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切都是为了抗金大业

接到宗泽马上就要抵达开封的消息,李纲亲自率人迎出城十里。

跟随宗泽一道回来的王善想不到名满天下的李纲会亲自出城迎接,非常惊喜,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李纲将宗泽和王善迎入开封后,直接带他们去见皇帝赵谌了。

在李纲、宗泽和王善一行抵达皇宫门口时候,皇帝赵谌在王晨的相伴下,亲自迎出了皇宫。

这是谁也没想到的情景,顿时皇宫门口跪了一片黑压压的人。

“宗爱卿辛苦了!”在王晨的跟随下,赵谌走到因为劳累辛苦而显得越加憔悴的宗泽面前,亲自将他搀扶了起来,再以一副很感动的口气说道:“宗爱卿为了国之大事,为了抗金大业,为了早日迎回二圣,不辞辛苦,今终于招抚许多义士前来勤王,朕非常感激。”

“陛下,这是臣责无旁贷要做的事,万不敢当陛下如此赞赏!”虽然知道赵谌的行为并不一定是本意,应该是王晨在边上的“蛊惑”才这样礼待他和王善的,但小皇帝当众表示了对他所作所为的认可和赞赏,宗泽已经满足了。此前在赵构麾下,诸多请求得不到满足,做了事得不到认可,宗泽虽然满腔热情地为国做事,但经常被扑冷水,心里总是有怨念的。如今小皇帝认可了他所做的一切,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如何不感激?

在对赵谌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后,宗泽马上介绍了跟在他身后行礼的义军头领王善。

王善虽然说聚众几十万,但到底只是一介草寇,见到宗泽这样的名臣时候已经是诚惶诚恐了,宗泽几句大义的话下来,他就甘愿听从朝廷的诏令行事。抵达开封城时候,得到李纲这样的权威更重的官员迎接,当时激动的就有点失礼了,及至见到小皇帝赵谌,并得其亲自迎接,腿都软了,跪在宗泽身后都起不了身,话也不知道怎么说。在赵谌依王晨授意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并希望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率部抗金时,也不知道回话,直到宗泽用力一咳嗽了几句,这才回过神来,拼命地磕头谢恩,表示以后一定会忠心报国,绝不辜负皇帝的期望。

王善被授以侍卫马军司的统制官,其部下最精锐的两万人马中一万人将暂时归于王晨所领的殿前司,其他各部将马上整编,分别编入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加强训练,准备迎击再次南下的金人。三衙禁军在金人南攻时候损失殆尽,赵谌继位后,没能力重建,王善部几十万人马被招安,三衙禁军有机会重建了。架子必须要早些搭起来,人马可以慢慢补充。

王善原本集聚义军就是为了抗金的,他们的家鄉或沦陷于金人之手,或者遭战乱重创,无田可种,无业可创,被逼的走投无路,朝廷只要给他们饭吃,给他们一个名份,他们怎么会不屁颠颠接受招安呢?另一路义军张用也是如此,人马得到了朝廷的招抚,以后待遇和其他军队一样,他们自己也都被授以各级官职、职务,可以算是苦尽甘来,洗心革面,走上重生之路了,如何不欣喜?

宗泽返回开封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整编王善、张用及其他被朝廷招抚的义军之上,并且积极为有可能发生的再次与金人之间的战争做准备。

王善、张用等义军头领归朝后,已经知道自己的人马将要被折解,他们虽然有点不情愿,深怕宗泽过河拆桥什么的,到时将他们晾到一边,但在抵达开封后,几天呆下来,终于完全接受这一事实,积极协助宗泽整编各部人马,并操持各部的训练。

让王善、张用放心的原因是,宗泽非常坦诚地对待他们,折分各部前都会先与他们详细商议,李纲也非常礼待他们,代表皇帝旨意的王晨也没有任何看轻他们的意思,最终他们抛却顾虑,拿朝廷大员的身份看待自己,全力支持宗泽做事。可以说,正是宗泽、李纲在行事时候表现的大义凛然,丝毫不为自己名义着想的行事态度感动了王善、张用。在麾下的人马被快速整编的时候,王善、张用还亲自劝那些不情愿的手下将领,让他们依宗泽的令行事。

“一切都是为了抗金大业!”

