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毒师爷

对于老十四挖墙角的行径,胤禛可谓是恨之如骨,胤祥这些年来对他是敬畏恭谨,忠心耿耿,两人的关系亦是亲密无间,如今却被老十四从中挑拨,硬生生的挖走,他心里岂能不恨,虽然神色如常,实则心里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听闻邬思道此言,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先生有何妙计?”

“妙计谈不上。”邬思道微微笑道:“咱们既然已经把十三爷的事定了下来,此计便再无损害。思道前面说了,圣上极好名声,十四爷被刺一事,关系到皇家的脸面,亦牵扯到圣上的声誉,圣上定然是嘱咐过十四爷不准泄露此事,也正因为此,京城至今未曾听闻此事。

十四爷回京才几天,咱们若是让人把十四爷遇刺一事散布出去,圣上会怎么想?怎么看?”

胤禛闻言,不由会心一笑,之前这么长时间京城都未有风声,老十四一回来,这事就捅出来了,康熙定然会认为是老十四或者是他手下的亲卫将此事泄露了出来。有道是,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对一个驭下不严,口风不紧的皇子,康熙能有什么好印象?还能对其抱多大的期望?

更何况此事直接关乎康熙的声誉,皇家的脸面,以康熙的性子,岂能不在意?定会牵怒老十四。而最妙的是,此事一旦传开,老十四即便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这个黑锅,他是背定了。

老十四现在根基浅薄,十四党亦是人心不齐,若在这个关键时刻,失了圣眷,可就有好戏瞧了,稍稍沉吟,胤禛才道:“先生妙计,不过,此事皇上定会严查,须得谨慎布置,以免引火烧身。”

北城区,鸭儿胡同,李光地府邸。

李光地的府邸乃是康熙体恤他年老多病,特意赏赐的,轩敞宏大,占地极广,后院便是什刹海,风景极为优美,而且离着紫禁城又近,进宫极是方便。

李光地接到着他兼任京报总编的谕旨后,便独自枯坐在书房里,揣摩康熙的圣意,在揣摩康熙的圣意这方面,李光地要是自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不论是平台湾、还是复立太子,他都是相当准确的把握到了康熙的心意,这也是他越来受康熙宠信的原因。

李光地体弱多病,时常在家病休,但对京城的局势,他却是看的清清楚楚,因位高权重,门生故吏众多,他平日里一言一行皆甚为谨慎,生怕在康熙心里留下结党的印象,索额图、明珠、高士奇这些权倾一时的权相,最后可都是栽在结党这上面,死的死、罢的罢,没个好下场。

对十四皇子胤祯,李光地这两年亦是格外留心,想不留心都不成,十四爷这三年来谓异军突起,自打康熙四十八年上倡农书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大小举动不断,而且桩桩件件都涉及国计民生,康熙对他的恩宠亦是越来越浓,上一本准一本,处处回护,即便是太子最受宠时,亦未有如此深厚的圣眷,其风头之盛,已是盖压所有的皇子,不少大臣亦因他而遭挂落。

越是细心琢磨,李光地对胤祯便越是惊讶,这位十四爷不仅新奇想法层出不穷,善于经济之道,在党争一道亦是眼光独到,断事极明,而且处事果毅,耳目灵通,他在年初自立十四党时,能有几人看透其背后深意?真真是后生可畏!

李光地轻叹了一声,转而又想,康熙把自己塞进十四党,仅是为了平衡,还是另有深意?若说康熙对十四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可眼下皇太子是废而复立,立而又废的局面,康熙还会急于立太子吗?太子废立,可是国之大事,虽说康熙春秋已高,但太子废立频繁,亦有伤国本,易招致物议。

但若仅是为平衡故,康熙又何必把自个塞进十四党?以十四爷的眼光、手段、实力,不过二年时间,便可与八爷党并驾齐驱,康熙何必费此手脚?看来,康熙这背后还另有深意。

正自冥想,却听的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光地眉头微微一皱,他在书房枯坐,最忌有人打搅,这规矩满府上下尽知,难道有急事?他刚刚站起身,就听的管家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禀老爷,恂亲王胤祯,吏部左侍郎王顼龄,大理寺卿法海,及方苞四人登府探望老爷。”

一听是这几人,李光地微微沉吟,才道:“开中门迎接。”说着便步出书房。

王顼龄,法海,方苞三人都是士林中颇有声誉之士,李光地对三人都有提携之恩,亦甚为赏识三人之才,听闻这三人与胤祯同来,自然是颇为欣喜。

胤祯一行四人皆是便服,着门人通传之后,便在门口等着,胤祯一边欣赏着大雪纷飞的景象,一边也在琢磨这李光地这人,李光地在康熙朝的一众大臣中,可谓是最有争议的一个,最为轰动的便是伴其一生的三大案,卖友案,夺情案,外妇之子来归案。

虽然在仕途上磕磕拌拌,但李光地却始终是恩宠不断,胤祯对他最感兴趣的却是他的实学实干,存实心,明事理的实学思想,以及其主张中体西用,提倡西方的天文历算,反对照搬西方的科学学说等思想。

不一时,李府中门大开,仆从整齐的列在两旁,李光地亲自迎了出来,一见胤祯,便颤颤的欲打千儿请安,胤祯急步上前,一把搀扶住,轻笑道:“李中堂无须多礼,胤祯冒昧来访,扰了李中堂的休养。”

李光地却是不肯失礼,勉强躬身道:“下官李光地给十四爷请安。”起身方才笑道:“十四爷带着三位士林俊彦冲雪来访,乃是一大雅事,请!”

