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儒”之争

此番酒宴是为庆贺四海归秦而置。

眼下,大秦的国土已远超前人,达到从未有过的广阔。

故而今日,席间宴请的人数也是史上最多的。

由于此宴意义非凡,刚一开席,长公子扶苏就带领众位皇嗣祝酒致辞,恭贺他们的父皇获得如此高的成就。

赵政甚为高兴,举起爵杯一饮而尽。

谁知这一来竟一发不可收拾,各个职位的人全都纷纷站起,依次给赵政敬起酒来。

虽说每个职位之中只派了一名代表出来,但秦国官职何其之多?

单最高的三公九卿就已经有十二人了,往下还有尚书、博士、郎、车府、侍官、医官、乐官、天官等等数不清的官职。

如若他们全来敬酒,赵政每次都要饮掉一杯,那岂不是还未等到歌舞升平,他就已经醉了?

更何况以这般急的速度连续饮酒,也定然是伤身的。

梁儿万般忧心,便悄悄在为赵政续杯时减少了酒量,由满杯而减至半杯。

当赵政再次端起爵杯时,发现其中酒水少了许多,瞬间明了梁儿之意,心中微暖,隐隐含笑,仰头饮下。

各类官职中,博士的人数是最多的。

此次出席的,更是达到了七十位之众。

他们之中最高的便是博士仆射周青臣,也自然是由他出面献酒颂辞。

只见他起身上前,双手执杯,神采奕奕,扬声道:

“从前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全是仰仗陛下圣明,才能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如今,凡日月所及之处,世人无不臣服。陛下将诸侯国改为郡县,令海内大统,人人都安居乐业。现在匈奴已驱,百越已灭,天下再无战祸,陛下的功业亦可万代相传。纵观上古至今,都无一人能与陛下您的威德相比……”

他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的夸着。

赵政淡笑,端起杯来正欲饮下,却在博士之中又站起了一人,而这人手中并无爵杯,只恭敬一礼道:

“陛下,臣淳于越有话要说。”

今天是大喜之日,所有人都致酒辞之时都是面带笑意,可唯独此人一脸正色。

赵政见状,放下手中爵杯,也正了面色淡淡道:

“讲。”

淳于越迈步上前,又是一礼,道貌凛然道:

“依臣之所学,商周的君王统治天下千年,他们之所以分封子弟功臣,是用以辅佐自己。如今陛下坐拥天下,而您的功臣却还只是平民。一旦出现如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图谋刺主的臣子,陛下来不及调兵,又无诸侯辅佐,靠谁来救援呢?”

赵政眸间渐冷,淡淡垂了眉眼。

淳于越稍事停顿,又道:

“但凡做事不遵循古法还能长久的,臣还闻所未闻。刚刚周青臣当面对您阿谀奉承,以加重陛下的过失,在臣看来,这并非忠臣所为。”

“淳于越,你!……”

周青臣瞬间气红了脸面。

能当上博士的都是学识甚广之人。

博士百人就相当于是浓缩的诸子百家。

其中存有各个学派的代表。

而秦国尚法,他作为博士仆射,在博士之中地位最高,自是来自法家学派。

可那儒家的淳于越却始终与他在多个看法上过不去,如今竟然还在这等重大的场合当众拆他的台。

更过分的是,意见向左、相互拆台也就罢了,怎得还升级到了忠与不忠之上?

岂能不让他气愤!

殿中的气氛霎时因为此二人而尴尬了起来。

梁儿默默敛头叹气。

这又是一场郡县制与分封制、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法家与儒家的对峙。

彼时天下初定,李斯驳回王绾的分封之请,首次提出以郡县治国,将大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中国的历史也从此由奴隶社会踏入了封建社会。

如今郡县制已经施行了近十年,在这期间一直内政平稳、国泰民安,可世间不肯苟同此制之人仍旧数不胜数,其中大多都属较为守旧的儒家学派。

时至今日,海内大治之时,分封制便又被这些不气不馁的儒生给搬了出来。

“儒”和“法”的矛盾也随之激化到了最高点。

赵政本就倾向法家,而淳于越的眼力又如此之差,竟选在这么欢闹的酒宴之上提及此事,他虽觉扫兴,但身为皇帝,却也无法视若无睹。

他止了乐声,正襟端坐,眸色微沉,问向席间众人:

“你们觉得,淳于越所言可有道理?”

当初最先提出郡县制的是李斯,今日他又刚刚升任大秦左相,这一天还没过去呢,就跳出个儒生来想要推翻他早前的政策,这是何等打脸的行径,李斯怎能安然忍下?

还未等别的人有所反应,他便腾的站了出来,施礼道:

“陛下,五帝的制度并没有被代代效仿;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每一个朝代都是凭着各自的制度来治理的。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不同,而是时代变了,情况也自然不一样了。现在,陛下创出更胜于前朝的万世之功,这本就不是迂腐的儒生所能理解的。况且淳于越说的都是些商、周的旧事,那两代早就已经灭亡了,哪里还值得效仿?”

