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乾隆南巡,袒露心声

1777年,农历十月初八,寒风凛冽。

数百官员沿街跪拜,恭送御驾出京!

乾隆掀开轿帘,百感交集。

这一趟他带走了小半个朝廷的官员,还有3万满蒙官兵。

江北会战的失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并非表面那般风淡云轻,

只不过,

他必须自信!

若是皇帝都慌了,底下的臣工们就会更恐慌。

恐慌一旦蔓延开来比时疫都可怕。

信心,比黄金宝贵。

培养起来需要百年,摧毁却只需要寥寥数月。

……

老迈的于敏中留守军机处,辅佐嘉亲王永琰总揽一切京城事务,为御驾提供粮饷是重中之重。

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从通州出发,水陆并进,旌旗飘扬,军阵严密。

沿途百姓围观者众,皆啧啧称赞。

不知不觉间,

许多人觉得南方的战败也是小事。

煌煌大清打遍了周边小国,镇压匪乱更是数不清。

直隶官民的信心莫名其妙的又上升了。

此次出行,

御驾的规模气势只增不减。和以往3次南巡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目的地。

不去江南,

去河南~

乾隆在紫禁城里坐不住了,他想靠近前线了解一下吴军到底是什么模样,透过奏折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

看不清!

……

御舟内,

“和珅,你说江西守得住吗?”

“守不住。”

“那广东呢?”

“守不住。”

乾隆有些不悦,暂停了批奏折,扭头盯着这个宠爱的奴才,又问道:

“湖广呢?”

“回皇上,还是守不住。”

啪,

乾隆把奏折扔到和珅脸上,打出了一道红印子。

和珅双膝跪地,沉默而肃穆~

“你~”

“奴才知道主子不喜,可奴才自入朝做官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任何事都必须对主子说真话。哪怕主子不喜欢。”

……

见他这副忠憨模样,乾隆反而没有那么暴怒了。

过了许久,

乾隆幽幽叹了一口气,捡起地上的奏折:

“你说说,如今朝廷该做些什么?”

和珅抓住时机,低声说道:

“该反思。”

“反思什么?”

“反思为何打不过吴贼?吴贼有枪炮,我大清的官兵也有。吴贼有钱粮,我大清也有钱粮。”

见乾隆沉思,和珅继续说道:

“纵然吴贼偷师了西洋科技,枪炮更利。可每战,官军的兵力是那吴贼的数倍乃至十倍。3杆火绳枪打1杆燧发枪,3杆长矛打他1柄刺刀,又怎么会输呢?奴才实在不解。”

……

乾隆也若有所思,

缓缓起身,望着大运河沿岸的风景。

背着手说道:

“朕,可以解答你这个疑惑。”

“古人云,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可我大清立国百余年,承平日久,有很大一部分臣工已经忘了本分,文官只想捞银子,武官不敢上阵厮杀。人心不齐,兵再多又有什么用?”

乾隆本想拿“本朝入关几十万征服了一个亿”举例,

突然觉得很不吉利,遂及时住口。

和珅继续诚恳的问道:

“奴才还有个困惑,平准噶尔、破金川、征缅、平大小和卓,朝廷势如破竹,文官筹备军饷,武官前赴后继,并无皇上所说的颓败?”

“奴才僭越,奴才死罪。”

……

乾隆转过身,望着这个最为可心的奴才。

一阵欣慰,

低声说道:

“和珅,有些话朕也就和你讲讲。换个人,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朕在这个位置上坐了40余年,对治国算有些心得。大清朝太大了,要维护偌大的帝国靠的是什么?”

“兵、钱。”

“对,你说的很好。”乾隆继续说道,“我大清的经制之兵早就不堪恶战了。圣祖爷那会旗人就被汉化,上马坠马,射箭坠矢,提笼架鸟,吃喝玩乐。”

“朕从登基开始就致力于改变这个现状。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朕只能改变一部分。”

和珅摇摇头:

“奴才愚钝,不懂。”

“你听不懂很正常,大清朝三万万子民怕是没一人懂朕的苦心。”乾隆今日似颇为感慨,“朕所谓的改变一部分是,维持少量精锐军队和少量八旗贵胄。”

“比如索伦、黑龙江八旗、西北驻防八旗。朕这一生都在努力保护他们不受腐蚀,不要见识花花世界,安贫乐道,保持住野性。”

“朕还开设宗学、觉罗学,官学,免费收八旗子弟入学,学文又学武。最后总能有几个成器的,比如兆惠,比如傅恒,比如你和珅~”

