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孙策准备开喷

公孙策一袭绿袍,步履矫健,走入察院之中。

唐朝御史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和察院,宋朝沿袭,公孙策如今晋为监察御史里行,正是在察院上班。

历史上的仁宗朝,是御史台飞速壮大的阶段,但那是发生在吕夷简权倾朝野,仁宗提升御史地位,用来制衡宰相之后,那个时期的察院,正牌的监察御史有六位之多。

天圣年间并没有如此,此时监察御史仅四人,且有两位是兼职,另有实质差遣,并不在御史台任职,反倒是两位监察御史里行天天来此处办公。

一人是孙沔,另一位就是公孙策了。

资质浅薄的公孙策原本没有任何可能,但此前清剿无忧洞一役,被朝野上下寄予厚望的儒将刘平轻敌冒进,致使五百精兵在洞内几乎全员覆没,是公孙策代表开封府衙,成功设计剿匪,除此祸端,稳定京师,立下大功。

又有参知政事夏竦力荐,虽然也有不少臣子反对,但太后最终拍板,官卑而任,才干为先,同意了这项官职任命。

于是乎,公孙策由一位排名靠后的进士,成为天圣五年进士榜上首位入台谏的言官,仕途一片光明,不禁让朝野上下为之瞩目。

不过公孙策真正走入察院,来到自己的工位上,却微微摇了摇头,觉得有些无聊。

无他。

太清闲。

吏员来来往往,早就将今日的书刊报状,恭敬地摆放在桌案上,又为他沏好了茶。

接下来就是御史的日常。

一杯茶,一摞报,一坐就是一整天。

其中的报,既是邸报,也看民间的小报。

邸报是官方发布的刊物,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的新闻文抄,据说最早出现于汉朝,所谓“邸”,就是各郡在京城长安设有的办事处,常驻于其中的人员,要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写下来,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传送到各郡长官。

不过这个没有确定,有史料考证的则是唐朝的“进奏院状”,到了宋朝“邸报”彻底成型,而“小报”也是这个时期开始流行。

御史平日里的工作,就是翻看各种公关文报,同时从民间小报里也整理出小道消息,再由吏胥和同僚间不断打听,开始抨击朝政,弹劾臣子。

所谓风闻奏事,不必获得真凭实据,只要有风言风语,御史又觉得干系重大,那么他们就可以上奏弹劾,被弹劾的臣子往往要进行辩解,证明自己的行事是无误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许多作恶是很难找到确切证据的,或者说找到证据时就来不及了,御史的风闻奏事,便可以及时遏止大错,制止局面向着更恶劣的情况发展;

坏处同样显而易见,御史的主观占比成分太大,即便是那些品行端正,刚正不阿之辈,都难免予人吹毛求疵之感,有的怀着一己之私的御史,甚至无中生有,专司人身攻击,引为功绩。

公孙策却不喜欢在那些鸡毛蒜皮之事上挑刺,更看不起单纯的人身攻击。

在他的见解中,风闻奏事不是妄言妄语,因此自上任以来,除了发表一些政务相关的见解外,尚未对一位臣子提出过正式的弹劾。

有的臣子就觉得公孙策锐气尽失,有的倒也赞许他没有因为年轻气盛贸然出头,却不知这位根本不管外界议论,只是我行我素罢了。

此时书刊报状,一份份不断阅览,从右侧的未读,移向左侧的已读,尚未到午时,一天的活就干完了。

公孙策记录下了今日所见的小结,也不在工位前发呆,他放衙后可是会找案子解闷的,时间宝贵,将书信取了出来。

察院工作之余,他会读信写信。

比如各地同科寄来的信件,自从得知他成为监察御史里行后,同科的信件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又比如地方上的某位黑炭,双方交流平稳如初,从来没断过,也未因他的官职变化发生任何改变。

“包黑子居然也会结交江湖人士?还称其为侠士?”

