中的营造工程和工业生产转手出去,需要大量的商人接手。

而商人在此时表现出疑滤,完全是因为对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产生的疑虑,不敢轻易下场。

商人表现出拒绝的态度,并不是不想做,而是在权衡之中。

等有人吃到好处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蜂拥而至。

其实这是不需要刻意的拉近关系的。

闻言。

巴晨只能心中一叹!

招商之事,不容易啊!

就在巴晨刚刚奏报结束,一旁的田震迅速的道:“大律令,恐怕田地的事情,会闹出不少的乱子。”

“按照目前咸阳城周围的农田统计来说,仅仅两日,咸阳的田亩数量,就多出来了三千倾不在记录之中的上等良田!”

“下官问询了户籍司,也在这两日的时间,多出了近三千户不在户籍的农户,近三万人!”

“这些田地隐户,多是以区域分布。”

“下官说句不好听的话,咸阳城内每一个侯爵勋贵官员,都参与其中,有些是自发开垦的,有些是侵占的,还有一些是借助职权之便人死田销的田地。”

田震显现出很深的担忧,担心如果继续统计下去,会生出大乱。

嬴城点了点头,这种情况早有预料,问道:“可有人阻碍统计?”

田震摇头道:“这倒没有,如今朝廷整个风向都在革旧从新,尤其是有大律令坐镇咸阳城,都在观望之中,没有一人出面阻止,甚至于那些已经被统计出来的田亩隐户,都无人前来认领!”

嬴城不解,疑惑道:“没有调查具体归属?”

田震摇头道:“这些田亩隐户本就属于灰色产业,以往朝廷为了维持稳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而他们经营的方式也是由管家之类家奴出面,并不直接经手,不少隐户只知道这背后权势很大,但具体是谁,就无人知晓了。”

嬴城无语道:“冯世杰在干什么?”

田震道:“想来大乐司和春耕之事,就足以让内史使出浑身解数了。”

嬴城当即道:“传内史立刻马上前来大律府!”

内史腾,巴晨,田震三人无人应声,旁边一名内侍迅速离开前去传召冯世杰。

虽然不说,也没有弹劾。

但造成这种局面的,并不是朝中官员,而是咸阳令冯世杰。

也就是冯世杰默认之下,才会有隐田和隐户这种情况出现。

不过。

三人也明白。

治理一县之地本身就难,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而治理咸阳是治理地方难度的十倍百倍,能将咸阳城各方关系维持到稳定的程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任何一个政令,都可能撤出来一个公候。

嬴城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农业司成立了七个司署。

但不管是哪个官署,都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

那就是接下来要推行的农业战略总方略,搞集体化农业。

这是目前关于大秦农业前进方向争议最大的地方。

按照冯去疾的意思,

是完全不需要改变如今大秦农业的,只需要平定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第四粮食生产基地,形成关中平原、华北平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个主要产量区,就足以维持大秦的稳定。

目前三个主要产量地已经稳定,而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正在梳理河道,河道梳理清楚就能完成四大产量区的建设。

但是!

这只是扩大耕地面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土地掌握在权贵阶层的手中,并遏制不住的发生土地兼并的问题。

“所谓农业三辆马车,粮食、粮食的二次使用,粮食的多次使用,土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问题,但从来都不是问题!”

“有水的地方便有农田,没水的地方也有农田,有农田的地方便有人可以有人居住,当农田无法养活人的时候,便有百姓自发的迁移寻找新的生存之地,而华夏大地到处都是无人区,就算是穷极一生,都不一定能开垦完毕。”

“而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让百姓生存并扎根在土地上,稳定的生活,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而作为掌管天下的朝廷官员,将目光放在农田的身上,这本身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作为朝廷官员,更应该考虑整体的农业战略调整,制定天下农业发展方略。”

“富民之论一直以来都是两个争论的重点,究竟是要富民还是要富国,国富民强还是民富国强?”

“其实,没有一个百姓在吃饱喝足之后去想造反的事情,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的百姓的来说,什么样的日子才算是把日子过好呢,一代人盖了草屋,下一代人盖了土房,下下一代人盖了砖瓦房,下下下代人盖了羊圈猪圈,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等到普通百姓顿顿吃到肉,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皮靴,或许我大秦已经过了万世了。”

“恰恰相反的是,如李,冯,蒙,王这样的累世勋贵,甚至不需要一代人,十几年的时间便会达到财富和权力的瓶颈,追求不再是富贵衣食无忧,想要继续扩张只有造反可走,分封之路其实就是对待他们这般累世勋贵的唯一出路。”

“只是,天下一统是我华夏文明渊源流传的唯一前进之路。”