这是李纲、宗泽和王晨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王善劝服手下弟兄们时候经常说的言语。

在几十万义军先后抵达开封,准备勤王抗金之时,其他地方的一些勤王之师也抵达了开封,只不过数量并不是很多,但这些数量不多的勤王之师大多都是原大宋的禁军或者厢军编制,朝廷很好调用。随勤王之师一道来的,还有数量不少的粮食,各州上缴的赋税。

各部义军得朝廷招安时候,将各寨子里的全部家当都搬来了,包括钱粮。

只不过这些钱粮还是远远不够,开封是要长期坚守下去的,这里是大宋的国都,也是抗金最前线的地方,朝廷继续下诏,令各州募集更多的人马进京勤王,并送缴更多的钱粮供朝廷支需。

开源和节流措施都要一道进行,在令各地上缴更多的钱粮赋税时候,朝廷也向天下百姓呼吁,为国募捐,钱粮不限。同时朝廷也压缩各项支付,赵谌当了皇帝后,皇宫中的宫殿除了赵谌及赵環環、赵珠珠还有元祐太后所居的宫殿稍稍修葺一下过后,其他地方依然保持原样。

宫中的宦官、宫女数量也只有不到百人,许多宫殿只有一两个看门的宦官,诺大的皇宫大多地方都是很冷清的,夜间更是一片寂静。皇帝及两位公主还有元祐太后每日的用度也非常少,皇帝赵谌还下旨,表示抗金大业未尽,二帝未迎回,他就永远艰苦过日子下去。

小皇帝的以身作则,让许多官员汗颜,李纲和宗泽、王晨等高官跟着响应,表示自愿大幅度地降低俸禄,或者放弃自己原本应该得到的俸禄,并号召百官也跟着一样做。

宋朝的官员俸禄都是非常优厚的,但非常时刻,李纲、宗泽等朝中高官都自愿降低自己的俸禄,王晨更是放弃领取自己原本应得的那份,其他那些官员如何还敢继续领高薪,也都跟着请命,情愿或者不情愿地向朝廷表示,他们也自愿降低俸禄。

小皇帝赵谌还小,在被救回开封前又受到了几度的惊吓,被吓的屁滚尿流都好几次,在他心里,王晨是比父亲还要重要的存在,有王晨在身边,他就觉得很有安全感,要是看不到王晨,他心里就慌慌。因为这样的心理,他对王晨的提议都是无条件地服从,甚至连理由都不会问。

可以说,小皇帝在即位后几乎全部对朝事的看法和建议,都是王晨说与他的,这一点李纲和宗泽也大概有数,可以说,如今最能左右大宋朝政的人,不是平章军国事的李纲,也不是负责开封防务、主掌大宋军务的宗泽,而是王晨这个穿越人。

对于这一点,王晨自己也承认,他并没觉得有什么异样,他认为他这个比如今这时代人多了千多年见识的穿越人,在许多事上的看法和见解都比他们高明,他代替皇帝做主做一些事并没什么天理难容的,不会对这个时代带来祸害的。他唯一遗憾的是,穿越前他只是一个大头兵,对政治斗争及治理国家方面的认识了解的太少,很多时候,做出的决定并不是非常正确的。也幸好,有李纲及宗泽这样的能臣在,他们的观点很多时候可以弥补他的缺陷。

因为自己几乎完全成了替赵谌拿主意的人,王晨身上的使命感和荣辱感更重了,他以前所未有的兴趣关注起天下大事来。

各路属下的各州、府、县先后上表,表示拥立遵从小皇帝赵谌,这让王晨甚是惊喜,不过手握重兵的赵构在朝廷连续对其下了几份诏令后,却没有任何的反应,这让王晨有点心急,他非常担心赵构为了一己之利,起了当皇帝的心思后,置天下大义于不顾,在东南一隅自立为皇,与赵谌争天下。

