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

夜行在雨巷,李恪裹着鹤氅,脚踩着湿漉漉的泥地走在前头,打着伞的蛤蜊跟在后头,面色苍白,不言不语。

“还好是生在了北境,这南边的冬天瘆人,真是穿多少都不嫌够。”李恪哆嗦了一下,轻声感慨,“蛤蜊,你当年在云梦大泽做野人的时候是如何熬冬的?”

然而没有回应,蛤蜊就像没听到似的,只是努力把伞盖在李恪头上,全然不顾自己湿透。

李恪坏笑一声,停下来,扭过头:“看看你魂不守舍的样子。说说吧,夏工那处,你有甚想法?”

蛤蜊咬了咬牙:“主辱臣死,回去之后,臣便自裁以谢公子!”

李恪完全没想到蛤蜊的反应这么激烈,猛地瞪大眼睛:“自……自裁?”

“是!公子此番受辱皆因为臣求学而起。臣有愧于主,合该自裁以全节义!”

“自裁能全节义么?”李恪哭笑不得道,“自裁自裁,裁完不过剩下一堆烂肉,不可言,不可思,魂归天外,不知何往,你去寻谁谈节义?”

“可是……令公子受辱蒙羞……”

“方才我蒙羞了么?”李恪掏了掏耳朵,满脸不屑的样子,“明明都快把老家伙气死了。”

蛤蜊急道:“公子莫再欺臣了!臣虽出身野人,但有主母教导,亦知贵胄之家最重门风!臣是公子的臣,生死宠辱皆在公子,那夏……却要臣只侍奉他,不再侍奉公子,这是背叛啊!家臣叛主,若是传扬出去……”

“传扬出去啊……”李恪无所谓地笑了笑,“传扬出去,我李恪的家臣拜了名医夏无且,夏无且倾囊相授,视作儿徒,有甚丢人的。”

“公子还要欺臣么?他还要臣再生一子,承继夏家,如此一来,谁还能记得臣是公子的臣!”

“我的家臣,要他人记得做甚,你记得不就行了?”李恪伸手从蛤蜊手中接过伞,懒洋洋搭在肩上,“蛤蜊,你原是云梦野人,偶遇你岳丈,入赘做了秦人。后来你岳丈卒没,机缘巧合与我相识,迁籍时便是家主了吧?那便不是赘婿了。后来匈奴入侵,你立了些功,也有了簪枭的爵位,终成民爵。如此看来,从野人到民爵,他人几代难成之事,你三五年便走完了。”

“臣是有幸遇上了公子……”

李恪笑着摇头:“你的人生便是你的,我虽有参与,说到底也不过助力。可云梦野人众矣,何以你岳丈单挑了你?獏行民夫众矣,何以我独对你青睐有加?匈奴之战,他人拼死拼活,仅爵公士,你始终留在苦酒,又何以能积功簪枭?”

“医术么?”

“是啊,技艺是你立身处世之根本,唯有强于他人,你才能脱颖而出。可公子我的名声越来越响,身边能人越来越多,你这身自学的医术,又能出类拔萃到几时?”

“这……”

“再者说,李家。李家空有名门之名,可早在十余年前就死的只剩下两脉。我那伯父至今还顶着槐里同宗的名头在秦为官,至于我……若不是我这一身机关之术,你觉得我现在会是何模样?究竟是上将军尊荣的座上嘉宾,还是苦酒里一介粗鄙的山野小子?世上之人,又有谁会以正眼看我?”

“公子……”

“觉得奇怪么?”李恪抖了抖伞上的雨珠,“我仍是我,血脉之中仍是尊贵的武安之血,为何世人的态度却会有此天差地别。将相有种,圣贤天生,可圣贤的后人多了,成与不成,还不是看我等自己么?”

蛤蜊彻底愣住了。

家族,荣耀,这些在常人眼中无比重要的东西,在李恪眼中居然只是锦上添花的摆件。

他的眼里闪动着浓浓的不屑,不对人,不对事,只对自己体内流淌的血,或者说,是对世人那种愚蠢的,唯血脉论的嘲讽。

蛤蜊突然忆起一幕画面,月余之前拜访屠睢,李恪装点齐整之后,当着蛤蜊与沧海君转了个圈,之后便狂傲地问:“你们看,我这一身花枝招展,可能满足世人对圣人的幻想了么?”

是的!

