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兴兵平叛

于秦国而言,这一年似是过得很快,转眼已是岁末。,。

在这年里,那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彗星主宰了太多人的生死,且全部都是赵政心中最为在乎的人。

它先是出于东方,又现于北方,最后竟停留在西方天穹十六日之久。

而此后,居住于西北梁山宫中的夏太后病了许久终于殡天。

夏太后是赵政真正的亲祖母,她出身低微,心思却很是纯善。

她心疼赵政幼年的经历,一直以来都待他极好。

夏太后对他的每一分好,都印在了赵政心里,可却碍于华阳太后,他多年来都不得不对这位体弱多病的祖母冷漠处之。

如今就连她过世,赵政也无法给她一个像样的葬礼,更不能在人前‘露’出过多悲‘色’,招致华阳太后不悦。

只有在午夜梦回,他才能卸下伪装,做回真正的自己。

‘蒙’獒,祖母,成蛟,梁儿……

为何好似一夜之间,他便失去了所有……

伸手不见五指的寝殿中,赵政平躺于榻上,望着棚顶的方向,眸光幽幽。

梁儿……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寡人……就只有你了……

秦王政八年。

由于‘蒙’獒在秦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出于尊重和礼节,赵国将‘蒙’骜的遗体运回咸阳,赵政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咸阳城外列队相迎。

赵使将遗体‘交’接给秦国后,便很快躬身请辞。秦人望着他时那吃人不吐骨头的神情他实在难以忍受,只怕再多停留个半刻,都会被他们拉回去剥皮‘抽’筋,以祭‘蒙’獒。

‘蒙’獒静静的躺在那里,还维持着死时的模样,全身上下‘插’满了刻有“赵”字的竹箭。

此刻,赵政周遭百官的低泣声四起。

这是秦国的大将军,更是他赵政的大将军。无论他的势力有多么微弱,‘蒙’獒都始终站在他的身后,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他肃穆上前,缓缓附身,亲手将那些竹箭一支一支的拔下,又将拔下的箭一支一支的折断,以示‘蒙’獒此仇,他赵政不会忘,百万秦人亦不会忘。

有朝一日,他定会带领秦国东出攻赵,踏平邯郸,以慰‘蒙’獒十万大军的在天之灵!

“报——大王!公子成蛟已反,现下正在屯留招兵!”

“什么!”

“公子成蛟反了?”

“难怪迟迟不见他出兵都山,竟是早就打着要反的心思!”

众人议论声此起彼伏,赵政身形若有似无的一晃。

“大王……还有一物……”

前来通报之人声音微颤,自腰间拽出一张锦布来。

内‘侍’上前,将其取了呈给赵政。

赵政看过后面‘色’突变,将锦布狠狠甩在地上,雷霆震怒。

“此物从何而来!”

“回大王,公子成蛟命人四处发放此告示,如今屯留城及周边小城已是人手一份……”

赵政双拳紧握,浑身颤抖,目眦尽裂:

“成蛟!枉寡人那般信你!……”

吕不韦无声上前,将地上的锦布拾起,一看之下,却哼笑出声:

“呵,这公子成蛟为了王位还真是‘花’了些心思,竟编出这等不像话的故事来诋毁大王与老夫。”

他转身面向百官,举起手中锦布笑问:

“列位同僚可要看看此上内容?”

众人面面相望,都迟疑着不知该不该上前。

忽然一个年轻人自人群中走出,出手接下了锦布。

此人年纪轻轻、仪表堂堂,正是郎中令王绾。

王绾拉开锦布,先是愕然一滞,却又很快平复,大声读出其上内容。

闻之,众人皆瞠目结舌,心知现下是到了需要站队的时候。

是相信这上面的内容,与公子成蛟一同反了;还是只字不信,支持平叛?

死寂片刻,王绾满目截然,单膝跪地,大声请命:

“公子成蛟先是悖逆承诺,害我大秦十万将士惨死于赵,现又觊觎王位,起兵屯留,还散布谣言,辱蔑大王与相邦大人。如此大逆不道,臣恳请大王即刻出兵,剿灭叛军,诛杀反臣!”

在场的百官皆是身居咸阳,又是在吕不韦的眼皮底下,他们的祖业家眷几乎都在其庞大的势力掌控之中。

加之‘蒙’獒的尸体就在眼前,其死相凄惨骇人有目共睹,这又的确全是拜公子成蛟所赐。

倘若他只因一己之‘私’,就堂而皇之的害死国家重臣,还害得大秦无故折损了十万大军,谁又会期待这样的人为王呢?

只顷刻,众人便理清了思路,齐齐躬身跪地。

一时间,请战之声四起。

“臣等肯请大王即刻出兵,剿叛军,杀反臣!”

百官之后,就连几千禁军也齐声高呼,声震天际:

“剿叛军,杀反臣!剿叛军,杀反臣!剿叛军,杀反臣!……”

赵政环视四周,剑眉如锋,眸光凛然。

“谁愿出战?”

“大王!臣王翦请战!”

