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进军奥匈腹部

11月15日,在接到内的命令之后,蔡国栋召开了各军团主要指挥官的军事会议,很快确定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在军事会议结束之后,他发布了进攻命令。

首先得到进攻命令的是王士珍的巴尔干军团,现在巴尔干军团还有一百二十万人,在前一段时间的进攻中损失三十万,这个伤亡数字差diǎn让巴尔干军团崩溃,不过在王士珍下狠心杀了好几个各国高级将领之后,部队也得到了约束。

其实巴尔干军团并不是没有战斗力,这支巴尔干军团是巴尔干半岛各**队主力组成,军队中绝大部分士兵在战前都受到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战争爆发之后,由于德奥军队打过来太快,在各种因素下,他们战败得也快,东南欧被德奥军队占领后,所有人不是成了伪军就是逃回家乡藏了起来,在华军打过来之后,巴尔干各国新政府又重新将他们组织起来,之前在德奥军队手下战败让这些士兵们心存畏惧,而且这支军队在组建起来的时候本来就没有指望靠他们去与德奥军队硬碰硬,因此在军纪方面极为松散。

在王士珍接任巴尔干军团指挥官之后,他很快发现这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并非没有战斗力。他们的战斗力让他们松散的军纪给拖烂了,想要让这支军队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首先就是要严明军纪。

为了严明军纪,王士珍发下命令。采取战时连坐法:在战斗时没有撤退命令,士兵擅自撤退者,杀班长!班长擅自撤退者,杀全班!排长没有连长的命令,擅自下令撤退者,杀全排。往上以此类推!

战时连坐法一经发布之后,刚开始还有很多人不在乎,在第一次战斗中就出现进攻不利的情况下有不少士兵和基层军官擅自撤退,但是这种情况出现之后。立即遭到华军督战队的镇压,向后撤退的巴尔干军团士兵们遭到了华军督战队的疯狂扫射,一些擅自带队撤退的基层军官们遭到了逮捕,并很快当众被处决,在处决之前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这一下子就震慑住了那些军纪散漫的巴尔干军团士兵们。

在如此苛严的军纪下,身后又有华军督战队的机枪虎视眈眈,没有人再敢擅自下令撤退,也没有士兵敢掉头就跑。即便出现这种情况,也很快被后方的督战队镇压。

整肃军纪之后,王士珍立即下令展开全线进攻,巴尔干军团从斯卢尼到波热加一线向西北方向推进。两天之内向西北方向推进了3至6公里,这个速度不快,但也不慢了。前进这么一段距离也让巴尔干军团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损失兵力3.8万人,奥军方面损失2.2万人。

东南方向再次遭到大规模进攻让奥匈帝国大为恐慌。以奥匈帝国现在的情况,东线被华军第五和第六军团牵制了六十万人。中部又被第九军团牵制了三十万人,南线的兵力只有三十万,要抵挡巴尔干军团一百二十万大军实在是太过困难,而此时奥匈帝国已经丢失了匈牙利王国(包括斯洛伐克一部分),在奥地利和捷克地区已经只有三十万守备军了,如果再将这三十万守备军抽调南下,那么国内就会空虚,奥国方面还想用这三十大军镇压国内日益活跃的革命者,根本不敢将国内的兵力抽调一空。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奥国一方面向德军求援,另一方面拆东墙补西墙,奥国秘密下令从北线抽调了三十万人南下,尽管奥国方面做得很隐秘,但是对面的奥军突然少了一半,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瞒不住华军军情部门的情报人员的,华军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很快就察觉到了奥军的兵力空虚,第五军团指挥官周传东和第六军团指挥官黄英杰立即进行紧急磋商,并同时给蔡国栋发去了一份请战电报。

周传东和黄英杰拟定:第六军团从普雷绍夫向挺进,直扑斯洛伐克最西部的日利纳,而第五军团从欧滋德和瓦茨一线向西推进,分南北两路进攻兹沃伦和尼特拉。

一旦尼特拉被攻下,华军距离奥国都城维也纳也不远了,而第六军团可以继续向西,而后再迂回向南,从而完成对维亚纳的包围。

周传东和黄英杰的计划很快就获得了蔡国栋的批准,命令下达之后,进攻随之展开,此时在第五军团和第军团对面只有奥国三十万兵力,而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则是整整六十万精锐国防军,拥有坦克一千二百辆、大小口径火炮一万六千门、战机六百架、卡车6400辆、摩托车9000辆,骡马三万匹,这两个军团拥有强大无比的攻击力量和迅疾如风的速度。尽管此时的欧洲交通远不如二十年后那么良好,但欧洲大多数都是大平原,适合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特别是坦克、卡车这些交通工具,只要天气良好,拥有这些交通工具的军队在行动是非常迅速的。

11月19日,第六军团率先发起攻击,一百六十架华军战机轮番出动对长达数十公里的奥军阵地进行了长达数个小时的大规模轰炸,尽管奥军的防空工事修筑得相当不错,但是如此强度的轰炸之下,奥军依然损失惨重。

上午十diǎn整,华军进攻阵地后方炮火准备开始,铺天盖地的炮弹对奥军再次进行炮击,本身就被之前数个小时的机群轰炸得损失惨重的奥军造次被炮火蹂躏,损失程度加大,半个小时过后,炮火弹幕徐徐向前推进,华军士兵端着步枪在弹幕的掩护下越出战壕向奥军阵地发起攻击。

