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岭南中学

六月十号,秦淮集团,以及五位股东所在的公司,同一时间向所有员工,发放五月份的工资。

同一天,五月份五险一金涉及资金,800万港元,同一时间从秦淮保险和秦淮住房基金的账户中,划给凛冬基金。

同时,《屋邨的百万富翁》拍摄计划也进入中场,预计月底就可以结束拍摄,开展后期制作。

同时,秦淮教育准备向九龙一所中学,发出收购要约。

半山别墅,林晓光听取何思道的意见。

何思道是秦淮教育掌门人,粤州中学校长何启华是其胞弟,香江亲内地人士。

秦淮教育目前有九所学校在建造中,预计三个月后半年以内陆续完工,眼下公司的事情并不多,一是作为业主,监督学校的施工状况,二是广泛招聘教师,然后进行严格审核,三是组织编委会对教材进行深度编辑。

华闰营造不是二流建筑公司,也不是心黑到死的建筑商,对待自己人,还是很用心的,在限定的预算下,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严防出现豆腐渣工程。

罗耀国亲自盯着,没人敢糊弄。

至于招聘教师,目前香江人才不少,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都不少,这年头没有几个大学生亲英国佬,自然不用担心立场问题,选聘为中学教师,基本上不存在问题。

至于小学和幼稚园教师,当然就选择预科毕业的准大学生。

一所这样的中学,上百名老师,上百位知识分子,真心不错,英国人的阵营减少这么多人,此消彼长,亲内地阵营多了两百多人。

五百所学校下来,十多万人,这个数字,不容忽视。

下来是教材。

目前的粤州中学,除了历史和思想道德课本,是教材编委会亲自编辑,其他的,一应采用态度比较中立的的教材。

短时间,就这么将就下去了,但长时间可不行。

作为一家长期规划有500所学校的超大型教育公司,必须得有公司自己的课本,不然一直用别人的,说不出就不好听,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另有缘由。

“林董,是这样的,岭南中学是一家名校,历史悠久,岭南自古一体,包括两广及港澳在内,公司上下一致认为,扩大岭南的知名度,有利于增加市民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所以我们准备收购岭南中学。”

何思道认真地看着他。

作为秦淮教育的总经理,何思道在商业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管理学校上,更是经验丰富,选这么一个总经理不容易。

如果是个非教师或教务管理者出身的总经理,一味推崇商业,学校未来的发展就不会很大。

同样的,如果对工商管理一点都不了解,学校也不会持续下去。

教育不是十年之功,而是二十年的基业,要想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那是不可能的,教育得先埋头苦干几年,做出一点成绩,然后再对外扩张。

因此,林晓光即便很认同何思道说的,但也不得不拒绝。

“岭南中学确实不错,但以秦淮教育目前的体量,想要吞下它,还是有点勉强,说得难听点,人心不足蛇吞象,岭南中学背靠岭南学院,你们想收购岭南中学,想过岭南学院吗?他们会答应?”

他忍不住泼冷水:“岭南系一脉相承,岭南学院绝对不会出售岭南中学,除非,直接把岭南系全资收购。”

“你知道这要多少钱吗?”

曾媛对他们说的这些很感兴趣,自告奋勇兼任侍应生,给二人添茶,然后站一旁名正言顺地倾听。

“3亿港元。”林晓光伸出三根手指。

“有这3亿港元,秦淮报业准备花几千万收购东方日报,秦淮电视广播准备花2亿港元收购丽的电视,秦淮影业准备花几千万港元收购一条电影院线,到处都在花钱,目前而言,秦淮教育做好当下的中学业务,准备开展预科,就很不错了。”

“专上教育,目前距离咱们太远了,起码四年内,这一届高一学生毕业前,就别多想了。”他摇摇头。

但是何思道很执着,接过茶,对曾媛道声谢,才道:“林董,我是这么想的。”

“岭南系其实并不富裕,他们现在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岭南书院上,而忽视了对岭南中学的投入,据我了解,自从去年黄励文校长卸任后,新上任的邓宗泰,有意将学校从教育署的半资助学校,改为全资助学校。”

“根据内部消息,岭南中学财政趋于崩溃,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林晓光听罢,也是微微一惊。

