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殿试三题

只不过半个时辰,等候在东华门外的三百多名贡士便依次来到了崇文殿外,当殿门开启之后,一众贡士便依次进殿寻找自己的座位。

王玄义脚上无鞋,在那殿前广场的石头上站了半天,双脚早已被硌的生疼。直到他走进了这崇文殿内之时,他才觉得这脚下平缓了许多。只见他左右打量了一下,便寻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他感到有些不顺的是,那位置居然正对着殿前的宝座,这让王玄义的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的紧张。

“这是要在官家的亲切关怀下考试啊!真不知道我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王玄义略微苦笑了一下,便走到考桌前坐下。随后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等待着这读书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咚咚咚!”

待殿前三声鼓响,一众贡士纷纷起身。此时,只见两名中官引着天子来到宝座之前。殿中众人连忙三呼万岁,随即躬身行礼。这王玄义心下好奇,不由得想见识一下这天子到底是何种模样,于是他大着胆子抬起头来,却一个不小心正和官家的眼神对上。这一下,顿时吓得他连忙低下头来,身子也躬的更低了。

“这就是今科春闱汇聚的天下英才吗?嗯,不错!”

听到官家称赞,在场贡生又连连谢过陛下。随后才在中官的提醒下回到了座位上。当天子在宝座前,亲笔写下了今日试题之后,中官随即将试题交给了场下的吏部官员。再由吏部官员现场誊写,然后下场依次让考生审题。

坐在正对着御前之位的考桌前,王玄义极力的克制着自己的好奇心,一直都低着头不敢再跟官家的目光有所接触。直到场上的考官带着试题来到他的面前之时,他才抬起头来认真的读了起来。

纸上的试题共三道,一赋,一诗,一策论。题目分别为《春雨如膏赋》,《明州进白鹦鹉诗》以及《文武何先论》。

王玄义看过题目之后,连忙将试题誊写到卷子上,随即便向考官点头示意自己审题以毕,考官见状,便拿起题目径自走下了下一名考生。而王玄义此时则在心里暗暗的回想着刚才的试题,心中渐渐地便有了计较。

这大宋朝的王玄义虽然没有参加过殿试,可这来自后世的王玄义却是个心理学专业出身的高材生。平日里,最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思。眼见着三道题目中的第一道,王玄义自然想到了春雨贵如油这句典故。不过,再结合下面的《明州进白鹦鹉诗》,王玄义觉得这官家显然不是让一众考生来批判自己的,因此他便决定只写景致不言他事。于是王玄义稍作思索,便提笔道:

“庚辰之春,密雨绵绵,四方之民,待之如膏。雨入田中,如膏入釜中……”(没那个水平,编不下去了!)

王玄义心中有了文章,便运笔如飞,笔走龙蛇,只片刻便将一篇诗赋写就了出来。直到他停笔之际,他才抬起头来环顾左右,却发现左右之人竟大多尚未动笔。

就在王玄义苦思这鹦鹉诗的时候,他无意之中抬起头来,却看到官家似乎正盯着自己。这一看,不由得又让王玄义吓了一跳。于是他又赶忙低下头来。

……

且说这端坐于殿中宝座的赵官家,刚上得大殿之时便注意到场下有一贡士足不着履,心下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于是从那时开始,这赵官家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名贡士身上。

“可怜这贫苦人家出身之人,连鞋都穿不起,居然也来到了这金銮大殿,与天下英才一较雌雄,若是黜落了,怕是再没有机会考下一次了吧!”

赵官家心下怜悯,便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生出了些许好感来。于是他便悄悄地向身旁中官问道:

“去问问,堂下那个足不着履的贡士是谁?”

中官得了官家的命令,连忙下场找吏部官员询问,不过片刻,他便回到了官家身边,随后小声的官家禀报道:

“启禀圣上,那贡士乃是郓州寿张王玄义,乃五代名将王彦章之孙,听说……他今科春闱高中第三十九名……”

“哦?想不到居然是忠良之后。朕看他生活窘迫,想必是日夜苦读才有今日之功,去告诉吏部官员,他的卷子,朕取了!”

“陛下仁慈!”

