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返京

丁字沽行宫大门外,工部右侍郎阮尔询一身轻松的静候着,这一段时间京城各部院寺监的大员们可谓是人人自危,都处于无尽的煎熬之中,而他却在此时接到贞武的谕旨,主持天津海河河道整改工程,这对他而言,不啻于喜从天降。

他是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一甲进士,今年才五十有六,宦海沉浮三十年,几经起伏,成也正直,败也正直,康熙四十五年他从佥都御史升为太常寺卿,不过几年时间,又因党附太子而遭贬至从五品的广东道御史,原以为仕途就此受阻,不想,在康熙五十一年又被骤升为工部侍郎,还未高兴两年,却又碰上新皇登基。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个原太子党大员,太上皇破格擢拔的大臣,在新皇眼里绝对是属于打压的对象,他亦早有心理准备,却是未料到贞武根本没动他的意思,反而还委以重任,这让他如何不喜?这桩差事如能漂漂亮亮的办下来,不仅能坐稳工部侍郎的位置,说不得还会受到贞武的赏识重用,升官他倒是不敢想,二品升一品,那不是一般的难,仅有政绩是不行的,还得看机遇,不知道这次重任,对他而言,算不算是机遇?

正自胡思乱想,一个小太监已是脚步匆忙的走了出来,扬声道:“皇上有旨,宣阮尔询觐见。”

阮尔询忙收住心神,躬身道:“微臣领旨。”说着便爬起身,快步跟随太监而入。

进得殿内,阮尔询飞快的瞥了贞武一眼,见他身着宝兰色便装正伏案疾书,忙在门口跪下道:“微臣阮尔询恭请皇上圣安。”

贞武抬头看了他一眼,看着年龄倒不大,不过五十出头,这在二品大员中算是年轻的了,身形偏瘦。一张脸甚是白净,颇有几分儒雅,见他起身在身前跪下,才问道:“你是安徽徽州歙县人人。宣城梅文鼎,梅成你可熟识?”

一听这话,阮尔询不由颇觉意外,忙躬身道:“回皇上,微臣祖籍徽州歙县,后迁移至宣城县,与梅文鼎。梅成多有往来。”

贞武微微点了下头,才道:“此次勘测队由谁领队?”

“回皇上,京城精擅勘测的西洋传教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以及一些士子如索柱﹑白映棠﹑贡额﹑胜住都已远赴漠北蒙古勘探测绘地图。精于勘测并且富有勘测经验的仅有何国栋一人。”

何国栋?贞武根本就未听闻过这名字,略微沉吟才道:“此人参加过哪些勘测?”

阮尔询知道贞武这是对何国栋不放心,忙躬身禀道:“回皇上,此人数年来一直与雷孝思、白晋等人在各地勘测大清全图,去岁因病回京静养。”

是参与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的?那倒是个人才,微一沉吟。贞武边朝外扬声吩咐道:“宣何国栋觐见。”说着又看向阮尔询,沉声说道:“海河截弯取直,工程浩大。既为泻洪,又为航运便利,更是解决旱荒的以工代赈工程,此事由你和施世纶共同负责。

今年春旱预计较为严重,届时涌入天津的灾民不是小数,海河工程既是以工代赈,对灾民的安置抚恤须得放在首位,饮食、放疫等皆须细致周全,当然工程质量亦不能稍有含糊。

灾民的工钱,亦须随行就市。这是灾民灾后重建的本钱,不得克扣或者是压价,你与施世纶二人素有清名,朕倒是放心,不过,下面的官吏可就难说了。各级不仅要有专人核算,还得有专人监督,你二人也务须随时抽查,微服私访,杜绝各级官吏克扣侵吞灾民钱粮,朕亦会派人暗访,若一众官吏有不法之事,朕不介意借几颗人头立威,此项工程不仅关系到朝廷的形象,亦关系到你二人一世清名,希望你二人好自为之。”

阮尔询听的心里一紧,历来赈灾,都是下面官吏的发财良机,那些个龌龊官吏的一些捞钱手段和门道他多少知道一点,要想完全杜绝,怕是有点难,但贞武这话却是说的足够明白了,出了事,他和施世纶都逃不了干系。

这差事难办,但无疑也是个绝好的机会,差事若办的漂亮,必然会受到贞武的赏识,微微沉吟了下,他才躬身道:“皇上训诲,微臣谨记于心。”起身后,他又躬身道:“皇上,历来是官清似水,吏滑如油,下面官吏的贪贿侵吞手段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微臣担忧防不胜防。”

“无妨。”贞武淡淡的道:“朕已有旨意,敢有从灾民口中夺食者,不论官吏,满门抄斩,而且着为永例,记入《大清会典》、《户部则例》。真有要钱不要命的,无须等候旨意,就地处斩,再灭其满门。”

听着这淡淡的话语,阮尔询登觉后背一阵凉飕飕的,满门抄斩,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他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放缓了语气道:“施世纶为官清廉,性情却稍有偏执,极爱偏帮弱势,在银钱上更是锱铢必较,你虽清廉,却是出身大富之家,事事须以大局为重。”

阮尔询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话一落音,一身便装,不过三十出头的何国栋已是快步走了进来,叩首道:“学生何国栋恭请皇上圣安。”

听他语声稍稍急促,请安后也不见起身,贞武知他心里紧张,同时也颇为奇怪,他怎得没有官身?