冯世杰被传召而来需要不少时间,嬴城便借着间隙再次开始了灌输之路。

而下方。

内史腾,巴晨,田震三人也是听的非常认真,并时不时的点头。

尤其是田震。

甚至在记笔记。

因为嬴城所说,对大秦农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农耕方式,所涉猎的问题,都是非常核心的农业问题,值得深思与沉淀。

尤其是这个农业三辆马车。

如果在此前大秦农业来说,这三辆马车他觉得是农田、农民、粮食。

但现在。

农田和农民不再是硬性标准。

这是需要去思考的,需要去尝试其的正确与错误。

而在他看来。

农业司所进行的农业改变,嬴城是属于民富国强支持者。

这与管仲之学,商鞅之学,大多数的治国国策不同,同样是需要思考和验证。

但正如嬴城所说。

纵观各种小规模叛乱,只有无粮可食而造反的百姓,没有吃饱喝足造反的百姓。

这也是民富国强最大的支撑理由。

普通农户所关注,不过一日两餐罢了!

正因如此,他是赞同嬴城所推行的农业改变。

“只是,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根本的问题。”田震顿了顿,道:“民何以致富?”

“纵然是朝廷减轻赋税,百姓家有余粮,可这,便是农户之家一年之精力,依靠卖粮是根本不可能致富的,粮价是一定要维持在一个贫富都能够购买得起的位置。”

“而百姓除了粮,别无他物。”

“即便如大律令所说,粮食的二次使用,无非麦面,米面,荞面,敷面等,再加稻米的蒸煮食用,糯米的营造使用。”

“粮食的多次使用,米面成各种食物。”

“但这,如果弱化城池地位,以集体化乡里来发展农业,那人人都有自家粮食可食,百姓又怎么会购买别人的粮食,别人做的饭食呢。”

“而到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困境,朝廷需要花费非常大的代价来购买粮食来让百姓致富,因为粮食将成为百姓唯一致富途径。”

听着田震的质疑,内史腾,巴晨都忍不住的点了点头了。

虽然,田震的质疑对目前大秦来说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这争议战略发展,就是要预测将来集体化农业会遇到的问题。

粮食价格波动不能太大,重点发展农业一定会产生粮食富余甚至过多而无法消化。

因为。

农业发展难,但真正稳定之后推动农业,其积累的速度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拍马不及的。

天下无大灾,朝廷减轻赋税,只需要三年,百姓粮缸便能装满!

甚至上等良田,只需要一年收成好,就能装满粮缸。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嬴城笑了笑,对于田震的思考,他必须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要的就是粮食过剩。

“所以,在大秦国策上,也要有三辆马车,农业,商业,工业!”

“农业规划之中,是需要战略调整粮食种植的,稻米,小麦,粟米,豆麻等农作物,进行地域性规范,以此产生区域性粮食种类稀缺。”

“就以咸阳频阳,雍城,骊邑三地来说,在频阳只种植稻米,在雍城只种植小麦,在骊邑只种植豆麻,频阳的稻米就需要运送到雍城骊邑,雍城的小麦就需要运送到频阳骊邑!”

“由谁来运送呢,自然而然,商业就参与其中,但商业也需要利润,所以,频阳的稻米五钱一斗,商人运送到雍城售卖,就需要六钱,八钱,乃至十钱一斗。”

“可是呢,维持粮价稳定,就必须要规定稻米在频阳五钱一斗,在雍城也要保持五钱一斗,那么农民,商人如何盈利呢?”

嬴城正解说着,巴晨勐然惊醒,诧异道:“其实,朝廷要做的,只是维持粮食价格,但是,粮食的二次使用,粮食的多次使用,并不需要严格控制价格。”

“而粮食的二次使用,由此便催生出农业石磨作坊,磨成面由商人运送售卖,价格便可因地而贵。”

“同样,粮食的多次使用,将面制作成干面,便催生出干面作坊,将面送至食肆,价格也可以因地而贵。”

“朝廷控制粮价,是因为有不法之人低价囤货奇居,造成粮荒,以高价再获利,进而影响到民间稳定,所以朝廷对这部分心怀不轨的人,予以严厉的惩戒。”

“可粮食二次或多次使用,并不影响朝廷以储备粮食来调整。”

“以地域之别来消化粮食出现的区域过多,如果再多,朝廷再来全盘消化。”

嬴城笑了笑,思考问题才是为官该有的思维,也是道:“同样,粮食过剩,自然而然就能让农民开始向畜牧转变,用低劣的敷面来饲养猪,用不能食用的秸秆来饲养牛羊。”

“如此,猪牛羊等肉食又要进入如粮食一般的流程,粮食多,猪牛羊便能更多,以此多到对外售卖的程度。”

“牛羊再多,褥袄,皮革,皮衣所产生的手工业,商业便能兴盛,以此制作的皮衣褥袄反手又会回到百姓的手中。”

“直到用一个闭合的循环能够处理掉由百姓生产粮食并通过几十道再以其他之物回到百姓手中的各种剩余,形成内循环,才是真正稳定的时候。”

“而朝廷,就是强势介入来形成这样的内循环,粮食少,那就强势介入来令粮食富余,猪牛羊少,那就强势介入来令猪牛羊富余。”

“多,从来不是问题,少,才会出现麻烦。”

“天下很大,有足够的底蕴来消化任何剩余,就看,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消化剩余。”

嬴城毫无保留的解释,一点也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想法。

内循环啊!

