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以貌取人

“只是···”

见扶苏还有话说,李斯拱手直言道:“公子既然师从在下,那我们之间应该敞开心扉,公子有话直说便是!”

“扶苏初涉民治,敢请丞相派一干员襄助。”

李斯闻言爽朗大笑道:“公子臂膀,老臣业已物色定也!”说罢李斯差人去寻,片刻后一个大腹便便的人物走进厅中。

“御史张苍,见过公子。”

当一个长大肥白衣袂飘飘的人物走到面前时,之前在赢政哪里见过史禄的扶苏不期然笑了。待来人站在厅中一礼,扶苏点了点头没说话,皱起眉头看了看李斯。

看到扶苏眼中的质疑李斯笑着解释道:“张苍者,本是老丞相王绾手下之干员,昔日曾在老相府掌秦国上计。老丞相去任之时,举荐张苍入了御史大夫府,总监天下上计。若论理财之能,经济之通,只怕天下无人出其右!”

虽然李斯对张苍的评价颇高,但是在扶苏看来眼前此人肥白如瓠,大白脸膛耀人眼目,全无精悍气象,扶苏心下终有狐疑,遂一拱手不无揶揄地笑道:“先生雍容富态,却不知这大腹之中装满何物?”

“在下腹中无他,唯天下账册而已。”

“翻翻账册,天下钱币几何?”

“天下钱币,二十一枚而已。”

“二十一枚?笑谈!”

听到扶苏语气中的轻视,张苍面色如常拱手回道:“七国钱币各金、铁、布三式,正是二十一枚。”

“好。那天下田畴几多?”

“水旱两等,百步一亩。”

“先生急智过人。然,所言终觉大而无当也。”

“公子差矣!”见扶苏对自己如此盖棺定论,张苍正色道,“今天下初定,民户未录,民田未核,钱币未理,公子所问纵神仙不能作答。公子若果真求才,不当以相貌存疑于人。张苍若任事无能,公子自可以法度贬黜之,何须此等乖谬考校!”

扶苏本就不是大恶之人,被张苍这么一说当即离案起身对张苍拱手致歉:“先生之言扶苏谨受教。”

“原就是在下愤懑偏颇,不敢当公子如此大礼。”张苍见状也是深深一躬。

就在扶苏和张苍互相敬礼的时候,一旁的李斯看着张苍笑道:“张苍啊张苍,你这一身愤懑何来?是怨老夫举荐你迟了么?”

“不不不。”张苍闻言满脸通红的辩解道,“在下生得白,又生得肥。自小见我之人都说我肥自如瓠,他日必是沉沦奢靡之徒!得此口碑,纵然在下满腹才具也只能做个理财小吏。就这,上官还怕在下贪渎,又要教在下改做御史!敢问丞相,如此遭遇在下能不愤懑么!”

“是该愤懑!换作是我我也愤懑!”已经对张苍改观的扶苏凑趣道。

哄然一声,三人一齐大笑起来。嬉笑过后,扶苏辞别李斯,带着张苍回府。

回到府上后,两人立即在书房密商起来。

作为赢政的嫡长子,说对帝位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早些年赢子戈风头出尽,扶苏心中也很羡慕。但是羡慕归羡慕,扶苏并没有心生妒忌。如今赢子戈主动退出朝堂,失去竞争对手的扶苏原本只需要保证不出大错就能稳稳地继承帝位。但是扶苏也是有自尊的,他不想让别人觉得这帝位是嬴子戈让给他的(虽然事实确实如此)。

论军功,扶苏自忖自己此生都不可能超越嬴子戈。所以扶苏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了赢子戈没有那么表现太出色的政道。

至于张苍,如今也算是苦媳妇熬成婆。到扶苏手下做事,晋升的速度那可不是快乐一丁半点儿。

有着相同诉求的二人也不搞那些虚头巴脑,上来就直接上干货!

二人先议的是币制,对于经济一业颇有心得的张苍连说不难,只需确定钱币种类与数量后开工铸造便是,而钱币的种类与数量,丞相府早已大体有数,眼下要做的就是查勘补正。

币制议定后,二人开始解决重头戏——田亩改制和查勘。对于扶苏提出来的这件事,张苍一改之前的态度却连连摇头,说此事牵涉甚深,不好快捷利落。

立功心切的扶苏连忙追问难在何处,牵涉如何之深?

