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酒宴献艺

只见梁儿恭敬的跪着,双手伏地,呈叩首的姿势。。。

李秋未料到梁儿竟会有如此惊人之举,她有片刻犹豫,但思及梁儿做事一向谨慎认真,终还是开口问了句:

“你……可有才艺?”

梁儿抬起头来,垂眸答道:

“奴婢擅琴。”

闻言李秋立即侧目吩咐左右:

“将琴拿来。”

很快,一张五弦琴便被置在了梁儿的面前。

梁儿低垂着眼,眸光随意扫过琴面。

这是一张再平凡不过的平庸之琴,要将这琴抚得如“绕梁”那般惊‘艳’,自是痴人说梦。

不过……

她缓缓合上双眼,白皙的手指轻盈落于琴弦。

李秋吃了一惊,想不到梁儿竟能闭眼抚琴,难道她当真琴艺高超?

弦音幽幽,盈盈而起,犹如来自远方,徐徐而至。

这分明是一首平淡似水的曲子,却不知为何,会令听者觉得莫名共鸣,仿佛是被说中心事,不知不觉中,竟要流下泪来……

寻常乐师是在抚曲,而梁儿,却是在抚心。

曲毕,梁儿起身退后一步,又再次跪下,‘欲’要施拜礼。

“不必行礼!”

李秋刚刚自曲中回过神来,便急忙出言阻止。

“梁儿,方才那一曲着实动人,真想不到你竟会有如此玄妙的琴艺!是在何处习得的?”

梁儿轻身一俯。

“奴婢曾有幸在秦国太乐习得一二。”

李秋略有一滞。

“对,我险些忘了,你是来自秦国……”

梁儿怕她受李牧影响,排斥秦国,便解释道:

“奴婢虽来自秦国,故土却是在燕国,不过早年便流落山野,失了家人,成了流民……”

李秋觉得自己无意间刺痛了梁儿的心,心生歉意。

“我……我无意提及你的伤心事……”

“不,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梁儿敛眸,神情略显隐忍。

李秋见她如此,心里更不是滋味,便挤出了满面柔和,‘欲’捡些好听的话补偿于她。

“这样吧,你先随我去见大王,若他准许,能让你跟随在那形貌绝世的燕太子身边,想来对你而言也是极好的。”

在李秋眼里,一个身份卑贱无比的婢子,能被富贵加身的一国太子收在身边,哪怕仅是一个暖‘床’的角‘色’,也算是飞上枝头变得半只凤凰了。

这等话语,身为宫婢的梁儿听了怎会不高兴?

“多谢夫人。”

为了顺从李秋的心意,梁儿的‘唇’角也终于微微扬起,含笑谢恩。

黄昏已过,偌大的温明殿上,赵迁正与丞相郭开、武安君李牧,还有两个梁儿不知姓名的大臣商议设宴之事。

“秋儿,你这是……?”

赵迁和李牧齐齐定定的望向殿中的李秋。

秋儿向来懂事,不会随意来温明殿叨扰,为何今日却贸然出现于此,并且还连宫婢也一同带了进来。

李秋盈盈俯身,施了一礼。

“大王,秋儿听闻你在寻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子,‘欲’将之赠予燕太子,却苦寻不得。”

赵迁听她提及国事,便立即正了面‘色’,一张绝‘色’容颜,竟一时增了几分毅然。

“正是。”

李秋莞尔一笑。

“秋儿的这个宫婢有得一手绝世的好琴艺,或许,可以为大王解忧也说不定。”

赵迁转眸瞥向梁儿,一番打量后,语带犹疑:

“可是……她……”

赵迁想说,她虽然皮肤白皙,但相貌着实平凡了些,却被李秋一语打断。

“大王可否先听她抚琴一曲,再行定夺。”

见李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赵迁与李牧对视一眼,终是给了这次机会。

“既然秋儿如此说,那寡人便就听听,看她的琴艺究竟有何高妙之处。”

内‘侍’得令,很快便端了一张琴来。

梁儿俯身坐于琴前。

这琴比方才在璘‘玉’宫的强不了多少,想来也是想要试出她的真实实力,不想因为琴好而让她占了便宜去。

大殿之内,千朵烛火争相摇曳。

梁儿身着素衣,脊背‘挺’直,微敛了眸子,莹白的指尖跃然抚于弦上。

音起。

曲意雅淡,却音韵豪宕;

飘逸逍遥,却又高深莫测。

这是当年燕丹与宋‘玉’合奏的那曲。

那是梁儿第一次听到这首绝世名曲。

当年的震撼之感,至今在她心中仍旧挥之不去,难舍难忘……

但今日她的这首,却完全变作了另一种格调。

阳‘春’之中白雪存,白雪之间‘春’意浓。

如此奇景,天下间唯有大秦骊山宫的梨园可有……

月影稀稀,水雾妖娆。

玄衣男子,白衫少年……

那里承载着她在这个时代里所有的梦。

而今只身置赵,却是无法再提、不能再想了……

转念间,曲中已有一缕几不可查的哀意涌动,却是隐忍着、内敛着,渐行渐远,直至不现……

琴音落定之时,众人一片愕然,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是楚国极顶级的曲子,绝非一般人所能掌控,普天之下,已多年不见有人能‘操’得此曲。

而眼前这个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宫婢,竟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之行云流水般奏出,怎能不让一座尽惊?

