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炼钢百官反弹

雨后的汴京天空一片蔚蓝,阵阵凉风吹过,让初夏的凉爽。

汴京城北国资院的建设已经完工,韩绮的一万新军以百人为队,分为一百队岗哨层层拱卫着国资院的安全。

国资院二区作坊之中不停传来阵阵的号子,无数作坊轰鸣而响,打铁声、开石声、苦力声,汇聚在一起,就是一曲劳动的歌。

临近汴水的炼钢作坊是计划外的产物,为此赵磊加拨十万两银子,才让工程队加盖长长一段围墙,将整个炼钢作坊围进国资院二区之中。

雨后的汴京温度在二十五六度左右,本来凉爽的天气却和炼钢作坊不沾一点边。

宽阔的炼钢作坊之中,至少上百强壮劳力,下身围着短裤,**着上身,挥汗如雨的在作坊之中加煤、搬铁,来回忙碌着。

炼钢炉烧得火热,加上封闭的环境,让炼钢作坊中至少有四十度的高温,整个作坊中的工人,挥洒着汗水,奋斗在炼钢的第一线。

“火候到了,开炉!”

随着年长管工的嘶哑高喝,几个工人开始拉起炼钢炉的封口,随着一阵高温的涌出,火红的铁汁从炼钢炉中涌出,慢慢开始凝固。

“又一炉好钢出炉,每人十文的工钱到手,兄弟们记清了,到晚上领工钱不要领少了啊!”年长管工看着凝固的铁汁,一脸喜色的对周围的工人说道,引起工人兴奋的计算和开怀的大笑。

“好了!运矿,准备下一炉!”年长管工大笑对闲暇地几十位强壮工人说道,

“总爷!没有铁矿石了。”这时炼钢厂外一个工人突然跑进来,愁眉苦脸的对年长管工说道。

“什么!怎么会这样。没有矿石了,我们吃什么啊!”年长管工突然暴跳如雷的大声说道。

赵磊为了提高作坊工人的工作效率,采取了低薪高奖的俸禄计算方法,炼钢厂普通工人每月固定俸禄百文,比起一般作坊五百文的工钱低很多,然而赵磊付给这些工人的奖金却很可观,出一炉钢十文工钱,而炼钢厂每天能产钢十炉,只要你肯干,每天肯定有百文的工钱。一个月下来至少三两银子的将近,比起其他作坊的工钱高五六倍,这种奖金制度让炼钢厂工人地工作效率提高很多,然而让这些人担心的事情生了,朝廷矿石的供应已经跟不上他们炼钢的度。

“刚才我问了外面几位官老爷,下一次送矿石的队伍在三天之后,也就是说这三天我们开不了工了。”外面走进来的工人愁眉苦脸的对年长管工说道。

“不行!我得去找大人说道说道,三天不上工,要耽误多少工钱啊!”想起原本三天赚取得三百文工钱,老管工很心疼得自语说道。

老管工所谓的大人。并不是国资院使赵磊,而是赵磊派去管理二区所有作坊的幕僚庞柏。如今的庞柏终于算是熬出头了,一下子管理了数百作坊和几万工人,虽然依然是赵磊地幕僚,却挂着朝廷八品的管带之职。

国资院最机密研究院地书房之中,赵磊正在跟苏洵诉苦,诉苦的原因很简单,赵磊大儿子赵锋马上五岁了,按理应该受到官家蒙荫恩赐,按照赵磊的官职品级,得一个七品虚职。然而范仲淹的新政如约而来,改革蒙荫的诏令一下,赵府的大公子马上成为第一批牺牲品,气的田岚天天在赵磊耳朵边大骂范仲淹。顺便埋怨赵磊交友不慎。

“呵呵!嫂夫人也是为儿女担忧前程,不过确实多余,锋儿虽然不到五岁。但聪慧之才已经略显一二,只要用功,不愁进士出身,加上大人在官场如日中天早晚拜相,一个实职官位不愁,何必如此埋怨呢!”苏洵听到赵磊的诉苦,笑呵呵的回答说道。

