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迁都长安

晋王府。匕匕····蛧·首·发

皇宫内发生的事情晋王很快便知道了。

所以他将苏另看找来征询苏另看的意见,苏另看思索片刻,道“虽然罗通深已经被抓,但我们此时还不宜过早的在禁军安插我们的人,因为圣的反应有点怪。”

“怪?”晋王微微凝眉,隐隐间又好像有所发现。

苏另看颔首“古东林因为私藏兵器的罪名被捕,后来罗通深在我们的陷害下也被捕了,圣不是笨人,难道看不出这其疑点很多?可他却并没有此提出让人调查的事情来,他只是将罗通深给关押了,后续的事情根本没有。”

“你的意思是说圣有所怀疑,但没有出手,因为他有更大的阴谋?”

苏另看点点头“正是,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急着安插人马,反而是了圣圈套,其实像这种事情我们根本急不得,不如慢慢来的好,而且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王爷去办。”

“更重要的事情?”

“是,如果属下所料不差的话,圣是时候提出迁都长安的事情了。”

听到迁都长安这几个字,晋王眉头顿时微微一凝,这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他能不能保存自己势力的问题,他必须谨慎面对。

“苏先生说的不错,好,既然如此,那安插人马的事情先缓一缓。”

秦氏酒楼。

古东林端起一杯酒望向柳味和展青道“这才若非柳大人和展护卫相救,在下要冤死狱了,大恩不言谢,这恩情我古东林记下了。”

对于古东林的这句话,柳味露出了一丝浅笑,其实要收买人又何须那个人言之凿凿的说自己愿意归顺呢,只要让他明白大家可以共富贵共患难行了。

“古教头客气,本官与你之前并无交情,这都是展护卫的功劳。”

古东林笑道“这个在下清楚,但若非柳大人的安排,在下又怎能洗刷冤情,多谢多谢。”

客气的话说完,大家便开始饮起酒来,大概喝到半酣,柳味突然叫停了。

今天大家虽然高兴,但酒却是不能乱喝以及喝多的,古东林身为禁军教头,酒量是很大的,不过柳味说停,他也不勉强,立马不喝了。

展青得了柳味暗示,将古东林叫了出去,有些话柳味不好说,但展青跟古东林是朋友,却是可以稍微提一下的。

而在他们两人离开之后,秦云这才从后面走出来。

“大人,您看这古东林能为我们所用吗?”

“古东林这样的人不怕任何威胁,也不会被金钱和美色所诱惑,但他有一个弱点,是太过重情,本官救了他的性命,他自然会为我们所用。”

听到柳味的话后,秦云突然破口问道“大人也是重情的人吗?”

秦云这话很小,小的她以为只有自己能听到,可柳味还是听到了,他望着秦云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头,在手收回来的时候在她光滑的脸颊停留了片刻。

“重情的人苦。”

秦云的心突然暖了起来,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虽然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可她的心是突然暖了起来,很幸福。

--------------------------------------------------

初夏时节,这天早朝的时候,外面下着淅沥沥的雨,让这个夏天凉爽了不少。

群臣例行说完一些事情后,赵匡胤望着朝百官,提出了迁都长安的事情,而赵匡胤提出之后,立马在朝堂引起了轰动。

之前已是隐隐有人传圣有意迁都长安,但迁都这等大事,若非赵匡胤亲自开口,这些朝臣还是不敢相信的。

而如今的情况是,赵匡胤亲自开口了。

赵匡胤望着群臣,问道“长安城四面环山,有险可守,迁都长安能让我大宋万世长存,相汴京,道路太过平坦,离敌人太近,很容易被敌人南下直逼,朕欲迁都长安,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骚乱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武王赵德昭站出来道“长安乃唐朝古都,繁华至极,若能迁都长安,我大宋也必能再现盛唐时的辉煌。”

武王赵德昭这么一说,他的那些人也都纷纷站出来表示赞成,他们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说长安城风气好的,又说长安城坚固,敌人断攻不破之言。

当然,武王赵德昭的人也有反对迁都的,只是他们得了武王赵德昭的暗示,算你不赞成,但也不能站出来说,你哪怕不开口表态,也不能说。

武王赵德昭需要的是他的队伍里必须有一致的声音,谁若敢跳出来唱反调,看他不打断那个人的腿。

朝堂一下子全是武王赵德昭的人在那里议论纷纷,赵匡胤心里有点高兴,自己的儿子果真跟自己是一条心,而且看到自己的儿子势力不弱,有跟晋王、魏王争夺的实力,他也甚是欣慰。

可在这个时候,当朝宰相沈义伦突然站出来道“圣,迁都乃我朝大事,不可说迁迁啊,迁都长安对我大宋的确有不少好处,但我们当前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如说迁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我大宋时正与南唐交战,我们是否有精力迁都?”

沈义伦身为当朝宰相,不可能说什么事都顺着赵匡胤的,赵匡胤想迁都,可他考虑过实际情况吗?算赵匡胤不能考虑,他沈义伦能不考虑,他不考虑,他这个宰相是不称职的。

沈义伦这么一开口,朝反对迁都的人立马站出来表态,他们的理由也是各种各样,如有说现如今的汴京好的,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养活了不少百姓等等,也又说长安城自从经过了五代十国之乱后,已是大不如前,不如他们现如今的京城繁荣。

如此等等。

一时间,朝堂之两大势力唇枪舌剑,辩论的可谓难解难分。

赵匡胤坐在龙椅望着堂下群臣,柳味微闭双眼,好像这些事情跟他一点关系没有,这让赵匡胤知道这次的事情柳味并不想参与,事情太大,他虽身为参知政事,但迁都事情又岂是他能够左右的?

