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获救

将王亚男送到程家之后,萧震雷开车回到了萧公馆。程碧瑶再次被绑架,让萧震雷认识到现如今的明枪暗箭实在是让他自己感觉到心神疲倦,整天都身处在被人杀和杀人的环境下,根本没有心思考虑组织和事业上的发展,而要想安心发展组织和事业,唯有迅速解决掉现在所有的仇敌,不给别人报复的机会。

这一夜,萧震雷整整想了半宿,直到深夜他才下定决定,既然别人要搞他,他就不能一直避战,索性一次性解决,然后再图安心发展的问题。法租界针对他的调查已经解决了,那么就还剩下清廷、另外还有一个女人——卓玛,这个女人已经三番五次地跟踪并刺杀他,除了这两班人马,还有范高头这个死对头,范高头的事情可以慢慢来,这属于江湖恩怨,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即便杀了范高头,他手下的青帮帮众们也会继续与他为敌,而要避免双方之间互相刺杀这种事情继续发生,唯有一点可以解决,就是与范高头手下的青帮中人抢地盘,一方面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得无心安排刺杀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抢走他们的地盘,让他们没有生意可以做,让他们没有地盘可以立足,帮会没有了钱又没有立足之地之后,帮众们自然会一哄而散。

对付范高头的事情可以先放在〗顶〗点〗小〗说,一边,此人跑不了,剩下的就是德玛这个女人和清廷密探,他已经让王亚乔派人去追查德玛了,相信很快就有消息。而清廷方面,萧震雷分析清廷方面怀疑他的人应该不多。而且王亚乔也已经在清廷那边安插了不少钉子,没有听到这方面的传言。看来对他产生怀疑的应该只有鄂那海和葛县令,不过要证实此事,还必须要找人去证实这一点。

却说马博阳在接到萧震雷的委托之后就立即展开了调查,他不愧是学刑侦出身,他并没有直接前往三井洋行盯梢,而是先去了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务处下属的建筑科调查三井洋行在公共租界一共有多少产业,这些产业的房屋都在何处,他将这些产业所在地址全部抄录下来,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排除。看看哪个地方最有可能藏人,经过排除之外,他发现只有两处地点容易藏人,第一就是三井洋行,这一栋大楼,房间很多,藏一个人不在话下,如果处置得当,即使是白天有雇员上班也不看不出端倪。另外一处就是在之前三井寿居住的地方,那是在北区一栋小别墅内,自从三井寿死了之后,就一直没人居住。藏人的可能性很大。

得出这两处地方可能藏人之后,马博阳并没有立即前往侦查,而是先骑自行车前往三井洋行门口等候。一直等到天黑,三井洋行下班之后他就一直汽车跟踪三井福。三井福下班之后就直接往自己的住处而去,此人在一家饭店长期包下一间房作为自己在上海滩的住处。既不用打扫卫生,也不用做饭,每天都住酒店真是会享受。

马博阳发现他一直都住在酒店之后,就知道他不可能把人藏在酒店客房内,这想要不被人发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毕竟酒店方面每天都要派服务员进房间打扫卫生。

之后马博阳立即骑车返回三井洋行,此时天已经黑了,他当即将自行车放在一边,自己从窗户处爬上了二楼,从一个打开的窗户进入了三井洋行内,足足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将整个三井洋行的楼房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每一个房间都查看了一遍,还找了底下是不是有地下室,都没有看见程碧瑶,由此他相信如果真是三井福绑架了程碧瑶,一定是把人藏在了北区的小洋房内。

当他骑着自行车赶到北区三井寿以前居住的小洋楼时,他确信了这一点,因为洋楼内亮着灯,而且不止一个房间有灯,据他调查所知,这栋房子还在三井寿的名下,并没有转卖给别人,可三井寿已经死了,而三井福又不住在这里,那么这里现在是谁在住呢?十有**是三井福派人将程碧瑶绑架后关在了这里,又派人日夜看守。

他躲在小洋楼一颗树上观察着洋楼内的情况,从洋楼内传来一些日本人的唱歌声,像是喝醉了酒一般,围着圈跳着舞,而在二楼的一间房内,亮着灯光,窗户虽然开着,但是在楼房的屋前屋后都有一个日本浪人腰挎武士刀来回走动。

马博阳蹲在树杈上拿出一个望远镜看向二楼那间打开着窗户亮着灯的房间内,可他只能看见房内有梳妆台的一半空间,而看不到另 一半,也不知道那房间里是否有人。

就在这时,那房间里一个白色的人影出现在望远镜中,那是一个姑娘,侧面非常像照片上的程碧瑶,她走到了梳妆台前坐下,对着镜子看着。

马博阳心中有些焦躁,如果那个女子此时转过脸来让他确认是否是他要找的人就太好了,只要确认是不是程碧瑶,如果确认是程碧瑶,他的调查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救人?这洋楼里那么多日本浪人,个个都腰挎武士刀,他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个本事从如此之多的日本武士的刀下把人救走,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件棘手的事情交给萧震雷去处理为好。

就在他心里默默祈祷的时候,那个穿白裙子的姑娘真的起身转过身来面向窗户,这让马博阳看了个一清二楚,确实是程碧瑶,除了衣服不同之外,脸蛋长得与相片上的程碧瑶一摸一样,应该就是她了,这下马博阳放了心,他悄悄从树上溜下来消失在夜色之中。

在萧公馆的萧震雷很快接到了马博阳的电话,当他听马博阳说程碧瑶就被关在三井寿以前居住的别墅里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现在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营救方式,自己去救人?还是让巡捕房去救人?思索再三,他还是决定通知巡捕房,让巡捕房去救人,既可以把人救出来,又可以抓住那些绑架的日本浪人,让三井福失去这些能够动用的武力,同时巡捕房出面占有正义的名分,三井福即便愤怒也只会把仇恨加在巡捕房,能够让巡捕房充当打手,何乐而不为呢?

