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盐茶问题

宣佑宫中,赵祯很忧虑的坐在龙椅之上,事实上赵祯他不得不忧虑,因为如今大宋的情况,已经开始有些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向,不是他想要的那种,他已经开始感觉大宋有江河日下的趋势。

参知政事宋绶的话,让赵祯认清楚了这种趋势的来源,但是性格有些懦弱的他,却没有丝毫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官员的增加,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朝廷有科举,必须要增加官员,否则那些读书人,就没有了进入官场的渠道,会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而官员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蒙荫制度带来的,想朝廷不增加官员,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科举和蒙荫制度。

但是可能吗!取消科举,多么荒谬的事情,科举取才,关系到大宋的江山社稷,大宋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出身科举,一旦取消,恐怕整个大宋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取消蒙荫制度,更是不可能,朝廷文武百官怎么都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以吕夷简为例,吕家五个孩子,全部都是蒙荫而入仕,如果取消蒙荫制度,那些为大宋辛苦操劳几十年的文武大臣,不反了才怪。

不能取消科举,不能取消蒙荫,赵祯和朝廷,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宋官员越来越多,官员俸禄支出也越来越多,户部的银钱缺口也越来越大。

宋绶所说的其他三个问题,在赵祯看来,都是不得不出现的问题。

大赏群臣,致使户部财政紧张,赵祯一点都不觉得愧疚,毕竟他刚刚亲政,如果不对文武百官表示表示,收拢一下人心,谁知道那些官员会怎么说,难道一上来就直接减百官的俸禄,傻子皇帝才这么干,不过仔细想想,一亲政就加上百大学士,所有的官员基本都加上一个虚衔,造成户部增加将近二百万贯的支出,确实有些过分,不过事情已经做了,难道一点理由都没有就将那些职务给撤了,百官还不闹翻天啊!

宗室开支的增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那些孩子都是赵家的骨肉,难道让他们一出生就吃苦啊!宗室开支散叶,给他们的父亲加封,这是太祖时期留下的规矩,是为了让赵家宗室更加繁荣,太祖留下的规矩啊!赵祯敢违抗吗?

至于军费开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西夏元昊野心勃勃,加上地方军队三十年没有动过,从厢军挑选精锐补充禁军,强干弱枝的方针政策,也是太祖留下的规矩,况且这时保持大宋安稳最好的办法,难道因为户部没有钱就废掉,那个大臣敢提出这种建议,恐怕马上会被发配岭南。

想来想去,宋绶提出的这些钱,都是必须要花的,一点都不能省,既然支出不能减少,就只有想办法增加收入了。

这些事情不但赵祯明白,下面朝廷七大重臣也都明白,所以他们都在忧虑,忧虑的原因,就是如何增加朝廷的收入了。

“增加两税?”宰相李迪看着左右的同僚,说出这个最简单,但是最愚蠢的办法。

“万万不可,增加两税只能解一时之燃眉,但对社稷的破坏却很久才能消除,杀鸡取卵的事情,不可为!”李迪的话刚刚出口,就被宋绶极力反驳回去。

“启禀官家,我们可以铸大钱,以解燃眉,用包铁铜钱代替现在的铜钱,这样产铜不足的问题就解决了,用大钱兑回小钱,然后把小钱回炉从铸大钱,这样短期就能获得大笔的银钱,足够缓解户部银钱不足的缺口。”李迪的馊主意刚刚被驳回,蔡齐就提出一个更加馊的主意。

“铸大钱,说的轻巧,包铁钱一旦出现,民间恐怕就会学着铸包铁钱,甚至纯铁钱也会跟着出现,到时大宋铜钱就会贬值,虽然可以一解燃眉,但是几年后对大宋的危害更大,更加不可为。”宋绶不愧是兼着三司使的执宰重臣,对大宋经济的了解比其他几位重臣深的多,对李迪和蔡齐的馊主意一个接一个批判说道。

宋绶的批判让这些重臣怒目而视,但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吕夷简看着官家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沉吟片刻,又一个馊主意出现了。

