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

始皇帝二十八年,孟冬,十月初一,岁首年初。

李恪在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陪伴下,迎来了身处大秦的第一个新年。

他感冒了,或者按照这个时代惯常的说辞,叫做偶感风寒。

前日里他随扶苏夜行入山,围剿郑家的匿农基地,李恪由此第一次见识到老秦精兵的威严与肃杀。

在此之前,他只看到过旦的搏杀,那种战栗和勇猛,特属于冷兵器对抗的力与美,会叫人不自觉忽略那些飞溅的鲜血和倒伏的尸首,忍不住心潮澎湃。

可扶苏身边的老秦精兵却完全不同。

那些战士的身材普遍不高,大多不是肌肉发达的壮汉,连个体武力都不见得有多强大。

他们的对手也都是些逃户匿农,山野流民,两者在战力和意志上天差地别。

可甲士们冷酷、沉默,从不犹豫,毫无怜悯,在这场一面倒的屠杀当中,他们没有发出一声呐喊,也没有展露半分挣扎。

从进入战时的那一刻起,这些李恪熟悉的,热情如火的老粗们就剥离了属于人的情感,像机器般依从领袖的指挥,杀伤敌手。

火光、焦尸、鲜血、哀嚎……

没有热血和激情的杀戮如此残酷,以至于李恪魂不守舍,心思动摇,直到被蒙冲原样扛回到房里,也没能把飘飞的魂魄寻找回来。

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第二天就发现自己感冒了。

喷嚏连天,体乏嗜睡,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没有发烧,否则以大秦的医疗水准,免不了又是一番折腾。

今天是新年,家里人大概是忘了,李恪却记得清清楚楚。

大清早的时候,他强打精神从炕上起身,裹了两层裋褐,又套上裲裆,带着小穗儿一起,束手站到严氏的房门口。

“媪,儿与小穗儿给您请安。”

严氏慌里慌张打开门,想把李恪拉进屋子:“大冷天的站在屋外头作甚,快进来!”

李恪赶紧拒绝:“媪,您前些日身子才转好,我可不敢进您的屋子,要是传染了就不好了。”

严氏愣了一下,问:“传染是何物?”

“传染……”李恪揉了揉通红的鼻头,只觉得脑子里一片浆糊,一时找不出适合在这个时代的解释,“反正我只要进屋,这风寒就会传到您身上……您别这么看着我,传病不同于传物,您就是染上风寒,我也好不了!”

“可你明明说得笃定,说会传到为娘身上!”严氏一脸严肃,又来拉李恪的袖子,“传便是传,风寒哪还有一分为二的道理!”

李恪吓得落荒而逃,跑了几步,突然像想起什么似地回头作揖:“媪,儿祝您新年吉祥,万事如意!我寻展叔去也!”

小穗儿也有样学样般作揖祝福,说完便嘻嘻哈哈跟着李恪跑了。

严氏扶着门框站着,呆呆望着阴沉的天色。

冷风吹拂,让她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新年?原来今日又是岁首了吗?”

……

癃展不在,李恪和小穗儿在院门后杵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敢踏出门去。

院外青天白日,可匿农之处被人连锅端掉的消息想来也该传出来了,扮演正义使者的扶苏却迟迟没有出现。

困兽犹斗,哪怕是为了家人考虑,李恪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冒无谓的风险。

身处黎明之前最后的黑暗,他能做的只有画地为牢。

李恪和小穗儿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

“恪,开门!快开门!”

李恪精神一震!

屋外喊门的是旦,那声音火急火燎,听起来就像是有什么急事。

他赶紧拉开了门闩。

旦大步走进来,头顶上蒸腾着热气,胸膛起伏粗气直喘:“小穗儿,给我取瓢水来!”

小穗儿赶忙答应,转身就去舀水。

李恪故作不解问道:“到底是何事急成这样?莫非天使又来了?”

“天使?”旦愣了愣,“天使总来这穷乡僻壤作甚?”

李恪感到微微失望,连带着语气也有些不善:“那你这火上房的样子做给谁看?”

“自然是大事啊,你可知……襄翁卒了!”

“襄翁……卒了?”

李恪脑海里回忆起那张满是褶皱和老人斑的脸。

襄翁总是以那副行将就木的样子示人,但李恪知道他其实健硕得很,前些天帮着田典余做说客,拄根木杖与李恪一聊就是半个多时辰,脸不红,气不喘。

这样一个仿佛能活到海枯石烂的老炮,居然一声不吭就死了?

李恪不敢相信,加重语气又问了一遍:“你确定襄翁卒了?”