“聪慧,赵府谁不知道,你家那个小子才真的聪慧呢!骗得我家三个小子一个闺女,每天跟着你家小子到处跑。”赵磊撇了苏洵一眼有些嫉妒地说道。

“你说轼儿,小儿太顽皮了,就是有些小聪明,也难登大雅。”苏洵嘴上谦虚,脸上却一脸得色出卖了他心中对自己儿子的骄傲。

苏轼如果是小聪明难登大雅的话!中国历史上几千年还真的找不到几个聪明人了,这家伙命怎么这么好,看老苏家几个孩子,苏家兄弟不说了,苏小妹才一岁半,嘴已经甜地从赵府哄走多少好东西了,自己家那几个儿子,调皮的气死人,最可气的喜欢舞刀弄枪,跟自己小时候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地,真是让人气愤!赵磊看着得意洋洋的苏洵,心中不平衡的想到。

“大人!二区庞大人送来公文。”就在赵磊心中不平衡的时候,一个文吏走进来对赵磊恭敬说道。

此时的国资院已经军事管制,一区军营中的军人还可以回家,到了二区的作坊,出门就要打报告了,而研究院里面的工匠还有官吏

国资院被再次分拆,否则一声都没有出门的机会了,和作坊区够大,里面集市、酒铺、澡堂等各种生活店铺很基本上可以说是小城镇了,里面居住的人就算不出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庞柏根本没有进入研究院的资格,所以只能将作坊里面的事情以公文形势送到研究院来。

“庞柏送来的公文,看来作坊那边一定出什么事情了。”苏洵听到庞柏送来公文马上对赵磊说道。

这时赵磊正在观看公文,看完之后,一脸苦笑将公文递给苏洵说道:“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小看了炼钢厂的炼钢能力,如今铁矿的供应已经跟不上。”

“我的天啊!一个月出产精钢三十万斤,平均每天一万斤精钢,一座炼钢作坊,产量居然这么大。怪不得铁矿跟不上了呢!”苏洵看着公文惊呼说道。

“是啊!整个大宋每年精钢的产量才三十万斤,炼钢厂一月就能完成朝廷一年地任务,铁矿跟不上也正常,不过炼钢厂如今缺少铁矿,就这么闲置也不是办法,看来要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弄点铁矿了。”赵磊这时皱眉对苏洵说道。

“大人能想什么办法,朝廷每年开采的铁矿数量有限,除了分配汴京军器所之外,还要分配各州以供打造农具和民用铁器,大宋百姓上亿。民间用铁比军用更多,如果动了供应各州的铁矿,一旦耽误了春耕秋收,可是大罪名啊!”苏洵苦笑看着赵磊解释说道。

苏洵说的不错,北宋经过百年休养生息,人口已经达到封建时代的颠峰,然而其他配套科技却没有跟上,就好像开采技术,大宋每年的铁矿产量有限,要供应朝廷军器所。朝廷用铁衙门,大宋各地州县等等地方。加上大宋的人口基数和用铁数量,导致铁矿供应向来不足,而军器所已经是优先供应,炼钢厂的出现让铁矿开始供应不足,如果动其他地方的铁矿,影响肯定很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开采量,不过这种事情涉及到地事情太多,朝廷很多政府工程正在动工,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的劳力。强行摊派劳役给百姓的话,赵磊肯定会承担天大的骂名,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耽误三天就耽误三天吧!让炼钢厂的工人去其他作坊帮忙。前一段时间积攒的铁矿如今被消耗一空,我估计以后每个月至少要耽误十天,也就是说。炼钢厂的钢铁产量会从三十万减到二十万,不过足够支持军器所所有装备的打造了。”赵磊听完苏洵的话,沉吟一番之后,只能无奈笑着说道。

“大人可以对朝廷上个奏本,说明炼钢厂的情况,炼钢厂地产量也是政绩,只要公开说出来,铁矿的事情让朝廷想办法解决地话,炼钢厂绝对能让大人在政审之中加上重重的一笔,何乐而不为呢!”苏洵这时再次提醒赵磊说道。

“等一段时间吧!你也知道,最近我是躲到国资院的,朝廷那帮人疯了,串连那么多官员反对改革蒙荫,不知道当初他们干什么去了,如果当初反对,新政闹不起来,不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吗!真是的,害的我也躲到这里来了,我师兄王素更惨,直接躲到华山道观去了。”赵磊有些幸灾乐祸的对苏洵说道。

“范仲淹他们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啊!听说要举行什么科考,将所有蒙荫的官员子弟全部集中起来考试,不能通过的全部收回官职,很严重的事情啊!只要没有参加过科考地全部都要考试,寇准最小的儿子今年都五十了,外方知州都需要回来考试,什么事情吗!简直是扯淡吗!”苏洵这时也开始看不惯范仲淹他们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行为为那些老人诉不平说道。

