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可怜的二世祖

海锋一见胤桢的神情就知道这主子大概是疏忽了,他脑子也转的快,忙讪笑着道,“主子,奴才也是今天才听到他提到这个问题。”见胤桢并无恼意,又才大胆说道:“即是如此,不如着工匠们从中挑选出最适宜铸炮的铁料出来,查明供给地,以后专从那一地进铁料便是,也省了重炼的麻烦。”

胤桢却是缓缓摇了摇头,他建炼铁厂可不仅仅只是为了铸炮,钢铁是近代工业发展的根本,他建炼铁厂的初衷是想聚集一批经验丰富的匠人,群策群力催发炼钢技术。

望了一眼顾名恺,他颇为好奇的问道,“你以前研究过炼铁?”

顾名恺脸刷的一下红了,腼腆着道:“没有,到上海帮忙打理炼铁厂,我才找这方面的书籍看,而且经常请教炼铁的老工匠。”

胤桢马上反应过来,“你是说,炼铁厂位置不对的情况,那些工匠也曾有反映?”

“是的,最先就是他们给我反映的,我为此又查了不少资料,大规模的炼铁是必须要借助水力鼓风机的,否则温度就达不到要求。”

胤桢这时也不怕出丑了,没好铁铸造不出好炮,那才把脸丢到姥姥家了,“走吧,我们一起去炼铁厂,听听那些老工匠的意见。”

开了个现场座谈会,胤桢当场就拍板,任命顾名恺为炼铁厂的总管,几个老工匠也都提拨成工头,新的炼铁厂位置由他这个总管和几个工头去勘察,并且奖励他们每人十两银子。

一回留春园,胤桢就把所有的手下和官员都召集起来,开展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就免了,免得吓着他们,而后又发动他们深入到每一个工厂、工地去,多跟老工匠探讨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并且宣布,凡是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并被采纳者,给予加薪、重用、提拨等奖励,同时把顾名恺作为一个典型,大肆进行宣传,鼓励所有来到上海的名门世家子弟学习他这种务实的精神。

其实也用不着胤桢刻意去宣传,顾名恺和炼铁厂搬迁的事,不到半天就在所有的工地传的沸沸扬扬,大家在羡慕顾名恺的同时,也都开始纷纷用审视的眼光去寻找,看还有那些不合理的地方,这机会可是转眼即逝,被别人抢先一步,那工钱和待遇可就相差了一大截。

随着胤桢奖励制度的宣传,整个洪港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挑刺运动,弄的胤桢每天晚上都要跟一帮手下和各个行业的老工匠进行筛选和讨论送上来的各种建议。

虽然苦了累了点,可胤桢还是坚持对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给予回复,采用的自然是奖励,不采用的,也必须书面写出理由,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鼓励,而且这种做法也能拉近了他们与工匠的关系,只是这一来,就苦坏了那几个书吏和师爷,每天都要熬到半夜。

胤桢的这一做法,极大的鼓舞了一众工匠的积极性,投奔而来的一众世家名门子弟见胤桢从善如流,处事果断,对人员的任用提拔都是唯才是举,也纷纷沉下心来,用心办事,而胤桢对他们这些人也无丝毫外待,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分派差事,有长于实务,用心思考的,一旦发现就给予提拔,是不是人才,拉出来溜溜不就知道了。

暂时驻扎在留春园的那二百余宗室子弟,原本以为到了上海,这苦日子就熬到头了,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苦日子才刚刚开始,从北京到上海那一路的拉练跟现在比起来,完全就是小儿科。

胤桢现在将他们分成四个中队二十一个小队,中队长、小队长也全部由表现好的尖子担任,给他们每天的训练计划是,卯时四刻(六点)起床,然后十里晨跑,吃早餐,而后队列训练,游泳训练,休息一个时辰,又是游泳和队列训练,吃晚餐,而后是传教士教英语,亥时(9点)睡觉,那天晚上不爽了,半夜又来个紧急集合。

更可恶的是,胤桢规定,五天一会操,排在最后的五个小队,负责打扫卫生,冲洗毛厕,洗刷尿桶,而且连续一个月排在最后三名的小队,集体开除出海军,排在最后的中队五天的训练量加三成。

这群二世祖从小到大都是前前后后几个丫鬟仆从侍侯着的,典型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何曾做过这些粗活?一想到要去刷别的小队的尿桶还有毛厕,一个个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这以后回到京师,还能在人前抬得起头来?