赵政凝眸而视。

此人已是‘花’甲之年,之前长期驻守于秦国北境,几乎从无战绩。

赵政对他的实力不甚清楚,但见他此番自请,便也应了下来。

“好!寡人就命你领兵十万,即刻前往屯留平叛,务必要取得反臣成蛟之首级!”

玄金长袍的广袖之下,赵政双手成拳,指甲已然深陷掌中,竟刺出了血来。

剿杀成蛟……这是他此生,下的最艰难的命令。

赵政坚持亲自将‘蒙’獒的遗体送至大将军府。

‘蒙’獒的独子‘蒙’武带领全府上下近千人附身跪拜,叩谢大王的体恤之恩。

赵政在此并未待得太久,心中却对‘蒙’府子孙有了大致的印象。

‘蒙’武年约而立,身形高大健硕,行事间神似其父,早前一直驻守西境,在军中历练多年,往后为将定是指日可待。

然而最让赵政久久难忘的,是‘蒙’武的两个儿子。

大一点的年近九岁,名为‘蒙’恬;小一些的仅有六岁,名曰‘蒙’毅。

‘蒙’獒的家眷皆哭倒在其遗体跟前,就连‘蒙’武也是满眼含泪,难以自持。

而这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在祖父遗体之前竟能做到神思淡定,礼仪周全,眼眸炯炯,恭敬肃穆。

他二人第一次面见秦王,亦是看不出他们内心起伏,全然不似寻常孩童。

尤其那‘蒙’恬,更是生得一副适于习武的绝好身骨。

赵政垂眸思忖,不愧为‘蒙’獒的后人,果真个个都是栋梁之相,为将之材。

樊于期打着拨‘乱’反正的旗号在屯留招兵,竟让他短时间内便增兵三万,如今已然备出了八万大军。

史书上并未注明咸阳前来平叛的领军将领为何人,见樊于期日渐自负的神情,梁儿本还生出些忧虑来,可当她听闻为将之人竟是王翦,便瞬间定了心。

想来许是因为王翦此时尚未成名,此战又属内战,不堪被录入史册,便没有记下他的名字吧。

而樊于期对于对手是王翦,尽是满腹的傲然。

说王翦其人活到六十几岁还只是一直驻守偏远的北境,且从无丝毫战绩。一想便知定是个平平之人,毫不可惧。

梁儿却是嗤笑不已。

大秦国未来的战神王翦,又岂是他这等不堪的小角‘色’可比?

莫说他手中仅有屯兵八万,并不及王翦的十万,就算再送他十万兵,凑个十八万,怕也算不得人家王翦的半个对手。

第一百二十三章 长公子扶苏第二百零七章 上巳节第十四章 决心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信兵败第十八章 易主太子丹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二百三十二章 “焚书”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后一夜第六章 纵横之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误解频生第九章 生活变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坑儒”(二)第五十五章 兴兵平叛第四十四章 愿得一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丽人花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揽方士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下逐鹿(三)【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雪皑皑第二百四十四章 复仇第三十三章 后宫如斯第六十六章 咸阳之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公主阳滋第一百零六章 胜券在握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逐鹿(五)【番外—高、亥、斯篇】第七十七章 一世长安第二百四十四章 复仇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负所望第三十七章 太后寿宴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汉争霸(二)【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信兵败第二百八十五章 假死第七十六章 祸根深种第一百四十章 赵政和燕丹的赌局第二百七十章 徐市再现第九十七章 燕丹出逃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下逐鹿(三)【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七十二章 子嗣之扰第七十七章 一世长安第二十七章 秦相吕不韦第一百零七章 酒香如饴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子高第三十五章 木秀于林第八十章 晚辈辈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九章 生活变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由爱转恨(二)第三十五章 木秀于林第二十五章 情难再抑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泉亦相伴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四十九章 名剑泰阿第二十章 微妙变化第一百二十章 无法舍弃第二百四十八章 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第十六章 变故突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玉陨香消第二十二章 阳春白雪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灭燕代第二十六章 出逃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朝改制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汉争霸(三)【番外—梁儿复仇篇】第八章 初谈归秦第七十四章 价值连城第二百零六章 张良刺秦(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毒发之兆第二百九十七章 楚汉争霸(四)【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一百八十章 天下初定第八十五章 韩非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胜券在握第九十七章 燕丹出逃第七十七章 一世长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深似海第二百零七章 上巳节第一百九十四章 仪凤歌第二百一十一章 献策通粮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宫第一百二十章 无法舍弃第二百零六章 张良刺秦(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修复长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秦驰道第二百五十二章 梨花永伴,处处沐梨第一百一十章 因祸得福第二百六十六章 瓯骆反秦第一百九十七章 虚造声势第一百六十六章 阴蔓之情第九十三章 舍不得,怎舍得第七十八章 联魏攻楚第二百七十一章 推脱之词第四十一章 又见太子丹第三十三章 后宫如斯第四章 重生第六十二章 百万雄师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朝改制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陪伴第四十三章 请归燕太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汉争霸(二)【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二百一十六章 命悬一线第二百二十章 北巡碣石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晋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