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听

九江郡,寿春县,南城,何府。

何家是九江的名门,家族秘传机关神术,一门两代机关大师,便是下一代的家主何玦也被世人看作不出世的天才,这样的家族便是人丁冷落些,也依旧有成为豪族的底蕴。

历代九江之主都将何家视作拉拢的对象,秦统六国后,既便知道身为楚墨领袖的他们不会为秦所用,也依旧对他们优沃有佳,想尽办法将他家的爵位提至左庶长,在墨家之中,仅位于钜子之下。

所以何府才能堂而皇之地在显贵云集的南城据有一席之地,大量的墨者也在此地聚散求学,切磋技艺。

时入孟夏,何仲道穿着轻薄的玄色深衣,端坐檐下,赏花品茶。

一员墨褐草履的墨者疾步而入。

“老师,赵墨有动静了!”

“不过是该来的人来了而已,何必要如此慌张?路慎,你这修心一道,何时才能有所进益?”

路慎满脸臊红地告了声罪,深吸几口气,重又换上平缓的语气:“老师,次仲来信,言赵墨已从零陵而出,日夜兼程,奔赴寿春。”

“他们终于舍得从岭南的军营中出来了么?”何仲道脸上浮起一抹冷笑,“我令你广招侠士,伏而击之,此事办得如何了?”

“至……至今无人敢应。”

何仲道正在为自己斟茶,乍一听闻,半勺温水直接泼在了案上:“你说甚!千金酬礼,无人敢应?”

“是……”

“为何现在方才报我!”

路慎苦笑一声:“老师,您前些日为春汛之事日日留宿霸缰堰上,那时身边皆是师兄弟,我如何能与您说此事?”

何仲道长吸了一口长气:“何以如此?”

“还不是那张良……”

“张子房?他不是回新郑闭门读书去了?”

“此人在零陵败阵以后,说是闭门读书,却又广招天下豪杰为盖尤试招。每有宴请,便将盖尤之败当作席上笑料,言尤惨败于沧海之手,拼尽全力,也不是沧海一合之将。”

何仲道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你言盖尤与豪杰试招,胜负如何?”

路慎咬牙切齿道:“盖尤全胜,寸伤无有!”

啪!

何仲道重重一掌拍在案上:“还有呢?便是张良宣扬再过,这天下也当有不信邪之人才是,还有何原因?”

“寿春近日传言纷纷,说新蔡季布入了墨家,正在潜心修习墨义……”

“新蔡……季布,那个信义盖世的季布么?”

“您派去胡陵的师兄弟回报说,此事确实。季布已拜入憨夫门下,一门三杰,皆在苍居潜修墨义。”

“那小子究竟何德何能……先收了沧海不说,竟连季布也甘愿追随了?还入了墨?”

“老师……”路慎咬了咬牙,“要不墨卫……”

“令楚之墨卫袭赵墨假钜,你觉得有人愿去?”何仲道怒极,扬起一脚把路慎踹倒在地,“为师从未有事瞒你,你莫非忘了月前即墨那三个莽夫是如何说的!”

“若……若有人坏了墨法门规,齐墨举脉并入苍居……再不接假钜子之争……”

“莽夫!愚夫!蠢夫!”何仲道指天大骂,“钜子之位历来在三墨流转,下一代是玦,再下一代自然会落入齐墨!他们如此做,又能有甚好处!”

路慎慌忙爬到檐下,轻轻抚着何仲道的背:“老师息怒……老师,如此下去,我等难道束手待毙?”

何仲道长长叹了口气,语气渐渐平缓:“这一月,有多少墨者去了胡陵?”

“五十二人,加上上月,总计八十四人,楚墨多有酷爱机关之人,见了赵墨故意传扬过来的图板秘术,已经倒戈了不少了……”

“三去其一,三去其一……楚墨百年的根基,不过五十余日,便去了三成……”何仲道的目光凝集起来,“何家为钜子之位经营数十载,如何能败在一个半路入墨的山野小子手上!路慎,去郡守府上递送拜谒,赵墨早与秦庭眉来眼去,我不过步其后尘,齐墨……总不能说三道四了吧!”

……

沿湘水,穿庐江,霸下顺着彭蠡泽曲折的湖岸一路北向,一行十余日,最终在居巢县洗耳乡境熄炉停驻,检修机关,补给物料。

李恪扶着慎行下楼散步。

“老师,儒说此地名为洗耳乡,这么怪的名字,莫不是这里的乡民多有耳疾?”