一个个小队登时就以‘不刷尿桶,不洗毛厕’为口号,开始了玩命的训练,小队、中队的荣誉感更是空前高涨,一天的训练下来,浑身骨头都跟散了架似的,偏偏还要学什么鸟语,经常有人学着学着就睡着了,那后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他们现在对胤桢已经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也不知道他是从哪个洋夷那里学来的这些古怪的队操,天天逼着他们练,而且有事没事就围着他们转,稍有不满,便是体罚,完全不念什么亲情,也不管你是什么阵营的人,统统一视同人,开始几天,他们还有怨言,过得几天,全都麻木了。

胤桢在上海忙个不休,康熙又于五月初一,带着皇太子胤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皇七子多罗淳郡王胤佑、皇八子多罗贝勒胤禩、皇十二子固山贝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巡幸塞外去了。

而平静了半年的江南官场却是风波再起,五月初七,去年奉旨到江南调查原任江苏布政使宜思恭、巡抚于准贪腐一案的户部尚书张鹏翮上疏:原任江苏布政使宜思恭于兑收钱粮时、勒索加耗、又收受下属官员贿赂,应拟绞监候(绞死,但暂时监禁,留待明年秋审或者朝审再做判决)。巡抚于准同城居住,却不举发弹劾,拟革职。

五月初九,张鹏翮再上疏:宜思恭任江苏布政使时与巡抚于准亏空库银四十六万一千两,已经偿还了二十九万七千余两,尚欠一十六万四千余两,这笔钱着限期严加追还。

对于张鹏翮的两道上疏,刑部皆是答复,同意。

五月十九,升河南按察使金世扬、为江苏布政使司布政使,陈鹏年仍着苏州知府。

随着邸报的到达,整个江南官场的风声登时又紧张起来。

第204章 李卫请客后记十第402章 康熙的纠结第705章 藩属驻兵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256章 回京解忧第677章 薄惩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628章 困境第667章 微服私访?第121章 西洋战舰第539章 误猜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680章 民富国弱第414章 举重若轻第365章 抱火锅第245章 朝堂激辩第584章 出路第70章 海盗与海商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549章 稳定人心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218章 上海知县第294章 康熙生死后记八第396章 插手第61章 不听话的没肉吃第645章 内务府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587章 准备第371章 老十要散伙第245章 朝堂激辩第350章 花钱买太子第714章 大局第152章 海军首届淘汰第277章 雇佣军第344章 扳腕子第707章 满汉有别第153 章 曹寅的情报网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508章 出手第237章 康熙忧心第669章 启程第88章 废了他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433章 航线专营第680章 民富国弱第518章 蹊跷第391章 毫无价值后记二第697章 舆论之战第84章 回京第708章 空头支票第41章 厉害的康熙第89章 眼红第584章 出路第707章 满汉有别第340章 唇枪舌箭第676章 诡辩第360章 分田地第671章 老辣第621章 反应第357章 回上海第317章 破城第10章 票号(下)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121章 西洋战舰第554章 自保第600章 有雨第83章 酸第205章 纠结第485章 你来我往第618章 触底线第612章 争执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250章 象群遇上狼群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76章 康熙偏心第556章 心结第463章 糊涂康熙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盘第643章 捅马蜂窝第552章 布局第395章 事态升级第243章 永不加赋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425章 推广西学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152章 海军首届淘汰第518章 蹊跷第186章 述职第674章 泄露第65章 戴梓第39章 暗中出手第490章 以礼立国第483章 十三当家第251章 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