这才是华夏之所以能够屹立世界五千年,为世界中心的真正底蕴所在。

至于对外输出。

更简单直白来说,如果有一天黄金在大秦遍地都是,每户都有一顿的黄金,而朝廷为了维持黄金稳定,就必须要大规模的对外跟散财童子一样换其他可进入内循环之物。

恰好石头是稀缺之物,到时候必然会出现一车黄金换一车石头的场面。

什么东西值钱,是没有具体物品衡量的,能为我之所用所喜之物便值钱,没必要具体将其其划定在特定物上。

就在这争议之中。

内侍迅速的凑近嬴城禀报道:“内史冯世杰应召前来,在门外等候。”

嬴城停止了解说,冷声道:“传冯世杰!”

第一百二十二章 群臣献礼,请陛下移步殿外第一十八章 谋反?在咸阳城谋反第237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第二十章 早已准备,迎接暴风雨第270章 想象不到的智慧第四十二章 逆孙,被迫妥善安置第四十七章 简单的造纸术,一步到位的活字铜版印刷第165章 新秦法刑事法第三条规定:谋反罪第六十五章 思考和衡量的依据第二十九章 老谋深算的李斯,被摘了桃子第270章 想象不到的智慧第252章 变化进行式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157章 各方反应第161章 萧何与张良第九十章 促大乐司工作第六十二章 不眠的咸阳宫第265章 公子怀和公子胡亥第223章 东线巡视第184章大秦帝国之纵横(二)第132章 始皇帝的护卫级别第283章 不限制,禁止第六十五章 思考和衡量的依据第四章 契机来了,重修亲近之路第七章 初识小儿,始皇帝语录第236章 秦国军事第一百零二章 始皇帝亲自教导扶苏第231章第162章 赠书之礼,星火相传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讲道第三十一章 督促诏命,扬眉吐气的老妈第九章 秦律,狗屁不如第280章 身后事,世事难料第九十七章 大秦的三座灯塔第231章第137章 父子俩第四十九章 赵高胆寒,大国工匠第四十三章 维护官府威信,扶苏哀声帮忙第190章 大秦帝国之崛起(四)第232章 上雒楚系集团第一百二十二章 群臣献礼,请陛下移步殿外第273章 一步之外,封王之地第145章 宣传大院第五十五章 法与礼第159章 三证齐全,新的解决方向第八十三章 新的开始,愿碑第248章 宗室探访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远第233章 动乱将起?第204章天才是怎样炼成的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209章 大智若愚第194章 皇帝不下乡第179章 大秦帝国之裂变(一)第四十三章 维护官府威信,扶苏哀声帮忙第189章 大秦帝国之崛起(三)第209章 大智若愚第七十一章 无伤大雅,闹了个小笑话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无私的嬴城第三十章 臣还要,大秦朝堂上的滚刀肉团伙第一十六章 始皇帝的震惊,太过妖异第六十一章 战略布局,宣传司和教化司第244章 限制皇权第八十二章 新的开始,秦墓第264章 蠢货第二十五章 重头戏,怼始皇帝让其怀疑人生第八十五章 没有竹简笔墨第269章 复巡超级作坊第五十九章 门庭若市的扶苏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格局打开,拉开帷幕第九十二章 始皇帝的震惊第277章 王翦,薨了第228章 始皇帝要回来了第282章 西进之诀(一)第167章 真正需要解决的困局第256章 蒙氏商业帝国第256章 蒙氏商业帝国第六十一章 战略布局,宣传司和教化司第127章 第三,有错,便改之第一百二十一章 家宴趣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讲道第204章天才是怎样炼成的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185章 大秦帝国之纵横(三)第四十章 目标,阿房宫的六十万劳力第136章 皇长孙嬴城代为监国第214章 抓抓抓,严重渎职罪第二十一章 乱局,早已尽在囊中第263章 分财不均啊!第221章 三官法第178章 决然之变第八十一章 给郭怀义的建议第238章 虎躯一震第一百零九章 嬴城,又在惹事了第130章 其实,无中生有的事情,并不少第五十七章 要将权利关进笼子第三十四章 在大秦统兵的难度,要拿真本事第九十八章 积极响应的农业司第193章 冯世杰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