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大军过处皆废墟 中原遍地长野草

船工们不愿意再往前走。一来,前方运河淤塞严重,大船容易搁浅。二来,他们也怕遇到李自成的军队,只要碰上,基本就死定了。

无奈,宋献策只得和他们结算工钱,把那艘在香河买的画舫送与他们抵工钱。

须知,这画舫的价值,比他们这一趟挣的工钱不知要高出多少。

船工们用绳索拴了那画舫在篷船后面,高高兴兴去了。

一行人下的船来,徒步进馆陶。

宋献策对王烁道:“从这里开始,咱们就得骑马了,不知大将军现在可能骑马否?”

王烁没回答他,却看着满城的狼藉和死尸。

街道上,好多房子还在燃烧,冒烟。墙角,路口,小道,到处都躺着百姓的尸首,都是惊慌逃跑时被从背后斩杀。

王烁回过身来,对宋献策和李岩道:“我本以为,闯王招收的降兵降将,像鲁文彬之流,才会干出这屠城惨剧。想不到,李自成自己的军队,也是这么干!”

李岩叹息一声道:“估计是袁宗第没了粮饷,一路靠抢劫为生了。”

王烁大声道:“就是再没了粮饷,就是饿死,也不能这么干!都是爹生父母养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啊,如何下的去手?”

宋献策缓缓走到王烁跟前,说道:“闯王自兴盛以来,走到哪里,便把哪里的百姓一同夹裹于军中,滚动而行。中间是妇孺,周边是男人,外围是骑兵。

所过之处,洗劫一空。百姓不跟从他走,恐怕留下也没有饭吃,没有活路。明朝廷说他是流寇,并不为过。

后来,在我等极力劝说之下,襄阳称王之后,才将军队和妇孺分开。

这些年来,内忧外患,朝廷的储备都被折腾空了。大军缺乏粮草,只能以抢掠维持。

大将军将来出兵,当以粮草为先,不然,难免蹈闯王覆辙啊。”

王烁点头道:“这是自然。”然后又道,“我本打算,回到西北,设法和李自成合作,先合力将满清赶出中原。现在看,李自成和满清没有任何分别。”

宋献策问道:“那么,大将军下一步如何打算?”

王烁道:“一路出兵宁夏,一路自伏羌进陕西,先把李自成灭了,省的他再祸害百姓!”

宋献策道:“我并非向着闯王说话,但我以为,大将军此法不妥。

目下,满清即将南下,以闯王为人,是断难与满清溝和的,必然会全力与满清一战。

大将军此时出兵灭闯王,闯王定是腹背受敌,难以支撑。

可是,大将军如此做,无异于帮了满清的忙了。

以我看来,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待两家决出胜负,咱们咱再出兵,将他们都灭了。大将军以为如何?”

宋献策说的,比王烁的想法要好许多,但王烁就是无法忍受李自成这样祸害自己的同胞。

他不好意思坚持己见,就问李岩道:“李公子,你怎么想?”

李岩道:“满清乃是异族,且未曾教化,野蛮残暴,视我黎庶如草介。岩觉得,大将军初始的想法更合适一些,先与闯王合作,驱逐鞑虏,复我中华,然后,看时机而动。

我们与闯王,毕竟都是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商量,即便意见不合,非要动刀枪,那也是自家人之斗,与外族无关。”

三个人三个意见,这事只有回去再听梁敏和王平怎么说了。

王烁背上的伤已经大好,只是手臂用力扯动背上肌肉,还是不行。让人扶着上马,骑马慢慢走是没有问题的。

剩下的就是走哪条路回去了。王烁不能快走,更不能打仗,最好就是绕开敌人,平安回去。

现在,满清,大顺都是敌人了,明军也不能算朋友,最好就是谁家的军队也不要碰上。

馆陶西面是邯郸,这时候估计已经被满清占了,西南则是开封,大顺袁宗第部就是奔那里去的。

现在看来,唯一安全一些的路线就是往南去了。可是,往南怎么走,大家不熟悉。

还是鲁小钰去过的地方多,她道,从这里往南,应该能碰到黄河,咱们过了黄河,远远绕着开封走,应该就碰不上顺军。过开封以后,往西南到许昌或者再往南到宛城,由这些地方进山,往西北就是洛阳。到洛阳,再往西就进入商洛山脉了。