“所以百官如今反弹如此剧烈,除了朝中那几个重臣,几乎所有人都串连起来反对蒙荫考试了,不过他们反对的是蒙荫考试,而非蒙荫,这里面估计有什么猫腻,范仲淹估计在玩什么以进为退地把戏,等那些反对官员聚齐了,然而突然宣布蒙荫考试年龄为三十岁以下,绝对能分散反对官员的怒火,蒙荫考试就名正言顺了,这一招玩的不错,范仲淹越狡猾了,不知道是谁支地招,高明啊!”赵磊微微一笑对苏洵说道。

“哼!高明!越高明越得罪人,等百官反应过来,现被范仲淹耍了之后,就会更愤恨范仲淹等人,等新政失败落井下石的人更多,别看现在度过一个难关,为以后树下无数敌人,得不偿失啊!”苏洵冷笑反驳赵磊的见解说道。

“这不正是我们想看到的,新政得罪的人越多,就会越快结束,大宋朝廷就不会伤到元气。”赵磊一脸诡异的看着苏洵笑着说道。

范仲淹这招,不会是你出的吧!苏洵看着赵磊,心中有些寒的想到。

第5章 无罪出狱第15章 大地震,平地起风波第19章 猛女天降第1章 荣耀,官家亲自迎接第2章 有政治目的的庆功宴第19章 猛女天降第10章 返赵府,盘点新军事第4章 贤王元俨第17章 天职之争第22章 馨兰之恋第21章 设伏兵,伏击麻逸军第13章 夏辽第18章 痘苗贸易第25章 暴利痘苗第9章 返汴京,惊闻坏消息第8章 暂停留,西夏克三州第22章 争功劳,炸药桶立威第7章 离汴京,指点解心病第2章 论形势,图谋霸南海第5章 见公主,论编练新军第27章 再抗旨,长公主南下第23章 战斗,超强武器的使用第7章 王德用的支持第14章 赵祯的愤怒第19章 疑惑第8章 西夏事,元昊欲称帝第3章 店铺开张第20章 入京第22章 军事改革(1)第19章 潘楼之会第7章 齐返京,老友聚汴京第14章 政审完蒙荫改革第9章 赵明、范全第2章 中书第7章 发财第13章 夏辽第1章 见索氏,了解世界事第8章 一家哭和一州哭第27章 比武杨府第11章 眉山第3章 黯然出场第2章 峨眉第5章 治疗红疮第2章 获罪入狱第19章 袭城登基第19章 上朝时争吵不休第7章 伸援手,皇后变女仆第6章 离别前,西夏攻三州第25章 纳索氏,交恶西夏国第16章 尘埃定,被贬杭州府第6章 赵祯的忧虑第24章 苦战,最后的惨胜第3章 元俨逝朝廷震动第22章 军事改革(1)第15章 扬名汴京第14章 解钱荒,赵磊再出手第8章 不会骑马的骑兵第8章 一家哭和一州哭第22章 千夫指新政失人望第7章 周岁苏轼第20章 战始第10章 暂罢兵,图谋再结盟第9章 赵明、范全第11章 妇人心,阎文应之死第11章 战报到,朝廷大扬眉第1章 见索氏,了解世界事第11章 两使到,三国大谈判第10章 适得其反第15章 以死抵罪第20章 识中书光化军变第4章 士气低落的庆州军第20章 寻矿山,官家赐藩狗第20章 水泥出风云再起第6章 审政绩,功勋足封侯第1章 祸福?第26章 耻辱的战果,返京前的复仇第23章 河套马贼风暴第24章 为渔翁,辽国欲攻宋第16章 德明第11章 汴京风月第17章 聚朋友议事赵府第6章 夏使到,李若谷出招第4章 大棚第22章 升国公主第2章 获罪入狱第22章 军事改革(1)第4章 英雄救“美”(下)第11章 吕氏名门第26章 守本分,装病抗圣旨第9章 改科举,吕夷简回归第7章 伸援手,皇后变女仆第13章 杀机第15章 风云起,兵发麻逸国第24章 为渔翁,辽国欲攻宋第25章 纳索氏,交恶西夏国第23章 战斗,超强武器的使用第9章 弃残军,元昊突围走第9章 赵明、范全第12章 私煤事牵涉皇后第12章 银铜荒,赏赐成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