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乔迁之喜

在旦的房里,李恪费力抻着胳膊,努力摆出若无其事的表情。

严氏正在为他量体,所用的工具则是一条斑斓的纤细麻线,寸染墨点,尺扣绳结,形制用法与后世的软尺没有任何区别。

只见她环臂过来,麻线软软绕过一圈,挂住李恪的腰,轻声指使:“收腹。”

李恪赶忙吸气。

“二尺六寸……”她松开线尺,扭头把数字记在简上。

简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记录,身高、臂展、肩宽、胸廓……如今又加上腰围,论起严谨,与李恪设计机械的时候一模一样。

李恪偷眼去瞧,笑嘻嘻说:“媪,我去岁长得挺多啊,身长都有六尺一了。”

严氏嗔怪地飞过来一个白眼:“你亡故的翁身长七尺有六,你是他的骨血,何愁会生得矮小。”

“天天和旦呆在一起,总是挫败嘛。”

“你如何与旦去比……”严氏失笑道,“他是昂扬大汉的胚子,高过八尺也是常事,走到哪儿都会是鹤立鸡群。”

“八尺长……”李恪无奈地叹了口气,八尺足有一米八五,他上辈子都没长那么高,至于这辈子的身子骨,更是想也别想。

放下双臂,侧身展腿,趁着严氏为他丈量腿长的当口,李恪疑惑问道:“媪,乔迁而已,何必要如此郑重?”

“人这一生能有几次乔迁,自然要郑重以待。”严氏记下腿长,俯下身去量李恪的脚,“为娘还打算趁此机会祭告家祖,将小穗儿收入门墙,三牲之物,夏布深衣,一件也缺少不得。”

“咱家祖有那么讲究嘛……”

严氏停下手里的活,皱着眉头站起来:“恪,切不可晦及先人!”

看严氏如此郑重其事,李恪赶紧道歉:“我不是这个意思……儿知错了!”

严氏叹了口气:“恪,我本打算到你傅籍那日才与你提及家中过往,但你长大了,为娘担心你不日远行,独自在外,又因些过往遭人暗算……”

“媪,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啊……”严氏苦笑着摁住李恪的头,目光之中尽是慈祥,“你很出色,荒僻之地锁不住你,为娘也不愿你庸碌在侧。不过些许过往而已,往事云烟,你心知便可,勿需担负我辈恩仇。只要你能出人头地,为娘便知足了。”

“媪……”李恪心思纷乱,一时不知该从哪里找到话头,“家中先人很有名吗?为何你看起来……愁思满怀?”

“你就未曾想过,你展叔将尊卑主从看得如此之重,却为何总唤你公子,从不唤你主人?”

……

始皇帝二十八年,仲冬,十一月初二,岁在壬午,卯日卯时。

秦人出门看《日书》,也就是黄历,那时的黄历以建除十二神轮值排布,各有吉凶。其中仲冬卯日意为“平”,宜娶妻、入人、起事,虽说不是最好的乔迁日子,却是最适合将小穗儿收入门墙的时间。

李恪一家早早起身,穿着深衣,神色肃穆。

深衣是秦朝常见的衣着,特点是衣裳相连,服衽殊异,穿着时当之无骨,被体深邃。

它或许是华夏历史上分量最重的一种衣式,传说有虞氏最早穿着深衣,后传诸天下,人人效仿,故中原之地以华服为荣,这才有了华夏的称谓。

不过现实肯定和传说有一定的出入。

深衣历史悠久,早不可考,最早为诸侯大夫祭祀所用,后来衣式日渐繁复,这才逐渐降为常服。

但大秦的百姓日常依旧以裋褐为主,只有衣食无缺的人家才会在重要的日子,譬如婚丧、祭祀等穿着深衣。

李恪家以前也负担不起深衣,不过他去岁至今赚了不少钱,又在临治亭买了夏布,严氏这才可以为一家裁剪深衣来穿。

严氏对这次乔迁格外重视,各人不许行差踏错,一家四口洗漱更衣,昨晚还停了飧食,饿了一宿。连癃展都拗不过她,今天同样收拾停当,换上一身与众不同的黑衣白衽,发髻长髯分毫不乱,端正跪坐在小车之上,自有一番风采不凡。

身旁的漏刻一滴一滴落着水珠,浮标缓缓下沉,直至最后一个刻度位置。夜水十一刻刻下十一,卯时,日出。

癃展对着严氏轻轻点头,严氏深吸一口气,轻声吩咐:“恪,开门!”