世人幻想着圣人的形貌,带着挑剔的眼光品评豪杰,此人丑陋,此人粗鄙,此人穷酸,此人卑贱,此人愚笨……直到看到了李恪,看到他无可挑剔的形貌,听闻他震惊世人的业绩,想起他尊崇无比的血脉,才会由衷赞叹:看呐,此子乃武安后嗣,伯益血脉!其人有天命所重,无怪乎能生而知之,文武双全!

此乃世间之正理啊!

拥有全部的李恪,何惧区区流言蜚语!

蛤蜊振奋起来:“公子,您的意思,是要我应下此事?”

“有便宜不赚,那可是天理难容之事。”李恪狡黠一笑,理所当然道,“蛤蜊,我予你三年之期,你要将那老儿的医术学来,还要生个儿子,承继夏家少良造的高爵。到时你二子一个学墨,随我建功立业,一个学医,天生承继高爵。啧啧啧,说来还真是咸鱼翻身,废柴逆袭的模版,说不得后世还会有人以你为主角著书呢!”

李恪说的兴奋,满嘴都是蛤蜊听不懂的话,不过他至少听明白了前半段,养育二子,从墨从医。

蛤蜊忍不住畅想起美好的未来,可想着想着,他又疑惑起来。

“公子,既然您一早便打算让我随夏师学艺,为何当时不直接答应下来,还要一脸愁苦地与他定下黄昏之约?”

李恪翻了个白眼。

“沧海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他比你坏多了。”

“噫?”

“我等与人交道,当知晓他需要什么。那老儿既然想与我为难,若是我干脆利落答应下来,岂不是反倒叫他失望?”

“这……这便是道理?”

“这可是大大的道理。”李恪揉着鼻子,转身迈步,“那老儿此番赌上身家性命想要令我难堪,谁知我根本不在意这些,这些事情若是让他知晓,该是何等的挫败?蛤蜊,尊老绝非诚信便可,老人顽皮,有些时候哄着他们一些,叫他们觉得奸计得逞,那才是两全其美。”

蛤蜊一脸古怪,顶着雨追上来:“公子,您说的臣不明白……”

“不明白便淋着。回去收拾一下行囊,挑雨密些的时候再去他处赴约,切记表情要哀伤,面色要青白,若问起我,便说我把自己关在房里,你也不知究竟,可明白了?”

“唔……臣谨遵令。”

第一三零章 奴隶之思第五零三章 大道启夏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七六一章 武关之三,怎么装不是装第六七一章 内忧生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师第五六五章 李恪炼仙丹第二九二章 大戏开锣第五五九章 张良住在李斯家第三十章 故弄玄虚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钜子李恪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四九二章 群英汇聚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间郡第二四七章 言之无用第三四八章 夏无且第一四六章 吕公之忧第一八九章 锦衣还乡第二七五章 七星续命第三一七章 墨家当兴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三一二章 是个仗义的汉子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师第二一四章 爰书贼杀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戏(国庆七天乐)第三三一章 侠之大者第一五五章 国尉辅臣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四二七章 路人脸的三当家第六八九章 扎营大泽乡第八零七章 新芽绽放【尾声】第九十四章 后患无穷第七一一章 请建太学书第一九四章 钜子慎行第六三六章 李恪对大秦的价值第三三五章 少年营第三零六章 学有成,世扬名第二十八章 应对得体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五九九章 人总要有点追求第五二四章 乡毒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三零一章 七星龙渊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欢就好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五十七章 写律于租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四章 助我做镰第五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二十九章 有宝天论第五三零章 请平匪患第七五九章 武关之一,死气沉沉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七四二章 死战十一,夺魄之阵第四八三章 阳周规划,三农一贾第五五五章 焚书制的真面目第六二二章 投鞭断流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三七八章 义气寻仇,屠人满门第一一五章 乔迁之喜第四九五章 无为而治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请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五一零章 小人长戚戚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咸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七三八章 死战之七,可敢与我一战第八零五章 公子,请第二八八章 将行第四八四章 机关之道,可改天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七六三章 武关之五,胜与败的分水岭第七一五章 剑指邯郸第九十九章 被歧视者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远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时候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三八六章 百人敌第九十七章 生意伙伴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床么第七五三章 马耶?鹿耶?第五五六章 办着办着就有了第三六六章 重制飞蝗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戏(国庆七天乐)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六八一章 稳守,待攻第三一三章 最后一题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击第六五六章 三个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