略一沉吟,他便道:“都免礼,平身。”说着,便自桌上拿起一幅卷轴,道:“时间紧迫,海河工程须得尽快开工,第一期改道工程,由挂甲寺至杨庄,全长不倒三里,削除了天津湾、老鸦湾与东河湾,缩短海河航道近五里,这是详图,你看看,勘探测绘要多长时间?”

何国栋听见这情形不由有点发蒙,他并不熟悉宫里礼仪,进来时太监教了些,却是未教这种情形下,他该如何做,君前失仪不是小事,他不有求助的看向阮尔询,见这情形,贞武不由微微一笑,索性将卷轴直接递给阮尔询,含笑道:“无须拘礼,仔细看看。”

见贞武态度温和,何国栋不由稍微放松下来,走到阮尔询身边,一眼就在图上寻找到画上红圈的挂甲寺和杨庄,微微沉吟,他便跪下回道:“回皇上,三日内便可勘绘划线。”

听的三日内便可完成,贞武赞赏是看了他一眼,略一沉吟,便道:“修路架桥、筑堤治河,勘探矿藏,测绘地图、海图,都离不开算学与勘探测绘,如今西学方兴未艾,人才紧缺,此番海河勘测,乃难得的实践机会,你务需多提携后进。”微微一顿,他便接着道:“何国栋才学出众,立志远大,以身许国,着实授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

何国栋乃是举人出身,平日与官员交往并不少,各部院主事是正六品官衔他是很清楚的,但他根本就没想到贞武竟然会直接给他实授正六品官职,一时之间,根本就没反应过来,连谢恩都忘了。

阮尔询却是又羡又妒,何国栋不过一举人,得觐天颜已是莫大荣幸,没想到竟然由白身而实授六品官职,这让高中的一众进士情何以堪?须知即便是一甲进士,外放亦不过是六品、七品的衔。

不过,他毕竟是久历宦海,很快就反应过来,贞武连何国栋的具体情况都未问,仅知其这数年来与西洋传教士雷孝思、白晋等人在外勘探测绘便实授其五品官职,这绝不是轻率随性,真要是轻率,那便只能是授予虚衔,而不是实授工部清水司主事,再说,贞武亦非轻率荒唐之主,断不会拿实职官缺开玩笑。

想通这点,再联系贞武的那番话,他立时就反应过来,贞武这是借破格擢拔何国栋以达到提倡西学的目的,看来,朝廷要开始大力提倡、鼓励西学了,这何国栋运气还真是好的离奇,想到这里,他不由瞥了何国栋一眼,见其仍是楞楞的发呆,他不由轻声提醒道:“还不叩谢天恩。”

何国栋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有君前失仪之嫌,忙强压下心头的兴奋,沉稳的磕头道:“微臣叩谢皇上隆恩。”

三日后,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海河改道工程在挂甲寺正式破土动工,整个仪式由直隶总督、工部侍郎阮尔询两人主持,大半个天津城的百姓都兴冲冲的跑来观看助兴。

贞武的御驾却在隐隐的鞭炮声中启程回京,离京已近半月,京城平静如常,他也没有再逗留天津的必要,况且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却仍是滴雨未下,不要说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便是城中的商贩官绅也都意识到,今年怕又是一场大春旱,京城、天津及周围府县的米价已经开始闻风上扬了。

这种情形下,贞武确实得赶紧的回京去天坛圜丘祭天祈雨,否则一众百姓非得把天旱的原因归咎到他头上不可。

第454章 纵容蒙古第400章 微服私访(三)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156章 敲竹杠第539章 误猜第89章 眼红第180章 朝会(一)第705章 藩属驻兵第454章 纵容蒙古第314章 太子的转机第562章 开局后记九第91章 工商杂税第568章 直隶总督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108章 各方反应(下)第123章 旱情第79章 食色性也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671章 老辣第718章 西班牙战俘第661章 选秀革新第3章 探病第410章 吃早茶第498章 征日(七)第1章 胤祯第3章 探病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506章 捷报第342章 一石二鸟第431章 唱白脸第224章 白银动人心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316章 兵油子第464章 应对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53章 无条件投降第405章 奉旨严打第630章 无意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28章 恂贝勒后记一算是续集第259章 丁银革新第360章 分田地第47章 顺势而为第694章 规划第226章 玉佩第611章 棘手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643章 捅马蜂窝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724章 骗小女孩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574章 谋划晋商第605章 后宫第119章 机会第462章 回光返照第155章 太子的橄榄枝第33章 贪污也是有定例的后记十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475章 册封皇太子第190章 老十三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694章 规划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297章 天津之变第636章 猜不透第426章 担心哗变第566章 收服第406章 京师严打第538章 公示第102章 发飙第531章 防范未然第431章 唱白脸第517章 残酷真象第631章 战争结束了?第587章 准备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599章 使团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682章 纠结的揆叙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631章 战争结束了?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46章 以诚侍君第566章 收服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353章 师出有名第262章 教训老四后记6第707章 满汉有别第435章 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