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危在旦夕(4)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庐州,为南宋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后来抗金变成了抗元,两淮地区和元朝接壤,庐州的重要性就淡了很多,但是依然是两淮最重要的城池之一。

夏贵原是铁定了心是抵抗到底,然而这些天又变得有几分惶惶,黄州城破,王达战死,完成了他和城墙共存亡的承诺,在最后的时刻,他依然有机会逃出黄州,然而他却选择了死亡,幸存下来的探子,说起他们临死前的举动,差点崩溃过去。

还有那些年轻的小教官,也壮烈牺牲,他们没有给均州丢脸,他们没有给大宋丢脸,他们抗击到最后一刻,他们勇敢的赴死。

“他们都是站着死去。”

然而,夏贵却犹疑起来,黄州城破,大元朝的丞相伯颜如天神降临,竟然连素来厉害的均州军也不知道他的踪影,伯颜却率领蒙古骑兵十万,出黄州,蕲州守将管景模降,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元军;伯颜率军至江州,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伯颜率军至安庆府,围困安庆,安庆危在旦夕。

“看来安庆也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了,实在是太快了,张弘范两个月才攻下黄州,然而伯颜十天不到,取数城,收万兵,并且自己毫无损伤。”夏贵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以示镇定,这些话他却不愿意说出口,但是却在他心中不断萌芽。

“如今皇上生死未卜,谢太后发懿旨,诏令天下勤王,诸位怎么看?”

洪福是一等一的忠臣,还没等夏贵话说完,“倏”的一声站起来,大声道:“末将认为我淮西大军应在张弘范大军还没完全围困庐州之前突围,挥师南下。”

“如今我淮西尚有数万大军,鞑子张弘范也不过二十万而已,况且在黄州又有损失,若我军拼死突围,张弘范应该拦不住我淮西精锐。”

“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末将甘为前锋,为大帅打开一条南下的道路,挥师临安,誓杀鞑子与临安共存亡。”

夏贵多少也有一丝心动,庐州军备虽然完整,又有大军防守,然而鞑子也不是吃素,特别是伯颜的精锐骑兵,攻下安庆后若是先过来攻打庐州呢?

自己是否能够守得住?虽然庐州经过均州来的那批教官的修葺,但是自己心里毕竟没底,若是庐州失守,到时就算自己能够逃得性命,朝廷也不会放过自己。

但如今打着勤王的名义,有多远逃多远,朝廷也不会治罪,天下勤王,天下的将士就如洪水一般涌入朝廷,到时人多势众,自己一个老头,总轮不到自己出征吧?

见陈大举蠢蠢欲试,基于礼仪,只好问道:“陈指挥,你认为如何?”

陈大举环视了四下,这些都是夏贵的亲信将领,淮西军又是比较独立的军团,自然唯夏贵是从,自己说的又是不同意见,恐怕会引起大伙围攻,暗中咬了咬牙,道:“末将不同意洪将军的计谋。”

“哦?”果然,数道眼光落在他身上,陈大举年纪虽轻,不过张贵等人有意锻炼他,所以他向来独立行事,处事也非常好,和他人结缘,庐州十有**倒和他认识,要不然张贵也不敢派他到庐州。

“不说庐州和长江的距离。”陈大举硬着头皮,提高声音说道:“我淮西军虽然英勇善战,然而毕竟以步兵居多,就算是突围庐州,张弘范甚至鞑子精锐骑兵要想追击简直是易而反掌。”

“没有了城池的依托,我淮西大军也只有任由鞑子蹂躏。”

“就算我军幸运到了阳逻城堡,但是鞑子数千艘战舰已经封锁了长江下游,若是趁我军过江之时袭击我军,那最后能够过江的将士,还有几何?”

“鞑子言二十万精锐骑兵,又有八十万汉军,其实真正能够抽身过江的将士不会很多。”陈大举仔细分析:“扬州的李庭芝,据说已经牵制了鞑子董士选、吕文焕二十万五大军,如今庐州城外的兵力也将达到二十万,再者鞑子的水师,能抽出兵力不过十万而已。”

“就算是张弘范派出一半兵力随同伯颜南下,董士选、吕文焕也能够抽出一部分,但真正过了江,屈指一算,兵力已远远比不上京城及周围厢军的兵力。”

“所以,我淮西担心的并不是皇上的安危,而应该是庐州、是淮西的安危。”

