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军器监

“臣婢阎氏接驾。”我们三人前去观赏梅花,在经过一座宫门时,却见一位如花般的宫女盈盈下跪接驾道。

赵昀不经意地望了那宫女一眼,却立时丢了三魂六魄,呆愣当场。暗道一声宫中有这样的美人儿,怎么朕却从未见过。

看着那位抑制不住喜悦,嘴角露出笑容的宫女,我明白我上当了,这位宫女绝不是杨公公所说的,只是想见见赵昀而已。

赵葵见此则眉头轻皱,他显然不满赵昀的这种表现,却又无可奈何。

良久,赵昀才回过神来,对那宫女柔声说道:“平身,朕不是来见太妃的,不必前去通报,你却是哪里人氏,何时进宫的?”

“回皇上。”阎氏面目含春,呖呖莺声地说道:“臣婢姑苏人氏,绍定三年入宫。”

“嗯,你且先退下。”赵昀看了看身旁的我和赵葵两人,依依不舍地对阎氏说道:“朕待会儿命人来召你。”

“是……谢皇上。”阎氏对着赵昀一拜,便喜孜孜地退了下去。

三人来到梅园,一进园门我们便有如置身于花海一般。迎面扑鼻而来一股诱人的花香,使我和赵葵情不自禁地走入园中,尽情地欣赏着婀娜多姿的梅花。却只有赵昀一人失魂落魄的不知所以。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望着园中朵朵白似玉,粉如霞的梅花,赵葵情不自禁呤道。

“好诗,好诗。”我肚中没有多少墨水,此刻也一时想不起关天梅花的歌词,只能随声附和着。

“皇上,皇上……”赵葵见赵昀呆立不语,便连声唤道。

“啊……”赵昀猛然醒悟过来,见我二人表情有异,不由尴尬地一笑道:“两位爱卿见谅,朕……朕尚有国事未处理,无心赏花,两位爱卿自便。”

闻言我二人哪还会不知赵昀心中所想,却又敢点破,只得无可奈何地躬身拜道:“臣等,恭送皇上。”

我二人还未说完,赵昀已迫不及待地转身而去,临走时却还不忘折下一枝梅花。

见此我不由暗暗好笑,这赵昀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却依然如此好色,真是食色……等等,那宫女自称阎氏,不会就是那个人称“阎马丁当,国势将亡”中的阎妃吧。想到这里我顿感头痛,想不到这个在将来内外勾结,专擅弄权的阎妃,却是被我介绍给赵昀的。我懊恼地匆匆辞别了赵葵,走出宫外,却发现杨公公正在宫外等着我。

“郑统制。”杨公公一见我出来,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来说道:“那宫女见着皇上了吗?”

“杨公公。”我不答话,面带怒色地望着杨公公道:“郑言一心为杨公公分忧解难,可杨公公却将郑言当傻子啊!”

“呵呵,郑统制息怒,请息怒。”杨公公一听我的口气,马上便明白阎氏已见过了皇上,不由喜形于色地说道:“郑统制请车上说。”

“敢问统制大人。”我们刚在马车上坐定,杨公公便兴奋地问道:“不知皇上见过阎氏后,可有什么反应呢?”

“皇上现在也许正‘召见’阎氏呢!”我没好气地说道:“杨公公现在可以告诉我是怎么回事了吧。”

“郑统制莫怪。”杨公公略感尴尬地说道:“此事说来话长,这阎氏本是杨州知府张铎的女儿,张铎送其入宫本也是指望能封后立妃的。却没想到她入宫之后,贾妃见其貌美,恐宠眷被其夺去,便将其送入太妃宫中充为宫娥。再加上皇上身边尽是贾妃的心腹,这才使得阎氏入宫一年也未曾见着天颜。而阎氏生得花容月貌,也不愿就此终老长门,这才出此下策,还请郑统制大人大量,莫怪咱家。”

“杨公公此话恐怕不尽实吧。”闻言我勿自不信地说道:“这些许小事,杨公公尽可以自己去办,为何却要如此拐弯抹角呢?”

