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目标羌族

“是。”十名军司马大声回答道。

他们本可以在黑鹰军的步兵师或龙骑师中担任校尉,但是在近卫军中只能够担任军司马一职,但是他们没有丝毫怨言,因为近卫军是整个黑鹰军中的精锐所在,更是杨成风的亲卫军,意义非比寻常。

军司马是军中的中级军官,离将军只有一线之差,所以不像基层士兵那样待时势,对大秦帝国当今局势有所了解。杨成风作为当今四皇子,极有可能登上皇帝宝座。

皇,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

皇为上,帝为下,皇帝意指天地,乃天地是万物之主!

一旦杨成风登上皇位,作为近卫军军官,作为杨成风的亲信,封侯拜相,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况且杨成风以武起家,不像别人那样看不起武人。

作为一个武人,众人需要的是武人的荣耀,被文人压迫了几百年,他们迫不及待的需要翻身做主,需要一个广阔的天地让他们遨游。

杨成风很满意,他想做出一番事业,铲除世家隐患,必须得到军队的支持,而近卫军作为黑鹰军精锐中的精锐,更加是他的依仗。

对于世家,大秦帝国历代皇帝也不是不知道他的危害,但世家太强大了,从来没有人敢真正与世家为敌。只不过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大秦帝国作为一个已有三百年时间的大帝国,耳目众多,主要有皇家密谍,军情司等。这些司职秘密侦伺,并拥有不经法司径自缉捕人犯之特权的朝廷耳目,在一般官民的眼中,或许是瘟神一般不敢招惹的人物,但是对于帝国几个世家大族与现在的杨成风来说,就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了。

这些密探部门的人都知道,他们虽然有侦伺缉捕之特权,但仍然有些势力不是他们轻易惹得起的,除了皇帝,帝国的几大世家大族、皇子也不是他们可以随便去招惹的。在这些密谍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除非掌握了谋反大逆的确切铁证,并且确信有命把这证据交到皇帝手中,否则千万不要去惹这些世家大族、皇亲国戚,而且就算皇帝最后掌握了所谓“铁证”,敢不敢下手惩治还在两可之间,形势总是比人强,搞不好皇帝迫于形势反而把他们这些“告密”者治以诬陷之罪,以安抚那些豪门世家,皇亲国戚,这种情形也不是不可能!

以往就曾经有些不信邪的密谍中人,自恃能耐过人,想敲诈勒索,构陷整治世家大族中人,非要去捋一捋世家大族的虎须,结果全部死于非命,死得原因五花八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久而久之,密谍中人就都知道在密谍之中绝对渗透有这些世家大族的秘密线人,搞得每个人都疑神疑鬼。想整治人不成,反而每每被人整治得惨不忍睹,密探们完全搞明白了,这几个世家大族可不是什么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主,没有一个是善茬,只信奉‘你打我一拳,我绝对要砍你一刀’的规则,而且阴险毒辣之处比之密谍更甚一筹。

对于这样强势家族,如果没有绝对一鼓灭之的把握,招惹了就等于领到了阎王贴。

这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马善被人骑,软弱受人欺,强硬凶狠的态度反而震慑了这些以残忍刻毒著称的皇家密探,纷纷相戒同僚不要去随便招惹。

这些个世家大族,每个家族都至少经营了数百年,上千年,植深根于中下层,布枝叶于中上层,对于皇帝来说,倒也不是不想削弱这些世家大族的势力,政权的本质本来就是尽可能的集权,最大限度的集权,问题在于这些家族的势力不但庞大而隐蔽,渗透到各个层面,同时还盘根错节,要弄倒一两个容易,连根拔起,斩草除根就难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就是天翻地覆,烈火焚天的结果,皇帝只要一想这可能动摇国本的后果,就得死忍,如果实在忍也忍不住的话,就只有拿皇位作赌注,看谁扛得过谁,谁的手段更厉害,谁能笑在最后了。

比如帝国的四大家族,表面上只有四大家族几个宗支的人在中央朝廷,而且大多担任一些清要之职,并无实权,就连慕容家族的慕容明风,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有杨成威在,也不敢飞扬跋扈,

但在帝国的地方,除了慕容家族本身的实力外,还暗中控制着一些关键性的中下层官吏和地方实力派人物。这些人或者离中央朝廷的政治漩涡中心比较远但又不是太远,既不容易卷入中央朝廷的政治角力,且因为拥有相当实力,又是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对象,从而拥有一定的左右政治局势走向的影响力;又或是在虽然不甚起眼却很关键的位置上,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至于暗地里代表慕容家族的利益,由慕容家族暗中支持的朝廷高官,就更加是绝密中的绝密。

其实所有的世家大族对帝国官僚体系的渗透方式都大同小异,中央和地方官僚们按照国家律法和官场潜规则两套游戏规则,玩着政治游戏,形成大大小小的政治集团,合纵连横,就是以皇帝之尊也未必能全然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也是要受到方方面面这样或那样的牵制。

可以说政治风向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军国大事方面的异动是绝对瞒不过象慕容家族这样的世家大族的。

所以作为帝国亲王,杨成风想铲除帝国世家豪强的威胁,必须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况且现在在皇帝看来,他与叛逆差不多。

这次杨成风除了来视查近卫军的训练情况外,主要准备为对羌族采取行动作准备。现在北方的蒙古帝国已经退兵,北方战线已经安全,黑鹰军的目标将放在羌族的身上。

第3章 毛遂自荐第43章 白热化(二)第1章 辽王成风第11章 胜利第83章 兵临城下第19章 攻克兰州第四十九章第2章 慕容家族第22章 覆灭第19章 为民除害第20章 为民请命第五十三章第20章 军政改革第五十四章第30章 拓拔野第64章 攻克第81章 长城第16章 交州狼烟第5章 潜龙显形第11章 宗教隐患第73章 官学第7章 武威第21章 朝廷决定第50章 论兵第25章 贼首第五十五章第73章 官学第5章 领兵第26章 最后一击第34章 战起第51章 狄道第6章 擒贼擒王第3章 兄弟第五十三章第6章 擒贼擒王第80章 嘉峪关第49章 污蔑第8章 祁连山脉第31章 血流成河第6章 东海水战第41章 朝廷争论第24章 直捣黄龙第29章 皇庄(下)第63章 李先念第五十一章第35章 掠夺人口第35章 蒙古大败第25章 党项羌第28章 并州李家第1章 辽王成风第83章 兵临城下第30章 拓拔野第45章 大夏第23章 灭族第64章 攻克第6章 擒贼擒王第64章 攻克第13章 兰州第51章 狄道第8章 伏击第23章 灭族第40章 治所之选第28章 并州李家第36章 城破第21章 朝廷决定第24章 直捣黄龙第33章 宁王使者(下)第19章 突袭第五十二章第23章 主动出击第5章 惨烈攻防第16章 风起云涌第41章 华士镇第36章 城破第5章 惨烈攻防第39章 军政改革第16章 求女第五十六章第32章 失望第32章 提前筹划第五十四章第16章 求女第34章 战起第80章 嘉峪关第50章 论兵第22章 敲诈勒索第4章 伏击敌军第33章 宁王使者(下)第13章 暗流涌动第23章 主动出击第32章 提前筹划第52章 谢蓉蓉第1章 辽王第21章 胜利第82章 屠杀第41章 朝廷争论第18章 路见不平第16章 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