想清楚之后,萧震雷立即开车赶到了公共租界警务处,警务处值班的是副督察长麦高云,两人这不是第一次见面了,麦高云对于萧震雷深夜来到警务处感觉有些诧异,“萧先生?这么晚了您来我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萧震雷严肃道:“当然有,白天程裕盛来向你们巡捕房报过案?他的女儿程碧瑶失踪了,怀疑是被人绑架了,程碧瑶是我的朋友,因此我找了一个私家侦探进行了调查,刚才我请的私家侦探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查到程碧瑶被关在哪里了,所以我想请副督察长阁下派人立即带人随我去救人!”

麦高云闻言皱眉道:“萧先生,不是我不相信你请的私家侦探的职业水平,你要知道出动大批的巡捕动作很大,一旦你的情报不准确,这是要让巡捕房蒙羞的!”

萧震雷笑了起来,“麦高云先生,我听说马博阳是你在英国皇家警察学校的同学?你认为他会是一个给雇主假情报的人吗?”

“马博阳?噢,天哪,你委托了他?”麦高云听到马博阳很是吃惊,他知道马博阳这个人是很骄傲的,此人一般不调查小案子,要查都是查大案子,而且收费很高昂,之前他就请马博阳帮忙调查在公共花园门口打死几个英国籍士兵的那件案子,可马博阳一口回绝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码头爆炸案和劫法场等几个案子出了之后,法租界巡捕房曾经去请此人帮忙侦破案子,可是此人又拒绝了,据他猜测,可能是马博阳那可怜的民族主义自尊心在作祟。

萧震雷道:“你认为我会说谎骗你?”

如果是马博阳调查的,麦高云还真不相信他给的情报是错误的,于是马上说道:“好,萧先生,我马上给虹口捕房打电话,让他们迅速派人去救人!”

“等等,麦高云先生,据马先生所说,那栋别墅内至少也有十三四名手持武器的日本武士,虹?口捕房那几条破枪能对付得了他们吗?如果出了事让程小姐受到了伤害,我一定跟你没完!”

麦高云没办法,只得下令中央捕房的一支火枪队迅速集合,并立即随同萧震雷前往北区救人。

巡捕房火枪队救人的过程很顺利,那些日本浪人武士根本就没有想到巡捕房的火枪队会来,当火枪队全部冲进去洋楼内,那些浪人武士当初就投降了,萧震雷甚至还心中暗骂这就是武士道精神?看来在枪械面前还是怂包一个?

第498章 借口第217章 鸠占鹊巢第125章 打探第385章 访日本第9章 蒙混过关第695章 骂昏英使第109章 兄弟齐聚第635章 兵营抢人第225章 枪械兵工厂第504章 轰炸伦敦(2)第440章 轰炸东京(3)第142章 铁血救国社第205章 敌人的敌人第2章 沿街枪战第483章 研制坦克和战车第555章 换防第26章 交易第376章 伪造证据第234章 中外商战(1)第202章 被堵第338章 追查第172章 庭审交锋第597章 护短(1)第674章 合作第270章 参加德军演习(3)第98章 公馆血战第97章 被勒索第578章 水塔争夺战(2)第260章 垂涎三尺第627章 配合作战第300章 会面徐绍桢第676章 灭口第98章 公馆血战第249章 抵达伦敦第461章 纸币换黄金第413章 保护农民利益政策第768章 买下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第478章 日本人屈服第284章 逼迫站队第25章 冤大头第202章 被堵第435章 震惊世界第591章 炮打日军神枪手第33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第721章 舆论引导第456章 川岛速浪被抓第160章 人头再现第157章 察觉第489章 北美情报工作进展第21章 买房第10章 老头子第281章 兼并(1)第26章 交易第734章 奥匈求和(1)第772章 登陆阿拉斯加第331章 自主建造巡洋舰第536章 两国海军联合作战第561章 青霉素面世第662章 朱尔典与天皇密谈第3章 大佬云集第302章 辛亥革命爆发第248章 北洋第一军第227章 火炮厂和弹药厂第527章 完虐第614章 对俄政策第27章 人为财死第97章 被勒索第214章 扫平匪患第374章 替死鬼第665章 东京审判(1)第43章 出手第482章 布局沙俄(2)第628章 以战养战第33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第776章 战略轰炸第25章 冤大头第230章 卖火炮技术(1)第86章 结仇第34章 挑土第725章 海军新编计划(1)第10章 老头子第782章 喷气式战机第589章 日本人打对攻第158章 找杀手第365章 总裁第28章 三百万两赎金第160章 人头再现第60章 邂逅第285章 插手新军第二十一镇第155章 典礼第566章 登陆日本本土第27章 人为财死第469章 夺取203第676章 灭口第123章 怀疑第541章 挥兵基辅第281章 兼并(1)第755章 首脑聚会第263章 惊闻第210章 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