张苍见扶苏坚持对他解释道:“田亩改制容易,只需确定度量之法,进而一体推行于天下而已。田事之难,难在查核民户田数。”

“民田如何难以查清?”扶苏很是惊讶。

“公子不知此间奥秘也。”张苍皱眉道,“天下初定,秦法尚未划一推行,山东郡县之土地买卖已经风行数年了。当此之时,天下民众不知大秦新政将如何推行田法,故失田之民不敢言自家无田,买田富豪则更是隐匿不报。其间因由在于两处:其一,秦法有定:无田之民为无业疲民,将被罚为各种苦役刑徒,是故失田之民不敢报;其二,买田富豪多报田产,则必然增加田赋,是故亦必然隐瞒。有此两因,天下黑幕久矣!”

“先生是说,买卖双方联手,对官维持原状?”扶苏闻言骤然一惊。

“公子!清楚民田流失?”张苍更为惊讶。

在张苍心中扶苏初涉政事,应该是职场小白。但是从扶苏的回答来看,他明显不是啥都不懂的菜鸟。

“略知一二。”扶苏肃然拱手,“先生可有良策?”

“难。”

“先生但说,难在何处?”

“难在纵有良策,亦难行之。”

“先生以为,扶苏不堪大事?”

见扶苏这么说张苍立马表明自己的态度说道:“非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后张苍思忖着斟字酌句道,“目下,山东百姓之间已生出了一个新词,名曰兼并。何谓兼并?富豪大族吞噬民田,如同春秋战国之大国吞并小国也。由此可见,土地兼并若放任自流,必将成为天下最大祸端。但是,若欲深彻根除兼并,目下又确实不是良机。”

“何以见得?”

“公子明察,若欲根除兼并,必得全力推行新田法,确保民户耕田不使流失。若果真如此,又于‘民得买卖’之秦法相违。既要民得买卖,又要不使失田,此间如何衡平,需要时日揣摩探索,不能仓促决定。事有行法之难,此其一也。其二,天下初定,创制大事接踵而来,内忧外患俱待处置。当此之时,大动田产干戈,只怕各方都难以认同!”

第一百六十二章 微明生灭第一百一十三章 喜怒不形于色,悲欢不溢于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之所以能保持冷静是因为没有点到自己的死穴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三十章 阴差第一百零九章 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愿者上钩第六十章 稷下学宫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第五十一章 风云际会第三百七十章 路见不平第八十四章 秦朗妙计安天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集权求治第三百六十五章 自乱阵脚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三十六章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第二百一十四章 安定南海的利器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第二百七十章 机关无双第二百九十九章 你杀我一人,我屠你十人第四百零一章 一剑曾当百万师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分价钱一分货第三百九十三章 撑死胆大的第三十六章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第二百八十一章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第二百三十八章 和女人讲道理,天真!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四百四十四章 神同祀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明的下落第四百四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五十一章 风云际会第二十九章 入狱第二百七十三章 书同文:学渣的福音第一百四十三章 昌平君反秦的心路历程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忆来凑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别过来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神带两坑第五百零六章 蚁多咬死巨象第二百零四章 天道在秦不在赵第四百一十一章 撞着撞着就习惯了第八十八章 “深谋远虑”的秦子戈第三百三十章 既然说来话长那就慢慢说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四十四章 神同祀第九章 传道第一百二十章 侠也未必就能保护身边之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第三百零五章 女人的战斗永远离不开唇枪舌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处不留爷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二百零七章 雪上加霜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四百九十三章 理智能当饭吃第一百四十三章 昌平君反秦的心路历程第三十三章 葬身北邙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二百四十八章 鹦鹉学舌,现学现卖第四百一十七章 千机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是自己实力不行而是某人太妖孽第九十九章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第四百八十三章 磨刀石第四十四章 秦子戈的野望第三百八十一章 现学现卖第三百六十三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三十三章 葬身北邙第三百六十三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一百零八章 大秦第一场拍卖会第一百三十四章 后院失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二十五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三百章 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回长乐侍君王第三百一十六章 强行装逼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七十二章 剑为主,人为奴第四百三十七章 放长线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第七十九张 李斯,你怎么看?第二百四十五章 以讹传讹第二百零六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第四百五十三章 时间差第二百零六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第四百九十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九十一章 自作多情第四百九十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第三百七十五章 医者难自医第四百三十八章 口是心非第四十六章 番吾之战(上)第三百九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九十章 最好的韩国第三百一十八章 同一个招数使用两次能功成的只有一种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八十六章 平头百姓的人生智慧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爱死得快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叛大秦的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第三百四十八章 开门红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