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脑壳疼

三十道题,涉及到的考试内容范围地域很广,概述很深。

比如,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

这个讲的是,19世纪后半叶,全球范围的大规模移民,造成流落异国他乡的移民们从事文学创作,这就是流散现象和流散写作。

林晓光当然知道这个,从西方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来看,流散写作有其先声,即早先的流浪汉小说,以及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流浪者写作,他们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践来看,近几十年来的不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基本都是流散作家,他们的创作不仅受到他们所出生的国家的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对居住国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深入研究。

又比如另一个题目,论美国文学与文化中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也很大,而且研究者颇多,想要写出新意很难。

但这个课题,作为见证过历史的人,林晓光知道的太多了。

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表现生活在以盎格鲁-萨克逊白人种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迷惘。

它不仅是一种生理特征的认同,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不仅导致了美国黑人个人人性的压抑、心理扭曲和畸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社会内部美国白人与黑人社会、文化冲突的重要根源。

黑人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怀疑和追求成为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线索。

等等,三十道题,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不一而足。

带有比较主流关键字的题目有很多,比如,英国茶文学与文化,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黑人文化身份认同,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马修·阿诺德与20世纪中国文化,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岭南香江文学与文化……

比较小众的,有民国文学开明派研究,小说《娇女》与美国黑奴文学,赛义德《东方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20世纪爱尔兰文学文化观,奈保尔与西印度群岛文学文化传统,越南汉文学文化研究,朝鲜韩国文学文化研究,诺斯罗普·弗莱与加拿大文学文化观,民国文学精神与文化品格,理查德·罗蒂的文学文化,《源氏物语》与日本汉文学文化,美国犹太文学……

总的来说,题目并没有千奇百怪,不过涉及到的东西就非常多了,一般的人还真答不出来。

别说答不出来,就是书读的稍微少一点,马修·阿诺德是谁,赛义德是谁,奈保尔是谁,诺斯罗普·弗莱是谁,理查德·罗蒂又是谁?

小说《娇女》是哪本书?《源氏物语》是哪本书?民国文学流派只听过新月社,没听过啥开明派,等等。

有的人光看到题目都糊涂了,别说答题。

幸好,林晓光不是一般人,他博览群书,又强闻博记,这些题目还真难不倒他。

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尽量压缩答案,把几千上万字的论文,压缩在两面纸上,在十分钟之内写下来,才算彻底完成。

好在,问题也不是很多。

一杯速溶咖啡被人送过来,放在桌上,他一喝一大口,就是半杯下去,然后才开始审题,三分钟内想好怎么写,组织好答案框架和语言,才动笔写答案。

这道题结束,下一道题审题前,又喝一口半杯。

如此,三十道题,他喝完十五杯咖啡,来送咖啡的学生,前前后后送了十五躺,赚了至少几百块港元的小费。

他也喝得肚子发胀,来来回去去过好几次卫生间,十五杯咖啡真正才花不到一百块,小费就给了好几倍,他既花了钱,又浪费时间去方便,不过好歹把试题给全部答完了。

六点钟,当希克斯看一眼手表,当即起身,朝他走过去。

林晓光合上笔帽,伸一把懒腰,打个哈欠。

“写完了?”希克斯拿过试卷,四下粗略一扫,看到上面都写满了字,没有任何一道题空着,即便不知道他具体怎么样,不过看他一手漂亮的英文,也是小吃一惊。

“嗯。”

林晓光点点头,看向他:“希克斯先生,我认为里面第十三题存在问题,不过经过我自己修改补充一番,最后还是答了,希望你们会认同。”

希克斯不置可否。

“现在你可以回去了,试题还要经过审阅,等结果出来,工作人员会跟劳拉做交接,到时候劳拉会告诉你,你慢慢等待就行。”

“大概多久就能出结果?”林晓光问。

“最快,也得三天时间,慢一点,估计就七天可。”

“好吧。”林晓光耸耸肩,懒得再说什么,随便你三天或者七天,只要通过就行,别太拖延,不过考试结果出来的慢,答辩结果总归出来了吧?

希克斯拿着试卷离开,他也收拾东西,完了之后也跟着出来。

到了外面,他往对面一看,正好,宾利车停在马路边,道格拉斯拄着文明杖坐在后座,劳拉打开车窗朝他招手,印度司机目不斜视盯着前方。

林晓光走过去,拉开副驾驶位的车门坐下,劳拉笑呵呵望着他,问:“情况还好吧?”