此时看了最新的信件,公孙策眉头扬起,不禁啧啧称奇起来。

尤其是脑海中浮现出严肃刻板的包拯,与放荡不羁的江湖人站在一起,怎么想怎么别扭。

正提起笔,准备给包拯写回信,一位吏员匆匆走入,来到桌案边,行礼后禀告:“公孙御史,西平王请罪的文书,入京了!”

“嗯?”

公孙策悠闲的姿态瞬间消失,眼神锐利起来:“去仔细探明情况!”

“是!”

吏员离去,不出一個时辰,又折返回来,给予了更加详细的描述:“西平王李德明一连三封请罪文书,连带着比往年翻倍的贡品,已经入朝!”

公孙策冷冷地道:“请罪书上,可曾提到了李贼元昊,在中京城内行刺我朝使臣?”

汴京对于使团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无论是起初夏人使臣居住在四方馆内,正使狄进居于燕京表示不满,还是后来入四方馆主院后,竟然又遭到了一次行刺,都让朝野上下忿忿不平。

只是最新的进展还没有传回来,而西夏那边显然也在行动。

吏员道:“文书中写明了,如李元昊真敢以下犯上,定废其世子之位,以表恭顺!”

“欲废?那就是还说不准废不废了?”

公孙策眼中厉芒闪动:“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李德明果然能屈能伸,每每认罪,却是根本不改啊!”

不少羌民部落的首领都是这样,不重信誉,能屈能伸,要里子不要面子,但如李德明这种知错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锤百炼的,还是少见。

而且李德明的这个“改”,其实只局限于口头层面,姿态放得够低,语气足够谦卑,讲白了就是愿意装孙子,偏偏有许多人,包括宋真宗在内,很吃这一套。

现在这位西夏之主,又来装孙子了。

公孙策知道必须行动了,将书信收好,站起身来,刚刚出门,就听爽朗的声音传来:“明远兄!”

面对眼前一位同样身穿青袍的热情官员,公孙策行礼:“元规兄!”

这就是被太后钦点的另一位监察御史里行,孙沔了,表字元规,越州会稽,即后世的浙江绍兴人,今年三十出头,亦是年轻气盛的低品朝官。

公孙策是以秘书省著作郎,为监察御史里行,孙沔则是以秘书丞为监察御史里行,论本官品级是高于他的,资历更是甚之。

能当御史言官的,没一个好易与的,历史上孙沔就痛骂一群宰执,说王随和陈尧叟都是庸碌之辈,张士逊也是没有远见,会坏国事的,所以吕夷简不举荐贤能的人,而是将这群废物放到相位上,自己看似退居幕后,实则是让仁宗发现最后还是离不开他,再将其请回来执政,果然仁宗再次征召任用吕夷简……

现在的孙沔,还没有指着宰相骂,却同样是才华横溢,锋芒毕露,不过公孙策与这位同僚接触后,发现此人不仅极好宴游女色,而且性情阴狠,交情就止步于普通同僚。

孙沔倒是很热络,主动上前后,又低声道:“明远兄可听说了,夏贼李德明上书请罪?”

身为御史,消息一定要灵通,公孙策并不奇怪对方也得知了这件事,点了点头道:“我正是为此事,要往台院一行!”

“同去!同去!”

孙沔马上意识到这位要出手了,他察言观色,可不觉得此人是被磨去了锋芒,眉飞色舞地道:“明远可还记得张相公之言,‘德明恭顺,不肖其父,其子元昊,当以中华礼仪,教化感染’‘可寻饱学之士出使西夏,为其讲经,去其戾气,使其知是非廉耻’……呵!简直荒唐!张相也是大儒,让他去西夏为李元昊讲学如何?”

公孙策目光微动:“元规兄准备弹劾张相?”

孙沔断然道:“正是如此!”

