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大出意外

“李阳婚期即日便至,难道不能派其他人前往吗?”

嬴政自然也看出来了,新政当前,这些人这是故意要把主导新政的李阳给支开朝堂啊。

冯去疾道:“回陛下,为大秦社稷计,唯有院长是最为合适,无可替代的人选!”

吏部尚书白正也道:“对北方匈奴的融合之策,关系重大,派往匈奴的使者身负重任,非一般人可以胜任,且此次出使,其必不会乖乖归顺,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北方边疆都需一位大能者主持大局,随机应对。如此,放眼整个朝堂,也只有院长才最为合适了,毕竟对匈奴的融合之策,出自院长之手。”

一大群大臣,再一次纷纷齐道:“收匈奴,事关重大,臣等举荐院长坐镇北方!”

这一下,皇帝也语塞了。

群臣皆要李阳亲自出马,主导北方匈奴之事,做为皇帝,难道还有强行反对的道理吗?

何况,针对北方匈奴的计划,本来就是李阳提议的,就连计策、实施方案都是他一人想出来的,所以群臣举荐让他主导此事,嬴政还真没办法反对。

当然,在这一刻,其他一些大臣也反应过来了。

这么多人突然纷纷表态,要让李阳出使匈奴,这不表明了是故意的吗!

之前大家还在想,这次李阳在淅川县杀了十数人,这些老氏族怎么就会决定吃这个哑巴亏呢,然而……

现在看来,他们果然咽不下这口恶气,这不就开始还击了吗?

只是,他们没有拿淅川县的事情来反击,因为淅川县的事情李阳做的很完美,他们找不出发难的理由,所以才用匈奴的事情来还击。

要知道,新政土改,这才刚开始,只要让李阳去了北方,远离朝堂,这新政土改能不能顺利推行,就真的不一定了。

毕竟,这一次的淅川事情,就是因为李阳的雷霆手段,十几家老氏族方才落败。

而如果李阳不在朝堂,像这次的淅川事件,由朝堂的群臣共议,自然就能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众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李斯自然也是一目了然,让李阳出使匈奴,说白了就是为了阻止新政啊。

当即,李斯便立刻出列,道:“启禀陛下,如今推行新政,院长岂可离开朝堂,出使匈奴之事,臣愿往!”

这时,萧何、曹参、李由等人,也纷纷出列:“臣等附议,院长身担新政之责,国政不可一日无院长,李相出使匈奴,最为合适。”

嬴政一听这话,心中一喜,微微颔首:“嗯,若是李相愿往,倒也是极为适合。”

冯去疾等人,也是没有料到,李斯竟然会自告奋勇,请愿前往匈奴,这倒是让他们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然而……

就在嬴政准备下旨让李斯出使匈奴的时候,李阳突然出列,开口道:“陛下,臣觉得冯相说的不错,匈奴事关重大,且针对匈奴的计策虽出自于臣之手,放眼朝中,确实没有比臣前往更适合的人选了,故而……臣愿前往匈奴!”

“什么?你要去!”

这一下,可真是让满朝文武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不仅嬴政和李斯等人,一脸的诧异,就连冯去疾、白正等人,也是大感意外。

这和预想的情况不一样啊……

说实话,这一刻,冯去疾等人都有些看不懂了。

冯去疾等人,确实是一心想着要让李阳前往匈奴,离开朝堂,如此便可影响新政的施行。

要知道,如今初冬临近,土改刚刚正式推行,只要在开春之前,全国没有完成土改,届时开春播种在即,那么这土改你是继续呢,还是叫停呀?

你继续推行土改的话,这田地无主,谁去耕种?错过开春,大秦岂不要饥荒一年?

可你若叫停的话,这大秦境内,有的人被朝廷收走了土地,有的人则还保留土地,毫无公平,天下更乱!

所以,土改新政之关键节点,就在这个冬季。

只要李阳不在朝堂,身处北方边疆,他鞭长莫及,这土改新政,推行到下面的各郡县、乡亭,会成什么模样,就只有天知道了。

只是,世事就是这般奇妙,如果是自己一手促使李阳离开朝堂的,大家就会觉得没毛病。可是换成李阳主动请缨出使匈奴,这反倒就让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了。

此时的冯去疾等人,就一个个都紧锁起眉头来了,面面相嘘,心里都在想,这李阳是在搞什么把戏啊?

