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

bookmark

搞定了水房,众人的眼睛随着竹枝,一齐转到治水上的另一处机关。那是这次介绍的重头戏,獏行,螺旋形态。

李恪一下一下点着图板,轻声慢语:“螺旋形态,其动力基础依旧是獏行,但配属的獏行轮辐两丈,宽一丈,不设方斗,只设刮板,如此就有了更大的推力,可以提高转速。獏行中轴连接曲杆,拖动五至七架螺旋杆自转,向上汲水,流入田渠。”

儒和泰好奇地蹲了下来,凑到近处查看螺旋杆的结构:“这便是先生昨夜所说的螺旋杆?”

“正是。”李恪抬起竹枝,点到图板正中的螺旋杆详图上:“此为螺旋轴,轴壁固定螺旋向上的等距滑道,滑道斜向上,外援箍欠封板,将滑道封闭起来,解决水在上行过程中的逃逸问题。”

“此物亦你设计?”辛凌问。

“此物乃是取自古籍。”李恪面不改色心不跳,张口就来,“世传大禹治水,伯益辅之,制水井解生民干渴,制螺旋解山田灌溉,我苦思一日,这才将此物复原出来。”

“伯益制螺旋……古籍在何处?”辛凌疑惑地问。

李恪指了指自己的脑子,遗憾说道:“前几年有游学士子路过苦酒,我从他处看的,似是《列子》某卷,具体记不得了。”

《列子》算是春秋战国的文学类公共频道之一,和《山海经》一样,编纂者不详,书目亦不详,人人都可借此为名书写故事,有得写火了,广为流传,有得写得不咋地,订阅者寥寥无几,久而久之也就失传了。

所以即便是饱读诗书之人也不敢说自己看过全本的《列子》,因为《列子》一直在连载,根本就没有完本一说……

“竟是出自《列子》……”辛凌苦恼地摇了摇头。

在她想来,出自《列子》,螺旋杆是不是伯益所造之物就变得扑朔迷离,但这个故事究竟是谁编的,更加扑朔迷离,根本就没有考据的可能。

如此一来,此物即便不是伯益之物,也只能是伯益之物了。

【伯益螺旋】,众口一词之下,螺旋杆正式定名。

李恪让史禄和由养把所有的图板都收拾起来,又从中挑出螺旋杆的标准结构,交给儒和泰复刻一份,众人团坐,听李恪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工坊、工棚和物仓尚需几日完工,完工以后,我等要在獏行选址搭建作业平台,再然后是挖掘蓄水池,扩建和改建沟渠,这之中至少能腾出十五日。禄君、由养君、固君……”

“听凭先生吩咐!”三人齐齐拱手。

“你三人的当务之急是在沙盘上摆出百一范,验证螺旋杆的数量,为后续的实际施工提供指导。在我想来,一轮五杆足以,若是不足,增设獏行便可。”

“唯!”

“配属螺旋杆的獏行较小,用料不会那么苛刻,对水文的要求也必然低,测出合适的水址,这也是你等的工作。”

“唯!”

“辛阿姊,憨夫君……”

“恪君且说。”

“沙盘处仍需要大量精匠,尤其是木匠,需保证敷用。”

“此事必无问题。”憨夫拍着胸口保证。

“此外现场指挥,民夫调派,仓佐、仓吏、田典,劳烦三位。”

“请恪君放心,此事分所应当!”第一次,仓佐诚与仓吏冬诚心以对。

……

整个獏行制作组的发条又一次上紧了弦,从须弥居到水畔田边,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李恪的奖惩制度被执行得很彻底。

第一个旬日,工棚完工,物仓完工,各色工坊也完成了七成。水畔田边,近两百石粟米堆积如山,对应的则是百五十张喜气洋洋的脸,以及同样数目的,首批被清退的老弱。

这一批被淘汰的几乎全是老弱,上至五十余,下至十七八,要不空有力气不擅劳作,要不年老体衰用力不行,李恪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三斗粟米,接着便是籍册除名、开具验传、发还各县。

水畔到处都是哭告与哀求的声音,李恪独自站在一旁,咬着牙,强压住心中不忍。

小穗儿急匆匆跑了过来。

“公子,啬夫来了,正在您屋里等您,看起来……颇有些怒气怨言。”

李恪苦笑摇头:“啬夫心善,此事早在预料。走吧,我这便去见他,就是叫他骂上两句,解解恨意也好……”

在两位墨者的保护下,李恪和小穗儿回到家里。

“啬夫……”