其中一人最是夸张,他似是大喜,突然自座上弹起,全然忘了礼数,大声问道:

“敢问姑娘芳名?”

“回大人,奴婢梁儿。”

梁儿俯身一礼,答得甚是恭敬。

谁知那人听了梁儿的名字,竟是双目圆睁,又惊又喜,险些控制不住情绪。

“姑娘难道就是……”

话到关键之处,他又突然顿住不说。

梁儿抬眸望向那人,不知他所指究竟是什么。心中不禁敲起鼓来,这人总不会是知道自己入赵的目的吧?

只见那人快步绕至赵迁正前方,躬身一礼,面上兴奋之‘色’始终未减。

“大王,臣早年曾经游历至秦,正赶上秦王宴请燕太子。那次夜宴十分盛大,就连民间名仕也收到了邀请。故而臣亦有幸出席其间。席间歌舞莺莺,却唯独一‘女’子的弦琴独奏最为令人印象深刻。”

一旁的梁儿心中一颤,那是至少十年前的事了,怎么竟然还会有人记得……

“为何?”

赵迁追问。

他听得颇感兴趣,一对明亮的眼眸流光溢彩,与额间一点朱砂痣相映成辉,甚是好看。

那人见大王如此,兴致便更盛,双眸幽亮,仿若陷入了当年的回忆般。

“她起初是抱着一张破旧不堪的琴走入大殿的。严格来说她指法并不十分高明,但她所抚琴曲分明是一曲,却将其分成了两曲来奏,实在妙不可言。更神奇的是那张旧琴,竟在她曲至高‘潮’时,腐坏的琴面突然震裂开来,‘露’出了本来的样子……”

“本来的样子?”

赵迁反问,其余众人亦是被勾起了好奇之心,齐齐翘首等着故事的后续。

“那琴竟是相传已被毁掉的周朝名琴——'绕梁'!”

那人提高了音调,‘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四座皆惊。

赵迁的双瞳也忽的放大了一倍之多,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当真有此妙事?”

那人敛头浅笑。

“回大王,妙事还不止此一件。”

“还有何事?”

赵迁已经难以想象还会有什么更巧妙的事。

那人笑意更甚。

“臣当年对那名‘女’子印象深刻,念念难忘,曾多方打听到她的名字,正是'梁儿'!”

梁儿闻言一凛,心中不禁暗叹倒霉。

“什么?”

赵迁一怔,复而大笑。

“哈哈哈,不可能,定是重名。”

那人却毫无动摇,肯定道:

“大王,虽时间久远,但这位梁儿姑娘自进‘门’起,臣便觉十分眼熟。她的琴曲指法较当年纯熟了许多,但抚琴时那与众不同的气度却未曾改变。方才又问了她的名字,臣可断定,她就是当年那个‘女’子无疑。”

赵迁淡笑摇头。

“张卿糊涂了,连你自己都说时间久远。但你看看这殿中的梁儿,她样貌只是一个十四五的小丫头,又怎会是你当年所见的那位姑娘呢?”

这一君一臣你来我往,已将话题推至了风口‘浪’尖。

梁儿自觉难以下台,如此下去迟早会被揭了底细,还不如尽早咬牙承认,或许可以顺道将大家的注意转至别处。

“大王……”

梁儿上前一步,打断了二人的对话,嗫嚅道:

“奴婢……其实只是样貌生得年轻,实际上奴婢已有二十四岁了。”

“什么?”

赵迁从未见过长相如此年轻的人,心下兴趣越发浓了。

“那……你当真是张卿所提及的‘女’子?”

“奴婢正是……”

听到梁儿的回答,赵迁喜出望外。

“想不到这天下间,竟真有如此巧事!'绕梁'!……那'绕梁'琴现下何在?”

梁儿敛眸,神‘色’恭敬。

“'绕梁'本就是秦王‘私’藏,那日原本要抚琴独奏的也并非奴婢,只是机缘巧合,奴婢代人弹奏罢了……”

“当年那日,燕太子反应如何?”