晋王站在人群,脸不悲不喜甚至也不急,无论双方吵的多厉害,他始终一句话不说。

魏王晋王更为镇定,他甚至根本没将这些事情当回事。

赵匡胤扫了一眼后,挥了挥手,朝群臣见此,连忙安静了下来。

“迁都一事,事关重大,朕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思量了许久的,长安城地势险要,能保我大宋安稳,相较汴京,则太为开阔,我们与敌人交战是非常容易,可敌人要打我们也容易的很,都城嘛,还是要有险峻地势才好,这样才能够更为安稳,不是吗?”

从赵匡胤的这句话里,谁都听得出来赵匡胤的意思,他是坚持要迁都的,如果没有人能够劝住赵匡胤,迁都的事情怕是板钉钉的事情。

而在群臣暗自嘀咕的时候,晋王突然站了出来,道“圣,臣弟不同意迁都。”

赵匡胤微微凝眉,从今天早朝那些反对的人马来看,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要反对自己迁都了,其实他迁都出了因为无心和尚的话外,另外也是想打破京城现在的势力格局。

“哦,晋王为何反对?”

“圣,长安城是汴京坚固不假,可迁都长安城真能保我大宋万年基业吗?若真能保朝堂基业,那大唐为何建国一百多年便被安禄山给攻进了长安,为何大唐三百年基业不到便遭遇了灭国之灾,更闹得整个大地生灵涂炭?”

晋王句句凝重,说的荡气回肠,朝臣听得心激动不已。

“臣弟以为,一国之繁荣安慰,在德不在险,若君臣团结,君臣和睦,君德行令人信服,万民敬仰,算都城四周没有天险又何妨?我大宋百官,我大宋千千万万的百姓可当天险。”

晋王一番话说完,赵匡胤顿时不语。

在德不在险,这是一句很冠冕堂皇的话,有用也没有用,可赵匡胤却反驳不得,因为反驳了表示自己并不看重德行,如此一来,又如何服众?

隐隐间,赵匡胤好像看到了一股舆论的力量,这些人以这句话为依据,狠狠的反对迁都一事。

其实在赵匡胤看来,德行是很重要的,可如果又天险又有德行,岂不是更能使国家牢固?

也许大宋前几十年的君主都能够有不错的德行,可自己的后代子孙谁又能够肯定他一定能有好的德行?

可因为后代子孙德行不好,他大宋要被灭亡吗?

迁都长安,是为后代子孙考虑的啊。

可这话他能说吗?

谁都想要自己的国家更加强盛,自己的子孙各个不凡,那么自己子孙有可能出现败类的事情谁又愿意提及?

他觉得晋王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才敢在朝堂说出这样一幅冠冕堂皇的大话来。

许久之后,赵匡胤眉头微舒,道“此事以后再议。”

第344章 惊恐散开第395章 残忍第490章 成擒第513章 商州爆炸事件第403章 隐世第548章 折兵第466章 败城第259章 杀心第127章 阴谋之前第438章 亲情牌第84章 悲鸣第327章 长安长安第280章 棋路第200章 海途第467章 意外第98章 文房四宝第472章 帮他一把第225章 生意外的生意第546章 结仇第357章 你跳我跳第187章 风雨来第71章 声势第472章 帮他一把第193章 海贼第332章 京城风波第254章 京师第299章 慈安局第98章 文房四宝第170章 借兵第222章 当街立誓第278章 比比比第294章 接洽第154章 罢市第317章 宋朝的选择第116章 御将第363章 这是阴谋第125章 余韵第496章 夜雨第21章 盘龙棍第112章 科举改革第373章 北伐开始第289章 同仇第384章 冷冬第509章 犹豫与抉择第42章 赌约第397章 登基之前第56章 加官第377章 难敌第2章 重振柳家第308章 诛心第277章 挑战第173章 义无反顾第281章 送钱第183章 飘香酒第193章 海贼第419章 川蜀事第370章 矛头直指第475章 张齐贤的办法第83章 喜庆第29章 葡萄美酒第365章 四方云动第65章 青天铡刀第353章 犹豫的选择第486章 失败第220章 乱乱乱第2章 重振柳家第83章 喜庆第448章 腹背受敌第225章 生意外的生意第495章 安排第287章 变天第404章 算计第361章 迁都大事第344章 惊恐散开第416章 稍微的透露第374章 新嫁娘诗第473章 彻查第50章 家食天下第389章 偏爱第387章 大宋天子第130章 野心第154章 罢市第516章 秘方第399章 看准时机第40章 风雨一击第509章 犹豫与抉择第403章 隐世第252章 吴越事第39章 词牌名第377章 难敌第331章 往事如风第135章 归心第205章 遇敌第340章 才情第543章 闹事者第174章 禁酒令第266章 祸起南唐第213章 破敌第255章 朝难第75章 外使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