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转守为攻

这场谈判李恪在心里模拟了很久,甚至可以说自从那日打草惊蛇,弄清了田典的底线,决定把里典发展成自己的盟友开始,他就开始准备这次谈判,已经准备得很充分。

在他看来,里典并没有什么底牌可持。

虽说在大秦这个阶级社会当中,里典的身份地位与李恪形同天渊,便是仗势欺人也不会有人觉得不妥,甚至秦律都支持他这样做,可里典依旧没有底牌,因为他的对手从来都不是李恪,而是田典。

田典之所以不那么在意烈山镰的功劳,只是因为这场功劳他随时可取,可若是里典也掺和进来,事情便不同了。

烈山镰容易仿制,改制农具的功劳又大,但凡一个脑子正常的官吏都不会眼见着对手得利,而自己却在一旁袖手旁观。

成也山寨败也山寨,烈山镰结构简单的特性注定了它在这场权利交锋中只能被当做添头来用。

里典想在改进农具上作文章,想要以此邀功,那他送上去的东西就必须是田典拿不出的,所以李恪才会奉上桔槔。

杠杆原理说来简单,可秦人对杠杆的理解依旧停留在“本短标长,权重不想若”的阶段,还没来得及形成一个明确的解读。

桔槔的改制技术经过李恪一番故弄玄虚似的表现,在众人眼中更是变得云山雾罩,谁也看不明白。

这便是李恪的话语权,也是他的底气所在,他要以此为敲门砖,敲开他与里典之间身份地位的阻隔,来博得一次公平交流的机会。

里典在沉默。

他的脸色阴沉似水,眉角间歇性地跳动,一双大手摁在腿上攥紧双拳,手背上青筋直突。

可他却不敢爆发。

大秦律法治吏之严世所未有,他可以享受特权,可以仗势欺人,却绝不能对治下黔首欲求予夺,生杀由心。

他如果这么做了,田典绝对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找齐人证物证,将他绑赴县治,顺便再换一个足够听话的新里典上来。

至于民意和选票……在没有足够分量的竞争对手的前提下,操纵一次率敖其实也没有看上去那么难。

里典心中天人交战,在拂袖而去和任人宰割之间不住抉择,终于还是软了下来。

“说吧,你要什么赏?”里典说。

李恪微微一笑,举臂拱手,一揖到底:“小子不要赏,反而要送里典一场大大的功劳。”

……

片刻以后,仍是东厢,李恪跽坐在席,面前削、笔、简、砚并排陈列,一汪浓墨早已磨就,砚边还垒放着大堆空白的散简。

“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里典皱着眉叱问。

李恪闭目回答道:“献策。”

“小小年纪还要献策?”

“孔子师项橐(tuó),项橐七岁,甘罗拜上卿,甘罗十二,小子今年一十有三,较项橐、甘罗皆长,为何献不得策?”

里典冷笑不止:“自比神童,小子狂妄!我倒要看看你有何策可以献我!”

“那便要看里典愿不愿意如实以告了。”李恪终于睁开眼,眼神一片清明。

他提起笔,轻轻悬在简上,笔尖微黑,显然是沾饱了墨:“我问,你答。”

不再是敬语,李恪在这一刻完成了从官民到盟友的转变,而且不给里典丝毫回味的空间。

“里中多少户?闾左几户,闾右几户?”

“苦酒里五十七户,闾左十九,闾右三十八。”

“人口多少,花甲多少,不满十五又多少?”

“共有人口三百二十二,花甲以上十七,不满十五六十有八。”

“徭役多少,各户臣妾多少,官奴隶又多少?”

“仲秋农时,徭役颇少,总数仅有一十四人,各户臣妾七十二,官奴隶八十六。”

这都是里典职权内的数据,他如数家珍,虽然不知道李恪想要干什么,但有一种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让他感到微微战栗。

“郑家……匿农多少?”

“郑家匿农……”

里典猛地瞪眼,死死盯着李恪不放,李恪提着笔,不闪不避地回望。

双方这般僵持许久,直到里典确信李恪没有旁的想法,只是想要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已。

“郑家匿农……二十四。”

话音才落,李恪捡起一枚新简,啪一下把写满数字的老简撞在一边,提笔演算,片刻即成。

“我算了一下,臣妾皆视作成年,苦酒里现今共有壮年四百单七,老幼八十五。老幼按半个劳力计算,总计四百四十九,近四百五。”

里典听得目瞪口呆,一直坐在一旁饮汤,自始至终一言未发的严氏眼睛却放出了光,轻声赞许道:“如此复杂的算术你能眨眼算出,于数一道,我儿大成了。”

李恪还没有问完,他提着笔,轻声问道:“敢问里典,官奴隶一日收割几亩?”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田典的范畴,不过里典依旧清楚,他朗声答道:“一日两亩上下。白日割禾,夜间脱粒,官奴隶吃穿不敷,休整不足,能有这个数字已是不易。”

“两亩……寻常壮劳力是三亩,你可知若换作烈山镰,壮年劳力一日几亩?”