“我们可以加大发行交子,换取民间的铜钱,大宋民间百姓富足,手中积累大量财富,这样就可以弥补户部的缺口了。”吕夷简有些忐忑的说道,他虽然是大宋宰相,但是在经济财政方面,却没有宋绶了解的深,话说出来,马上看向宋绶,希望这个三司使不会再次反驳批判。

但是吕夷简失望了,他的话刚刚说完,宋绶马上再次出列反驳说道:“万万不可,交子从收归朝廷一来,一直保持定量的发行,主要原因是朝廷没有足够的银钱为交子做备付金,一旦交子加大发行量,势必使百姓拿更多的交子兑换现钱,现在朝廷户部已经没有多少银钱,根本不能支付这些交子的兑换,如此一来,交子就会严重贬值,朝廷在交子上建立的信用就会失去,到时对户部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啊!”

赵祯听到这里终于火了,正好手边有一杯甘龄送过来的提神清茶,站起来抓着茶杯使劲向地下一摔,怒声对宋绶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什么可行,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大宋一百二十万军队,因为积欠饷银而哗变,到时不用西夏和辽国出兵了,大宋就已经跨在饷银上面了。”

“启禀官家,微臣请废三司钞引制,改为现钱交易!”看到火大的赵祯,宋绶心中感叹,他说这么多话,就是为了引起赵祯的怒火,然后为这番话的通过打下基础,因为他知道,如果官家赵祯犹豫不决的话,废钞引的事情,百官肯定不会同意,而钞引制度现在漏洞百出,成为贪官勾结商人贪污钱财的主要手段,这里面牵扯到太多的朝廷官员,水实在太深,如果官家赵祯不能下定决心,他绝对不敢提出这种建议。

废钞引,改现钱!宋绶的提议一出,其他几位朝廷重臣再次愣在那里。

钞引制度来源于大宋的入中制度,所谓入中,就是后世的异地支取。

北宋时期,秦凤、永兴军、河东三路长期屯驻重兵,军储不可少缺,但是三路本地的租赋不足养兵,而从各地调集银粮又负担太重,而且太过扰民,所以就入中制度。

所谓入中,就是商人收购边疆的银粮,存到当地的三司转运衙门,得到存入凭据后,就可以用凭据从汴京或者其他地方异地支取存入的那些物资,或者商人将银粮存入汴京,从边疆支取也可以,这就是入中制度,不过是异地支付的早期形态。

随着盐法和茶法改革加入入中,大宋的盐、茶贸易,从朝廷独家买卖,发展到朝廷收,商人卖,从此官商勾结在一起,开始瓜分盐茶之暴利。

而盐茶钞引就是官商勾结谋取暴利最好的方法,由于盐茶的买卖,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商人只能从朝廷官员那里,得到盐茶钞引之后,才能得到买到盐茶货物,运到北方谋取暴利。

本来依照入中的规矩,百贯的盐茶钞引,从产地运到北方,就可以获得十五贯的免税货物,这十五贯的免税盐茶,就是商人的利润所在。

但是真宗之后,刘太后垂帘听政,重用夏竦这北宋第一大贪官,这厮端是了得,居然将百贯的盐茶钞引,以五十贯的价格卖给商人,从中收取商人的巨额贿赂,之后,官商开始勾结,百贯盐茶钞引的价格,最低居然卖到十贯一张,朝廷从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才导致如今户部无钱的尴尬局面。

而赵祯朝廷之中,大部分官员都从盐茶钞引中获取过巨利,如今宋绶要废掉盐茶钞引,改为现钱制,如此一来,无论商人和朝廷官员,都将无法从中获取暴利,到时肯定会找宋绶的麻烦,可见宋绶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才敢对官家赵祯说出这个提议。

“废!废盐茶钞引,实行现钱制度,如果再弄不来钱,朕就找夏竦的麻烦,如果不是他,盐茶钞引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盐茶现钱还不行,朕就让那些从盐茶钞引中谋取暴利的商人和官员的钱,全部吐出来!”气头上的赵祯,听到宋绶的话,马上想到这位臣子提出这个意见,承担多么大的压力,如果不支持他,恐怕盐茶这块的损失,会越来越大,聪明的赵祯借助怒火,大声的咆哮说道,并传出一个明显的讯号,让朝廷的官员不要阻挡盐茶现钱制度的实行,否则就要翻旧帐了。

