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

陈天立的招供,既从容,又夹杂着几分无奈与悲愤,胤祯敏锐的感觉到了他的招供口吻与寻常犯人极为不同,心里登时就琢磨开了。

张鹏翮也是审惯了案的,立时就换了口气,顺着陈天立的话,和煦的说道:“知县本就难做,江南的知县犹为甚之,本部堂体谅你的苦衷,你惹不起的都是些什么人,对这些仗势欺人之辈,本部堂绝不容他们逍遥法外。”

陈天立提心吊胆的过了这么长时间,本就觉的苦闷憋屈,既不愿熬刑,亦有为他自身开脱的念头,当即就顺着回道:“前任巡抚叶九思,藩台马逸姿、督粮道台李玉堂、宁国知府陶卫都谴人来找犯官。”

一听又牵扯出个现任的安徽布政使,一众大员心里都是一惊,胤祯却是低喝道:“陈天立,你是想拆烂污吗?别以为一味攀咬,便能达到法不责众的目的,如实交待你是如何贿赂考官的。”

法不责众陈天立顿时心头一震,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江南科考案他是最清楚不过的,涉及官员众多,满场考官亦无几人清白,涉案大员亦不在少数,若是全抖了出来,他这个七品知县不过就是条毛毛虫,说不定还真能有条活路。

陈天立顿时就感觉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抬头望了胤祯一眼,见他身着江牙海水五爪蓝色蟒袍,又年轻的过份,不由微微一楞,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驻在上海的十四皇子恂郡王胤祯。

安徽巡抚梁世勋一听供出了藩台马逸姿、督粮道台李玉堂、宁国知府陶卫,亦是一阵心惊肉跳,忙一拍惊堂木,喝道:“陈天立,按大清律,诬告者加等反坐,无凭无证之事,岂容你信口雌黄,尔是想大刑侍侯吗?”不跳字。

陈天立一听这话,猛的就掉过头来,狠狠的盯了他一眼,而后伸手一指,愤愤的道,“宁国知府陶卫就打着你的招牌强逼我去暗通关节的。”

一见陈天立竟然当场指证安徽巡抚梁世勋,所有人都是一怔,梁世勋更是心乱如麻,脸色苍白,哆嗦着半晌说不出话来,心里却暗暗叫苦,何苦多嘴,引火上身。

噶礼反应最快,猛的一拍惊堂木,高声喝道:“来人,犯官陈天立咆哮公堂,反诬主审官,拖下去重打四十。”

陈天立此时已是一身都豁出去了,生死悬于一线之际,他心思分外清明,不等两旁衙役扑上来,他就指着噶礼道:“噶督台想杀人灭口吗?你也逃不了干系,马逸姿、李玉堂都是你的人,都是你们逼的。”

噶礼气急败坏的连拍惊堂木,迭声喝道:“拉下去,拉下去,快拉下去。”

这一下突变奇生,大堂上的情形极为诡异,主审官张鹏翮、张伯行两人是表情惊鄂,呆怔当场,梁世勋是面色惨白,神情恍然,噶礼则是面红耳赤,又气又急,一众师爷、衙役、书吏都是看的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外面围观的一众士绅、百姓,一个个登时也如木雕泥朔一般,傻傻的反应不过来,竟然还有这等奇事,主审官反而被犯官攀咬一口,而且一咬就是两个。

最先反应过来的两个衙役,急忙扑上来扭住陈天立就往外拖。就在这时,胤祯却是腾的一下站起身来,高喝道:“来人”他身后一众亲卫立时就齐声应道:祯手一伸,指着梁世勋、噶礼二人怒喝道:“撤了他二人的座,摘了他们的顶戴,剥了他们的官服。”

“尊命。”一众亲卫马上就扑了过去,梁世勋、噶礼二人的亲卫、标兵哪里敢跟胤祯的亲卫动手,那可是郡王,这一动手,罪名可就大了,到时候谁来保他们,因此一个个都畏缩着不敢吱声。

胤祯的一众亲卫扑上前一把就将梁世勋、噶礼二人推的站起,梁世勋、噶礼两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的不知所措,根本就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浑浑噩噩的就被一众亲卫干净利落的摘下顶戴,剥去官服。

梁世勋是安徽巡抚兼兵部侍郎衔,正二品大员,噶礼是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是从一品大员,竟然被胤祯当众下令摘了顶戴,剥了官服,稍一反应过来,都是急怒攻心,更是奇耻大辱,梁世勋望向胤祯,结结巴巴的道:“恂王爷,这….这是……。”

噶礼却是怒目而视道:“胤祯,本督是皇上钦命两江总督,你敢……。”

“放肆“胤祯一口就打断他的话道:“竟敢直呼本王名讳,掌嘴”两个亲卫那里遇见过这种新鲜事,掌两江总督,从一品大臣的嘴,立刻就毫不犹豫的扇了两耳光,胤祯这才冷冷道:“皇上命你总督两江,不是让你来两江刮地皮的,骄横跋扈,贪婪无耻,你等参吧。”

梁世勋一见这情形,立时就闭了嘴,噶礼被两耳光一扇,亦清醒过来,好汉不吃眼前亏,今儿这事定然要闹到皇上面前去,此时不是逞口舌之快的时候,心里却是急速思索,胤祯凭什么就敢如此大胆?

