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自算计

毓庆宫,朱天保也正向太子胤礽进言,“太子爷,噶礼素为皇上宠信,且又身居要职,此次,皇上对张伯行的弹章引而不发,这可是难得的良机,咱们是否推他一把,将他彻底的推过来?”

推?胤礽微微一怔,两江可是朝廷的财赋重地,他怎会不动心?“怎么推?噶礼现在可是在待价而沽。”

“现在还想待价而沽,却是由不得他。”朱天保阴笑了一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祖允图,是八阿哥的人,才揭发了户部内仓亏空草豆一案,一本参倒了户部尚书希福纳,现在京城内外,声名大震,若是由他出面参上噶礼一本,噶礼岂不就自动倒向太子爷?”

胤礽听的一喜,这可是一石二鸟之计,而且不担任何的风险,他身子微微前倾,“他有什么条件?”

“他想外放布政使,按察使也行。”

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外放提到从二品很自然,这要求不过分,胤礽眉头一扬,立刻又皱了起来,“这不是什么难事,他为何不求老八?”

“太子爷现在圣眷优渥,上一本准一本,荐一个允一个,反观八阿哥,别看声势大,可他眼下避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荐人?”朱天保娓娓说道,“这些个官员,对眼前的情形可是洞若观火,心里都明镜似的。再说了,依附八阿哥的官员虽多,却是驳杂不纯,相互之间也是勾心斗角,而太子爷却是宁缺毋滥,少而精,精而纯,且又都是身居要位,两相一较,高下立判,稍有些眼光的都知道怎么选择。”

对这类见风使舵的官员,胤礽素无好感,不过,却是正适合当枪使,他很爽快的道,“允他。”

雍亲王府,后花园,南书房。

四阿哥胤禛皱着眉头说道:“皇阿玛对张伯行弹劾噶礼的弹章不置一词,却又原文在邸报上刊出,而且一拖就是几个月,眼下,既已回京,这事恐也要做个了断。先生对这事是何看法?”

邬思道轻笑道,“呵呵,四爷可是心动了?那可是个烫手山芋,四爷还是悠着点,静心看戏即可,看看圣上怎么钓鱼。”

等了半晌也不见邬思道有下文,胤禛心里郁闷,知道这死跛子吊人胃口的毛病又犯了,不过想想,他就这点爱好,还得成全他,所以也就坐着不吭声,心里却是琢磨,钓鱼,能钓谁?皇阿玛想钓的又是谁?

“四爷毋庸多想。”邬思道再次开口说道:“噶礼的事,四爷不用去费心,倒是十四爷,这次却是个机会。”

老十四?一提到老十四,胤禛心里就暗恨,上次捐款一事,可把他害得里外不是人,“先生是指那张元隆?这事皇阿玛怕是要回护,老十四想必也早就上折子解说了。”

“呵呵,四爷是一叶障目啊。”邬思道微笑道:“最有意思的是张伯行的第二个折子,江浙虽是鱼米之乡,盛产的却是丝、棉,每年都要从湖广购进大批稻谷,江苏一石稻米涨到一两三钱,必然引起全国的粮价上涨,粮食乃是国计民生之根本,圣上岂能轻忽?试问四爷,建远洋舰队与国计民生之根本孰轻孰重?”

胤禛一楞之下,眉头已是舒展开来,粮价居高不下,必然导致地方不安,社会动荡等一系列的问题,跟这些比起来,远洋舰队又算得什么?

“整治稻谷市场,打击倒卖稻谷是势在必行。”邬思道却是接着说道:“对于张元隆这种勾结地方大员,大量倒卖稻谷的奸商,只要有人抓住不放,圣上就不得不惩办。打掉了张元隆,也就等于是去掉了十四爷的一员得力干将,连张元隆都保不住,十四爷还有何颜面在江南立足?江南缙绅如何看他?江南的官员又如何看他?还有谁会去大力的支持他?”