“有那么一小撮人在前面顶着,我大清就能永葆太平。”

……

乾隆继续说道:

“朕每战皆以精锐打头,合格大军跟进,佐以优势火炮,赏罚分明,则无往而不胜。”

和珅肃然起敬,

低声说道:

“皇上的赏罚分明,令天下臣子敬畏佩服。”

“哼,朕向来从此,有功就赏,哪怕是微末小官。有罪必罚,哪怕他是宗室贵胄。他们可以贪,朕也可以当不知道。可若是误了朕的差事,朕就要杀他的头,让他连本带利的吐出来。”

舱内沉默,

乾隆也觉得自己今日说的有些多了。

可是,和珅这奴才确实能说话,比儿子都亲。

……

突然,

乾隆眼中闪烁着寒芒,高声吩咐:

“笔墨伺候。”

总管太监秦驷立马溜进来,摊开宣纸,磨墨。

乾隆一挥而就:

《平贼4法》

赏罚分明,粮饷充足。

大建新军,裁撤旧军。

广造枪炮,效仿器术。

失城必究,先守后攻。

和珅阅毕,立马虔诚的下跪磕头。

“有皇上此法,我大清必胜。”

秦驷也连忙下跪,扯着公鸭嗓子喊“大清必胜”。

甲板上的侍卫们不知发生了什么。

既然和大人和秦公公都在喊,那自己也跟着喊“大清必胜”,一准错不了。

最后,

整个船队都跟着喊“大清必胜”。

响彻云霄的呼喊让乾隆心情大悦,心头阴霾被冲散不少。

……

当日,

乾隆所写的平贼4法由军机处随驾章京的润色丰富后,明发上谕。

各督抚都会收到,并需认真领会,细细揣摩。

然后交上一份心得~

和珅也如释重负,他总算是迂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倔强而敏感的乾隆爷接受军事革新。

效仿器术,实际上就是模仿打造欧式军器,采纳欧式陆军新法。

可欧洲太远,哪儿学?

当然是向吴贼学,吴贼搞什么,我大清就搞什么。

可说出去不好听,所以必须冠以“欧陆新军制”。

绿营兵肯定要裁撤掉部分,换成新军。

在白纸上,更好作画。

然后待新军皆成,再慢慢的取代所有绿营兵。

老成谋国!

……

流动军机处的8名满汉章京熬了一整夜拿出了5000余字的详细解释。

乾隆看了都诧异,

“和珅,朕昨日竟讲了这么多?朕都不记得。”

“皇上那是微言大义,就好似圣人之言。臣工们仔细揣摩,只恐还有缺漏。”

乾隆今日心情不错,就扫了一眼:

“好,好,就这样发吧。”

“嗻。”

和珅如释重负,生怕乾隆细看反悔,火速发!

为了大清的未来,和大人操碎了心。

……

在大清朝做事很难,

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火候,还要注意不能引火烧身。

和珅、和琳俩兄弟在府邸密室谈了5个时辰,拿出了详细方案,又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后变成了皇上的方案。

其中,

有很多条程,各省督抚看了,估计会大跌眼镜。

例如:

多修棱堡,多修战碉。

不要把银子浪费在加固城池上。

这种“涨别人志气,压自己威风”的话若不是出自上谕,会被督抚和御史们喷死。

……

山东巡抚国泰,率文武官绅百余人在德州码头接驾。

一番君臣奏对,

乾隆突然冒出一句:

“国泰,伱听说过议罪银吗?”

矮胖的国泰一激灵,立马回道:

“臣正想向皇上请罪,臣在处理微山湖争端一事处理不力。”

“微山湖是?”

“此乃山东和江苏交界的一处大湖。洪水退去,岸边出现了许多的无主肥地,百姓们争抢动则数百人械斗。”

“那你是怎么处理的?”

“对面的徐州府邳县数百刁民持械抢走湖畔良田。可我兖州百姓也不是吃素的,上个月纠集了2000人又抢回来了。臣调停不利,臣有私心,袒护本省百姓。臣自愿交纳议罪银10万两。”

乾隆接过转呈的兖州府据此事的奏报,

思绪明显被带歪了,陷入了两地百姓械斗竟如此凶悍的疑惑?

