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工们不愿意再往前走。一来,前方运河淤塞严重,大船容易搁浅。二来,他们也怕遇到李自成的军队,只要碰上,基本就死定了。
无奈,宋献策只得和他们结算工钱,把那艘在香河买的画舫送与他们抵工钱。
须知,这画舫的价值,比他们这一趟挣的工钱不知要高出多少。
船工们用绳索拴了那画舫在篷船后面,高高兴兴去了。
一行人下的船来,徒步进馆陶。
宋献策对王烁道:“从这里开始,咱们就得骑马了,不知大将军现在可能骑马否?”
王烁没回答他,却看着满城的狼藉和死尸。
街道上,好多房子还在燃烧,冒烟。墙角,路口,小道,到处都躺着百姓的尸首,都是惊慌逃跑时被从背后斩杀。
王烁回过身来,对宋献策和李岩道:“我本以为,闯王招收的降兵降将,像鲁文彬之流,才会干出这屠城惨剧。想不到,李自成自己的军队,也是这么干!”
李岩叹息一声道:“估计是袁宗第没了粮饷,一路靠抢劫为生了。”
王烁大声道:“就是再没了粮饷,就是饿死,也不能这么干!都是爹生父母养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啊,如何下的去手?”
宋献策缓缓走到王烁跟前,说道:“闯王自兴盛以来,走到哪里,便把哪里的百姓一同夹裹于军中,滚动而行。中间是妇孺,周边是男人,外围是骑兵。
所过之处,洗劫一空。百姓不跟从他走,恐怕留下也没有饭吃,没有活路。明朝廷说他是流寇,并不为过。
后来,在我等极力劝说之下,襄阳称王之后,才将军队和妇孺分开。
这些年来,内忧外患,朝廷的储备都被折腾空了。大军缺乏粮草,只能以抢掠维持。
大将军将来出兵,当以粮草为先,不然,难免蹈闯王覆辙啊。”
王烁点头道:“这是自然。”然后又道,“我本打算,回到西北,设法和李自成合作,先合力将满清赶出中原。现在看,李自成和满清没有任何分别。”
宋献策问道:“那么,大将军下一步如何打算?”
王烁道:“一路出兵宁夏,一路自伏羌进陕西,先把李自成灭了,省的他再祸害百姓!”
宋献策道:“我并非向着闯王说话,但我以为,大将军此法不妥。
目下,满清即将南下,以闯王为人,是断难与满清溝和的,必然会全力与满清一战。
大将军此时出兵灭闯王,闯王定是腹背受敌,难以支撑。
可是,大将军如此做,无异于帮了满清的忙了。
以我看来,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待两家决出胜负,咱们咱再出兵,将他们都灭了。大将军以为如何?”
宋献策说的,比王烁的想法要好许多,但王烁就是无法忍受李自成这样祸害自己的同胞。
他不好意思坚持己见,就问李岩道:“李公子,你怎么想?”
李岩道:“满清乃是异族,且未曾教化,野蛮残暴,视我黎庶如草介。岩觉得,大将军初始的想法更合适一些,先与闯王合作,驱逐鞑虏,复我中华,然后,看时机而动。
我们与闯王,毕竟都是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商量,即便意见不合,非要动刀枪,那也是自家人之斗,与外族无关。”
三个人三个意见,这事只有回去再听梁敏和王平怎么说了。
王烁背上的伤已经大好,只是手臂用力扯动背上肌肉,还是不行。让人扶着上马,骑马慢慢走是没有问题的。
剩下的就是走哪条路回去了。王烁不能快走,更不能打仗,最好就是绕开敌人,平安回去。
现在,满清,大顺都是敌人了,明军也不能算朋友,最好就是谁家的军队也不要碰上。
馆陶西面是邯郸,这时候估计已经被满清占了,西南则是开封,大顺袁宗第部就是奔那里去的。
现在看来,唯一安全一些的路线就是往南去了。可是,往南怎么走,大家不熟悉。
还是鲁小钰去过的地方多,她道,从这里往南,应该能碰到黄河,咱们过了黄河,远远绕着开封走,应该就碰不上顺军。过开封以后,往西南到许昌或者再往南到宛城,由这些地方进山,往西北就是洛阳。到洛阳,再往西就进入商洛山脉了。
进商洛就好办了,这里面许多人都在那一带跟随闯王打过仗,就都认识路了。由商洛绕过潼关进秦岭,离家就不远了。
于是大家决定,在馆陶休息一晚,第二日天亮就往南去。
时值盛夏,大平原上遍地葱绿,却见不到一个人影。原本该是长庄稼的大片圹野,长着的,却是杂草。
有些地方的杂草竟然有一人多高,连骑马在里面行走的人,都可以被完全遮挡住,只在杂草的空隙里,偶尔可以看到原来地陇的模糊样子。
偌大一个华北平原,华夏民族生息繁衍的主要区域,这时节,应该是人烟稠密,庄稼遍野,畜鸣相闻。大家看到的,却是与原始草原一般,仿佛时光一下倒退到了石器时代。
草又深又高,只要人马走过,就会留下痕迹。而且,从留下的痕迹上,很容易辨别出过去的人马多少。
这倒方便王烁他们避开大军走路了。看着太阳辨别方向,只一路向南。发现草地被人马践踏过,就远远避开,向另一个方向走。
看着满目疮痍的这些景象,王烁不由想起宋献策在馆陶时告诫他,考虑军事行动,必须要首先考虑粮草。
看来,宋献策早就知道这些情况,他或许也是和李岩一样,对李自成也早就产生了不满情绪,但他不愿李自成就这样失败,还是在尽量挽救这个局面。
直到到了北京,李自成继续搞他拷掠官员富户,抢劫百姓那一套,他才彻底对这个农民领袖死心。
是啊,中原大地,到处都是一片荒凉,无论是哪家的军队进入这里,李自成也罢,明军也罢,满清也罢,没有粮食,也只能靠抢掠来维持生计。
自己将来出兵,如果没有充分的粮草保障,即便再如何强调军纪,也避免不了重走其他军队抢掠这条老路。
饿急了的士卒,手里又有武器,不可能不去抢掠,等着饿死。
如何从西北走出去,又如何使这荒凉的中原大地重新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