很明显,拥有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的华军在一开始就占据了上风,在数个小时的轰炸和长达半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奥军阵地上已经是满目苍夷,尸横遍野,强大的炮火优势和空中优势绝对不是人数的差距可以弥补的,更何况奥军在兵力还处于绝对劣势。

在华军第一波的攻击下,奥军就崩溃了,已经跟华军打过多场战役的奥军已经对华军有了很深的了解,想要扛住华军的第一波攻击,必然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防御工事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起不到多少作用了,炮火刚刚向后方移动,华军的步兵就一边设计,一边快速冲了过来。

华军的进攻力度绝对不是欧洲国家的军队可比的,此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在进攻时很少一边冲锋一边开枪射击,因为在高速冲锋时的射击根本谈不上精准度,但是华军打破了这个常识,华军士兵一边冲锋一边射击,而且精准度相当之高,这种射击命中率让奥军胆寒不已。

进攻两天,华军推进十公里,奥军尽管竭力抵挡,但无法阻止华军前进,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损失之后,奥军不得不向西撤退,华军当即大举追击。

向日利纳的路途并不十分好走,交通并不十分通畅,而且沿途两侧多是崇山峻岭,二十多万奥军拥挤在并不宽敞的道路上,让行军速度极为缓慢,而华军用大量的卡车和摩托车,在这种机械化部队的追击下,撤退的奥军很快就被追上,奥军顿时大乱,二十多万奥军在短短数个小时之内溃散殆尽,华军只放了几枪便开始抓俘虏,成群结队的奥军在华军的枪口下丢弃武器装备举起了双手。

第六军团留下部分兵力抓俘虏,另外一部分兵力继续向西快速运动,并且以极快的速度突入到杰克地区布尔诺,留下一部向北推进,剩下一部分从布尔诺沿着西南快速方向,奥匈帝国西北方向地区接近德国,本身就没有多少兵力,当第六军团打进来之后便势如破竹。

此时,第五军团已经攻破尼特拉,两个师的兵力正向布拉迪斯拉发进军,这座城市距离维也纳并不远,它是维也纳的东面门户,如果它被华军占领,华军便可以渡过多瑙河直逼维也纳,奥国都城就会被华军兵临城下。

在这种局面下,德军最高统帅部也是大惊失色,参谋总长鲁登道夫为了保住奥国,下令从德国本土抽调二十万大军南下准备帮助奥军对抗华军,却想不到刚刚进入捷克地区就被华军第六军团拦下。

从德国到维也纳,最快的办法就是从西北方向进入布拉格,然后从布拉格到布尔诺,德军乘坐的火车不得不停下,华军截断了从布尔诺南下的铁路,兵力利用事先修筑的大量工事将德军死死挡在布尔诺西北方向寸步不能前进。

第172章 庭审交锋第675章 得手第659章 日本投降第248章 北洋第一军第748章 打脸第635章 兵营抢人第27章 人为财死第628章 以战养战第631章 没钱了第499章 进攻琉球第303章 海军归附第110章 忍第536章 两国海军联合作战第662章 朱尔典与天皇密谈第84章 青帮四巨头第14章 被跟踪第480章 沙俄不妙第587章 穿墙进攻战术第641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728章 一言而决第747章 安置第689章 苏德停战第449章 战前军情分析第468章 抢占山顶第288章 道台借钱第454章 只管抢第90章 二手货第578章 水塔争夺战(2)第132章 失败第278章 橡胶股票风潮到来第497章 成立第151章 妙计第783章 直升机第531章 朝见第519章 无节操者也有用处第650章 战区合并第125章 打探第535章 围歼三十万第253章 请记者宣传第374章 替死鬼第71章 上门第425章 日本意图?第733章 进军奥匈腹部第136章 劫法场(二)第343章 摩拳擦掌第580章 水塔争夺战(4)第103章 巡捕上门第190章 救命大洋第30章 严老九第510章 染指东南半岛第496章 组建日本伪军(2)第728章 一言而决第79章 进入第654章 人事变动第726章 海军新编计划(2)第113章 猛龙过江第432章 逼日舰投降第55章 雇佣第771章 夹击第395章 蛮横的日本第513章 筹备组建远征军第327章 我的誓言第705章 德军新动向第114章 打码头第558章 麻烦上门第31章 找茬第358章 列强干涉第48章 医院第365章 总裁第343章 摩拳擦掌第688章 施压苏俄今晚更新第457章 自杀式的武士道第219章 栽赃陷害第224章 下马威(二)第540章 空袭奥匈舰队第444章 要和谈?第96章 顺藤摸瓜第3章 大佬云集第189章 两败俱伤第321章 兵乱第445章 进兵沙俄第18章 毁尸灭迹第652章 互相轰炸第198章 要好处第148章 借刀杀人775章 分析厉害关系第38章 当场击杀第674章 合作第408章 图谋德国东亚舰队(1)第174章 表演第751章 德国投降第315章 故人来第473章 日本人的觉悟第299章 起义失败第495章 组建日本伪军(1)第609章 三巨头会议(1)第72章 互坑第417章 匪患第643章 德军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