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自满过甚

访客无言,家主无声,凡有宾者对着棺椁抱拳三揖,孝子便叩首还礼。

小穗儿虽说是里中的包打听,但他家的交游其实并不广。

若说李恪家还有三五家相熟,小穗儿这儿却只有李恪。便是旦那一家,也是看着李恪的关系,平日才会对他稍微亲近些。

正因如此,连夜赶来祭拜的人并不多,除了严氏,就只有携妻带子的里吏妨和一早便在这儿的监门厉。

晚些时候里典服也来了,还带了他正着重拉拢的里中八位镰刀教习,院中这才变得热闹起来。

宾客多了就得有人照拂,正巧李恪和旦也做不了孝子,就自觉自愿在院外做陪客。

“恪君,今日满院宾客,想林氏孤苦一生,死时也算风光,你替我转告小穗儿一声,叫他节哀。”

里典服背着手站在一株枯死的桑树边,轻声和李恪叙着话。

李恪点了点头:“小穗儿定会感念里典用心的。”

“我为里中主官,此事应当。”里典服摆了摆手,突然放低声量,“我听闻,小穗儿已能通读《尚书》?”

李恪皱了皱眉,有些不明白里典服的用意,但还是老实作答:“秉里典,小穗儿的学问是我教的,《尚书》可通背,《论语》、《诗经》还略有不熟。”

“他才八岁吧?”

“正是。”李恪被他绕得心烦,单刀直入问道,“里典,我们能否开门见山说话?”

里典服讪笑了一声,说:“我有位军中故交,如今在句注塞当值。此人家世清白,任侠富庶,唯独不通诗文。想着膝下尚有幼女,便想为他女儿寻个读过诗书的赘婿,还求到了我这里……恪君,你说读过书的人中有几人愿意入赘的?恰好小穗儿现如今孤苦无依,饔飧不济,年岁又与我那位犹女相仿,我便想……”

李恪听得寒毛直立,根本不敢让他把话说出来,当即出声打断:“里典,关于小穗儿,我也正好有事求您!”

“哦?莫非恪君对他也有安置?”

“正是!”李恪一下子提高音量,即便夜来有风,声音也传遍了全院,“里典,小穗儿与我一同习文打闹,几乎可以说是在我家长大的,媪一直便喜欢他。林姨早年身体便不好,前两日更显病重,便欲将小穗儿过继到我家,媪已经应下了。恪想求里典帮忙,三日一过便为小穗儿过籍,以全他与媪的母子情分!”

里典服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你要将小穗儿过籍到你家?”

“这是林姨的遗愿,里典,人死为大啊!”

“可今岁自占已过,转天便是纳租之日,现在过籍,上官若是将此事判为匿租,我可是要受牵累的!”

“我如何会让里典难做。”李恪故作爽快,“既然自占已过,林姨的籍自然可以晚些削,该缴的租,我们一分也不会少给。”

“恪君真是一如既往得思虑周全。”里典服死死盯着李恪,压低声音一字一顿问道,“你可知,那位故交与我关系莫逆?”

“真的吗?”李恪故作吃惊,同样小声回应,“那该如何是好?媪是必然不会答应家中子弟入赘的。要不这样,既然两个孩子年岁相仿,直接定亲如何?如此也不枉了里典的一场媒妁不是?”

里典服噌噌两步走近,眯着眼,摒着息,战场历练的厮杀气息勃然而出。

“这!便是你为我……所献之策?”

他的气势如此之重,眼神就像利剑般戳在李恪心口,好似只要稍稍用力,就会透胸而出。

李恪的脸色变得惨白,冷汗瞬间布满后背,但脸上却不敢露出半点怯意。

就在这时,严氏来了。

她破开人群,款款行来,就如同看不见里典服的愤怒,一拖一踏,不经意间就替代了李恪的位置。

她昂首与里典服对视,面如清泉,波澜不惊,一开口,那话却是对李恪说的。

“恪,抢收之事,可是叫你小觑了天下英才?”

“恪不敢!”李恪抓住机会赶紧低头,总算能松下那口气。

“不敢?”严氏回过身来,彻底把里典服晾在一边,“我看你倒是敢得很!初出茅庐恃宠而骄,若不是自以为身负才纶,何以如此对里典说话?”

“媪,里典方才是向我问策……”

“抢收事毕,里典还有何事问你?莫非你真当自己是千里良驹?”

“媪,是关于阿弟的事……”

“小穗儿……”严氏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只是脸上的怒气却更盛,“若是小穗儿之事,你因何不请里典询问为娘,难道在你眼中,为娘已经做不得你们的主了吗?”

李恪噗通伏倒在地上,飞快写下一个“赘”字,嘴上却丝毫不停,用最悔过的语调大喊:“媪!此事是恪欠缺思量,以后必不敢再犯!”

