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请

“今天……是十月初十,对吧?”

数千人的营帐扎在阴山谷口,李恪一脸疲惫地从扶苏帐中走出来,看到溜达的李信,就和他信口闲聊。

李信像不认识李恪般看着他:“怎的,过得连日子也忘了?”

李恪苦笑摇头:“只是想确认一下,然后再猜猜,陛下到底崩了没有。”

“这可是大逆不道之言。”

“今天做的事论造反都够了,区区的大逆不道,还是对一个死皇帝,无所谓。”

李信哑然失笑。

他扫了眼扶苏的营帐,轻声问:“殿下还是不愿见你?”

“倒不是不愿见……”李恪弯下腰,拔了颗草含在嘴里,然后顺势就坐下去,“脸也不洗,衣裳也不换,虎口裂了,油皮蹭了,也不愿料理伤口。柴武如今寸步不离守着他,我深怕他随便找个木橛子就戳进嘴里,去全那愚蠢的孝道。”

李信拍了拍草地也坐下来。两个大秦的关内侯就这么肩并着肩,箕踞而坐,全然不顾形象威仪。

“你也知道那封御令是陛下圣意?”

“知道又如何?”李恪吐掉草根,换根新的,“陛下死了。大秦攒了六世阴德换来的那个独一无二的始皇帝一旦死了,也就是一具口不能言,耳不能听的尸体,和任何一具尸体都没两样。”

李信定定看着他。

“我越来越不明白,墨慎子究竟是如何教出你这样一个弟子的……”

“陇西侯也认识老师?”

“在我这个年纪,凡有些场面的人怕是无人不认识你的老师。”李信叹口气,目露怀念,“想当年陛下欲灭楚国,武成侯说攻楚需六十万兵,我年少轻狂,言二十万足矣,这才从他手中抢下主帅之职。后来……”

“莫非老师帮项燕造了抛石车?不对啊,据我所知,抛石车应该是楚墨的何仲道为项燕造的,老师并不擅长机关才对。”

“你倒是知道墨慎子的长短……”李信摇摇头,“正如你所说,墨慎子并非助项燕之人。他听闻何仲道助楚,就带着弟子门人跑来我营中,要我弃攻楚国,带兵回咸阳。”

“你把他乱棍打出去了?”

李信被李恪的口气逗得哈哈大笑:“他当时早已经名满天下了,我岂敢对他不敬。”

“那你如何对他的?”

“当然是和所有名满天下的士子一样,先把他请进帅帐,恭敬求教,等他说够了,再支一点盘缠,礼送出营,就当这一切都没发生过。”

“如此说来,那场惨败……你还真是活该。”

“确是活该。”李信学着李恪的样子拔草来吃,结果吃了一嘴的泥,呸呸直吐,“你老师都说了,项燕有楚墨襄助,急不可攻,我却还是领着大军强行渡河,结果那一场石雨真是,叫人永生难忘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陇西侯,听晚辈说句不中听的,你二十万大军便是安然过河,也不见得就是项燕的对手。”

李信气得吹胡子瞪眼:“竖子!此问策之礼耶?”

李恪耸肩,一脸痞赖:“你在我面前思个妙策不容易,我就是不问,你也憋不住。”

“你!”李信恶狠狠剜了李恪一眼,“殿下不想死的。”

“不想死?”

“是。殿下是忠义勇信之人,虽不想死,却不能作出悖父之事,死意已绝。你如今要做的不是想着如何劝他,而是如何让他自己劝服自己。”

“劝自己什么?”

“让他有理由相信,陛下根本不愿谒杀他,只是人之将死,帝权旁落,无论是陛下还是蒙毅,皆是身不由己。”

李恪的眼睛亮起来:“陇西侯妙策,请受晚辈一拜!”

李信得意畅笑。

“恪。”他说,“我与你大父同辈,至你一代,虽说槐里、赵郡两支已出五服,但在我这辈却仍是嫡亲的血裔。我托大唤你声恪,也问问你,于后之事,你有何思?”