听到官家对这个不穿鞋的小子居然如此另眼相看。候在一旁的中官不由得大感惊讶,随后他便来到了主考官旁,将官家的旨意告诉了对方。

那吏部主考官早就听下属说过道今日有个糊涂的考生在东华门外跑丢了鞋,甚至连笔墨都是向吏部借的。没想到这小子现在居然走了狗屎运,被官家看中。心中疑虑之际,也不由得觉有些便宜了那个小子。不过,既然官家下了旨意,赏他一个功名自然也算不得什么。于是主考官便恭敬地对那中官说道:

“请官家放心,等殿试结束,我等便会将这贡士的试卷呈送御览!”

……

当王玄义跳过了《明州进白鹦鹉诗》开始写《文武何先论》之时,身为武家子出身的他自然不会像其他士子那样对武将百般鄙夷。说起来,出生在武将之家却又自诩读书人的王玄义对这个题目实在是太有体会。他只思虑片刻,便一蹴而就。直到停笔之时,王玄义才又回转过来,再次转向了那道鹦鹉诗。

“我本明州林中鸟,红嘴白身语人言。有幸飞得金銮殿,自当来世报君恩。”(自己写的,不喜勿喷!)

当王玄义绞尽脑汁写完这首马屁味十足的鹦鹉诗之后,心下也不由得轻松起来。考虑到便是再耗下去也是徒耗光阴,他便弃笔于旁,拿起试卷来轻轻地吹干了一些,随后便举手示意考官自己已然作答完毕。

看到不到一个时辰便有人举手交卷,场上的贡生心态顿时也起了变化。而王玄义待交过了卷子之后,便站起身来向陛下行了一礼,随后便被带出了场外。

试卷既已上交,便立刻有人糊名誊写,而那官家,看到王玄义离去的身影,也不由得连连点头,眼中似有赞许之意。

第11章 白马驮尸第21章 无忧洞第47章 登门致谢第28章 读书点茶第26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第47章 风言风语第52章 击褙断案第10章 城南乱葬岗第5章 神奇的疗法第18章 柔奴的担心第29章 生意上门第21章 县衙借兵第6章 登门求见第71章 未婚妻第45章 嚣张的何三水第51章 人伢子第31章 路遇歹人第62章 被忽略的细节第44章 落网第10章 城南乱葬岗第8章 劝说第5章 摊牌第73章 柔奴的百宝箱第61章 通缉徐暮雨第35章 河东布防图第48章 贞娘的玩笑第30章 赵普的反击第45章 看手相第6章 同病相怜第3章 赌债第18章 夜探密林第38章 张家谋划第27章 兵乱第25章 郡公的条件第10章 殿试风波第43章 白矾楼之夜第47章 催眠第23章 金银铺第4章 杀马第8章 疑点第77章 萧官人第28章 乱世浮萍第29章 药发傀儡戏第13章 光宗耀祖第27章 规矩第58章 大婚在即第17章 争宅第36章 人情债第38章 新的嫌疑者第19章 丹书铁券的有效性第16章 面具人第39章 蜜汁鸭子和橙酿蟹第31章 霸王餐第16章 林中潜伏第6章 羹汤第10章 城南乱葬岗第40章 残存的马车第58章 大婚在即第42章 开口跪第10章 借宿第38章 牢狱之苦第26章 再生毒计第17章 凶徒现身第3章 谈崩了第44章 金明脍斩第9章 接状子第71章 未婚妻第18章 百花宴第30章 重点嫌疑第25章 押解回府第45章 看手相第24章 形势逆转第48章 徐琴娘第59章 单独审问第13章 棘手的辽人第70章 出书第13章 心理画像第28章 读书点茶第4章 怀疑第21章 无忧洞第43章 赶上了第8章 劝说第2章 祭祀第47章 登门致谢第10章 殿试风波第22章 孟朗村第37章 北里命案第23章 梳理案情第69章 最后的选择第15章 催征之事第24章 闲云居第14章 唱名赐第第32章 大变活人第32章 御前分辨第60章 若作酒醴 尔惟曲蘖第14章 张驴儿遇害第32章 大变活人第7章 张榜悬赏第23章 金银铺第47章 登门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