“庐州如今牵制了张弘范二十万大军,就算张弘范有心南下,但也却不敢大规模抽调兵力,如果少于十万,那我淮西就有和他们决一胜负的可能,届时收复淮西再整军南下,张弘范绝对是负不起这个责任。”

“如果张弘范不敢抽调兵力,那么我淮西以数万精兵,牵制鞑子二十万汉军,算到最后还是我军的功劳。”

“末将思疑,扬州的李大人也是如此,如今两淮兵力已远远不足,再做无谓的牺牲,届时不但对朝廷毫无帮助,反而助鞑子一臂之力啊。”

众人纷纷交谈,就连洪福也暗中点头,陈大举分析得非常好,但夏贵还有些顾虑:“如果我淮西没有举兵勤王,届时皇上、皇太后怪罪下来?”

这个问题陈大举倒是不敢轻易应答了,现在自己说得再动听,但毕竟勤王乃关于朝廷安危只大事,万一皇上到时真的怪罪下来,他就是再有能耐,也不能改变皇上的决定。

“阿翁,”一个怯怯的声音突然说道:“我们这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就算是皇上怪罪下来,只要我们问心无愧,瑞儿相信皇上和皇太后也会明白。”

“爹爹战死沙场,我们夏家对朝廷的拳拳之心日月可鉴,只要我们走得正行得正,皇上自然也知道我们夏家的功劳。”

这是夏贵的孙子夏瑞,夏瑞是夏松的小儿子,如今也年满十八岁,夏贵与夏贵、夏松和他几个哥哥不同,他从小不喜欢动刀动枪,但是为人多虑、善于思考,这也是夏贵把他叫过来的原因。

“瑞儿真是这样想的吗?”夏贵苦笑,朝廷哪里才管得你们问心无愧,只要你援军不至,就是你的问题,到时追究下来,就是不听诏令、不听皇命,不顾大局,这可是要杀头。

不过说到他死去的父亲,夏贵毕竟有几分心软,对鞑子又增加了几分仇恨,想起白头人送黑头人,众人又多了几分惆怅。

“阿翁,不若我们稍等几天,如果扬州出兵,咱们就出兵,如果不出兵,就跟陈将军说的一样,咱们淮西想方设法把张弘范留在淮西,这也是咱们的功劳。”

李庭芝在朝廷的威信不低,自己也有几分威望,如果两人都是这样,那敢情朝廷也动不了自己:“不过我们应当上奏皇上,言明此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嘛。”

“到时让皇太后再做决定也未免不可。”

“大帅这是老城之法。”陈大举也满心佩服:“我等同心协力,定要把张弘范留在淮西。”

张弘范才叫郁闷,自己想尽了方法,最后连仿造的土罐子也用了不少才攻下黄州,然而伯颜大军到来之后,出黄州,蕲州守将管景模降,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伯颜率军至江州,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安庆虽然还没有投降,张弘范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

你敢说伯颜是瞎猫碰到死老鼠吗?张弘范心中暗下了决定,日后一定要给管景模、吕师夔等人下绊子,谁让他们不降自己而降了丞相,这偌大的功劳又给伯颜分走了一半。

“张将军莫要顾虑,若不是张将军围困他们已久,再加上黄州如此坚城也被将军攻破,其他地方也不会如此容易投降。”伯颜说的是大实话,若不是张弘范早就把这些城池围困起来,再加上黄州破城把他们吓得不轻,他们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扯了大旗。

要知道黄州是淮西的桥头堡,又有王达这样的重将守卫,黄州都受不住了,他们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力量,还是快点投降好留下一条性命。

“丞相大量,末将虽早已接到丞相的军令,然而进展缓慢,攻城不力,还请丞相原谅。”张弘范老老实实请罪,丞相说得再动听也有可能是表面上的功夫,到时候追究下来,自己可不愿意遭受这个无妄之灾。

伯颜笑了笑,道:“张将军不必担忧,听说黄州打得非常惨烈,这功劳老夫一定会禀告大汗,为将军请功,以弘我军威风。”

丞相这么一说,张弘范心安了不少,既然能够为自己请功,就是把自己当自家人了,自家人当然不会拆自家人的墙,再说蒙古人好像没有这么多心肠歪歪?

“多谢丞相,末将能够攻陷黄州,这都是丞相运筹帷幄的功劳啊,末将不敢当功。”

伯颜懒得跟张弘范说这些话,他是蒙古人,虽然懂得用计,但是向来还是善于直截了当:“如今淮西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张将军可否取下庐州?”

