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钱

给蒙恬修书,和章邯嘴炮,与李斯扯皮,拉扶苏骂娘,骂着骂着,再被挺着肚子的辛凌像训孙子一样教训。

这就是李恪整整一个月的生活实景,说是工期日紧,但事到临了,他还是赖在咸阳没走。

参他的奏本雪片一样飞向章台,在始皇帝的书房堆积成山,始皇帝烦不胜烦,只得又一次召见了李恪。

依旧是韩谈引路,李恪在书房门外,见到了等候的瀛洲君周贞宝。

周贞宝没有说话,对李恪虎着脸使了个眼色,随即扭身,向始皇帝报门。

“禀陛下,直道祭酒,兼阳周县长恪,在外候召。”

赵高尖细的声音从屋里钻出来:“允见。”

于是李恪知道,始皇帝心情不好。

他打点了一下身上,摘下龙渊,交给韩谈,然后一抖袖袍,正身迈入。

“臣,李恪,见过陛下。”

“你倒是敢来见朕……”始皇帝的声音阴恻恻,颇有些要找人把柄的味道。

李恪又一次偷偷检查了一下身上。

深衣,玉带,腰上令牒二物,剑已经先一步摘了,鞋子也老老实实脱在书房外头。嗯,没有任何可以抓的把柄。

他微微一笑,低头作答:“臣知道陛下不想见臣,不过陛下有召,臣却不敢不应召。”

“如此,倒还是朕无理了?”始皇帝冷哼一声,“抬起头来!”

李恪翻了个白眼,不情不愿地抬头,只看到始皇帝一人坐在几案后头,两旁是堆成丈高的竹简。

没有侍从。

李恪明知道周贞宝和赵高就在房里,可眼前却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他突然反应过来,那两位应该是在的,只是站位被书简遮住了,所以完全看不到影子。

始皇帝嘿嘿地冷笑:“找见高与贞宝的站处了?”

“找见了……”

“你可知,这些奏本言得都是何事?”

李恪当然猜得到。

始皇帝每日批奏百斤,那些奏本一般会放在一个横柜中由内宦抬进来,少有多,少有少。像这样违章建筑一样堆在几案边肯定不是韩谈的手笔,而是始皇帝刻意为之。

他这么做,只说明这些奏本都与李恪有关……

那些儒生真狠呐……

李恪叹了口气,哄手埋怨:“陛下,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儒生崇孔子之义,历来好假公济私,且其常于繁文,似这等言之无物的奏本,不批也罢。”

“不批也罢?”始皇帝拍了拍左手边的奏本,“依君《非儒》之言,博士署的奏本不批也罢。那谏议大夫们的奏本和御史的奏本又如何?”

“丞相想赖臣的帐,请陛下来压臣可有些失体面。”

“哦?”始皇帝气急失笑,“那这本呢?”

他拿起书案上唯一的一本奏,抖开来:“少府邯卿参你独霸国事,勒索国财,又该如何分说?”

“章少府昨日才饮了臣府上的新菊,今日就以本参臣,这脸变得也忒快了些……”

始皇帝有些不适应李恪突如其来的惫懒,宛如突然脱掉了世外高人的皮囊,下头才是一个不靠谱的十九岁少年该有的模样……

“恪卿!上郡三官业已上任,连你的县丞也上任快有半月,唯你却在咸阳眷恋不去,整日与扶苏饮酒作怪……你究竟意欲何为?”

“臣有苦衷。”李恪叹了口气,两手一摊,“为直道之事,臣先后打造机关兽百余架。哪怕不计人工,光物料也值数十万镒,全是臣的丈人摆的脸面,向各地商贾赊借的。如今陛下既已为直道立项,这帐是否该算在大秦头上?”

“确实……多少?”始皇帝感觉有点不大对。

“二十二万六千四百零三镒,另二百二十七半两。”

“二十二万余……这才止开工前?”

李恪束手站立,一本正经:“陛下,墨家施工,素以机关开道,人力为辅,故与惯常的徭不同,工前或显靡费,但施工过程中,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始皇帝抽着牙根:“二十余万镒,或显靡费……恪卿,你可知这番花费究竟多少?”

“二十万镒,百万人一岁之口赋,止内史一郡或上郡两郡,便可负担!”

