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十三行

郡王府的三等护卫是从五品,两人还未下南洋就已经得了诺大的彩头,立时就激动的脸颊通红,再一听胤祯竟然是要吞并南洋,两人登时就热血沸腾,这要成功了,他们俩可就平步青云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军功,开疆拓土,不论是在哪个王朝,那可都是头等大功,更何况大清尤为看重军功,说不定还能混上个爵位,两人忙跪下道:“奴才谢王爷提拔,必不辱使命。”

起身后,张德才又问道;“王爷,我们可否在福建、两广再招纳些人手?”

“当然可以。”见张德才这么快就进入角色,胤祯不由大为高兴,看来没挑错人,他微笑着道:“不过只能够秘密的招人,不能引起当地官府的注意,再有,人数也不能太多,否则,你们在南洋一落脚就会引起当地土著的注意。”

“奴才明白。”两人叉手回道。

“本王先给你们十万两银子做经费。”胤祯沉吟着道:“你们在澳门设个联络点,上海下南洋的船队到了澳门会派人联系你们。”

粤海关茶商万隆洋行的行商洪万山此时身着一身簇新的补服、头戴素金顶戴的红缨官帽,正在广德园门外兴奋而又焦虑的等候着,他这顶戴是捐的虚衔,没有实职,无非是图个好跟官员打交道。

胤祯在上海把棉布和生丝的专营权给了江海关,让广州的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导致广州官场、商场、百姓对胤祯是骂声一遍,海关行商更是如此,棉布和生丝的专卖立刻就使得经营这两项商品的行商倒毕,整个十三行对胤祯都是抱着仇视的态度。

但刚过不惑之年的洪万山却不这样认为,胤祯现在可是全国海关总署的总监督,不再是江海关的监督,粤海关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海贸的历史都比上海要强上太多,他没理由会放弃粤海关,他这次到广州来,对粤海关来说,应该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胤祯此次来广州,粤海关几个海关委员都私下联络鼓动,有意给胤祯难堪,洪万山却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上海,第一个靠上十四皇子胤祯这颗大树的,现在哪个不是商界的风云人物?所以一得到消息,他就急冲冲的赶了过来拜见。

打发走郑清远和张德才二人,胤祯正准备休息下,又听达春在外禀报,“王爷,外面有个自称海关洋行的商人拜见。”

海关洋行的商人?胤祯一楞,难道就是所谓的十三行?广州十三行那可是有着太多的传奇。转念又想到,这么多海关的吏员、行商都没来参见,这人为何独自前来?这群不开眼的东西,倒要好好给点颜色。沉吟片刻,他才道:“让他进来。”

太平门位于广州西南,滨临珠江,沿江整齐的耸立着不少上下二层,高大宽敞,造型别致的洋楼,洋楼后面则是商铺,各种洋货铺、茶铺、食肆、瓷器店、兑银店、估衣店、杂货店等,自然形成了一条街,西洋商人称之为‘华人街’。

‘华人街’热闹异常,人流往来不息,来自各省、南洋、西洋的商人都汇聚在这里,如此繁华之地,自是少不了三教九流之辈,时间一长,此地也就成了广州有名的龙蛇混杂之地。

就在离‘华人街’不远的一座小院内,六、七个商贾打扮的人正百无聊赖说着些江湖趣闻,突然听得院门开合的声音,循声望去,就见一个也是商贾打扮,四十多岁的精干男子快步走了进来。

几人都是老江湖,一看脚步就知道有消息了,为首之人叫邓老大,不过三十出头,面貌倒是清秀,只是显的有点阴沉,邓老大使了个眼色,一众人便快步跟进了屋子,一进屋,后来的男子就道,“老大,有消息了,点子已经到了广州,今日上午乘福建水师战船到的,下塌在广德园。”

一听这话,众人都是脸露喜色,邓老大却是沉声问道:“有多少兵丁护随?”