“安庆?”张弘范疑惑问道,还没等他说完,伯颜打断了他的话。

“安庆已是老夫手中之物,将军不必担心,如今淮西尚有庐州。”伯颜突然问道:“夏贵今年都已八十二岁了,不知道年纪大的人是否会怕死。”

伯颜转换话题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张弘范不明白伯颜之意,疑惑说道:“年纪大了,有些人看得明白,自然就是不怕死,孔夫子曾经说过六十而知天命,八十多岁的人肯定也知天明了,但也有些人看不明白,自然会比较怕死。”

“听说吕师夔是吕文焕的侄儿?”伯颜的思想跳跃很快:“听说夏贵曾是吕文德的部将?”

“丞相英明。”张弘范唯有佩服,这些关系他也是最近才搞清楚,然而伯颜却早就清楚了,恐怕伯颜策划大军南下并非一两天的事情了。

“庐州城池坚固,将军最快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攻下庐州?”伯颜一点也不按照常理出牌,丝毫不考虑回答人的痛苦,问题混杂一起,张弘范听得头都大了。

“这个……”张弘范迟疑了,要知道黄州在他计划中也只是一个月半个月就能攻陷的事情,然而想不到数万大军,死亡了将近上万人,被拖了整整两个月才攻下黄州,如今庐州数万淮西精锐,再就有城池坚固,武备又非常齐全,要说给伯颜一个承诺,一个时间,张弘范还真没有这个胆量,忐忑不安说道:“末将自当用力,奋不顾身,誓死取庐州,扫平淮西宋军。”

伯颜皱了皱眉头,他早就知道汉人狡诈,却想不到连张弘范也学了他们那一套,要知道伯颜对张弘范寄予非常大的希望,沉思了片刻,道:“你派遣五万大军随我行动,老夫则派遣两万骑兵精锐随你指挥。”

“安庆不日即下,老夫的计划速战速决,一个月时间。”伯颜命令道:“一个月时间,无论庐州是否攻下,你率大部汉军南下接应。”

张弘范松了一口气,伯颜不但给了他两万精锐,而且还没有给他下死命令,这无疑是对他最好的宽宏:“末将、末将誓死报效丞相,誓死报效朝廷,不破庐州不罢休。”

大话说得响亮,然而真来到了庐州,张弘范更是多了几分担忧,庐州显然是经过加固,往日不到两丈高的城墙,现在足高了一丈,达到了三丈高,原来修好的攻城武器,除了攻城车等能够使用之外,其他如云梯之类都要重新改造。

而且城墙高了,攻城的将士也就更加胆怯,往日一口气可以冲上去的城墙,现在中途要换气,这气势一堕,恐怕就更加艰难了。

不仅如此,往日两丈的城墙,一些将士即使是从上面掉下来也不一定能够摔死,然而城池加高了,不死恐怕也只剩下半条人命了。

城墙每隔三十四丈就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张弘范知道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将士设置。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人。

“大人,”王惟义叹气道:“城内恐怕有守城的能人,这场战争恐怕是一场硬仗,比起黄州,恐怕更加艰难。”

张弘范默不做声,但却点了点头,沉思了片刻,突然问道:“黄州城破之时,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

“当初有姓黄州李姓豪族跟我说,很快就会有人收复黄州,还让我多行善事。”

“我想了很长时间,除了均州那人,还有谁敢这样说话,”

“城破之后,守城的王达力战而死,他身边有几个出奇年轻的小将,都是身手敏捷。”王惟义说到这里,突然警惕道:“对了,他们身边都留下来残缺不全的手弩,就像、就像均州军的精锐所用的一样。”

“莫非是均州军来了淮西?”

王惟义突然紧张的看了看庐州,越看也像,也只有均州的那人,才会想出种种奇怪但是有效的方法,当初在樊城时已经见识,若真是那人在庐州,恐怕就更加不容易了。

“别慌张,”张弘范瞪了他一眼:“就算是那人在庐州又能怎样?如今庐州又非樊城,伯颜丞相南下,宋朝轰动,就算是庐州有力守城,恐怕也是无心咦。”

“再说庐州又不如樊城,庐州城外空旷,更不如樊城有襄阳接应,两淮除了庐州、扬州外都落入我军之手,可以说是既无援军,又无依靠,人心已散去了一半。”

“夏贵乃朝中老将,但毕竟年老,意志早已不是年轻时那样,能坚持多长时间还是一个疑问。”

“再说那人又怎么会在庐州,”张弘范骂道:“夏贵早就把淮西当成自己的地盘,岂容张贵到来,给老子打醒十二分精神,别以为伯颜丞相派给咱们的是援兵,其实也是监军。”

张弘范说了半天,王惟义只好唯唯是诺,看王惟义的样子,张弘范就生怒,不过王惟义也算是自己的亲信,不好落他的面子,只好问道:“朝廷送过来的火药什么时候才能到?”