虽然是大雪纷飞,但十四爷冒雪探望李光地,李光地大开中门迎接的消息仍是飞快的在京城传扬开来,京城一众大员自是反应各异。

熙春园,静心斋。

皇三子诚亲王胤祉楞楞的望着窗外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出神。

侍奉老三读书的陈梦雷却是轻叹了一声,“三爷,皇上如此扶持十四爷,可是铁了心要废太子爷?”

胤祉闻言,收回目光,转身折回火盆旁坐下,喝了口热茶才道:“太子再次被废,不足为奇,此非太子之罪,乃是宿命,纵观历史,但凡出色、有作为之帝皇,所立的太子,有几人善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皆是如此,秦始皇始立扶苏,在赵高和李斯的阴谋的逼迫下自杀。汉武帝始立长子刘据为太子,在江充策划的巫蛊事变中被汉武帝杀死。唐太宗始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谋反被废,客死他乡。宋太祖盛年,未及立太子,皇位则被他弟弟抢了。

皇阿玛雄才大略,堪称千古一帝,我大清各皇子又都开衙建府,领差办事,各成势力,皇太子被废,更是不足为奇,即便再立,亦逃不脱被废的宿命。”

陈梦雷听后默然,半晌才道;“三爷即是明知,却又缘何心动?”

胤祉却是轻叹了一声,“楚人无罪,怀璧其罪,我岂能甘为鱼肉,任人宰割?”

听闻此言,陈梦雷亦不由无语,三爷所言确实不无道理,太子一旦被废,三爷便成了长子,纵观各朝各代,历来立太子的顺序都是立嫡,立长,立贤,立爱。

胤祉不仅是长子,而且才华出众,至为纯孝,极受康熙宠爱,父子俩的关系在所有皇子中是最为亲密的,另立太子,三爷的机会可谓最大,这就是怀璧之罪。

现今朝堂上,八爷党人多势众,一呼百应,十四党亦不甘示弱,正招兵买马引头赶上。太子一旦被废,三爷立时就将成为两党的首要打击目标,若不早做谋划,岂不是任人宰割?

沉吟良久,陈梦雷才道:“眼下成年皇子中,八、九、十爷是一党,十四、十五爷是一党,五、七、十二爷三位爷中立,能作为援助的就剩四爷,十三爷两位,而十三爷又是以四爷为主,三爷若能拉拢四爷,便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再加上皇上的支持,完全可以与八党、十四党抗衡。”

轻轻点了点头,胤祉才道:“我也是如此划算的,只是老四的性子冷峻,不好交结,况且,也难保他没有野心。”

“三爷倒不用过虑,眼下托合齐会饮案尚未结案,太子一时之间也废不了,时间还是很充足的。”陈梦雷缓缓说道:“再说,皇上旷世之才,立三爷为太子,岂能不为你谋划周全?三爷眼下所需,不过是未雨绸缪,四爷有无野心,观察一段时日便知,在下以为,三爷不妨与太子私下联络下,太子虽然失势,但俗话说,烂船还有三斤钉……。”

胤祉听的不由眼睛一亮,这倒是疏忽了,礼部尚书王掞不就没遭牵连嘛,这还是明面上的,暗里不知道还有多少官员,自己与太子关系一直尚好,是该找他谈谈,若能将他手中的势力接过来,倒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未完待续)

第531章 防范未然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311章 太子进京第606章 接见第14章 调教举子第338章 分封影响第368章 举棋不定第75章 各自算计第482章 海军反应第571章 试探第594章 输捐热潮第343章 神仙斗法第370章 严打?第147章 移台之争第219章 打狗港第190章 老十三第91章 工商杂税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91章 工商杂税第140章 朝堂暗争第540章 举荐将领第682章 纠结的揆叙第634章 各有盘算第421章 不养闲人第194章 老四反应第34 章 上帝,我没听错吧第169章 会审第277章 雇佣军第552章 布局第219章 打狗港第292章 大变第732章 天意难测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157章 调将不调兵第4章 初露峥嵘第240章 人心慌乱第121章 西洋战舰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99章 立威第250章 象群遇上狼群第152章 海军首届淘汰第292章 大变第528章 不卖帐第43章 危机第544 康熙病危第483章 十三当家第218章 上海知县第656章 联姻孔府第598章 士子监督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451章 **老五第659章 新党第518章 蹊跷第338章 分封影响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544 康熙病危第382章 康熙的忧虑第276章 得寸进尺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427章 胤禛私访第708章 空头支票第553章 收买人心第257章 振聋发聩第731章 贞武元宝第620章 下血本第351章 试探第25 百利而无一害第148章 建军港第519章 朝会遇险第360章 分田地第706章 割辫子第25 百利而无一害第672章 应对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02章 发飙第408章 有持无恐第423章 通房丫头第679章 利诱晋商第692章 发卖满城第273章 利诱李光地第463章 糊涂康熙第701章 反对新政第417章 对号入座第188章 宗室亲贵的立场第641章 吹号,进攻第534章 意外收获第118章 上尊号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223章 鼓动康熙第357章 回上海第152章 海军首届淘汰第45章 邬思道的手段第418章 初会邬思道第415章 探望废太子第699章 自做孽第53章 遭弹劾第562章 开局第399章 微服私访(二)第36章 督抚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