说到此处,他鄙夷的挑眉斜瞟了一眼淳于越,见其面色不甚好看,便又转向赵政道:

“从前诸侯纷争并起,各国朝不保夕,所以才会重金招揽游说之士,以求立国保家之法。可如今已天下太平、法令归一,百姓在家就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该专心学习法令刑禁,如此才可使国家长治久安。而现在,儒生们不以今人为师,却非要效法古人,还以此来非议当世,惑乱民心。臣以为,此才是不忠之为。”

方才淳于越直攻周青臣纵容郡县制是为不忠,就等于是暗骂提出郡县制的李斯是奸佞之臣,故而李斯的话也并未完全就事论事,而是更为直接的指名道姓将幕后的整个儒家学派全都一拎而出。

在场的儒派之人刹那便躁了起来,其余不相干的人等也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暗道这下李斯可是真的怒了。

梁儿亦是暗自摇头。

淳于越这个人,虽说学识颇丰,但怕是智商和情商都太低了些,非要选在李斯新任左相之时挑衅其权,着实不甚明智。 ωwш¤ t t k a n¤ ℃o

这般一闹,岂不刚好给了其一个杀鸡儆猴、排除异己的机会?

这一关若是过了,李斯便可以瞬间建立起威信,大权在握,更胜之前的左相隗林和昌平君百倍。

而在历史上,他也确实做到了如此。

眼见以李斯为首的法家和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已是怒目相向,马上就差在他苦心筹划的酒宴之上指着鼻子互骂打起群架了,赵政被他们这些不省心的扰得头痛,眉心跳了跳,唇角紧抿,又合眼片刻,终是勉强挤出了一点笑容来。

他缓了缓,道:

“秦已尽收南北之土,海内归一,是为大喜之事,今日不吵这些政事可好?如果一定要说……朕倒是有一事想要与众位商议。”

闻此,满座皆静,齐齐举眸望向赵政。

赵政薄唇微勾,素来幽冷的深眸之中,此刻竟有暖意隐现。

“朕自冠礼亲政以来便一直没有立后。从前总是觉得时机差了些,不过近来,朕觉得,立后之日应是将近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焚书”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士之祸第一百七十二章 子嗣之扰第二百二十章 北巡碣石第六十八章 铁血无情(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昌平君之死第二百五十九章 “始皇死而地分”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九十四章 燕丹入秦第一百二十六章 年节第五十七章 梁儿的绸缪第一百六十六章 阴蔓之情第九十四章 燕丹入秦第二百九十章 天下逐鹿(四)【番外—高、亥、斯篇】第六十八章 铁血无情(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环计第一百零三章 献身赵王迁第一百六十七章 亲请王翦第八十四章 肥下之战第五十六章 惜别离第八十二章 国尉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胡亥之计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三十九章 权相之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房的身份第四十八章 百合诛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雪耻第一百二十三章 长公子扶苏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公主阳滋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意灭楚第九十章 留下助秦第六十四章 赵政的真情第三章 公子政第八十一章 韩非子第六章 纵横之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逐鹿(终)【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毒第二百零六章 张良刺秦(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采莲第二百八十章 遗诏(一)第十三章 启蒙帝师第一百一十章 因祸得福第七十三章 清君侧第一百五十六章 献计破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误解频生第五十四章 谣言漫天第二十二章 阳春白雪第八章 初谈归秦第二百六十章 思虑周全第五十一章 赤玉箫第二百八十二章 力保扶苏(一)第二十五章 情难再抑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是你的天,你是我的命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约第二百八十一章 遗诏(二)第五章 赵氏族亲第十章 赵政生辰第一百九十七章 虚造声势第一百四十九章 因爱而伤第二百零六章 张良刺秦(二)第五十七章 梁儿的绸缪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后一夜第一百四十一章 荆轲刺秦(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相伴游街第二百九十章 天下逐鹿(四)【番外—高、亥、斯篇】第六十章 祸起紫阳宫第四十九章 名剑泰阿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酺第二百五十四章 依律当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晋小将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公子艾儿第五十六章 惜别离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约第一百五十一章 花残遍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灭赵之战第二百一十六章 命悬一线第一百五十一章 花残遍地第四十六章 李斯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忧之计第一百二十二章 误解频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克邯郸第一百八十一章 五德兴国第二百四十四章 复仇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筑长城,南灭百越第二百九十章 天下逐鹿(四)【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一十七章 心之所感第十一章 生日蛋糕第二百七十一章 推脱之词第二百一十章 冀阙之危第六章 纵横之策第四十八章 百合诛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痴心妄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公主阳滋第一百一十八章 对峙李牧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麻烦第八十九章 可怜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