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百万雄师

秦王政九年,赵政终于让梁儿再次入了冀阙大殿。,。

然而她重入冀阙的第一日,就听到了她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过去一年多,秦国的内战打得热闹非常,赵国见着近日秦又归于平静,便想着要把秦国的伤疤再揭开看看。

为了唱得一出好戏,赵王偃专程跑去了饶城,大肆张扬,追封逝去的秦公子成蛟为赵国长安君,以此羞辱秦国。

只是,如此作为,又将屯留之战由内战升级为联赵反秦,成蛟也莫名被加了一条叛国之罪。

梧木亭中,梁儿的琴音较平时忧伤凝重。

成蛟一直以来都被夹在多股势力之间。

因这些人的自‘私’互斗而害他获罪冤死。

在这战国的宫廷之中,如他那般心思纯净的人,纵使心有七窍,也依旧防不住八面暗箭……

是否只有像赵政那样,将心化作铁石,抛下所有感情,才能换来生的希望。

梁儿眼神变得坚毅,指下力道骤然增大,琴声霎时有如洪钟长鸣,播散至凤凰莲池的每个角落,就连不远处树林中的数十鸟儿都振翅齐飞,在凤凰池的上空久久徘徊。

“你听,那琴音这般宏亮,可是来自田美人的'号钟'名琴?”

一个年轻的宫婢兴奋的问向身边之人。

那人相对年长一些,她摇摇头道:

“不,那是凤凰池的方向,咸阳宫中能获准在那里抚琴的,仅大王身边的‘侍’婢梁儿一人。”

“那琴怎会……?”

年轻的宫婢不解,当世又有什么琴能达到“号钟”那般。

年长的宫婢寻着琴声望去,眼中尽是‘艳’羡之‘色’。

“那琴是沉世已久的周朝名琴——'绕梁'。”

转眼已是三月。

距离赵政的冠礼只剩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秦国祖制,冠礼之日,便是秦王亲政之时。

因此,赵政需要提前去秦军大营‘操’练兵马,了解军机事宜,以备日后掌政之用。

蓝田在咸阳的东北方,这里是秦军的大本营,亦是秦国的核心之一。

蓝田丛台共有四层之高,登之便看鸟瞰整个蓝田大营。

梁儿跟在赵政和吕不韦的身后,一步一步登上丛台的最高处。

这丛**立于平原之上,其上的风极大,呼啸盘旋,尘沙漫天。

刚刚登顶时,让梁儿觉得很是不适。

然而当她与赵政一同俯望城下,眼前景象却着实震撼到了她的心。

此刻在他们脚下的,是大秦国的主力军队,亦是除了边关驻军之外秦国的全部兵马。

六十万大军,加上边城的四十万,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赫赫有名的秦国大军刚好整整一百万。

如此庞大的军队,且不说六国无一可比,就算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少有的。

梁儿不免暗自唏嘘。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就集结了可怜兮兮的5万人,就算是到了后来最为强盛时,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而已。

秦以黑为尊。

当六十万秦兵统一身着黑‘色’软甲,齐齐跪于赵政脚下,震天高呼“大王万岁!秦国万岁!”的时候,梁儿只觉血脉喷张,仿佛也被‘激’起了无限的爱国热忱。

战国七雄并立几百年,各国征战杀伐,大起大落,却一直唯秦独尊。

而梁儿,她就站在这样一片让人骄傲的土地上,就站在赵政那个值得信任值得追随的秦王身后,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此时此刻,她不再有一丝迟疑。

从前在朱家巷的劫难、咸阳宫的明争暗斗、屯留战场的生离死别,那些曾令她生出质疑退缩念头的过往,都在蓝田的丛台之巅随风而逝。

从今日起,她不再想只做一个历史的看客。

她将真正视自己为秦人,与大秦国共存亡,与秦王政同进退,六国之土,终归于秦,一统四海,称霸天下。

吕不韦身为大秦相邦,掌军政两权,此番自是由他来给赵政介绍军中详情。

“我大秦兵士从不着战盔,只依爵位等阶以饰以玄‘色’头巾、或头戴黑帽。亦不着重甲,只依军种着软甲,而有的甚至连软甲也无。大王可知此是为何?”

吕不韦眸光炯然,问向赵政。

古时凡是男子皆好战,如赵政这般雄心壮志的君王更是如此。

可他做了九年秦王,今日才终于登上这蓝田丛台,第一次亲眼见到真真正正气势磅礴的大秦雄师,他此刻的心情亦是‘激’‘荡’不已的。

赵政双眼一刻也不肯离开他眼前的六十万将士,却也乖乖回答了吕不韦的问题。

“身上的防护越少,就越会‘激’起士兵的生存本能,他们会更加奋勇杀敌,在战场上求以自保。”

吕不韦满意点头,继续说道:

“孝公时,商君便已规定,大秦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便可获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而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也不会一样。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糙米,而没有爵位的就连填饱肚子也难。军士在战前和战后,也都要大量饮酒,使‘精’神亢奋。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加官晋爵……”

梁儿的眼也同赵政一样,眼神始终落在城下的泱泱大军之中,心中感慨无限。

世人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可这句话,在秦国应是没有人信的。

诸子百家,秦是战国七雄中唯一选择尚“法”的一国。

儒家信“人”,道家信“天”,而法家则是信“自己”。

秦人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一切。

而男子上阵杀敌就是改变命运最佳的一条捷径。

太多人也因此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路官爵加身,甚至为将封侯。

秦昭王时,著名的战神白起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陷阵士,靠着军功最终成为了秦国万人敬仰的大将军,统领四十五万秦兵,在长平灭尽了赵国四十万主力。他的战功被千古传诵,直至两千年后依旧未绝。

也因此,别的国家都要费神征兵,而秦国的男子却都抢着投军。

史书曾说,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无所谓生死……

也曾有人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

他们不戴头盔不穿盔甲,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如以卵投石……

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臂夹着战俘,疯狂的追杀着自己的对手……

也难怪六国历来都称秦军为虎狼之师。

战场上的秦人个个都似嗜血猛兽一般,哪还有半点“人”的样子?