“恪君如今出入护卫,却再也不将黔首生计放在心上了么!”一进门,田啬夫囿怒目圆睁,对着李恪就是一顿大吼。

李恪低着头,垂着手,不做任何反驳。

整件事根本就没有需要辩驳的地方,建造獏行需要八百劳力,征发工期是将近四个月,首批征发两个月,下一批再行征发两个月。

田啬夫囿见不得百姓忍饥,不问需求,不做挑选便送了千五百人过来,对整个工程并没有任何好处。

因为施工的区域就这么大,千余人可以铺摆得很开,再多六七百人就显得拥挤,对施工效率没有益处,反而有害。

整整十日,因为奖惩制度的执行,所有民夫无人惜力倦怠,可是就连工棚、工坊、物仓这些基础的搭建都没能完成,这说明过多的劳力对工程的影响比想象中更大。

这一点所有人都清楚,就连田啬夫囿也清楚,否则他心怀愤懑,这会儿就不该在李恪房里等着骂人,而应该在水畔,用自己的权威制止李恪对民夫的清退。

他没有,所以李恪怀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壮心情,任由他骂。

如此直骂了盏茶功夫,田啬夫骂累了,靠在榻边直喘粗气,李恪从小穗儿手里接过凉了半茬的忍冬茶,双手递上去。

“啬夫,忍冬生津,清火,您先饮,饮完再接着教训小子。”

田啬夫囿哪里还骂得出口……

他喝着凉茶,叹着长气,一脸悲色,满心怨言:“恪君,我亦知此次征发民夫过甚,还有好些年未傅籍之人也虚报年岁混在其中……但生民之苦你亦知道,五月尚远啊!无菽荅果腹充饥,我若不征,他们食甚?”

“啬夫,獏行若成,则临水之里皆有水灌溉,田亩高产,黔首们不消几年,便有余粮渡灾了。”

“可去岁雹灾他们却无粮可渡!我请县府开仓济民,县府说大秦古来未有济民之举,不可妄行……如今你……哎!你就不能将多余民夫调出水畔,予他们一口粟食?”

李恪摇了摇头:“人皆有堕心,苦劳者饱食,安逸者亦饱食,则无人勤业,必会影响工期。为主使者,心不可善,情不可偏,唯公平也!”

“你未曾试过,如何得知?”

“啬夫,不患寡而患不均,古来如此,我何必要以獏行行险?为今之计獏行才是首要,啬夫忘了么?”

田啬夫颓丧地歪倒,有气无力说:“其实我也是知晓的,否则也不会直来你处……”

李恪跽坐在地上,轻声说:“我知。”

“既然你意已决……獏行如何?”田啬夫囿坐起身,强撑着腰杆问道。

“獏行设计有所改动,须弥居正在进行新一步实验,不几日便有结果出来。我之预估,新獏行大约耗费乡仓三成,范围更广,工期却不会增加,或有减少。”

“耗费少了,工期短了,效率反而高了?”田啬夫囿奇道。

李恪点了点头:“我在古籍处寻出伯益螺旋,于獏行大有益处,故而如此。”

田啬夫囿感怀道:“竟是圣人造物!如此一来,今岁岂不是可再择一里,搭建獏行?”

“或可吧?”李恪不确定道,“苦酒里之事尚未抵定,还是莫将话说得太满为好。”

“此老成谋国之言!”田啬夫囿笑了两声,突然凑近到李恪身边,“近些日我调查官奴之事,已有收获。”

第七四四章 雍军的七寸第六三六章 李恪对大秦的价值第五八七章 归北地第四九二章 群英汇聚第四零五章 载人飞行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剑第六二九章 东塬夜袭第三三一章 侠之大者第六九五章 君子协定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赵高第三四八章 夏无且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战第一八五章 军弩乍现第三一五章 机关兽蝎第五零一章 大讲,成圣之始!第三七八章 义气寻仇,屠人满门第四六七章 墨家归秦第五零零章 冠礼,成人之始!第九十七章 生意伙伴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一七一章 收拢人心第一四八章 饮茗雅事第四零九章 项籍说话就是有道理第三一五章 机关兽蝎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五八三章 五行灵动术之四,烈火销金第十九章 禽兽不如第九十二章 游商吕丁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四三二章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将军第一八二章 解带为城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二零章 虎啸龙吟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一章 人穷志短第六二七章 斩来使,启战端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业第一七六章 水力体系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游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七八章 为吏之道第四一二章 韩信葬母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一一五章 乔迁之喜第四五九章 好心办坏事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二五五章 酣畅反击第四二一章 暴秦无道第一六六章 久远回忆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五一九章 谁比谁蠢呢第七四九章 弃暗投明第七八五章 渑池会之八,惊起第八零七章 新芽绽放【尾声】第六二八章 转帆延城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一,氐日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五二二章 国以农本,以工强第五三三章 霸下夺志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七六七章 武关之九,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七二零章 弃卒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六二九章 东塬夜袭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剑第二五一章 凉夜惊雷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八六章 其名飞蝗第四三六章 李恪,请诸同门验学第二四四章 人尽皆知第六四三章 平旦决战第二零七章 金板遗书第三九五章 脚踩百八星加更特告第四八四章 机关之道,可改天第七八二章 渑池会之五,次日第四一八章 齐王建的亡灵第七八二章 渑池会之五,次日第三七八章 义气寻仇,屠人满门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价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五八八章 来河间参军,发田发房发老婆第七二一章 修罗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场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六九八章 群雄第八零零章 儿大不由爹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六六零章 谷道听宣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