“郑统制有所不知。”杨公公对我略一颔首道:“皇上身边尽是贾妃的心腹,若是由咱家出面去办的话,只怕他们横加阻挠,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且贾妃素来心狠……”

说到这里杨公公惊觉失言,立时停口不说,同时脸色也跟着刷地惨白,两眼带着乞求的神色望着我。

“杨公公放心。”见此我已信了七、八分,忙宽慰杨公公道:“郑言不会将今日这事透露半点出去的。”

“多谢郑统制。”杨公公感激地望了我一眼。

“只是……”我皱着眉头接着问道:“杨公公也是聪明人,为何却要冒开罪贾妃的大险,助一位宫女与贾妃争庞呢?”

“郑统制有所不知。”杨公公满面凄容地叹道:“我等身为宫门中人,除钱财与妃子们的庞爱之外,已无其它可以争夺之物。今日若是阎氏得庞,他日咱家在宫中的地位,与今日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暗自苦笑了一声,今日做了个便宜媒人不说,还被眼前的这位杨公公利用了一把。说不定以后还要遭那个贾妃忌恨,等等,贾妃,不会就是那个贾妃吧。

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问杨公公道:“杨公公,那贾妃……是否有个弟弟,名贾似道?”

“正是,郑统制为何有此一问?”杨公公疑惑地望着我。

闻言我立时便一阵头晕目眩。今天什么日子,为什么这些奸臣、奸妃一鼓脑儿的全跑出来了。

我摇了摇头无力地问道:“那杨公公可知道,贾似道现今在临安任何官职?”

“正是军器监。”杨公公说道。

军器监?负责军器制造的官?我张大了嘴巴,一种不祥的预感慢慢地爬上了我的心头。

第15章 三峰山之战第3章 会李宝第43章 钓鱼城之战(11)第5章 脱险第33章 丛林追踪(3)第43章 量角器三十七章 阵法第59章 成都之战(14)第49章 成都之战(4)第16章 大战之前第14章 只羡鸳鸯第51章 蔡州之战(4)第36章 钓鱼城之战(4)第50章 智破蒙军第47章 分而制之第42章 训练第72章 特使第20章 燕京第36章 茶余饭后第36章 茶余饭后第65章 利州第35章 钓鱼城之战(3)第22章 知府王洪第17章 淮河之战(1)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22章 火攻第31章 洛阳之战(4)第27章 雨夜剌客第3章 打草惊蛇第5章 顺流而下第26章 宫城第30章 心有灵犀第51章 成都之战(6)第5章 阅兵第9章 楚州攻略(2)第28章 燕京之战(2)第37章 钓鱼城之战(5)第2章 驱狼吞虎第24章 杀戒第25章 丁口徭役第11章 诬陷第1章 迎客第21章 朱清第54章 奇袭剑门关(2)第54章 蔡州之战(7)第69章 利州之战(4)第38章 圣旨第18章 三峰山之战(2)第20章 淮河之战(4)第25章 燕京第51章 成都之战(6)第36章 洛阳之战(9)第41章 钓鱼城之战(9)第38章 圣旨第51章 钓鱼城之战(19)第18章 财有定数第54章 奇袭剑门关(2)第41章 居庸塞第22章 知府王洪第51章 成都之战(6)第21章 三峰山之战(5)第42章 钓鱼城之战(10)第6章 王夔第47章 城防第1章 一箭示警第14章 老城定计第12章 贪官第11章 诬陷第20章 三峰山之战(4)第12章 贪官第21章 赌局第44章 纽璘军第6章 蒙军的战术第47章 钓鱼城之战(15)第69章 利州之战(4)第57章 蔡州之战(10)第11章 初试弓箭第31章 藏军洞第11章 草料第23章 护国公第32章 楚州之战(1)第59章 成都之战(14)第22章 火攻第39章 成都第17章 淮河之战(1)第39章 生死斗第42章 钓鱼城之战(10)第54章 钓鱼城之战(22)第62章 自立第2章 驱狼吞虎第12章 练箭第48章 蔡州之战(1)第13章 弩阵第46章 钓鱼城之战(14)第32章 燕京之战(6)第55章 蔡州之战(8)第23章 水战第1章 麻木第55章 蔡州之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