……

国泰喜滋滋的下船,这议罪银制度真是好啊。

有罪赎罪,没罪预存。

如果教皇来了东方,肯定要感慨“议罪银”先进,领先“赎罪券”至少百年。

赎罪券虽然也不错,可总不那么优雅,愿意交钱的全是“罪人”。

“议罪银”就不一样了,

受众更广,无罪的好人也可以交。

虽然你今天是好人,可是不能保证明天还是个好人。

而且赎罪券还要印刷纸质券。

议罪银连这点成本都省略了。

……

估计,等御驾到了河南。

光议罪银这一项就能收上百万两,沿途人人交纳,十分积极。

乾隆照例接见当地士绅,

一来提要求,加征粮饷。二来给甜头,给与“村镇司狱权”。

船队起航,遮天蔽日。

落在尾部的一艘补给船,

船夫望着在河岸奔跑的一挑担汉子,不知如何抉择。

汉子高呼:

“德州扒鸡,80文,一只扒鸡只要80文。”

船夫瞬间激动了起来,

之前还是200文一只,降价有点狠啊~

船速逐渐提了起来,

挑担汉子急了,高呼:

“50文!只要50文!”

船夫攥着手心的一串铜钱,决定拿下这桩便宜。

高呼:

“我要一只。”

……

汉子放下担子,抓起一只泥封扒鸡。

脚步明显加快:

“你把铜钱扔到岸上,我把扒鸡扔给你。”

船夫高呼:

“不行,你先把扒鸡扔过来。”

僵持了一会,

汉子先服软了,用力一甩,砰~沉甸甸的泥封扒鸡落在了船上。

船夫却慢悠悠收起了铜钱~

望着岸上停住脚步,脸色阴沉的汉子。

白赚一扒鸡。

然而,

待船夫坐下来准备享用时。

发现黄泥封左一层,右一层。

掰到芯,还是泥。

“杀千刀的骗子,鸡呢?”

船夫气的跳起来,对天大骂。

……

相比而言,

江浦——苏州的秘密生意更有保障,有信誉。

江北会战之后,

胡之晃率兵轻装逃亡数百里,全须全尾的回到了江浦县。

原本在城内驻扎的正蓝旗佐领多隆嗅到了危险气味,带着搜刮的钱财立马出城。

逃亡时,胡之晃部极致减重。

大部分人手无寸铁,城防空虚。

没过2天,江南来了2艘黑市船,兜售火器。

船主很坦诚,

自称是在那边有人,做的就是刀头舔血的生意,追求利润。

一句话:

“你们敢不敢要?”

江浦县士绅一咬牙,凑份子买下了。

1000条燧发枪,1000条火绳枪,4门铜炮,江浦镇全副武装,城内百姓人人安心。

……

胡之晃向众人详细讲述了会战的过程,大肆渲染清廷的孱弱,还有满八旗的混账。

并且告诉所有人,

接下来朝廷压根管不了沿江州县的安危,只会变本加厉的征粮。

多隆只是小鬼,阎王在后头呢。

到年底,

士绅商贾全得破家~

一番有依据、有事实、有夸大的“胡氏叙事”后,胡之晃和士绅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宣布从此江浦自治!

知县犹豫再三,决定挂印而去,双方友好分手,并带去一份胡之晃给巡抚福长安的亲笔信。

信中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我胡之晃依旧效忠朝廷,据守江浦是为了自保,江北会战被人当炮灰,心寒了,但绝不会投降吴贼!

从即日起,这江浦的民治防务,老子一肩挑。

赋税全部截留。

……

为了防止清廷报复,

胡之晃果断扩军,大修工事,以心腹军官十余人掌管全县事务,对全县实施军管。

对内,暂不声张。

城头飘扬的依旧是大清龙旗,兵丁们穿的依旧是绿营号服。

一切好像没变,好像又变了。

铜矿和药材生意不再遮遮掩掩,通过中间贩子销往江南换取火器火药。

这个尺度,拿捏的很到位。

士绅们都觉得这是当前最好选择。

既能维护自身利益,也能保证安全,两边都不算得罪。

……

【关于本书的时间线问题,作者略作解释。明显压缩时间线,1年当3年用,原因有二:一,避免太接近近代,大家都懂。二,多走剧情,要写的太多,干掉清廷只是一小步,美术生的天赋使命才是一大步,w.w。另外,涉及海外的剧情若照实写,海船在欧亚之间一个来回就需要2年,李郁这辈子走不了几个剧情就结束了。所以作者考虑在涉及航海剧情时,将时间人为缩短保证剧情相对连贯。书友怎么看?欢迎留言。】