“据说……是五亩?”

“便是五亩!”李恪斩钉截铁说道,“最后再问里典,苦酒里民田几何,官田几何?”

“民田……八十二顷,官田四十顷。”里典焦躁不定,说完这些,当即拍席喝问,“你问这些,到底要作甚!”

李恪把效率和田亩数写在第三枚简上,不紧不慢拾起第四枚,边算边说:“里典莫急,待我细细说与你听,你便知道我想献什么策了。”

“苦酒里共有田亩百二十二顷,官田四十,民田八十二。开农六日,以每日两百劳力务农算来,民田已收三十六顷,官田十顷,共余七十六顷……啧啧啧,给官府作活效率就是低。”

李恪喘了口气,抬头看向里典:“所有劳力换上烈山镰,需镰近五百把。白日劳作便有每个劳力五亩,若是连夜抢收,可否有八亩?”

里典想了想,当即点头:“至人定前后亦有四个时辰,举火夜收,虽效率不如白日,但一日八亩想必有余。”

“也就是说,全里换镰劳作,若只作白日,则一日二十二顷又五十亩,若连夜抢收,则一日夜三十六顷。如此一来,里中粟禾便是剩下,应当也不会太多了。”

听到这里,里典哪还有听不懂的道理,只是李恪所言匪夷所思,他与严氏对望,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难以置信。

“你……你是说……”

李恪搁下笔,挺腰抬头,沉声说话。他的声音铿锵,充满了力量,叫人不由自主便有了跟从的欲望。

“里典,我要献的便是这集体大农业之策。天道无情,冻雨将至,乡里心恋粮秣,便是现在也没有几人回里。你若是将整个里中集合起来,皆换长镰,乡里为来年生计,必不遗余力;臣妾有主家约束,必不敢偷闲;官奴隶懒散,则鞭笞、喝骂、不予饭食,如此必人人尽心!”

“此事……此事乃田典……”

“里典!”李恪暴喝出声,声声发聩,“带领黔首胜定天时,此功绩非凡,百姓称颂,届时上下将对里典刮目,如此大功,你真要拱手让于旁人吗!”

“这……这……还望恪……啊不!望恪君……教我!”

里典服,拱手,长揖!

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争第一一零章 事关机密第四九二章 群英汇聚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一六二章 利欲熏心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四六零章 钜子归秦……为戍卒第五八七章 归北地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七八六章 渑池会之九,多疑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七八章 奇谋百变第一七二章 沛县之谋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十九章 禽兽不如第三九五章 脚踩百八星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终,玄虚第七零七章 虽死无怨第六二六章 头曼抵冰塞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七五三章 马耶?鹿耶?第三一一章 杀盗者,非杀人第五一四章 非韩非第六一六章 虽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七七章 韩信游商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师第四九七章 将仲子兮第六零八章 风满楼第七五零章 暮气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三十五章 转守为攻第六五一章 李恪与始皇帝奏对第五四八章 虎躯一震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远第五三三章 霸下夺志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七十九章 又见旧识第二九八章 大隐隐于市第七八六章 渑池会之九,多疑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四,火起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一九四章 钜子慎行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五八四章 五行灵动术之五,活牲尝药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踪第七二九章 重启沙丘宫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价值第七八六章 渑池会之九,多疑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六六一章 谒杀第五零六章 我要库不齐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六七六章 胡亥来晚了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九十五章 产品营销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游第三四六章 小组作战才是山地战的精髓第四四九章 热烈庆祝十届一次墨家大集胜利召开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七六七章 武关之九,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四一二章 韩信葬母第四三零章 彭越猪突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脸面第二零三章 心如铁石第十四章 飞龙骑脸第二四三章 剑指同袍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线溃败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七六四章 武关之六,死战如约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七八五章 渑池会之八,惊起第六二七章 斩来使,启战端第七二三章 太学之本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战神第二八五章 苍居第七四零章 死战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听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九七章 韩信单骑赴会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赵高第四九七章 将仲子兮第二一三章 死地脱生第七一四章 项梁之死第五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七四章 恶意第一七六章 水力体系第四二六章 夜伏于林第三六二章 暗谋第四五五章 墨家险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