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

暾出于东方,其色玄黄。

李恪微眯着眼,直视冬日灿烂的朝阳,一口咬掉手边最后一块象拔片,嚼巴着起身,向着远处山巅上那团火烧似的云朵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在他的身边,炭火方熄,余烬未了,庭院之中杯盘狼藉。

沧海君四叉八仰地躺在一边,身边横七竖八三个酒坛。他在打呼噜,呼噜声撼天动地,便是近在咫尺,李恪也以为自己听的是天边的闷雷。

“说来今天还要跟屠睢见面呢……喝酒误事啊。”

李恪嘟囔着打了个酒嗝,摇摇晃晃,如在云端。

昨晚他与沧海君宵夜,不知怎的居然越聊越投机。沧海君惯例酒不停口,李恪也鬼使神差地首尝了酒味,记忆中,大概是饮了三盏?

李恪不怎么敢确定。

盏乃浅口酒器,形状似碟,照理说装不了几多酒浆。哪怕这具身体从未经历过酒场洗礼,哪怕蒸馏酒较这个时代的酒醉人得多,三盏也不该是把人放倒的标准。

然而事实却是,他断片了,大冬天在院子里躺了一夜,日出方醒,满身酒气,脑袋昏昏沉沉的感觉,摆明了正在宿醉的状态。

“喝酒果然误事啊……”

李恪像个老人家似地碎碎念,敲开舍人的房门,令他准备米粥,架盆烧水。

一个时辰后,泡了澡,饮了粥,浑身上下一片暖意。虽说还能感到一些微醺,但神清气爽的感觉终于回来了。

李恪一身崭新玄袍,外罩着黑纱似的氅衣,端坐在铜镜之前,任由漂亮的舍人之女红着脸将湿漉漉的长发盘髻,束上玉环。

“公子,蛤蜊请见。”

“进。”

蛤蜊推开门,垂着手靠近李恪,自怀中取出一方木简,双手递上。

李恪瞥了一眼。

【赵武安牧之嫡嗣,雁门学子李氏恪请见百越将军屠公】

工整的字迹由秦隶书就,看内容,大概就是李恪要蛤蜊递送的那份拜谒。

“看笔迹,应当是禄代笔的吧?”

蛤蜊轻轻点头:“臣读书不多,唯恐镌写不洁,疏漏了礼仪。”

“确是一份合礼的拜谒。”

拜谒的目的是为求一见。一般来说,要在其上书录自己的姓名籍贯,家世身份,并最大限度地抬高主家,让主家感受到请见者的尊敬和重视,只要具备了这几个要素,递上的竹简就是一份合格的拜谒。

不过,或许是酒醉未醒的原因,李恪就是不愿拘礼。他嘴上说着认同的话,手上却毫不犹豫把竹简一抛,随手丢进炭盆。

“简,笔。”

正在打理头发的舍人之女俯身一拜,退步出屋,不一会儿便端着案回来,案上刀笔简砚一应俱全,毛笔吸饱了墨,理顺了锋,端端正正搁在笔架,随取随用。

李恪轻轻颔首:“谢过玉姝。”

舍人之女嫣然一笑:“分内之事,贵人又何须多礼。”

“劳烦玉姝继续为我整理发髻,我一会儿有个重约,怠慢不得。”

舍人之女好奇道:“不等贵人书写完毕么?”

“区区几字而已,不妨事的。”

“唯。”

……

不久之后,李恪亲手所书的拜谒便由蛤蜊送到了将军莫府,任嚣得屠睢亲卫所请,急急忙忙赶往后堂,一进门就看到屠睢对着一枚书简正襟危坐。

“嚣,你来看看,恪君到底是何意?”

“恪君?”任嚣不明就里地跪坐到屠睢对面,屠睢伸出手,将面前书简轻轻推到他的面前。

那书简貌似是一封拜谒,可所书内容却又与寻常拜谒全然不同,铁划银钩,字迹铿锵,其上不过区区四个字,用的字体还是赵篆。

【李恪回访】

没有家世,姓氏不明,而且名为拜谒,内容却并非请见,而是回访……

更重要的是,屠睢是老秦人,写给秦人的书简不用秦字,而用赵字,个中隐义,委实叫人捉摸不透。

任嚣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忍不住问:“这是恪君送来的?”