慎行哭笑不得地点了下李恪的脑袋:“有耳疾便洗耳,那若是有脚疾呢?”

李恪嘟囔着揉了揉额头:“老师该修指甲了,戳着生疼。您说,此处为何唤作洗耳乡?”

“居巢县内有一处山潭,正位于洗耳乡内。世传古之贤人许由少好逸,多游戏,一日行至居巢,于潭边遇得巢父。巢父不忍英才沦没,怒而斥之,许由这才幡然悔悟,以潭水濯双目,洗双耳,跽坐恭听,这才有了后来的世之大贤。”

李恪眼前一亮:“洗耳恭听?”

“正是洗耳恭听。”

“不想这冷冷清清的居巢县居然还有此等名胜!”李恪搓了搓手,“老师,那洗耳潭在何处?”

慎行抚须一笑:“为师听闻洗耳潭边聚有一里,名曰和里,至于具体在何处,为师倒是不曾去过。”

“和里啊……”李恪抬起头对着正在给悬挂添油的儒喊道,“儒,和里距此多远?”

“和里?”儒一脸茫然。

反倒是在儒身边帮手的何钰兴奋抬头,拿着油乎乎的手在脸上一抹,留下四道漆黑的油印,“假钜子要去和里拜访大贤么?我随翁拜访过范公几次,恰知道和里路径!”

“大贤,范公?”李恪一脸古怪地看着慎行,“老师,不是洗耳潭么?”

“贤者居于贤水之畔,此事有何不对之处?”

“访贤便访贤,老师又何必拐弯抹角?”

慎行微微一笑:“如何是为师拐弯抹角?洗耳之事可是你先问起的,为师还不曾与你说道大贤之事。”

“这么说,此处真有大贤隐居?”

“通博古今,意气昂扬。”

李恪挑了挑眉毛。

慎行是极难得全心全意夸人的,这人能得到他如此正面的评价,想必是真有大本事。

那么姓范的大贤……到底会是谁呢?

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他了吧,西楚智囊,项籍亚父,范增。

第三零四章 陈平家的日常第四二五章 狗官无耻第七六九章 武关十一,墨军,杀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一四零章 情浓于血第十五章 强势辟谣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七零三章 乱炖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师第三七六章 执法需公正第四十三章 自满过甚第四二八章 钟离说彭越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显学体系第六五一章 李恪与始皇帝奏对第二七一章 合军共谋第一一零章 事关机密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四四三章 所谓邂逅其实少有浪漫第一一七章 大宴宾客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现第五十七章 写律于租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价值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六十章 夜论动力第一零九章 悉听尊便第二九四章 天生炉工第七零六章 文斗,武斗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现第九十九章 被歧视者第五六五章 李恪炼仙丹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四一七章 江湖儿女(中秋快乐!)第一四六章 吕公之忧第三四八章 夏无且第三五零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七九四章 渑池会之终,生机第七九二章 渑池会十五,法度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听话第二七八章 豪杰末路第七七九章 渑池会之二,请君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一四零章 情浓于血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业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猎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三八三章 安阳君历险记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将军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六五四章 人之将死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六三二章 虚设旗帜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二三零章 勋贵之尊第三三七章 又是张良第三一三章 最后一题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一三七章 将相有种第五零三章 大道启夏第二六零章 灾祸临门第四七九章 人行于道,有犬吠声第一一四章 戒严解除第七六八章 武关之十,第二战场第八零七章 新芽绽放【尾声】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五六六章 请诸公顺从第十四章 飞龙骑脸第三零四章 陈平家的日常第二七三章 暗度陈仓第七七八章 渑池会之一,邀约第七三六章 死战之五,破釜沉舟第七四三章 死战之终,渔翁得利第五九五章 肇第二七一章 合军共谋写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九十四章 后患无穷第四四三章 所谓邂逅其实少有浪漫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二七章 热血青年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后的战神第六八五章 还军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一九一章 阿尔善部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敌第三零七章 知北游第十一章 钜子故事第五零零章 冠礼,成人之始!第四四一章 螭龙无用论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师第六一七章 河间的消息第五八零章 五行灵动术之一,断仙崖壁第二零三章 心如铁石第二四三章 剑指同袍第三五二章 咸阳!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