“陇西侯是说……二世登基以后,我如何安置殿下,又如何自处吧?”

“是。”

“划地自守,如何?”李恪说得轻巧,就如同在商量今晚吃什么。

李信眨巴了一下眼睛:“你真心否?”

李恪认真说道:“陇西侯,我郑重说与你,无论始皇帝选了何人为二世,他都是伪帝。在我心中,大秦的二世唯有一人,那就是扶苏。”

“你欲反耶?”

“反?”李恪哈哈大笑,一瞬间豪气干云,“我若欲反,这天下不出三年便是我墨家的,此事我知,或已作古的始皇帝亦知。你说,咸阳那位敢逼反我么?”

李信怔住了……

他看着李恪,久久才吐出几个字节:“何以……不反?”

“因为啊,我的野心,小小的咸阳盛不下。”李恪翻身跳起来,向着李信深深一揖,“陇西侯,我会让扶苏身系大秦正统,天下尽知。所以你或许该早日想想槐里李氏当如何自处?是忠于咸阳?还是忠于……”

话说半句,李恪转身,大步去向俘虏之地,囚徒之所。

……

在大营的一角,李恪在俘虏营中见到韩谈。

“韩公,受苦了。”

韩谈像受惊的兔子般抖了一下。他哭丧着脸说:“定海侯,陛下之命,我是不敢不为啊……”

“没事的。”李恪笑着看着他,“人主之托,忠君之事,您做甚,天下也说不出韩公半句坏话。”

“真……真的?”

李恪点点头,才要说话,门外应曜突然来报:“报!”

“进。”

“有秉君侯,欺君祸国,篡改遗诏之奸贼赵高同党,旧大秦给事中忠并随行卫尉四人、税吏二十七人已尽数斩首!”

李恪看了眼面色惨白的韩谈,转过头,不满地等着应曜:“不是说了,此事不要在韩公面前提及,你是欲以假言诓骗韩公不义?”

应曜嘭一声单膝跪下:“此等大事,臣下不敢妄言!问斩之前,忠为求恕,已将胡亥、赵高、李斯篡改遗诏,威逼郎中令之事尽数盘出,一应口供签字画押,绝无虚假!”

“真的?”

“千真万确!一应事物皆在营外!”

“那就把口供呈上我看。”

“嗨!”

应曜嗨了一声,抬手一招,几十个墨者鱼贯而入。

他们手中捧着的不仅有口供竹简,还有一些认罪的血书,以及……三十二颗死不瞑目的人头。

韩谈当场就尿了。

李恪嫌弃地看了看地上的水渍,轻声说:“韩公,我此来呢,其实有一事求你。”

“定……定海侯……请说……”

“我呢,方才一时冲动拦了殿下行孝,如今殿下生气了,任我怎说也不愿去听。您看,如今事情水落石出,可见我的猜测其实是全无错漏的,赵高、李斯,还有皇子胡亥,真的在陛下死后篡改了遗诏,还以蒙氏全族性命要挟郎中令,要他书下两封御令,诓骗陛下选定的继承人自戕,好夺国,乱国,祸国。”

“可我……可我真的眼见陛下让郎中令主笔,书下那两封御令。就连御令何时送抵,何人送抵,都是……”

“您……真没记错?”

韩谈哭了。

李恪从怀里抽出一块白绢捂着鼻子,皱着眉看着上下齐涕的韩谈。

“韩公啊,这件事我手上已有了确凿的证据,然而曜这人,冲动,对陛下又忠诚,一时怒极居然把这些重要的人证皆斩了。这事儿闹得……死无对证,您说我该怎么让殿下相信,这些口供不是屈打成招的呢?”

“定海侯,您放过我……放过我……我实在不敢违背陛下……”韩谈叩着响头,一下一下,无止无休。

只是李恪全无所动。

他只是叹了口气:“韩公,您看看周围。”

“周围?”

“陛下在天上看着您,我在您面前,可都感受到啦!”

