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造纸

完美!

想到这个词,李阳脑子里浮现出了金星老师的招牌式手势。

不过,自己来时的那个世界,已是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机会回去了……

想到自己在那个世界的亲人,李阳不由莫明感到一阵难过,一丝忧愁挂在了脸上。

这一切落在了扶苏的眼里,看到李阳突然变得满是忧愁,他还以为李阳这是忧心大秦眼下的艰难,心中既是感动,又是汗颜。

什么是忠臣,这就是忠臣啊。

一位臣子,尚能如此为大秦忧心,而自己身为大秦的长公子,刚才却还顾及身份,不愿以利为伍,着实惭愧!

想及于此,扶苏躬身一礼,眼眶通红的道:“太傅放心,扶苏定会尽力将纸造出来,为秦国解忧!”

这句话打断了李阳的思绪,回过头来一看,卧槽,这家伙好好的,怎么还哭了,眼睛通红的。

哎,果然儒弱啊,没用的家伙!

看到李阳那嫌弃的表情,扶苏更加难过,看来今天让太傅伤心了,如今只能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知错之心了。

不多久,将作少府的何章也来了。

对李阳和扶苏拱手施礼之后,李阳便直入主题,把纸这种东西跟他讲了一下。

一听说李阳能造出比绢帛成本低廉,又比甲骨、竹简轻便的好东西,何章也立刻两眼放光,整个人激动了起来,不敢置信地道:“中丞,您……您说的可是真的,真的薄如绢帛,却又比绢帛还便宜的东西来?”

李阳不以为然的道:“何止比绢帛便宜,其实它的成本比竹简都还要低廉!”

呼……

何章听到这话,已是惊到说不出话来了。

虽然只是这简简单单几句话的描述,但是他却知道能预感到这种叫纸的东西,它的作用将会带来多么重大的意义了。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所以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到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虽然竹简的出现,使得文字和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了,但是因为竹简制作繁杂,需要经过裁、切、烘(杀青)、书写、钻孔、编,所以依旧成本较高,从而极大的限制了文字和思想的传播。

而如今,如果能造出比竹简还低廉、轻便的纸来,那这显然会再一次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起来重大的推进作用。

想到这里,何章激动的赞道:“中丞,如果真的能造出这种叫纸的东西来,那这可是我大秦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发明啊!”

这一下,李阳倒是很吃惊。

造纸术,不仅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发明,这个后世的人都知道。

可是,让李阳感到诧异的是,没想到何章居然只是随便听了一下关于纸的描述,他居然就能想到纸对人类文明能起到的作用上去,这就有点让人刮目相看了。

要知道,历史上西汉发明造纸之后,还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直到晋代,纸才开始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书写材料,彻底淘汰了帛牍。一开始,人们并没有看出纸的意义之重大,当然这很大的原因是一开始造出来的纸张,并不太适合书写。

看来,这个何章不简单啊。

李阳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道:“何章将军所言极是,如果我们能把纸造出来,意义重大。不仅陛下会为我们记下大功,而且后世子孙肯定也不会忘记我们,定是因这造纸术,而青史留名。”

何章一听,更是激动的面红耳赤。

青史留名,这是多少人一生之所愿啊?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瞬间即逝。什么情爱,什么黄金财宝,什么功名地位,最后都将随着人的逝去,而烟消云散,人世再无你的任何痕迹。

而若是通过造纸,能落一个青史留名,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的证明呢,证明这人世,我来过。你看,这个世间,还留有我的痕迹……

想到于此,何章再也按奈不住了,迫不及待地问道:“中丞,还请中丞指教这造纸之术!”

…………

当天,李阳在太子宫一待就是半天时间。

详详细细的将造纸术,对何章和扶苏二人讲述了起来。

造纸术,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十分的简单。无非就是两个关键条件,一是造纸的工具、器械,二是造纸的流程。

关于造纸的工具、器械,李阳也只能按照记忆,大致的画了个模样,然后详细的解说了它们的功用。

虽然不够全面,但是这对于将作少府来说,要想把这些工具制作出来,显然并不难。

然后就是造纸的流程了,制浆、抄造、干燥、加工等主要步骤一一详解,何章一并抄录在案,然后这事就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靠他们回将作少府与匠人们自个儿去寻思、尝试了。

而对于李阳来说,他可不想事事躬亲的去劳神,他也相信,造纸术讲解的如此清楚了,如果将作少府还造不出来,那也就不是将作少府了。

要知道,它们可是代表着秦国最高水准的工匠技艺啊。

接下来的这几天,扶苏也是放弃了读书,直接一门心思扑在了将作少府,与何章鼓捣着造纸术。

而李阳,则专心的忙着新法实施。

新法变革,已入正轨,他只要批阅廷尉署修编的律法,有不妥之处指出来,妥的话便盖印传送天下各郡县实施,倒也不算太累。

一晃,半月过去……

新法令也基本上由使者传送到了大秦各地。

新法令所至之地,百姓无不欢呼、无不奔走相告,天下尽是欢颜。

许多因为连坐而被监禁的百姓,也在新法令到的那一天,通通作无罪论而得到了释放。

这半个月时间,整个大秦天下,人们无不是在谈论着新法,同时,李阳之名,也被每一位百姓深记心中…………

……………………………………

(PS:从明天开始,正常情况下,每天晚上,两章一次性更新。)

第七十九章 太史令的惊喜第一百三十九章 竖式(为盟主有腹肌的园长加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投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惊喜第三百四十五章 物流困局第三十九章 好个锤子第二百零九章 吐血第一百一十六章 友军来投第十章 法治之精髓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斗第六十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百一十章 院长之能第四十六章 铁锤第一百一十六章 友军来投第三百八十章 出兵月氏?第二百九十章 辣椒基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信你个鬼啊第十一章 授爵拜相第二百八十章 农业***第三十六章 秦国前景第一百零三章 商人之觉悟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政之货币政策第七十六章 玄鸟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阳之怒第六十六章 给他们一个惊喜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点江山第五十五章 神物第三百四十一章 凉凉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报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家好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与正义(二)第三十三章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第十八章 秦法没人性第一百六十四章 陛下要杀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秦军威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才的寂寞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看你第六十二章 暴殄天物第七十七章 众人齐谏(为推荐票增加一万票,加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一百六十二章 旷世奇才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征夫余第五十六章 彩第五十四章 误国?第一百四十一章 华夏民族第九十二章 大谋者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接收少昊第三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九十四章 五百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铲除新政第二百九十四章 严惩第二百二十三章 败亡第八十一章 问罪第三十二章 倒霉孩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第一章 寻医令第二百六十五章 岁终第九十二章 大谋者第三十五章 工程招标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续第八十五章 韩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痴公输册与博学镇国君第八十六章 乱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兵阵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会再有奇迹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阳谋国第三百二十五章 少昊王子你好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谈商业第三百五十一章 崩裂第二百二十一章 缺德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与正义(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钱第二十七章 人心第三百章 工程制造署第二十五章 不能保第三百六十二章 商业社会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计了第三百七十章 正当防卫第二百二十章 出使第二百三十一章 嬴政的担忧第二百六十一章 变天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国新政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的大秦亡了?第五十六章 彩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劳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三百六十章 大秦纸币第一百零八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二十章 英明神武的萨拉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心服口服第二百五十八章 这个人太可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凉凉第十章 法治之精髓第二百零四章 皇权特许第五十章 失望第二十五章 不能保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