香江的学制复杂,分为2或3年的幼儿园学前阶段,以及6年的小学阶段,3年的初中阶段,2年的高中阶段,2年的预科阶段,最后是3年活4年的专上阶段。

其中五年制初高中分为文法中学,类似于内地的普通中学,以及工业中学和职业先修中学,类似于职校。

预科是中六和中七的课程,为学生考大学做准备,毕业生可以参加高等程度会考。

最后的专上教育,提供各种形式的专上课程,包括工业学院、大专以及大学。

目前的岭南学院,就是一所大专,距离大学只有一步之遥,想想看,直到后世,整个香江都只有八所大学,就知道大学资格申请有多难,眼下的岭南学院,以及具备大专资格,毫不犹豫地说,比一家上市公司都要重要。

港股上市,每年都有许多名额,但是大专资格,几年都不一定会发出去一份。

可想而知,岭南学院有多弥足珍贵。

因此,收购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何思道给了另外一种办法,只收购岭南中学,不收购岭南学院。

“岭南中学要破产?”林晓光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据他所知,岭南中学是基督教会学校,传承自1888年美国长老会于广州创办的格致书院,这就是岭南大学的前身,岭大具有基督教会血统,岭南中学也一样。

西方教会,一般都贼有钱,作为教会学校竟然会破产,也太令人吃惊了。

不过,岭南中学从半资助,改为全资助,这引起他的警惕。

全港学校分为四类,一种是官立,由港府布政司教育署出资设立,并且直接委任校长进行管辖,第二种是资助学校,经费绝大部分来自教育署,但其管理则由学校的法团校董会、校董会负责,下来是直资学校,由法团校董会、校董会自行管理,可收取学费,并享有一笔按学校合资格学生人数计算的政府津贴。

最后是私立学校,由办学团体自资经营,由校董会自行管理。

粤州中学目前就是私立学校。

岭南中学从半资助,改为全资助,这等于大半所学校为港府所有。

这还得了。

……

第十二章:天助自助者第一九二章:不可理喻第二七二章:信了你的邪第三二二章:长安国际第二十三章: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大学第七十一章:你的良心不会痛吗?第三五八章:田忌赛马第五十六章:《青年文摘》联合编委会第一三一章:大唐双龙传第二七〇章:冤家路窄第二十六章:不是废物傅安庆第八十四章:改革和扩张第一一八章:一万六千五百块第二五一章:来日方长第三一九章:我怀孕了第二一六章:公函第七十二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二五三章:我想离职第三四九章:10%的年化率第三三六章:1500万RMB彩礼第二一四章:李主任第二〇三章:去基层看看第一四一章:HRWJCS等你呦第九十一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六十五章:我的祖国第一六三章:阮莞第三六九章:壬戌六君子第一百零二章:甜党咸党之争第六十四章:不死万万年第三一一章:火车旅行的故事第二六九章:瓜熟蒂落第十三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第一一六章:三台机器第六十章:千字六十港元第二三三章:互相交叉持股?第三三八章:终成婚第三〇三章:磨人的小妖精第一六七章:助理秘书江姗姗第一一九章:采访和见报第一五二章:广告策划方案第二〇三章:去基层看看第三一六章:勘破虚妄第二一九章:伸张正义第二四九章: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三〇〇章:真的不骗你第三四四章:银都机构第七十二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四十四章: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第二十一章:开学第一天第二九六章:他是一个混蛋第三二七章:屋邨的百万富翁第二二七章:白色第二十九章:江湖唯有英雄志第八十章:发展下线第二三四章:千万别犯错误第三七三章:高瞻远瞩第一一九章:采访和见报第一二四章:我想下基层(求首订!!!)第三十三章: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第一三一章:大唐双龙传第一七九章:10%的股份第二一六章:公函第一七八章:我对钱不感兴趣第三六七章:林多多林少少第一百章: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哥第三四四章:银都机构第十二章:天助自助者第三〇五章:同孚集团第二四八章:郑嘉佳第一三六章:泰和置业第一九四章:我又不是个演员第二〇六章:没时间解释第二三七章:陆佑堂第二九三章:毛晓楠第八十二章:第一次经理级会议第二六八章:操碎了心第一八七章:刻意针对第二六一章:你要好好的第三七六章:端午节第三十七章:我牙疼!!!第二〇四章:喜新厌旧?第三〇九章:负责人周国强第三四〇章:粤州中学第二一三章:杀人放火长安县第三七二章:见招拆招第三六一章:棱镜计划第三一九章:我怀孕了第二十章:不到长城非好汉第一一二章:放假回家第一九三章:史密斯夫妇第二八〇章:开局良好第二〇五章:云台新貌第四十一章:和好如初第十一章: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三七一章:赵汉青之死第二九二章:第二助理兼企划室主任第一四八章:两千万港元投资第三四〇章:粤州中学第二二一章:好事第三一七章:你与我道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