御史的弹劾,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打响名声,有了足够响亮的名声,就是晋身高位的前提条件,大半高官显宦,都是从御史开始起家的,包括孙沔如今准备大肆抨击的宰相张士逊。

然而公孙策微微摇头:“张相公擅于内政,不喜战事,此前确实对西夏抱有诸多幻想,然中京行刺的事情传回后,他对西夏再无一句善言,只强调不可轻敌冒进,岂可因过去之言,而遭今日之议?”

孙沔没想到这位会反对,脸色沉下:“明远,如今朝堂之中,还是有一群不愿对外用兵的臣子,若对宰执委曲求全,可会坏了大局啊!”

公孙策不受激将,平淡地道:“我等台谏官,讲究直言相谏,就事论事,秉公心,弃私情,张相公认清了夏贼的真面目,善莫大焉,而那些对夏贼还抱有侥幸之心的,才是我等应该弹劾的对象!”

孙沔猛然愣住。

他突然明白这位的意思了。

不只是针对一个宰相,但凡这个时候对夏容忍的,都是垃圾?

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状元,舍他其谁!(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谜底提前揭晓的凶杀案?》卷末感言第三百章 大荣复 谁骂我一句亡国奴,我杀他全家!第两百三十五章 为了证明你们的清白,案子不得好好查一查?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狄进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试还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装逼了!(第三更)第两百四十七章 军器府库案的真相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经略哥哥》第四百九十章 “锦夜”:除我之外,全都叛了……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读书人?(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太后的威慑有时候比皇帝还管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压天下四百军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个起死回生的人》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侠客第两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马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给你们一个不被我无视的机会第三百三十七章 给“无漏”一点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二十四章 灌汤包贵么?第两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兖州当官,何不一路同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状元,舍他其谁!(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现成的先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单防盗首第两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讲道理的第八章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谁?”“狄进,一位侦探而已!”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梁公的后人,太让人惊喜了(第三更)第两百三十二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个,现在轮到你喽!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两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讲道理的第五百零九章 狄青出击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单防盗首第两百七十八章 不利于两国太平的话,千万不要说!第一百四十章 国子监学子仗义执言,围堵驸马!(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帮一帮可怜人(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两百二十章 从死第一个人开始,就不能停下来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第三百八十章 “金刚会”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动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两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试还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装逼了!(第三更)第两百零三章 一切尽在更新里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场积累第两百五十二章 吕公孺拜师第一十八章 《书院监院遇害事件》第两百九十章 凶手的动机第三十六章 转变思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经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辽帝驾崩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终于揭晓第四百七十二章 李德明倒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四百九十六章 “锦夜”:这不是背叛,是为“组织”锄奸!第四百六十二章 发展江湖势力的李元昊第两百二十章 从死第一个人开始,就不能停下来了第两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长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笑的下马威,到底考验了谁?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经不可忽视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尸总有其用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八十五章 《苏无名传》与《洗冤集录》(第六更求订阅!)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块石头引发的邦交冲突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第两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们有福气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韩纲:父亲过分了,狄相公明明很礼让啊!第两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关键第两百九十八章 机宜司缉拿辽人谍细!闲者退避!第两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录》上线前夕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四百三十章 恶贯满盈之人,该有此下场!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替死鬼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孙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选?第四百四十七章 宋人不惜一战,连宦官都硬起来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点状元也别这么明显啊!第七十五章 谜题全部解开了!第两百六十一章 那个男人要回来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谁把谁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刘筠:老夫自己来答,也不过如此了!(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现在该称驸马一声“中贵人”了(第三更)第两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马第两百八十八章 太后的厌蠢症犯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笑的下马威,到底考验了谁?第两百九十一章 请官家协助破案第五百章 河西宣抚使,超越封疆大吏的位置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进,卷死对手第三十三章 现成的先生第一百三十四章 孙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骗了?(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让李元昊过来解释解释!第四百四十六章 狄青是何人的部将?原来是官家的嫡系!第三章 狄氏家传武器,锏!第八十五章 《苏无名传》与《洗冤集录》(第六更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