“他今早令家臣送来的,说是拜谒,却连拜帖也不像。”

“恪君似有深意啊……”两个大老粗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神态,“将军,请使监去探探口风如何?”

“禄君被恪君下了禁足令,此事那位家臣特意提了。”

“禁足?”任嚣目瞪口呆,“区区一介学子,便是有墨家为凭,便是身负大才,可禁足一位御使监?这小子未免太无理了!”

屠睢苦笑着摆手:“嚣君稍安勿躁。禄君虽有御使监的官位,然其与恪君有师徒之谊,他们之间不能以尊卑妄论。”

“即便如此,禄君也是将军派遣!他任意禁足,又将将军置于何地!”任嚣义愤填膺,若不是屠睢压着,几乎暴起。

可是屠睢脸上却看不到丝毫被辱的愤懑,只有苦笑:“那位家臣为恪君传话,说……”

“他还有甚狡辩之词?”

“他说,禄君快被老夫差使死了,且在他那儿寄放几日,待身体康复,再交予我使唤……”

“噫?”

“确是这话,老夫不曾擅改一词。”

“这位恪君……”任嚣吸着凉气,喃喃而语,“将军,这位恪君对您全无恭谨,以下臣观之,您的思量怕是要落空了呀。”

“此事我又何尝不知?”屠睢叹了口气,“奈何百越之战陷入僵局,你我皆无从破解,陛下那儿……”

“遍寻名士如何?”

屠睢无奈摇头:“精通军事的名士岂是说有便有的。况且恪君以区区民军逐灭匈奴,似这般智谋,世间又能有几人?”

“将军,下臣听闻居巢有位阴阳大家,精通兵事,贤名远播。”

屠睢眼前一亮,转而又暗了下去:“也罢,你这便派人去寻。只要他确有能耐,金珠宝器任其索要,使者皆可代我允之。这世间贤才难求,恪君此来,怕是为了辞行啊。”

任嚣也跟着叹气:“将军,人各有志。”

“奈何我识得恪君年逾,却仍看不透他志向何在,否则投其所好,何愁他不肯尽心竭力,此番又何须退而求其次?”屠睢烦躁地拍了拍矮几,“对了,那位居巢隐士,姓甚名谁?”

“我前些日方听兵士提过,似乎……名曰范增。”

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五四一章 与吴侯会猎江东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论第三二七章 一脉之亲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七一章 合军共谋第五一零章 小人长戚戚第一七六章 水力体系第一七二章 沛县之谋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场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二,捕牢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四七一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二六零章 灾祸临门第一一六章 旧事过往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二五一章 凉夜惊雷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八零五章 公子,请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钱第二一二章 身在瓮中第七三三章 死战之二,北军威武第四三零章 彭越猪突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四二七章 路人脸的三当家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写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二六三章 调虎离山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七一八章 同门相杀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恶气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二零二章 同居时代第七七九章 渑池会之二,请君第二一七章 无法有天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七一八章 同门相杀第二一三章 死地脱生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师第二七八章 豪杰末路第五一四章 非韩非第五十二章 九月开初第六零九章 玄鸟代龙庭第十一章 钜子故事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价值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么组成的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二六七章 战局抵胜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二九八章 大隐隐于市第四零九章 项籍说话就是有道理第七三六章 死战之五,破釜沉舟第三十五章 转守为攻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三四七章 论山地装甲车的诞生第四六一章 大朝会第五十七章 写律于租第七三九章 死战之八,王旗当空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六六零章 谷道听宣第二零七章 金板遗书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一零一章 家具工坊第十八章 意外收获第八零零章 儿大不由爹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五十一章 出殡进山第七十章 天使来了第二十八章 应对得体第五一七章 造纸术只有看起来美好第七章 烈山神镰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撑第七二零章 弃卒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卺第七九一章 渑池会十四,墨战第一八二章 解带为城第九十二章 游商吕丁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三十九章 明火执镰第三三五章 少年营第七五一章 穷奇毁城第九章 糙汉不糙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二六三章 调虎离山第五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三一一章 杀盗者,非杀人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