借着灵堂透出来的烛火,严氏终于明白方才发生什么了!

她闭上眼,迅速调整出一个歉意的笑,借着转身之机抬脚抹掉地上的字,一举一动看不出半点刻意。

“里典,我亡夫曾为家中立言,凡后人忤逆、辱老、赘门等辱及先祖者,谒杀不待。不成想我平日待恪太过宽宥,他竟险些作出忤逆之事!”

“夫……”

“养子不教乃独妇之过,若您要怪,便怪在我头上。此子……此子以后我定严加管教,再不叫他作出此等悖伦忘义之行为。”

“夫人……严氏言重了。”里典服尴尬一笑,早已经气势全无,如今他只想草草收场,待到秋后再行算账。

可严氏偏偏不能让他如愿收场。

刚才李恪声量忽高忽低,整个院子大多听得云里雾里,严氏是唯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

事情唯一的转机便在这里,在里典服自始至终没有把话亮出来,而她的任务就是彻底堵住里典服的话头,让他以后再也没法说出来。

她一本正经地明知故问:“里典,虽说户籍未移,但我手中有林氏摁过手印的过继文书。算起来,小穗儿已是我子了。恪又说您方才与他商议我幼子之事……却不知道究竟是何事,非要避着我这个做媪的,与恪这个尚未傅籍的大兄相商?”

字字如刀!

里典服憋屈地几欲抓狂,脸上转瞬间青白变色。

他看出来了,不管严氏是怎么知道他与李恪密谈的内容,猜也好传也好,哪怕是耳窍聪灵也罢,如今她必然是知道了前因后果,现下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这对母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小穗儿交出来,但又不想得罪于他,既然如此,他又何必逞这一时之气?

要知道被田典余压制了这么多年,他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凭的便是一个“忍”字!

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

里典服心思电转,再看严氏,已经是和颜悦色,如春风沐雨一般。

“严氏,你方才真的错怪恪君了。之前相谈,我只是觉得灵堂简陋,想派些人来修缮一番,却被恪君推脱,这才不悦。想来如此小事,恪君觉得不必与你商议,如此才自作主张的吧?”

“真是如此?”严氏故作疑惑道,“里典,恪近日因抢收之事自满过甚,年纪轻轻已有些目中无人之态,我这做媪的实在……要知道亡夫曾立言……”

“我知我知,凡后人忤逆、辱老、赘门等辱及先祖者,谒杀不待嘛。”里典服慌忙打断严氏的话,“我早日却不知你家门风如此,以后你二子我帮你看顾,凡忤逆、辱老、赘门,我直接将他们收监,等你来谒杀,可否?”

“如此……独妇多谢里典!”

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远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六三四章 死战第四八八章 朝辩第四十三章 自满过甚第二五二章 一触即发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讯第六七五章 西军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十章 夜论动力第一四五章 为上将军第四九四章 王离走得很安祥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剑等七九零章 渑池会十三,木鸢第七一一章 请建太学书第六六零章 谷道听宣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撑第五七六章 中场第一一三章 止于合作第一三六章 炊烟起时第一一八章 红毯精神第六六五章 约法三章第六四八章 锋锐如剑第三一一章 杀盗者,非杀人第三四一章 恪与熊掌不可兼得第二六三章 调虎离山第六四五章 杀!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七六八章 武关之十,第二战场第六三一章 被驱逐的人第四零三章 白日飞升之道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七五七章 战,则矣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华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举制度第三四五章 屠睢问计第一四五章 为上将军第五零零章 冠礼,成人之始!第四零零章 苍居人人会仙法第二十八章 应对得体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三一七章 墨家当兴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四七七章 守时是美德第二四七章 言之无用第七零六章 文斗,武斗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现第三九五章 脚踩百八星第五五三章 吕雉有孕第八零零章 儿大不由爹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间郡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显学体系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五五五章 焚书制的真面目第五二三章 请驭机关第二二五章 越野马车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五八六章 离咸阳第六四三章 平旦决战第五四五章 三块飞地第一四六章 吕公之忧第九章 糙汉不糙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五十一章 出殡进山第五三八章 祖宗这种事,无所谓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晋左庶长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三六六章 重制飞蝗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线溃败第六五四章 人之将死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五五一章 沧海君死里逃生第四章 助我做镰第四七一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线溃败第三六六章 重制飞蝗第六八七章 咸阳腥风第五九九章 人总要有点追求第五七九章 仙术与巫术的区别第七八二章 渑池会之五,次日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举制度第三九八章 仙境?还是蒸朋?第七五七章 战,则矣第六七四章 聪明的辛腾第四五三章 暗箭难防第六八二章 长子当王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六六六章 请称孤第四四三章 所谓邂逅其实少有浪漫第一四一章 正厅之争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一,氐日第一四八章 饮茗雅事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四五九章 好心办坏事第二十章 珍馐美馔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