两皇争天下,势必起内斗,天下更会一团糟,金人必定在北边笑开怀,可以安心坐收渔翁之利。

这是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可以说这是除了金人有迹象再次南攻外最让人揪心的一件事。

赵谌已经连续发了很多份诏令给赵构,在其中痛陈了利害,并继续委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准其设置大元帅府,集结力量抗金,但赵构一直没回复。为了弄清楚赵构那边的情况,李纲、宗泽、王晨及赵鼎、胡寅、吕好问等人商议后,决定派出使者,亲自带着赵谌的诏令,前往应天府,面见赵构,弄清楚赵构那边的情况。吕好问自愿意请命当这个使者,前往赵构大元帅府所在地应天府,面见赵构。

吕好问所作的为,是为了努力洗去自己身上的污点,避免被人借金人攻破开封后他所作那些事弹劾他,出使赵构处他也就主动请命了。

其实赵构的反应在许多人的预料之内。他想自立为皇,但还没宣布登基,冒出来一个从金人大营内逃脱的赵谌。这个得幸逃出来的皇太子,很快就在宗泽的拥立下登基继位了,这让赵构倍受打击。而赵谌的诏令接连而来,压的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第51章 要收罗更多的小弟第74章 阴差阳错第80章 形势总是变化莫测第144章 赵桓和秦桧被放归第13章 又一位奇人第48章 金人的无奈第177章 完颜宗翰的安排第25章 意外情况第18章 有点像女主人第100章 返回开封第101章 只是不知道你怎么想第108章 怒了第46章 必须坚守黄河防线第111章 李纲的目的是什么第51章 赵构的馊主意第7章 论太原之战第157章 下官是御史中丞秦桧第192章 激烈地持续第197章 快山穷水尽了第38章 形势还算不错第26章 芒刺在背的感觉第23章 无可奈何第89章 都不要命了第68章 战事告一段落第137章 遭遇伏击第58章 宗泽支持不住了第130章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第210章 太行山中的变故第81章 完颜昌明白了第144章 赵桓和秦桧被放归第23章 宗泽的决定第16章 卖国贼的嘴脸第1章 李纲的顾忌第62章 王晨的杀手锏第225章 达成和议第141章 金人策略的改变第3章 怎么办第138章 守邢州的韩庆和与韩常父子第46章 虞允文归来第168章 识事务为俊杰第166章 对赵桓的威胁第164章 收罗吴玠和吴璘第182章 教导岳飞第11章 新的安排第225章 达成和议第3章 王晨的理想第183章 后面的仗怎么打第24章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第140章 顽强的韩常第97章 这个年后,所有的一切会更加不一样第216章 接收燕云十六州第73章 完颜宗翰的大惊失色第117章 很纷杂第88章 准备反击第231章 为以后打算第17章 朝堂上的咆哮第9章 指点江山第11章 我什么都听你的第4章 必须的选择第132章 太轻松了第113章 要不要做出更多的让步第94章 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的复杂心思第98章 王夜叉第90章 郭药师派来的使者第15章 金国内部的纷争第114章 惊天之卦第163章 后续的安排很复杂第46章 必须坚守黄河防线第164章 收罗吴玠和吴璘第28章 朕在此立誓第96章 朝廷的批复第21章 蛊惑第228章 焦头烂额第205章 秦桧的建言第198章 混战的结果第31章 王晨的对策第159章 攻打太原第160章 又是意外的惊喜第68章 战事告一段落第79章 北方的异况第67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34章 问策第1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130章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第68章 战事告一段落第26章 芒刺在背的感觉第148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6章 再探金人大营第154章 民情,民心第8章 羞辱和威逼第29章 百废待兴第69章 王晨的应敌方式第201章 一片混乱第13章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第111章 李纲的目的是什么第185章 加紧行动第155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第53章 金人内部的矛盾第136章 依然这么轻松第228章 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