第359章 我死之后,你们才许开枪!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第330章 结盟?第582章 吴皇马踏紫禁城160.第159章 我一套江北组合拳,清廷就腰间第15章 剪辫叫魂案第65章 造孽啊第29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鄱阳湖面拼刺刀第574章 郁皇亲征,开启两路北伐!203.第201章 三连击剧本,无痛江南第341章 撒克逊海军定力很足,却不料乾隆丧第553章 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后天就到!第248章 兵源如此下去,怕是会留下巨大隐患第558章 曲阜论战,狂妄的衍圣公袒露心声第359章 我死之后,你们才许开枪!第105章 黄通判的发家史第496章 四万大军,三面拉起绝户网,全歼蒙古马队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群鼠”第117章 我爱大清,我坦白,我交代第28章 大人,我替你保密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绳枪第479章 御前何人?钮祜禄海瑞!第536章 神功已成,刀枪不入第422章 尼德兰舰队趁火打劫第349章 江北的那颗棋子,启动了!第582章 吴皇马踏紫禁城第23章 真吃席了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经商人第3章 青楼交友第410章 马忠义:加速吧,崩坏!158.第157章 高端人脉圈,这种事属于社交礼第324章 整编,练兵!第468章 所图甚大,不得不防第75章 服从性测试第511章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冻杀刁民三千万,续我大清五百年第576章 援兵叫门,衍圣公的结局第386章 大清朝隐隐失控第486章 他有十万天兵,我有百万牲口179.第177章 边疆清军和腹心省份清军,其差第548章 兰芳黑烟滚滚,重沐恩情第12章 盛世?第95章 老登,你就说刺激不刺激吧?第411章 杀不了敌人,可以杀自己人第545章 阿桂:放弃云南,全军南下,武装伐缅第387章 你们士绅太顺从了,太君很不习惯!第74章 马忠义:本官怀疑李郁要反第388章 你与其被皇上赐死,不如换个轰轰烈第91章 这是个圈套,速逃第266章 乾隆:朕也狠狠的装了一回!理解谢第62章 风月也留学?第358章 巧搭浮桥,大军强渡赣江!第304章 京师年关难过!旗人难!乾隆更难!第422章 尼德兰舰队趁火打劫第88章 决堤,以邻为壑第272章 这种神仙局,无法复制!第427章 朕要求你们:不惜一切代价,刺杀李逆!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报大捷?第475章 意外因素,舰队暂缓西进,改攻武昌!第121章 归国前,我还有一些大胆的 不成熟的153.第152章 乾隆:如此好事,朕何尝不允?第223章 误打误撞,识破了乾隆的阴险计划209.第207章 李郁:我想屠乍浦满城,可又不第376章 吴军过江,谁笑的最开心?175.第173章 大清忠诚,日月可鉴,铁骨铮铮第432章 春季攻势,滚滚南下第502章 信科学还是信神学?救一人还是救万人第251章 如何发起对清廷的下一轮攻势?先开第424章 李郁的“曲线驭人之道”第286章 联姻是第一层,拉拢是第二层,制衡141.第140章 白莲教抛出的香饵,吞不吞?第523章 朕报复不了李郁,还报复不了尔等京旗?第126章 府尊大人口中的反清反满分子,一般第532章 我贵州王生烈第一个易帜,踩着广西 湘西卖个好价钱第46章 我劝你纳妾第327章 《闽吴互不侵犯20条》第547章 激进的帝国,什么都敢卖第345章 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投吴!167.第165章 作为一个品德高尚 精通大清律的第548章 兰芳黑烟滚滚,重沐恩情第577章 王朝末日,为了圆谎,社稷竟只能托付于妇人第281章 紫禁城一日三惊,风向突变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养心殿翻车第87章 洪教主第337章 李郁漏算一环,情报署豁命补刀!第443章 文明之师,抽空劝降第344章 教唆贵州绿营去拔驴橛子!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绝,你们该称呼本宫什么?第515章 李郁的反击149.第148章 不让爷为国效力,爷就为国拖后第39章 最怂的语气,说最霸气的话第296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544章 怀柔福建,武力攻滇第556章 万物皆可满八旗191.第189章 忠诚,论心不论迹。你杀官,你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群鼠”第359章 我死之后,你们才许开枪!第323章 魔幻组合,一起进京给富爷们上点强第83章 帝国的体检报告133.第133章 布政使朱珪:李郁,听我给你画153.第152章 乾隆:如此好事,朕何尝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