就在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绕梁”和梁儿身上之时,还是李牧及时将大家拉回了正题。

倘若当年燕太子见了梁儿都无甚感觉,那么今后一见,也定然起不到什么效果。

“这……”

那个大臣支吾未语,燕丹当时的反应,他是真的记不得了。

梁儿果断接过话头,表情略显羞涩。

“其实……燕太子在那之后曾入咸阳宫‘私’下里问过奴婢,是否愿意跟随于他。”

赵迁瞪大了星眸。

“他竟然没与秦王说,而是先去问了你的想法?”

一个身份尊贵的男子想要得到一个身份低贱的婢子,理应是直接前去向婢子的主人讨要,而婢子则并无选择的权力。

燕丹竟然先去问了梁儿的意见,这于男尊‘女’卑的古代而言是极不合常理的。

由此可见,燕丹对梁儿在意的程度定是超乎寻常的。

“是。”

梁儿直言。

“那你如何回答?”

赵迁急急追问:

梁儿面‘露’讪‘色’,不敢抬头。

“奴婢……奴婢害怕如若此事不成,会遭人闲话,便……便拒绝了……”

“拒绝了?……哈哈哈哈哈……”

赵迁愣住,复而大笑不止,满面‘艳’‘色’‘花’枝‘乱’颤。

“想不到名动一时的燕太子丹,竟曾被一个小小宫婢拒绝!想来也知,当时他会有多不甘心。”

众人亦是笑得前仰后合。

梁儿心中亏虚,觉得自己仿佛是又欠了燕丹一笔。

“好!”

赵迁笑得够了,便拍案颔首。

“那寡人便准你在酒宴上献艺,也好成全了燕太子当年的一番心意。”

梁儿俯下身子,跪地叩拜。

“谢大王。”

接下来的时日,梁儿每日都去太乐练习抚琴,有时甚至是从天明一直练到月满当空。

全邯郸宫的人都以为她将要在宴席上施展琴艺,以引得燕太子丹的垂怜。

可实际上,她却是别有一番想法。

而这个想法一旦实施,便将会成为赵国走向灭亡的开端……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苏之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桃有意,春雨无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邯山少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晋小将第二百八十一章 遗诏(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泉亦相伴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酺第五十七章 梁儿的绸缪第七十章 谏逐客书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王政的女人第三十四章 太乐习琴第二百零一章 木樨之祸第八十一章 韩非子第一百七十章 无忧之死第七十八章 联魏攻楚第一百零五章 出水芙蓉第一百三十五章 醋意大发第一百八十一章 五德兴国第一百四十一章 荆轲刺秦(一)第二十章 微妙变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子高第二百三十二章 “焚书”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风(终章)第七十九章 《吕览》入库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约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秦驰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由爱转恨(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齐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国细作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都之难第三十三章 后宫如斯第二十一章 才子宋玉第一百四十一章 荆轲刺秦(一)第二百四十章 “打草惊蛇”第一百三十四章 巡街第二百八十章 遗诏(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二十一章 恍若隔世第二章 邯郸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巡街第三十章 楚系宗室第一百八十九章 高渐离入宫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下逐鹿(二)【番外—高、亥、斯篇】第八十二章 国尉府第八十章 晚辈辈出第一百一十九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晋小将第四十章 联合楚系第二百八十一章 遗诏(二)第七十三章 清君侧第二百九十四章 楚汉争霸(一)【番外—梁儿复仇篇】第五十四章 谣言漫天第一百一十章 因祸得福第六十章 祸起紫阳宫第一百零一章 孤注一掷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汉争霸(三)【番外—梁儿复仇篇】第四十七章 璧人一双第二百七十章 徐市再现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是你的天,你是我的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蓟城失陷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克邯郸第二百四十章 “打草惊蛇”第四十四章 愿得一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献策通粮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负所望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秦者古月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环计第八十六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四十二章 荆轲刺秦(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梁山宫之变(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士之祸第二百一十二章 艾儿与胡亥第二百四十八章 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第六十二章 百万雄师第二十六章 出逃第四十六章 李斯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而代之第四十四章 愿得一人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后一夜第一百二十七章 唯一的妻第二百四十二章 梁山宫之变(二)第九十五章 重归邯郸第四十章 联合楚系第一百零八章 千钧一发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传赵高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逐鹿(终)【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四十九章 因爱而伤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宫之变(一)第二百零九章 全军覆没第四十九章 名剑泰阿第二百一十章 冀阙之危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鬼”之言第七十三章 清君侧第二百四十七章 “坑儒”(二)第七十九章 《吕览》入库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儒”(一)第一百七十章 无忧之死第八十四章 肥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