满堂上下都被这奇变迭起的变化给惊呆了,这二人,一个是从一品的两江总督,一个是正二品的安徽巡抚,又都是圣上钦命的审讯江南科考案的主审官,十四皇子竟然毫不留情面的当众撤座,摘了顶戴、剥了官服,这可是闻所未闻的天下奇闻,这手段、这胆识,这魄力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张伯行对胤祯一直谈不上什么好感,去年为张元隆贿赂噶礼一案,他极力要求胤祯把张元隆交给他,以取的证据弹劾噶礼,却被胤祯毫不犹豫的予以拒绝了,心里一直对他抱有偏见,此时一见胤祯的雷霆手段,心里是又惊又喜,亦是大为汗颜,原来十四爷并不是要回护噶礼,而是在等机会。

张鹏翮老于官场,一见这情形,心里就在快速琢磨胤祯的意图,梁世勋、噶礼二人,即便是涉嫌科考案,最多不过就是令其回避,然后奏明皇上,另派主审官审查就是,又何须冒如此大的风险?若无确凿的证据,一个侮辱朝廷大臣,干涉地方政务,扰乱科考会审,败坏朝廷纲纪的罪名是跑不了的,那怕康熙再宠他,革职夺爵的处分亦是免不了的。

十四爷向来稳重,做事亦是深谋远虑,他为何要如此莽撞?张鹏翮略微思忖,首先就想到了党争二字,十四爷对太子的人竟然如此不留情面,看来是彻底的表明立场了,可就算要表明立场,亦不须用如此激烈的手段,这事一个不好,可是容易触犯众怒,难道京师会有大变?他心里不由一惊,难道太子会出事?

堂外看热闹的一众士绅、百姓更是看的目瞪口呆,这可是总督、巡抚,就这么完了?虽然满满的一街人,一个个都是噤若寒蝉,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众盐商巨富、官宦人家更是脸色苍白,浑身发软,如此一来,这科考案可就真是大发了。

胤祯却无暇理会众人的反应,手一伸,对着呆立的陈天立一招,威严的道,“过来,现在这里没有总督,亦没有巡抚,有的只是犯官,你给本王如实招来。”说完,他才缓缓坐下。

陈天立一脸顿时涨的通红,一扭身,挣脱了两名衙役,急行几步,跪在胤祯案前,用力的磕了个响头,而后抬起身道:“回王爷话,方名托犯官找副主考赵晋暗通关节的事,不知怎的被他们知道了,这二人便着马逸姿、李玉堂、陶卫三翻五次逼迫于犯官为他们暗通关节,他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数,可犯官心里清楚,虽亦情知人多会败露,却既不敢明言,亦不敢得罪他二人,只得咬牙承接了下来,还未开考,犯官心里就如油煎一般,时时刻刻都在担心东窗事发。”

听完陈天立的供述,胤祯转过头去瞅了张鹏翮一眼,张鹏翮会意,又拈起两枝火签,喝道:“速速缉拿前任安徽巡抚叶九思、现任安徽布政使马逸姿到堂回话。”说着,他又望了胤祯一眼,见他点头,才吩咐道:“今日暂审到此,退堂。”

胤祯、张鹏翮、张伯行三人回到后堂,胤祯便道:“江南科考案,舞弊情节之恶劣,涉案官员之众,涉案金额之巨,皆是立国以来所仅见,不仅案情复杂,而且拖延日久,不施以雷霆手段,根本就无法彻查,很有可能就只是抓了几个小虾小鱼顶罪,今日,本王于公堂之上摘掉噶礼、梁世勋顶戴,官服,你二人日后审案就轻松多了。

对于噶礼、梁世勋二人,本王已经下令软禁于扬州,二人毕竟是封疆大臣,没有足够扎实的证据是难以参倒的,本王要立即派人前往江宁的两江总督府、安庆的抚院以搜查证据,不过,本王手上兵马有限,张中堂,你手上的钦差护军可否借与本王?”

第400章 微服私访(三)第345章 十四贼狠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470章 立储制度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209章 计谋老四第224章 白银动人心第593章 祸水西引第86章 衣冠禽兽第556章 心结第23章 妖孽谋士第463章 糊涂康熙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01章 奖罚分明第247章 澎湖之战(二)第310章 老四的反应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第699章 自做孽第526章 理关系第132章 高产作物第617章 不抢白不抢第76章 康熙偏心第134章 各有盘算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325章 老八的决断第525章 宗藩关系第365章 抱火锅第447章 京师繁华第574章 谋划晋商第422章 家务事第330章 龙虎斗第380章 利益交换第477章 升级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227章 四大恒模式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200章 机会第57章 战功封爵第50章 各方反应第388章 宗亲心焦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412章 御门会议第274章 喧闹的京城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处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221章 李卫下套第63章 老八解冻第604章 晾几天第85章 进谏有危险第238章 大乱将起第107章 各方反应(中)第352章 借刀杀人第243章 永不加赋第658章 纠结的衍圣公第301章 各有盘算第623章 晋封第651章 选秀女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57章 战功封爵第359章 邬思道的谋划第368章 举棋不定第53章 遭弹劾第470章 立储制度第274章 喧闹的京城第607章 想不通第455章 宴请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417章 对号入座第465章 封锁消息第600章 有雨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524章 豆汁饭第45章 邬思道的手段第83章 酸第469章 意外第676章 诡辩第314章 太子的转机第246章 澎湖之战(一)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257章 振聋发聩第1章 胤祯第699章 自做孽第616章 江南第233章 扫盲第710章 揉搓第335章 秘密立储第643章 捅马蜂窝第643章 捅马蜂窝第598章 士子监督第665章 大清乡绅第82章 九门提督第411章 触及皇权?第475章 册封皇太子第179章 坚韧八阿哥第561章 入营第18章 发行银票第724章 骗小女孩第88章 废了他第620章 下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