“……”韩谈一下便僵在原地,他的脸上忽青忽白,突然发力咬破了嘴唇。

“定海侯,我记起来啦!胡亥该死,赵高该死,李斯该死!那蒙毅也该死!不过三个篡国的逆贼绝不会由蒙毅活着,他是必然要为陛下殉葬的,此事勿需您来操心!”

“是么?”李恪不置可否地念了一声,“那殿下那儿……”

“韩谈身受皇恩,如何能让陛下最爱的皇子枉死!此事便包在我身上!”

“韩公高义!”李恪站起身,向着韩谈躬身长揖。

他站起身,朗声下令:“令旗四出,三千里加急!”

“嗨!”

“令!草原入冬,戎狄上将军府所节制之七郡郡守、将军,立即停止进兵,原地扎营,其人……限十一月初一至狼居胥大营上计,商讨开春大计。”

“令!阳周田荣并白于将作阻断直道,即日起新建阳周关隘,全面隔断与中原腹地之联系!”

“令!河间军季布紧闭关隘,收紧兵力,置军布防白于山地,毋使有失。”

“本侯得讯,北军于上谷丢失一批军资装备,有东胡欲伪装秦军,骗关寇边。故请雁门将军陈旦封闭阴山、平城、句注、楼烦等一应出入关隘,无论何人叫关,不可使一兵一卒借道雁门。”

“年少之时,上郡郡守泊,雁门郡守骏二人对本侯多有恩惠,本侯一直铭记,却无隙回报。请陇西侯代本侯跑一趟肤施和善无,请二位郡守往狼居胥一会,以全本侯相思之意!”

“以上三令二请,即刻发出,镰鼬营不可有旦夕拖延!此令,大秦戎狄上将军,定海侯恪,始皇帝三十八年,孟冬!”

“嗨!”

一口气连发了五道惊天的将令,李恪低头扫了眼瘫软在地,张口无声的韩谈,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差点把这事儿忘了。叫人为韩公洗漱更衣,这样子去见殿下,臭死了……”

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五十二章 九月开初第八零五章 公子,请第一三三章 以法论法第三四七章 论山地装甲车的诞生第八零五章 公子,请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七三八章 死战之七,可敢与我一战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礼第五一七章 造纸术只有看起来美好第五一一章 用力过猛第五一一章 用力过猛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七零章 贤人居于贤水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脸第三零四章 陈平家的日常第四八一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第六三三章 头曼的决心第九十二章 游商吕丁第六二七章 斩来使,启战端第三三七章 又是张良第十章 脱粒机械第四零三章 白日飞升之道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三七零章 贤人居于贤水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六六五章 约法三章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九十四章 后患无穷第二十章 珍馐美馔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讯第七十章 天使来了第五三三章 霸下夺志第二零三章 心如铁石第六七六章 胡亥来晚了第四三三章 讨人嫌的别人家的孩子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闻《无衣》歌第七八五章 渑池会之八,惊起第二四四章 人尽皆知第三三二章 天生圣者,雁门恪君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论第七五一章 穷奇毁城第一四八章 饮茗雅事第四六零章 钜子归秦……为戍卒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六六零章 谷道听宣第三五一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三九五章 脚踩百八星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们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龙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七四七章 萧何颍川说张良第四一三章 杂法当道第三四八章 夏无且第五五三章 吕雉有孕第六零四章 萤惑守心第八零零章 儿大不由爹第七六五章 武关之七,请赐教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五五六章 办着办着就有了第六三九章 秦军娇贵了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三十九章 明火执镰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四零三章 白日飞升之道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七八八章 渑池会十一,沧海第三五五章 楚墨来客第二九一章 三轮车与藏匿处第七十一章 仪仗雄风第三八九章 剑痴试剑第一三七章 将相有种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鸟第八十七章 农学大师第七四二章 死战十一,夺魄之阵第五零一章 大讲,成圣之始!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里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五一一章 用力过猛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四九二章 群英汇聚第三六六章 重制飞蝗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五四八章 虎躯一震第二五九章 楼烦之战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费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