“均州军的探子出神入化,大伙不得不谨慎。”王惟义乐得张弘范转移话题,低声说道:“应该快到了。”

在黄州之战中,他尝到了火药的好处,往日攻城车撞了半天的城墙也不见起色,现在只要扔几个火药做成的土罐子就能震破城墙,实在是再爽快不过了。

“你带领一千人,同时请一个蒙古骑兵的千户一起前往迎接,此事关乎我军后续行动,不得不谨慎,听说两淮地区很多山贼,一定要小心。”

“末将一定护送火药安全回来。”

看着王惟义离开,张弘范看着庐州默不做声。张家在朝廷上的声势越发隆重,自己也算谨慎行事,然而大汗削薄汉人在朝廷的势力就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自己在樊城战役中已经失礼,后来在袭击鄂州时虽然挽回了不少声势,但若是淮西战场交不出一份好成绩,自己的遭遇将会怎样?

此时的张弘范,越发能够感觉到吕文焕想立功的迫切心情。在大元朝这个弱肉强食的朝廷,立功是唯一能够生存下去的凭证,不是关系,也不是家世。。.。

更多手打章节请到阅读,地址:

第33章 生财有道(13)第9章 经营均房(9)第10章 经营均房(10)第82章 大战龙尾洲(9)第150章 兵临城下(30)第110章 短兵相接(30)第42章 生财有道(22)第二百四十六八章 一路向北48第74章 大战龙尾洲(1)第84章 大战龙尾洲(10)第68章 扬州慢(14)第9章 危在旦夕(9)第230章 一路向北(30)第190章 兵临城下(70)第188章 兵临城下(68)第10章 经营均房(10)第231章 一路向北(31)第125章 兵临城下(5)第223章 一路向北(23)第17章 步步为营(7)第22章 步步为营(13)第177章 喋血襄樊(7)第33章 生财有道(13)第2章 经营均房(2)第110章 危机降临(1)第42章 生财有道(22)第64章 扬州慢(10)第213章 一路向北(13)第159章 兵临城下(39)第134章 兵临城下(14)第53章 秘密出兵(6)第51章 秘密出兵(4)第225章 一路向北(25)第90章 大战龙尾洲(16)第6章 忍辱负重第75章 步步紧逼(5)第144章 襄樊保卫战(4)第151章 兵临城下(31)第47章 淮左名都(13)第164章 襄樊保卫战(24)第53章 淮左名都(19)第213章 一路向北(13)第164章 襄樊保卫战(24)第35章 牛富的反攻第57章 秘密出兵(10)第四十三四章 淮左名都10第69章 阳逻城堡(2)第79章 大战龙尾洲(6)第15章 京城来客(5)第34章 缔造江陵(15)第113章 短兵相接(33)第77章 步步紧逼(7)第233章 一路向北(33)第258章 一路向北(58)第21章 缔造江陵(1)第258章 一路向北(58)第56章 扬州慢(2)第62章 以卵击石(5)第41章 生财有道(21)第141章 兵临城下(21)第80章 强攻正阳(9)第55章 扬州慢(1)第22章 步步为营(13)第101章 成军(1)第169章 襄樊保卫战(29)第42章 淮左名都(8)第242章 一路向北(42)第33章 缔造江陵(14)第227章 一路向北(27)第102章 长途奔袭(1)第44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第84章 大战龙尾洲(10)第218章 一路向北(18)第7章 江陵纪事(7)第43章 层层狙击(13)第52章 丁家洲殇(2)第32章 层层阻击(2)第41章 生财有道(21)第96章 短兵相接(16)第148章 襄樊保卫战(8)第153章 襄樊保卫战(13)第67章 丁家洲殇(7)第40章 生财有道(20)第177章 喋血襄樊(7)第75章 强攻正阳(4)第29章 生财有道(9)第3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44章 兵临城下(24)第22章 生财有道(2)第22章 生财有道(2)第2章 危在旦夕(2)第144章 兵临城下(24)第82章 升官发财第95章 短兵相接(15)第58章 扬州慢(4)第73章 步步紧逼(3)第92章 短兵相接(12)第13章 步步为营(3)第17章 经营均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