“挺好。”

他只是笑一笑,多余的抱怨的话,关于中英混血霍尔教授的,关于30道论述题的,他一个也没有说,相信劳拉教授作为博士,眼下又即将成为他的硕士生导师,具体什么情况她能不知道?

既然她都知道,为什么提前不通知呢?

林晓光没有问,劳拉也没有回答,见他精神尚可,便道:“答辩的结果出来的早一点,考试的比较迟,不过三天内应该会有消息,到时候我会告诉你。”

“谢谢!”

正说话间,印度司机开着车到达目的地,他们三人一一下车。

林晓光直接作别:“教授,今天我比较累,就先回去休息了,如果有事,您打电话就行,有人会通知我的。”

“好的,我知道了,那,再见吧!”劳拉含笑再见。

道格拉斯一直沉默。

离开薄扶林道,林晓光开着车,感到脑壳不是一般疼,有点心累,又在咖啡因的刺激下大脑皮层特别活跃,既懒得开车,又有种想要飞驰的冲动。

好歹把车子开过红磡隧道,抵达九龙深水埗,到达惠丰大厦,进入公司。

公司很多人都走了,江姗姗刚收拾完东西也要走,看到他回来,便放下东西跟着一起进入办公室,才说道:“林总,华闰万家那边出了点事,对我们秦淮食饮有点不利……”

……

第七十九章:画片战略第二三八章:港大学生会第二十章:不到长城非好汉第一一四章:持续震惊!第二十六章:不是废物傅安庆第二一七章:抗拒从严第五十三章:故都的秋第九十六章:一百块,去不去?第二五一章:来日方长第一四六章:深镇行第五十二章:白桦林第一五九章:日销过万第三一五章:无朴居士第二六一章:你要好好的第二二〇章:水落石出第二一一章:多事之秋第二五九章:婚礼第四十六章:北平大学生读者协会第三一〇章:分钱第一七六章:你选谁?第二一一章:多事之秋第七十章:你怎样才肯退出?第一百零二章:甜党咸党之争第三一六章:勘破虚妄第二四九章: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一六七章:助理秘书江姗姗第三二五章:我的1977第五十八章:双喜临门?第七十六章:严东明来信第一八二章:地主家也没余粮第三一三章:云台中学第十二章:天助自助者第一四〇章:五十万港元第三三〇章:中秋日第二八九章:银行第二六三章:哥伦比亚号第一八九章:青年干部储备计划第五十四章:白桦林第三七三章:高瞻远瞩第三四三章:多多少少第十二章:天助自助者第三〇四章:火星撞地球第一七八章:我对钱不感兴趣第一七八章:我对钱不感兴趣第一七一章:调研第三二四章:北京人在纽约第二六九章:瓜熟蒂落第二十九章:江湖唯有英雄志第三六六章:意外之客第七十三章:一套四合院四五万?第三二一章:淡泊名利的劳拉第三七五章:林副处第二一三章:杀人放火长安县第二四七章:我对你不感兴趣第三四〇章:粤州中学第一二四章:我想下基层(求首订!!!)第一四八章:两千万港元投资第三〇一章:我们结婚吧第三五八章:田忌赛马第六十二章:开始搞事情!第九十二章:劳教第二五三章:我想离职第八十二章:第一次经理级会议第二二四章:契机第一三二章:立项开工第一五〇章:会谈第二五〇章:三分钟第二九一章:部长到任两点了,明天晚上再把少的一章给补上第二一五章:合资公司第九十章:一路向西去大理第二九〇章:一个伟大的名字第一八九章:青年干部储备计划第二〇七章:我反对这门亲事第四十五章:欺人太甚!第三五三章:百万富翁启动第八十六章:第三五三章:百万富翁启动第一二三章:亚洲司港澳处第二〇七章:我反对这门亲事第三六四章:求上得中第二二一章:好事第五十四章:白桦林第二十三章: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大学第一百章: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哥第三五八章:田忌赛马第七十八章:个体户时代第二七五章:酒精考验第一七五章:我要的不是这个第七十八章:个体户时代第十六章:燕园与清华园第九十五章:供电局来人第一三二章:立项开工第一六三章:阮莞第九十六章:一百块,去不去?第二二九章:脑壳疼第八十五章: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第三一一章:火车旅行的故事第三〇七章:江汉行第一一五章:你这个小同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