如此秦军,敌军岂会不怕?

时至辰时,吕不韦将赵政引至观阵台。

随着战鼓铮铮,不远处巨大的玄‘色’的军旗在空中挥舞,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快速列阵。

“大王请看,军阵的前后各有三排弩兵,前方的负责远程攻击,而后方的则用以防止敌人夹击和偷袭……”

对于这些军事阵法,赵政听得认真,梁儿也是颇感兴趣。

然而吕不韦站立的位置挡住了她的视线,她只得偷偷侧头,看向吕不韦所指的方向。

梁儿心下觉得有趣,那三排弩兵轮番‘射’击,像极了欧洲火枪手的攻击方式,如此一看,秦真是先进于他们太多。

“为增加‘射’击的速度,弩兵不穿盔甲,但在弩兵之中编制了身着战甲手执长矛的步兵,可以保护弩兵,防止被冲至前方的敌人伤害。在军阵的左右两翼,也各有一列士兵面向外侧。他们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梁儿垂眸,定定看向下方的军阵中央。

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这四面围绕之下的,便是整个军阵的主体。

“我们的主力由三十八路纵队组成,其中有战车六十四辆,与步兵‘交’错而置。值得一提的是,我大秦的战车较六国窄小得多,却仍备了四匹马拉动,速度之快,堪79小說兵。战车上除了一名驭官,还有配有兵器的士兵两人,相较于骑兵,更可近身攻击。”

至此,赵政‘唇’角微挑,眼神奕奕的问向吕不韦:

“这可是屯聚阵?”

吕不韦微微俯首。

“大王高见,正是屯聚阵。”

他复又举眸望向军阵:

“兵法有云,此阵未开,坚若磐石;此阵若开,利如万刃。进可攻,无坚不摧;退可守,固若金汤……”

此时,有军士呈了一支长矛上前。

吕不韦双手接过长矛,将其‘交’到赵政手中。

“大王,这便是早前老夫与你提及的'物勒工名'。我大秦的每一件兵器,从最底层制造它的工匠、到丞、再到工师、直至最后负责审核的相邦我,都要一个不落的将名字刻于其上,如此,无论哪一环出了问题,都能可以找到与之相关之人,往后便无人再敢缺工少料。”

赵政修长的手指抚在长矛上赫然刻着的“相邦吕不韦”几个字,对他这个想法似乎极是认同,挑眉道:

“嗯,兵器乃争战之本,仲父大人此行甚好。依寡人看,往后不止兵器,我秦国所出所有物件,樽盏器具,丝纱锦布,都可效此之法,仲父大人觉得如何?”

闻言吕不韦淡笑俯身。

“大王英明。”

站在一旁的梁儿也将视线落在了赵政指腹下的那几字上。

“相邦吕不韦”……

她暗自冷笑。

赵政即将冠礼,按照历史,不出两月吕不韦便会丢了他引以为傲的相邦之位。

待他失权身死,刻于这兵器上的一个个名字岂不讽刺?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负所望第十八章 易主太子丹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女赋》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忧之计第一百六十六章 阴蔓之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筑长城,南灭百越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下逐鹿(三)【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零七章 上巳节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鬼”之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梁山宫之变(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艾儿与胡亥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母之仇第二百七十五章 毒发之兆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二百五十一章 采莲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谋远虑第一百三十七章 邯山少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足中计第一百九十四章 仪凤歌第一百四十八章 桃花如血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环计第二百七十九章 决心已定第二百零六章 张良刺秦(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灭赵之战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宫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宫之变(一)第七十二章 尉缭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推脱之词第一百二十四章 绝不放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琅琊第七十四章 价值连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风(终章)第二百三十章 皇后之位(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相伴游街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痴如迷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苏之危第一百九十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儒”(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燕都蓟王宫第二十二章 阳春白雪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葬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齐第一百二十九章 灭赵之战第七十五章 秦王政的局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陪伴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下逐鹿(二)【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六十四章 只为梁儿第十六章 变故突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二十九章 贴身侍婢第五十一章 赤玉箫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母之仇第二百九十章 天下逐鹿(四)【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女赋》第一百章 万事俱备第一百六十六章 阴蔓之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梨花永伴,处处沐梨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伤欲绝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逐鹿(五)【番外—高、亥、斯篇】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约第十章 赵政生辰第九十六章 秦赵之战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风(终章)第六十三章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都之难第二百零九章 全军覆没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下逐鹿(三)【番外—高、亥、斯篇】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宫之变(一)第一百七十章 无忧之死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第二百九十四章 楚汉争霸(一)【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二百五十九章 “始皇死而地分”第五十一章 赤玉箫第二百一十二章 艾儿与胡亥第一百六十六章 阴蔓之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赵高之难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汉争霸(三)【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足中计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七十八章 联魏攻楚第二十七章 秦相吕不韦第三章 公子政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后真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去不返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足中计第十七章 赵政归秦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毒第二百六十七章 会稽刻石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秦驰道第八章 初谈归秦第九十章 留下助秦第二百六十章 思虑周全第二百五十六章 该死之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捷报连连第九十三章 舍不得,怎舍得第二百二十章 北巡碣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花残遍地第十三章 启蒙帝师第三十九章 昌平君第一百九十二章 高渐离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