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刺激农业

待雅尔江阿、博果铎两人退了出去,胤祯浅浅的啜了口茶,马上要出京南下,而且时间还不短,手头的一些事情都必须处理好,天津军工作坊倒不用担心,经过天津再指导,日本、琉球两藩国肯定是要谴使来京请封,这要叮嘱八哥,西北的布局也要开始着手,至少要选定两个地方储存战备物资,京城的农学院也该去看一看,顺带点拔一下,高产抗旱作物的推广可耽搁不起。

强化宗藩关系、摊丁入亩推广、澳洲移民这些事都可以让张鹏翮奏请康熙去做,康熙对此自会不遗余力,倒不用操心。

还有什么?胤祯拧着眉头细想了想,天津到京城的驿道修筑,他一边想一边用笔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记完之后,他瞥了窗外一眼,见还不到午时,便搁笔起身,看了方苞一眼,道:“时日尚早,咱们去一趟京城农学院。”

去农学院?方苞不由微微一楞,太子怎得突然想到去农学院?他忙起身道:“是换便装还是……?”

“摆开仪仗去,让京城大小官员知道,皇太子很关心农学院。”胤祯含笑道:“早该去看看的,一直拖到现在。”说着,他又对外吩咐道:“包福全,着人通知十三哥,明日来一趟,另着人通知八哥、九哥、十哥、十五弟晚上去九哥的庄子聚一聚。”

京城农学院较为偏僻在外城的北城区,紧挨着陶然亭,胤祯的皇太子仪仗才进官菜园子街,农学院院使吴长浩就接到了快马急报,听闻是皇太子大张旗鼓的前来视察,他不由大为兴奋,老天开眼,皇太子总算还记得这农学院是他倡建的,他急忙召集一众官员、教员到门口恭迎。

大轿落地,胤祯自轿中一出来,吴长浩就带着一众人迎了上来,马蹄袖打的山响,齐刷刷跪了一片,“臣等恭迎皇太子大架光临。”

胤祯扫了众官员一眼,只见一片白瓷顶儿和铜溜金顶儿,都是六品以下的官,他不由含笑道:“诸臣工平身。”

吴长浩爬起身便躬身道:“皇太子日理万机,百忙之中能亲临农学院视察,微臣等荣幸万分。”

“本宫早就想来看看,一直抽不出身。”胤祯微微笑道。

“皇太子请。”吴长浩忙侧退一步,礼让道。

胤祯在一众官员的镞拥下将整个农学院逛了一遍,发现整个布局基本上与江宁农学院一致,最后,一行人才来到实验区,粗粗扫了一眼,他便微微皱起了眉头,整个实验区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的长势不可谓不好,不过,土壤却是没有多大的区别。

微微沉吟,他才道:“负责实验田的是谁?”

副院正唐顺谨慎的上前道:“回皇太子,实验田是微臣主抓的。”

胤祯瞥了他一眼,不过三十出头,长得甚是白净,蓄着长须,一副儒士派头,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道:“将在实验田劳作的官员、教员、学生都召集过来。”

见胤祯脸色并无不快之色,吴长浩微微放下心来,立即就命人将与实验田有关系的一众人等都召集过来。

待人都集中起来,胤祯扫了众人一眼,才道:“实验田是做什么用的?谁能告诉我。”

听的这话,一众官员都暗道不妙,却是没人敢吭声,胤祯正待开口,一名生员鼓起勇气道:“实验一词出自王充《论衡?遭虎》等类众多,行事比肩,略举较著,以定实验。”

“说得好。”胤祯看了那名生员一眼,道:“等类众多,行事比肩,略举较著即为实验,实验田的用意便是要你们将农作物按不同的土壤、水分、肥力、温度等等进行栽培,比较农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逐步摸索总结出最适宜的耕种方式。

实验田不是示范田,农学院是做什么的?就是研究农作物的习性,就以玉米为例,你们要研究它什么时间段播种最好,它的幼苗、成苗、开花、结果等各个阶段各要多少天,总的要多少天?它在各个阶段对水的需求有多大,大到什么具体的程度?