“这个暂时打探不到。”那男子微微摇了摇头,“我没亲眼见到,只是听人说的。”

“不要急,再探。”邓老大叮嘱道,“再派人去港口看看,福建水师战船是否等在港口?另外再提醒你们一次,不要用当地的眼线,他们靠不住,宁愿慢点,也不能有任何差池。”

“是,老大放心,兄弟们心里有数。”那男子说着就转身离去。

扫了几个一脸热切的兄弟一眼,邓老大才轻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瞧瞧你们,一个个猴急的样子,二炮,把洒出去的眼线都撤回来,免的被人察觉。”紧接着他又才说道,“从现在起,这院子准进不准出。”说完,一转身进了内房。

邓老大便是‘粘杆处’派出来执行刺杀胤祯的首脑,进入内房,他便凝神沉思起来,接到命令已经二个月了,原本是打算在上海动手的,可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又得到消息,胤祯要前往广州,他便改变计划,准备在路上伏击。

只是没料到胤祯居然会乘坐福建水师的战船赶赴广州,让他全盘计划落空,现在既然在广州等到了胤祯,他就面临两个选择,是在广州动手,还是在他回程的路上伏击。

广德园,胤祯一脸温和的看着有些拘谨的洪万山,淡淡的说道:“海关洋行就是所谓的十三行吧?”

洪万山恭敬的回道,“回恂王爷,是的,十三行是对所有洋行的总称。”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仍然是淡淡的语气,“本王是海关总署的总监督,十三行既是粤海关名下的洋行,为何只有你一家行商来拜?莫非是以为本王管不了十三行不成?”

洪万山一听这话,吓得立时就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几个头,伏在地上不敢作声,这话他可不敢回。

胤祯瞧了一眼洪万山身上的簇新的补服,“你们行商应该都捐有官身吧?”

“回王爷,是。”洪万山战战兢兢的回道。

“很好。”胤祯冷冷的说道,随后扬声吩咐道:“达春,拿本王的贴子去把粤海关的行商都请来,有官身的全部着官服,本王要召见他们。”

洪万山一听这话,登时就感到背后凉飕飕的,恂王爷这是要拿十三行开刀了啊,还好今儿自己来了。

喝了口茶,胤祯才温言道:“起来吧,坐下回话。”

洪万山听得话语温和,忙磕头道谢,这才小心的斜签着身子坐下。

胤祯却又不疾不缓的问道:“十三行跟广东的地方官员及地方势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背后的靠山是谁?”

洪万山屁股刚刚才挨到椅子,一听这话,不由自主的又滑到地上,谨慎的回道:“回王爷,卑职经营茶行,本小利薄,销量又小,实在是举步维艰,可没人看的上眼。”

第557章 荒诞之言第78章 投桃报李第58章 海关改革第246章 澎湖之战(一)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205章 纠结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713章 倭奴第538章 公示第464章 应对第190章 老十三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347章 长篇大论-第723章 生财有道的太监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253章 无条件投降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676章 诡辩第532章 托儿第549章 稳定人心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561章 入营第728章 又见分封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315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397章 诱导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80章 利益交换第212章 不甘心第301章 各有盘算第508章 出手第396章 插手第366章 泽被天下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367章 欧洲威胁论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209章 计谋老四第449章 刻意引导第515章 跋扈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720章 贞武新钱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710章 揉搓第354章 群封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219章 打狗港第119章 机会第27章 小朝会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678章 敲打第395章 事态升级第120章 以宽为政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388章 宗亲心焦后记三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154章 收曹颥第63章 老八解冻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12章 汇通天下第536章 旗主担忧第397章 诱导第617章 不抢白不抢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659章 新党第224章 白银动人心第619章 绿营兵制第454章 纵容蒙古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234章 火炮优势第205章 纠结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142章 巨额亏空第702章 密谋第97章 站笼第722章 解惑第416章 登龙十二术第536章 旗主担忧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251章 乱了第396章 插手第622章 棘手第123章 旱情后记二第183章 门庭若市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96章 隆科多请客第451章 **老五第269章 新式禁卫军第303章 转移战场第309章 聚积人心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弟111章旁观者清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449章 刻意引导第225 章赏第725章 西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