旦对李恪激动的样子很是不解,皱着眉头回答:“卒了便是卒了,此事我何必乱传。今早郑家长房连停灵都不做,径自出殡,我陪着翁食时不到便赶过去,这才赶上登门吊唁,亲眼见着封棺,哪会有假?”

“竟然就这么卒了……”李恪喃喃自语。

旦疑惑地看着李恪,问:“老儿卒了有甚奇怪,我奇的是他们为何如此着紧,礼数都不顾了。”

李恪心里一惊,这才想起来旦根本就不知道他前夜出去过。为了省些口舌,他也从没跟旦说过郑家匿农被扶苏剿灭的事情。

“或是……有什么急事吧。”

“生老病死,还能有甚事大过天去?”

“莫想了……”李恪把旦拉到一边轻声问,“我且问你,襄翁何时卒的?”

“昨夜吧?据说他本来好好的,结果听了一个隶臣传话,突然就病倒了,短短两个时辰就咽了气,卒的时候还是黄昏,连岁首都没熬到。”

“也就是说……传话的人是昨天舂日前后到的?”

“我又不是郑家人,哪能知道得那么清楚?”

李恪尴尬一笑:“我不是问你,只是按了你的消息随意猜测。”

“你是说,郑家要跑?”

“正是呢……”李恪心不在焉地应和一声,又问,“田典余今早出现了吗?”

“田典余……”

旦正待回话,突然就有几个隶臣奔跑着冲过里巷,口中高声叫喊着:“里典有令,苦酒户人无论老幼,速速停下手中活计,半个时辰内去往晒场集中,不得有违!里典有令,苦酒户人……”

高喊声渐行渐远,直至让人再也分辨不出,李恪和旦站在院里,皆是一动不动。

不一会儿,严氏和小穗儿结伴走过来,和李恪汇合一道。

严氏问:“恪,你知道里典为何事召唤乡里?”

李恪苦笑一声,硬着头皮回答:“或是迎新诸事。”

严氏深深地看了李恪一眼,显然是看透了他的谎言。

“既然你也不知,我们还是速速过去,免得误了时辰,惹人怪罪。”

“唯!”李恪躬身答应。

四人一道踏步出院。

重又在光天化日踩上院外的土地,感受着脚下坚实的触感,李恪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郑家跑成了吗?

如今的晒场之上……又是几人欣喜,几人哀愁?

第六二六章 头曼抵冰塞第六三八章 扶苏的家臣第三二八章 问天之殇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三十五章 转守为攻第四十九章 天使将至第六四四章 鸡鸣,战前第七五九章 武关之一,死气沉沉第七二三章 太学之本第八零七章 新芽绽放【尾声】第七零三章 乱炖第七六五章 武关之七,请赐教第七二零章 弃卒第七四四章 雍军的七寸第三零七章 知北游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一八章 养婿如儿第二二九章 雁门天府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剑第三三七章 又是张良第一零二章 言语折磨第七八八章 渑池会十一,沧海第三二四章 目标,楚墨!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谜第五八四章 五行灵动术之五,活牲尝药第三九四章 沛县无赖子第五九六章 三道将令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钜子之试开始第三零五章 莫为与或使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请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苏第一二零章 贵贱之别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四九四章 王离走得很安祥第七二一章 修罗第四二九章 与我死来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书第三二八章 问天之殇第二十章 珍馐美馔说些闲话……第三零三章 陈平分肉第三十章 故弄玄虚第四六七章 墨家归秦第一四零章 情浓于血第九十七章 生意伙伴第六三三章 头曼的决心第七零零章 有去无回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六零四章 萤惑守心第二三六章 覆灭之局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第七零零章 有去无回第四四九章 热烈庆祝十届一次墨家大集胜利召开第二七零章 夺军杀将第五八八章 来河间参军,发田发房发老婆第七零七章 虽死无怨第七十六章 两世为人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三十四章 大鱼咬钩第六七八章 陈涉、吴广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十五章 强势辟谣第一二七章 热血青年第五五六章 办着办着就有了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戏(国庆七天乐)第四五五章 墨家险将亡第七四八章 龟兔赛跑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六三五章 韩信归国使咸阳第三四一章 恪与熊掌不可兼得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敌第七十章 天使来了第六零八章 风满楼第二二九章 雁门天府第四零六章 全无胜数的考核第三十五章 转守为攻第六六零章 谷道听宣第八章 退礼风波第三七零章 贤人居于贤水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苏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举制度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等七九零章 渑池会十三,木鸢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三五一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七五三章 马耶?鹿耶?第二零七章 金板遗书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七九章 渑池会之二,请君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荡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灵第一五八章 扶苏音信第二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