它会出现什么病害,该怎么防治,它是喜阳还是喜阴,每一颗苗要间隔多远才长的好,它适宜种在什么土地当中等等之类的问题,都是农学院研究的科目。

当然,我说的并不全面,农作物我懂的也不多,我只能给你们指出农学院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以上这些东西都是研究农作物最根本的东西。

再深一点,就是杂交,牲畜杂交能得到新品种,农作物同样也可以杂交得到新的品种,皇上这几年就培育出了一种御田胭脂米,色泽朱红、米粒细长,晶莹如玉。

京城农学院的最终任务就是培育上产量大,病害少,抗旱,适宜在北方各省推广的农作物,本宫郑重的给你们许诺,只要你们能够培育出这种新品种,不仅给农学院破格升级,对主要培育人亦破格授予男爵以上的爵位封赏!”

这话一出,所有的人登时都是一呆,培育出新的品种,授以男爵以上爵位?大清历来都是以战功封爵,文官能得爵位者都是凤毛麟角,更别提是男爵了,这可是正二品的爵位,这个封赏可是重得不能再重了!

微微一楞,吴长浩结结巴巴的道:“太子爷,封——男爵?”

“对,男爵!”胤祯索性好好的刺激他们一把,扬声道:“新品种性能优良者,封公爵亦有可能!本宫的这句话,将出现在下一刊的京报上。”

刊在京报上,那可是向全天下的承诺,以胤祯皇太子的身份,绝不可能是开玩笑,农学院的一众官员和生员登时都兴奋的涨红了脸,大多数人进农学院不过是以此为跳板晋身仕途,谁也未料到皇太子对农业竟然重视到了这个地步。

做官能够做到二品大员,那要熬多少年,能否熬到二品,还要看机遇,研究农作物就能够得到正二品男爵的封赏,那还有必要去做官?

方苞听的却是心头一颤,皇太子这话在京城又要引发地震了,这务农的都能够封爵,那些个已经封了爵的王公勋贵明日早朝怕是又要大闹一场了。

第169章 会审第400章 微服私访(三)第499章 征日(八)第45章 邬思道的手段第549章 稳定人心后记6第632章 搅局第619章 绿营兵制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362章 什么香?第348章 终日惕惕-第586章 粮价暴涨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560章 考核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25 百利而无一害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253章 无条件投降第697章 舆论之战第178章 摘桃子第487章 不设防的江户第218章 上海知县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549章 稳定人心第317章 破城第62章 狠师爷第466章 进退两难第612章 争执第253章 无条件投降第508章 出手第86章 衣冠禽兽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490章 以礼立国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227章 四大恒模式第697章 舆论之战第444章 自找麻烦后记6第1章 胤祯第374章 远征不妙第621章 反应第28章 恂贝勒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65章 抱火锅第134章 各有盘算第651章 选秀女第634章 各有盘算第466章 进退两难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8章 海关改革第217章 仇人相见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725章 西花园第399章 微服私访(二)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593章 祸水西引第646章 以诚侍君第516章 小议第70章 海盗与海商第233章 扫盲第420章 请君入瓮第407章 宗室反应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712章 变法实质第434章 再遇郑尽心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354章 群封第78章 投桃报李第374章 远征不妙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424章 御笔福字第233章 扫盲第191章 大喜第324章 攻心第585章 新版银票第128章 公行第506章 捷报第149章 风云再起第659章 新党第325章 老八的决断第274章 喧闹的京城第470章 立储制度第529章 驾驭朝会第12章 汇通天下第549章 稳定人心第68章 泼天大案第594章 输捐热潮第368章 举棋不定后记九第475章 册封皇太子第70章 海盗与海商第616章 江南第32章 牛B总督第208章 子嗣问题第647章 选秀女猫腻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295章 海军出路第323章 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