“恪卿说得倒是轻巧!你又可知,朕筑一条驰道又费几何?”

李恪抖了抖袖子:“陛下,此事章少府也与臣提过,但事不可以这么算。若是以驰道之法修直道,遇水便要中断摆渡,其效不可同日而语,此其一。广发民夫三五十万,十倍于臣,此其二。三千里长路,耗时或五年,或十载,徒费时日,亦倍于臣,此其三。”

“但征发外徭,朕只需备下参食便可。”

李恪嘲弄一笑:“参食者,一夫,一岁,二十四石。大秦石粟价百二十钱,以三十万人五岁计,耗金便在七百五十万镒,年费百五十万镒。”

始皇帝瞪大了眼睛。

“而臣作工,前期费二十万镒,工时两载,总费也不会超过百万镒,如此,陛下还觉得墨家靡费么?”

始皇帝觉得难以置信,忍不住失声问:“当真?”

“大秦施工之地不计其数,陛下只需将少府召来,何事不可算清?”

章邯很快就被始皇帝招进宫里,还随身带了四个背着算筹的文书。

两个时辰以后,直道工程定下预算百万镒,国库先期拨付三十万,章邯还被要求在一个月内偿清李恪帐上的二十多万赊欠,不可担搁直道工程……

始皇帝高据在几案后头,赵高小心地为他拭汗,周贞宝正忙着斟茶。

千古一帝有些疲惫。

“恪卿,如此,你当可上任了吧?”

李恪有些尴尬地挠了下鼻翼:“其实还有一事……”

始皇帝眉角跳了跳:“奏!”

“禀陛下,直道机关有不少皆在定襄关上,句注将军奉子不许南调,臣与蒙将军书信协调了几次,他似乎有意要将机关与工匠调去高阙,对臣敷衍得很……”

……

雁门机关从速归位,国库拨金三十万镒,始皇帝心疼地咬牙切齿,急令御史府与廷尉寺对天下工程展开清查,凡发现中饱私囊的情况,与学室案同处……

这位志存高远的伟大皇帝,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他手下的一个个奇迹工程,有了金钱的概念。

大秦之地的廉政风暴,吹得更烈了。

而另一头,八月开初,李恪心满意足,往阳周赴任。

第六三二章 虚设旗帜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个侍女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咸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击锥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个狼人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四十五章 贫贱难离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谜第七九一章 渑池会十四,墨战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四五九章 好心办坏事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二九章 东塬夜袭第七九六章 秦本纪,二世四年第一五九章 楼烦雄城第五五六章 办着办着就有了第三七零章 贤人居于贤水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赎计划之五,玄鸟第一九零章 视财如命第六三八章 扶苏的家臣第六二二章 投鞭断流第一八七章 卫星产量第六十七章 穗儿禁足第三十九章 明火执镰第七六二章 武关之四,老羞成怒第二八六章 夏虫语冰第四十三章 自满过甚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剑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剑第五四五章 三块飞地第六五九章 两封御令第二一三章 死地脱生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四六五章 蜗居的始皇帝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二二五章 越野马车等七九零章 渑池会十三,木鸢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线溃败第二九二章 大戏开锣第一八一章 作业平台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四十五章 贫贱难离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六三二章 虚设旗帜第四六七章 墨家归秦第六二二章 投鞭断流第四零八章 进击的项籍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七五七章 战,则矣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一八一章 作业平台第五四四章 华夏重义而轻生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场第四七六章 捡到宝了第六七八章 陈涉、吴广第五八二章 五行灵动术之三,真人贞宝第九章 糙汉不糙第五六六章 请诸公顺从第七四零章 死战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六三六章 李恪对大秦的价值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价第一八零章 明耻教战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二五一章 凉夜惊雷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访客第二十九章 有宝天论第五八九章 库不齐霸主之战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裆第一四八章 饮茗雅事第四零五章 载人飞行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阙之战第六七七章 捡来的武安君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惨案第六八九章 扎营大泽乡第二十五章 一觞便倒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七六六章 武关之八,怎样的人建起大汉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剑第五三八章 祖宗这种事,无所谓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一一六章 旧事过往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二零章 贵贱之别第二七三章 暗度陈仓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二三六章 覆灭之局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