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失踪的画师

枢密院,北面房公廨。

虽然天已入秋,可这气候反倒是更热了些。此时此刻,北面房的公廨中虽有冰块降温。可是房中的大小官吏却还是不断地扇着扇子,擦着汗水,忙着手上的事情。

“蔡呈旨到!”

听到门外有人通禀,公廨中的官吏赶忙放下手上工作起身相迎。

“下官……见过蔡呈旨!”

“嗯,诸公都辛苦了,我家内人做了些冰镇的凉浆,正好送来给诸位解渴,大家先休息一下吧!”

“额……谢呈旨大人!”

看到是上官体恤下级,众人赶忙齐声道谢,随后便纷纷来到一旁端起府中杂役送来的凉浆然后痛饮了起来。

“啊!真是畅快啊!”

等到众人都回到了位置上之后,蔡呈旨也随手取了一碗一饮而尽,就在他将手中的杯盏交给下人之时,却发现盘中还有一盏无人取用。

“诶……今日有同僚告假吗?”

“回呈旨的话,从翰林院画院借调来的郑待召说家母生病,已然告假两日了!”

“哦?原来是郑待召!他母亲的病情可好些了吗?”

“这个,我等本要一同去看望的!可郑待召说不是什么大病,又说房中事务繁杂,不愿劳烦同僚。我等便一齐凑钱送了些滋补的礼物,让郑待召带了回去。”

“哦?有这事?唉,这京城中诸衙门,虽说枢密院关系重大,可也不能连同僚亲长生病都无人探望。这样吧,我这个呈旨左右无事,便替各位去看看郑待招吧!”

蔡呈旨说完此事,便招手让杂役将杯盏撤了下去,随后起身出了北面房,径直朝枢密院外走去。

蔡呈旨出了北面房便遣人打听了郑待召在城中的住所,随后便带人备了一份礼物前去探望。待他走到了位于城北的一片民居之时。又接连打听了许久才找找到了郑待招的住处。

“咚!咚!咚!”

“郑待招!郑待招!”

“谁啊……”

听到门内传来了一个老汉的声音,随后房门便被打开,只见一白发老者先是站在门前上下打量了蔡呈旨一番,随后便开口问道:

“官人您是……”

“老汉,请问这里是翰林院画院郑待招的家吗?”

“额……您招郑大官人啊,他家已经搬走了!”

“搬走了?什么……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昨天,老朽乃是这房子的房东,今日是来收拾一番托牙人帮我另寻租客的!”

“什……什么?”

蔡呈旨一听,不由得心中大惊,赶忙冲进院子里四处查看。这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家中早已收拾一空,那里还有人住过的痕迹。

“快……快……快快……”

“呈旨大人!你这是?”

“快回枢密院报信,这郑待招无故失踪,只怕……要出大事了!”

“额……是!”

亲随听到蔡呈旨的话语,立时便慌慌张张的朝着巷子外面跑去。而蔡呈旨则站在原地许久都不敢相信自己意识到的事情究竟有多么可怕。

……

开封府内,秦王看着托盘上几片带着烧焦迹象的纸片。久久的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这却是布头笺,虽说不是什么名贵之物,可是……一家寻常的皮货行,断然用不到如此昂贵的纸张。从这一点来看,你二人的发现着实可疑!”

秦王沉默许久,这才皱着眉头开口说了起来。一旁的王玄义听了,赶忙上前问道:

“王爷,那一日,我曾看到辽国驿馆的一名女眷乘坐马车离开这家皮货行。可是当我在安肃门前将此车拦下之后,此女却凭空消失了。我敢肯定,这辆马车离开我视线只一瞬间。可就是这么短的时间,那女子居然就这么不见了!”

“辽国驿馆的女眷?此人是谁?”

“回王爷的话,是驿馆主事萧大人的侄女……”

“主事的侄女,回头我帮你向鸿胪寺打听一下吧!”

……

就在秦王正跟王玄义说着事情的时候,突然间门外有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随后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报!王爷,官家召您火速进宫议事!”