果然,赵祯的怒吼声被其他几位重臣深深记在心里,宋绶心中暗爽的同时,吕夷简等人,都在暗自揣测,盐茶现钱制度的实行,肯定会引发很大的风波,他们这些人,是支持,还是反对呢!官家说的这么决断,是真心要改革,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都是珍惜羽毛的朝廷重臣,盐茶钞引的事情,和他们都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赵祯真的翻旧帐,对他们有没有好处呢!

这一刻,他们都在衡量着弊端,考虑今后的政治倾向和以后的路!

第19章 新军始,两相争朝堂第13章 纳败将,海军增实力第12章 使夏辽,允让失秘卫第14章 盟潘家,一举夺铁案第15章 夏辽斗恶战开始第9章 改科举,吕夷简回归第2章 议战事,赵磊定计策第14章 解钱荒,赵磊再出手第17章 年号之争第27章 迷茫事,馨兰话未来第15章 火炮第17章 祭祀天贡院监考第8章 科举至,赵磊上奏折第13章 功成名就第13章 吕府中秘议新政第11章 眉山第20章 森严搜查第10章 暂罢兵,图谋再结盟第9章 杨府文广第20章 寻矿山,官家赐藩狗第9章 议新军,设计揽权力第14章 灭顶事,公主怀孕了第21章 满疮痍两淮大乱第5章 伸援手,平乱安化蛮第9章 拜师第14章 潘楼诗会(下)第17章 唃厮啰使者第17章 年号之争第6章 训练准备第1章 荣耀,官家亲自迎接第3章 庆州第2章 范仲淹立功返京第7章 伸援手,皇后变女仆第25章 起杀心,大宋受威胁第13章 君臣交心(中)第26章 树大招风第25章 杜衍栽赃范仲淹倒霉第8章 科举到,赵磊成考官第14章 政审完蒙荫改革第6章 威名盛,逼降安化蛮第4章 造过失,赵磊游梧州第6章 威名盛,逼降安化蛮第11章 赵怀古的报应第1章 祸福?第5章 见公主,论编练新军第22章 升国公主第2章 御赐三绝第28章 公主到,赵磊始北上第17章 转瞬三年第18章 蒙荫考希文设套第26章 耻辱的战果,返京前的复仇第16章 大炼钢百官反弹第17章 天职之争第2章 返广州,夜谋论危机第24章 元昊败,索氏逃大宋第12章 潘楼诗会(上)第22章 突变,擒生军的出现第20章 森严搜查第2章 峨眉第11章 汴京风月第5章 伸援手,平乱安化蛮第12章 银铜荒,赏赐成难题第15章 大地震,平地起风波第10章 军屯第1章 见索氏,了解世界事第25章 西夏的伏击,龙马岭之战第14章 盟潘家,一举夺铁案第6章 审政绩,功勋足封侯第20章 大决战,科技对野蛮(上)第10章 疫苗试验第4章 苏洵到,敌手暗出招第4章 英雄救“美”(下)第10章 疫苗试验第16章 皇后之争第7章 伸援手,皇后变女仆第14章 三管齐下第25章 暴利痘苗第15章 吐心思,寻谋黑金财第24章 论修路准备抄地皮第17章 转瞬三年第4章 留索氏,遇刺枪发威第24章 论修路准备抄地皮第12章 私煤事牵涉皇后第3章 北宋第21章 设伏兵,伏击麻逸军第19章 论运会,惊现百官图第5章 三边之变第2章 论形势,图谋霸南海第6章 太子太傅第5章 三边之变第8章 不会骑马的骑兵第19章 新军始,两相争朝堂第19章 谋新政恐怖秘卫第21章 高士尧败北。广州城..第9章 落井下石第25章 黑火药,手雷和地雷第12章 亡国军,意图投大宋第2章 峨眉第24章 要向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