当然,嬴政也看不懂眼前的这个情况了。

不过,他倒不相信李阳会傻到看不懂冯去疾等人举荐他出使匈奴之用意,所以李阳答应前往匈奴,自然是有着他自己的考量。

所以,嬴政也不好反对,只是特意确认了一句:“李阳,你确定愿意出使匈奴?”

李阳点点头:“臣愿前往!”

嬴政见李阳已有决定,于是只好笑道:“好!有你出使匈奴,朕也放心,此次出使匈奴,还需尽快早归啊!”

李阳想了想,道:“陛下,出使匈奴,只是传达我大秦愿和平接纳他们,要想收归匈奴,还需大军出动啊。所以,臣倒是愿意坐镇北方,全权主导北方大局。”

“啊?”

这一下,大家再一次惊得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

出使匈奴也就罢了,这家伙竟然还主动要求留在边疆主持收归匈奴的大局。

这……岂不就是说他要一个冬季都不回咸阳了?

冯去疾等人都懵了!

原本还以为,要想让李阳离开一两个月就很难了,结果……

他竟然要主动留在边疆。

冯去疾和白正对视了一眼,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这也太顺应自己等人的心意了吧?

这时,李斯真的有些担心了,赶紧道:“院长,虽然您之前的融合五策,极为精妙,可是真的要想围困匈奴,逼其归顺,没有一个冬季,恐怕是万不可以办到的啊。”

李阳微微颔首,一笑:“一个冬季,若真的能逼其归顺大秦,不仅是千秋之功绩,更是为我大秦永久的解决了北方之忧患,本院愿为此尽力而为。”

没有人再说话了,大家都是一脸诧异的看着李阳。

有些人甚至开始在想,难道李阳真的是为奔着这份千秋之功绩去的?

说实话,此时就连李斯都有些这么想了,要不然,根本找不到其他理由啊。

………………

PS:说一下,之前李阳手机屏保壁纸,是一张杨颖的照片,很早以前就修改了,改成了《大话西游》紫霞仙子的屏保照片。(因为发现好多人讨厌AB,冷汗)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责三问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胆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过年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命护法第四章 天下居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年轻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豪情万丈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众闹事第三百五十章 打赌第二百九十四章 严惩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三百四十四章 做人要谦虚第五十六章 彩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远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六十八章 请功第二百零四章 皇权特许第一百四十七章 外交署第三百八十六章 月氏王子密使之行第三百零一章 飞剪船第一百七十八章 随便议议第二百二十三章 败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斗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第二百六十五章 岁终第一百章 工程投标大会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人的底线呢?第二百零二章 精锐铁骑第一百一十五章 信你个鬼啊第二百一十二章 惊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四十一章 造纸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设第四十七章 可怜的恶汉第二百二十章 出使第二百零二章 精锐铁骑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国两制(为月票满一千加更)第三十七十二章 司法改革第九十一章 分权第二百七十九章 扶苏监国第二百四十章 夫余亡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第五十六章 彩第三百七十四章 飞剪船问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后一战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见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们不装逼好不好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庆第五十六章 彩第一百七十一章 逆子!第三百零三章 美洲大陆第五十一章 老子要续命第五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看你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术第一百零六章 以商济民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劳第三百五十一章 崩裂第三百二十四章 瓦多王第十六章 公法第二十六章,必须保第六十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命护法第九十四章 五百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土改策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制造业的飞跃第三百六十八章 请功第三十四章 何谓可持续第三十三章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钱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改进行中第四十六章 铁锤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闻乐见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谈商业第一百八十一章 土改策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立场第三百零二章 炮第八十三章 太贱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受穷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的大秦亡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雨收衣服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雨收衣服第二百一十九章 冒顿第二百八十章 农业***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庆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兵阵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章 打赌第二百零一章 本院定为你报仇第三十章 可续持发展第九十二章 大谋者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零六章 三国联军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秦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