李恪没有半分犹豫,当即拱手一揖,大步越过严氏,双臂一展,大门洞开。

“大兄,烦请油镫掌路,前途显明!”

癃展点头应是,从手边提起油镫,置于车前,他将木棍一撑,不疾不徐当先跨入院门,笔直朝着后宅而去。

“禽畜兴旺,丰衣足食!”

严氏一声高唱,手捧饭甑(zèng)抬腿举步,小穗儿提着鸡笼跟在后头,汇合李恪,紧随严氏而行。

一家四口步步停停,肃然走过前宅正路,又穿过中门,进入后宅。

瓦舍重檐,空敞中院,庭中仅有傲梅两株,一在李恪房前,一在严氏窗外,正中还有石井一口,只是碍眼的桔槔被挪到了前宅井边,只剩下孤零零一个井口,装饰的意味远大于实用价值。

屋子的地暖烧得火热,众人随着严氏的脚步直驱正堂,一入屋内,寒气顿消,脚踩着柔软的席砖,走到哪处都是入春的暖意。

严氏这才松了口气,放下饭甑,又叫小穗儿将鸡笼收去前宅。

李恪舒坦地摔了摔胳膊,轻声问:“媪,接下来我们便祭祖么?”

“三牲祭酒,你展叔一早便准备停当了,待到小穗儿回来,我们便去祖祠。”

李恪兴致勃勃地应了声唯。

严氏昨日吊了他一天的胃口,就是不愿告诉他家祖姓名,以至于他苦思冥想尤不可得。

公子这个称呼确实怪。

其最早用于诸侯之子,后来延伸到封君高爵的子弟后裔,在秦时,偶尔也被百姓用来尊称,譬如小穗儿对旦的称呼,虽不得体,人们却也见怪不怪。

但癃展是士人,不是身份上的士人,而是学识。

他出身墨家,所学所持都是正经的士林风范,寻常百姓可以滥用“公子”这个称谓,他却不会。

所以他为什么坚持喊自己公子呢?

若是遵从主从之谊,怎么看都是“主人”更恰和才对……

莫非我是王室血脉?又或者那位从来只活在严氏口中的亡故的翁,当年还做过封君不成?

第七六三章 武关之五,胜与败的分水岭第二七九章 大战方歇第七七八章 渑池会之一,邀约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业第四三零章 彭越猪突第四八五章 归咸阳第五九六章 三道将令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势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四五四章 大集终,人心聚第五四八章 虎躯一震第二九八章 大隐隐于市第五二零章 执法处乱象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难题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三五五章 楚墨来客第四七七章 守时是美德第三一九章 叙离愁第三二六章 儒与墨的进食之辨第一七九章 剑名遂愿第五十二章 九月开初第五四五章 三块飞地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惨案第六三一章 被驱逐的人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七五一章 穷奇毁城第二零九章 伏日浇灌第七八四章 渑池会之七,相王第七三二章 死战之一,鄙视链第三九五章 脚踩百八星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一四六章 吕公之忧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四三六章 李恪,请诸同门验学第四二二章 君子阳阳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一八六章 其名飞蝗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一三零章 奴隶之思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书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访客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这么重么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三零六章 学有成,世扬名第五五五章 焚书制的真面目第五七九章 仙术与巫术的区别第四八八章 朝辩第七九六章 秦本纪,二世四年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贸战第二二零章 虎啸龙吟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八四章 内外第三十九章 明火执镰第十八章 意外收获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四六四章 筚路蓝缕第五一零章 小人长戚戚第七四三章 死战之终,渔翁得利第二三六章 覆灭之局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床么第七二一章 修罗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六九八章 群雄第六二六章 头曼抵冰塞第三五二章 咸阳!咸阳!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三零一章 七星龙渊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十一章 钜子故事第一零九章 悉听尊便第七八三章 渑池会之六,口舌第六四八章 锋锐如剑第一二零章 贵贱之别第一八九章 锦衣还乡第二十五章 一觞便倒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踪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酿第一八二章 解带为城第五八七章 归北地第五八一章 五行灵动术之二,入水不濡第四三三章 讨人嫌的别人家的孩子第七四八章 龟兔赛跑第四三五章 瑶池祥瑞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二九五章 祖龙第八零零章 儿大不由爹第三一七章 墨家当兴第二零八章 吕雉之心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三十一章 墨者来访第三一一章 杀盗者,非杀人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七三四章 死战之三,王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