胤禛双眼微不可察的一缩,轻吁了一口气,似是要吞出心中的怨气,微微点了点头,他才嘴角一勾,“还是先生看的透彻,我明儿早朝就上奏。”

“四爷,这可是个死结。”邬思道神情悠然的说道:“十四爷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他必然要拼命维护张元隆的周全,他越是回护,这事就越有看头,张伯行为官清廉,为人刚直不阿,不畏权贵,还有点迂腐,是个难得的硬骨头,要是能让他去调查这个案子,可就有好戏看了,不过,这事最好让太子出面。”

畅春园、清溪书屋。

因为回京前几天事务繁忙,所以一些不紧急的奏折,康熙都压了下来,这时得闲,便逐一批复,才批复的几本,他眉头就微皱了起来,手上这份折子是福建水师提督吴英写来的,说十四皇子胤桢私自提高海军兵饷,手下水师官佐士卒纷纷也要求提高待遇。

“这个老十四,尽给朕填堵。”康熙嘟哝了句就放下笔,翻了翻桌上的奏折,果然有好几份都是各地提督、总兵上的,内容也大都一样。他轻叹了口气,给胤桢写了封信,命他将海军的饷银降下来。而后才在吴英的折子上批复道,“胤桢的远洋舰队和海军的俸银是他自己掏钱,你若想仿效,朕不介意。”

九月十一早朝。

虽然不是逢五的大朝,但康熙巡幸塞外一去半年,这是回京后第一次朝会,来的人数竟是比一般的大朝还多。

例行礼毕之后,各部主官便按顺序开始一一汇报,之后又是各大臣对康熙在巡幸期间下谕旨交办事务的处理结果或进展逐一汇报,繁杂冗长的汇报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一众皇子中也就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三人一直打起精神听的专注,其他几个都是听的迷迷糊糊、无精打采,一众大臣只要不是涉及到自己部门的,也不过是摆出一副凝神倾听的模样,心却早就飞到紫禁城外去了。

好不容易汇报结束,康熙微不可察的移动了下,打算放松一下,却见后排闪出一人,“微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祖允图,弹劾两江总督噶礼,贪婪骄横,纵吏虐民、收授贿赂,假公肥私,既有损皇上识人之明,亦辜负皇上提拔擢升之恩,实乃昧主辜恩、欺君妄为之辈,望皇上降旨严惩,佐正朝纲。”

第129章 刺杀(上)第593章 祸水西引第478章 入主东宫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382章 康熙的忧虑第219章 打狗港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511章 工人?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460章 康熙中风后记八第204章 李卫请客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73章 一折惊心第519章 朝会遇险第155章 太子的橄榄枝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74章 海军招兵第87章 拿捏年羹尧第610章 海军阴影第405章 奉旨严打第235章 经济危机第3章 探病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417章 对号入座第714章 大局第706章 割辫子第133章 祈雨第378章 重金悬赏第113章 抄袭无处不在第677章 薄惩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663章 出巡陕甘?第85章 进谏有危险第288章 马尼拉的白旗第664章 贪官之论第723章 生财有道的太监第684章 墙倒众人推后记5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707章 满汉有别第598章 士子监督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15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367章 欧洲威胁论第715章 捷报第248章 澎湖之战(三)第345章 十四贼狠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681章 植树造林第62章 狠师爷第563章 放纵第113章 抄袭无处不在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176章 劝谏康熙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59章 邬思道的谋划第77章 胤桢印象第694章 规划第421章 不养闲人第292章 大变第283章 下马威第546章 如出一辙第215章 海军扩招第236章 初步战略第257章 振聋发聩第595章 严惩第293章 地震惹的祸第208章 子嗣问题第194章 老四反应第51章 海关制度第576章 李卫当官第371章 老十要散伙第659章 新党第61章 不听话的没肉吃第589章 动手第264章 京师轰动第383章 方苞献策第307章 朝阳门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41章 启用年羹尧第531章 防范未然第355章 陛辞第494章 征日(三)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455章 宴请第202章 李卫第63章 老八解冻第228章 十三惊心第390章 老八担忧第29章 抽丝剥茧第478章 入主东宫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76章 诡辩后记一算是续集第54章 帝王心术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