进商洛就好办了,这里面许多人都在那一带跟随闯王打过仗,就都认识路了。由商洛绕过潼关进秦岭,离家就不远了。

于是大家决定,在馆陶休息一晚,第二日天亮就往南去。

时值盛夏,大平原上遍地葱绿,却见不到一个人影。原本该是长庄稼的大片圹野,长着的,却是杂草。

有些地方的杂草竟然有一人多高,连骑马在里面行走的人,都可以被完全遮挡住,只在杂草的空隙里,偶尔可以看到原来地陇的模糊样子。

偌大一个华北平原,华夏民族生息繁衍的主要区域,这时节,应该是人烟稠密,庄稼遍野,畜鸣相闻。大家看到的,却是与原始草原一般,仿佛时光一下倒退到了石器时代。

草又深又高,只要人马走过,就会留下痕迹。而且,从留下的痕迹上,很容易辨别出过去的人马多少。

这倒方便王烁他们避开大军走路了。看着太阳辨别方向,只一路向南。发现草地被人马践踏过,就远远避开,向另一个方向走。

看着满目疮痍的这些景象,王烁不由想起宋献策在馆陶时告诫他,考虑军事行动,必须要首先考虑粮草。

看来,宋献策早就知道这些情况,他或许也是和李岩一样,对李自成也早就产生了不满情绪,但他不愿李自成就这样失败,还是在尽量挽救这个局面。

直到到了北京,李自成继续搞他拷掠官员富户,抢劫百姓那一套,他才彻底对这个农民领袖死心。

是啊,中原大地,到处都是一片荒凉,无论是哪家的军队进入这里,李自成也罢,明军也罢,满清也罢,没有粮食,也只能靠抢掠来维持生计。

自己将来出兵,如果没有充分的粮草保障,即便再如何强调军纪,也避免不了重走其他军队抢掠这条老路。

饿急了的士卒,手里又有武器,不可能不去抢掠,等着饿死。

如何从西北走出去,又如何使这荒凉的中原大地重新恢复生机?

101.决战前夕21.男女有别35.批斗大会147.挑拨激将坑大清 李过南下寻闯王197.北方未定南方叛 狼不吃肉纯扯淡80.全民皆兵154.两个老子338.遏必隆俯首就擒 北京城完璧归赵270.养成所军事化 朱以海受不了169.褒谷道设阻击阵地 图享乐耽误时间84.震撼之余想损招 忠言逆耳难改观283.伟人方略力无穷 沙洲会谈促和平185.天降真主34.撑起蓝天123.王烁升帐108.百废待兴京师乱 约法三章文程功90.兰州失陷253.鳌拜化解京师乱 孝庄看事深而远26.舒大志李岩钦服 跩文言美人归心239.自成抢钱满清花 王烁气急要杀人391.山上山下同攻击 代价惨重却值得116.圆圆歌喉助兴 王烁引火烧身267.西安看到新世界 各有所想主动学276.木船顷刻成火海 冷笑一声夏变冬47.当街断案军师忒损 苦无良策军令压人377.债券销售一空 大炮震慑南洋150.四镇只知内斗急 阁部犹梦借清兵100.府中才见心中人 危险接踵跟随来411.官瘾未过参竞选 王烁要学华盛顿1.想法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136.因式分解298.保障穷人生存权 一点一滴皆学问136.因式分解134.中原已是旦夕危 隔江犹唱后庭花9.人心险恶153.成功成仁1. 伏羌失陷404.覆巢之下无完卵 大清忠臣亦有数347.人无完人择才用 东林死敌再出山101.王府外斗关宁兵 宣武门遇汤若望215.定国空有报国志 怎奈军阀内斗急289.修旧如旧防骂名 王烁定国会沙洲195.喝酒拖延时间 回军吓坏诸酋202.一石激起千层浪 南方纷纷反大清62.汉奸努力劝旗主 满清终于定大计45.篡改明法35.贪生怕死一路哭闹 武英殿里面君真容266.美梦破灭气黑脸 西北士卒接皇帝252.富贵进城找靠山 二虎不走串门子12.灵光闪欲进京 免失误觅诸葛38.魏藻德大殿爆发 崇祯变木雕泥塑407.新旧社会两重天 复辟大清是奢望191.英灵不死167.西北军全面出击 宋献策计赚都类301.先灭满清后治江南一顿美酒卖了自己83.忧虑成疾64.形势严峻62.汉奸努力劝旗主 满清终于定大计205.再坑大清出潼关 两头兼顾两头乱92.进军西宁277.十字架绑满倭寇 蓬莱县彻夜狂欢88.千虑一失53.后继无人136.因式分解106.决战西宁(5)79.死马暂当活马医 三桂不降不出兵27.谈时局善意提醒 论兴衰无力回天206.可怜文人难掌兵 错了一步步步错108.百废待兴京师乱 约法三章文程功161.辗转反侧241.西北军再破徐州 红娘子改名洪雪353.强忍悲痛做鼓动 阶级斗争不能忘139.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红衣大炮迫退骑军138.西方教士250.慢慢融入搞整编 千年真理是谬误396.白山黑水好地方 人多势众攻老城357.老鼠会不分时代 出损招休赖别人147.泣不成声391.山上山下同攻击 代价惨重却值得405.破了大清就得宝 王烁四处忙点火57.知县胡番125.官是百姓勤务员 礼是中华民族根336.不分民族分阶级 青出于蓝胜于蓝358.律法推行运动熄 行政机构悄然生89.老将出马342.魏忠贤含冤而死 东林党死灰复燃177.大将之死187.攻潼关受阻 多尔衮变策182.悄然离开67.初战失利158.郑芝龙扶保隆武 朱聿键立志中兴184.慷慨陈词89.意气风发谈军校 不说御敌说科学382.故布迷阵猜不透 赫图阿拉迎末日23.实战教学172.震惊之下难突破 熟能生巧另寻法359.选举考核并举 真正人才不拒84.青海危急114.家庭新规121.大军过处皆废墟 中原遍地长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