“进宫?王院判,黄院判,官家召我!此事容我回来之后再议……”

听到宫内官家传话,王玄义二人自知无法再行议论,便自觉地退了下去。只见秦王送走了黄,王二人之后,便赶忙跟前来传信的小黄门一道出了开封府,随后骑马便朝着大内的方向赶去。

……

半个时辰之后,当秦王终于来到了大内之时,却看到殿内居然站满了朝中重臣,众人此时无不眉头紧锁。似乎发生了什么不祥的事情……

“官家!”

“啊……秦王来了!”

“官家,您招我火速来此,到底所为何事?”

“哎……方才……枢密院来报,一名翰林院画院的待招失去了踪迹……”

“翰林院画院的待招?臣弟不明白?”

“秦王,失踪之人乃是翰林院一名郑姓待招,半年前……被枢密院借走,负责誊录枢密院中所存的各式图录……今日次人突然失踪,枢密院深知此事事关重大,便赶紧报了上来……”

“翰林院画院待召?等一下,翰林院画院待召!布头笺,皮货行……辽……人……”

秦王此时突然将方才王玄义所报之事联系起来,顿时便惊出了一头冷汗!

“不好,是辽人!”

“辽人?秦王何出此言?”

听到秦王突然大呼辽人,在场群臣顿时便纷纷看向了他,连官家都忍不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官家!今日开放府中军巡院来报,昨晚在景福巷一家皮货行内发现有焚烧残余的布头笺,且有辽国驿馆的女眷出没其中!方才听到枢密院一名书画待招突然失踪,臣弟一时心急,便联想到了此事!”

不用秦王细说,在场的众臣都是聪明人,只一琢磨便明白了秦王的担忧。

一名专为枢密院誊录机密图画的画师待招突然离奇失踪,而城内景福坊却发现了擅着丹青的布头笺被焚烧的痕迹,而且此事还与辽人有关……难不成……

一时间大殿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思索着若是此事成真,将会给大宋带来何等灾难性的后果。

第32章 大变活人第6章 羹汤第5章 红烧肉和炖排骨第5章 摊牌第1章 甩不开的张记第37章 全城大索第30章 同行眼红第30章 赵普的反击第5章 红烧肉和炖排骨第18章 开封府第27章 规矩第2章 找上门来第36章 人情债第35章 藏身之地第35章 藏身之地第47章 催眠第2章 飞龙帮第29章 朝堂争辩第9章 接状子第7章 县衙寻牛第67章 不通情理的王院判第10章 殿试风波第11章 开堂验尸第9章 开口相求第8章 赶路第71章 未婚妻第24章 闲云居第1章 香水行第37章 凶手的算计第18章 水溃街命案第22章 筹划第29章 朝堂争辩第5章 一段旋律第17章 柔奴收徒第70章 出书第3章 赌债第17章 眉妆的门道第5章 红烧肉和炖排骨第10章 殿试风波第23章 梳理案情第2章 拉拢飞龙帮第27章 恶有恶报第64章 徐暮雨的回忆第34章 李麻现身第34章 失踪的画师第55章 恍然大悟第20章 推测第25章 郡公的条件第10章 缺页的军巡簿第11章 景阳坊的辽人第19章 顺黛寻铺第14章 正当的理由第34章 水落石出第11章 抉择第41章 逃亡路线第38章 牢狱之苦第25章 夜探第58章 大婚在即第21章 县衙借兵第13章 光宗耀祖第20章 全城大索第2章 找上门来第29章 药发傀儡戏第3章 谈崩了第1章 甩不开的张记第37章 全城大索第27章 秦王的封赏第6章 同病相怜第40章 辞别的琴娘第69章 最后的选择第35章 藏身之地第17章 焦头烂额第20章 推测第7章 张榜悬赏第7章 难以启齿的弗洛伊德第19章 布局酿酒市场第47章 催眠第44章 巧遇第25章 押解回府第10章 殿试风波第21章 循迹再查第27章 规矩第6章 羹汤第24章 形势逆转第62章 被忽略的细节第31章 大理寺对峙第10章 借宿第25章 押解回府第12章 雨夜勘察第77章 萧官人第48章 徐琴娘第31章 霸王餐第11章 景阳坊的辽人第21章 县衙借兵第45章 看手相第43章 白矾楼之夜第65章 麻九姑的死因第25章 郡公的条件第2章 祭祀第27章 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