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回成都

哨骑,做为冷兵器做战时主要的侦察、通讯工具,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快速侦察的方法,这种方法便类似于我们现代的接力。虽然大宋的马匹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无法与其它邻国相比,但是两百哨骑已足以让他们以接力的形式,不分昼夜地将骁骑军原本来回要走六日的路程,缩短到了两日半,这其中还包括这些哨骑在黄河一带巡视的时间。

哨骑带回来的结果,果然不出我和徐格的意外,黄河一带并没有任何金国残余集结。这条消息至少让我们知道到了两点,一:汪世显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和完颜守绪一起在黄河一带收拢残兵。二:汪世显已经不在黄河一带了。因为据徐格所说,汪世显已收拢了过万的残兵,若他还在西川,那么在平坦的黄河流域,这过万人是很难逃得过骑哨的眼睛的。

结合这两点,我与徐格不得不承认了一个我们极不愿承认的事实,那就是汪世显已掳着完颜守绪北上进入蒙境了。当然,燕儿却不愿承认这一点,但从她整日以泪洗面我也可以看出,她心里很明白这已是再也无法挽回的事实了。

成都初冬的早晨,冷风中略带着几分寒意。远山、近郊都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水雾。天色渐渐放亮,地上冻结了一夜的冰霜,慢慢地开始溶化了,霎时便又是一阵水雾从地面升腾而起。眼前尽是白茫茫的一片,却好似身在一个充满了蒸汽的大蒸茏里。

自从大宋封我为西川置制使,而且确定了汪世显投蒙之后,我不得不将防御的重点再次转向了成都。冬季对蒙古一方的防御本不必如此紧张,因为在冬季,蒙古的战马根本就无法得到充足的草料,所以蒙古出兵的时间大多选在草美马肥的夏、秋季。而在这寒冷的冬季,蒙古骑兵还不知躲在哪里养精蓄锐呢!但是在了解了汪世显的情况后,却不得不让我将大部分的兵力转移到了成都。

据徐格所说,汪世显素以“秦、巩之豪”著称,当他身为金臣之时,便与川边的回回和洮、岷、叠宕等十八族交往甚密。而我记得史上的汪世显,正是在投蒙之后,利用蒙军的威势和自己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关系,劝说了这些少数民族投蒙,从而形成了一支攻川的主力。

所以我不得不分批将原本分布在长江一线上的兵力,大部都撤回成都。这又很快就让我看到了另一个缺点,我可用的将领实在太少了。为了面对有可能在冬季就要来临的汪世显大军,我不得不将王坚、李庭芝等我熟悉的将领一古脑地调往成都。而留守长江一线城池的将领大多都是临时提拔的,只有戎州因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才让王夔的广武军镇守着。不仅如此我还留了五千民兵在戎州助王夔守城,因为戎州此时可以说是成都与其它城池的枢扭了,戎州若失,那么成都很快就会成为一座孤城。

部队的频繁调动让我有一种仓促应战的感觉,但这却又是毫无办法的事,兵力和将领的不足,并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解决的事。现在的我,每日都好像在跟时间赛跑着。我要用最快的速度组建出一支高素质的部队,要赶在我们被蒙军或是大宋扼杀在摇篮中之前。

“属下参见置使大人。”徐格应我的召唤,很快就来到了我的营帐之中。

“燕儿的情况怎么样了?”我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转身随口问道。

“燕公主还是整日哭泣不止。”徐格脸上露出些不忍的神色,说道:“置使大人是不是该……”

不等徐格说完,我便举手制止了徐格继续说下去,说道:“郑言此次请徐先生来,是想求教先生一些有关如何管理内政之事。徐先生在金国任军师多年,想必知之不少吧。”

自从王夔以红袄军为例提醒我之后,内政问题一直就有如梗在我喉咙中的一根鱼骨,不吐不快。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若是不解决,西川就不用说南拒大宋北挡蒙古这种大话了,只需时日一久,西川自己便会被内乱拖垮。所以在此时,我最当心的倒不是汪世显,而是如何治理好西川的各个城池,特别是占了西川大部分人口的成都。

“回置使大人。”见此徐格脸上露出些少许不自然的表情,他显然是对我这样对待燕公主有些看不下去,所以语气中略带不满地说道:“朝廷管理内政,自是由三省六部,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管理。”

“哦,还有这许多名堂。”闻言我不由一愕,大感头疼地说道:“倘若只是管理西川,想必用不着如此多的部门吧。”

“这便要看置使大人如何看待西川了。”徐格说道。

“此话怎讲?”

“若是大人将西川看作大宋的一部分,那么这些都用不着大人操心。”徐格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因为朝廷不久之后便会派上大量的官员入川,前来管理这些事。这批官员,也许便是当初从西川逃出的官员。”

“他们还能做官吗?”闻言我不由疑惑地说道:“临阵脱逃的大罪,他们难道便不用担了?”

“郑置使此言差矣!”徐格脸上略带惊奇地看了我一眼,说道:“若是武官,则想当然便是被革职查办。但对于文官,大宋历来都是刑不上大夫,即便是赵彦呐这样的欺君大罪,也无非只是发配了事。而像临阵脱逃之类的,大不了便是降上一级罢了。”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我暗自摇头,在宋朝这文、武官员的待遇差别还不是普通的大。同时我心中暗想,若还让这些闻蒙风而逃的人回到西川做官,那么我这制置使也就不用当了,所以我冷笑一声说道:“若我不这么看呢?”

第12章 燕儿第29章 燕京之战(3)第26章 回城第50章 归降第1章 麻木第19章 书信第37章 使者第2章 协同作战第42章 训练第34章 不辞而别第8章 试探第7章 权相史弥远第24章 杀戒第43章 量角器第8章 神臂弓第54章 蔡州之战(7)第36章 下水第40章 滑雪第48章 攻城第25章 燕京第72章 特使第51章 蔡州之战(4)第26章 回城第1章 一箭示警第17章 霹雳火球第42章 钓鱼城之战(10)第16章 北伐第11章 诬陷第14章 新官第43章 量角器第16章 过河拆桥第33章 楚州之战(2)第58章 福祸相倚第50章 蔡州之战(3)第45章 熊掌鱼翅第3章 临安的乐观第17章 洛阳之战第63章 同舟第33章 车船第64章 志同道合第59章 谋利州第2章 面圣第15章 出城第20章 抛石车第4章 练兵第3章 打草惊蛇第45章 熊掌鱼翅第22章 弓箭第33章 钓鱼城之战(1)第14章 误导第51章 蔡州之战(4)第44章 奔赴前线第23章 水战第41章 考核第4章 练兵第63章 同舟第40章 狼烟第39章 钓鱼城之战(7)第30章 燕京之战(4)第40章 狼烟第23章 沉浮桥之战(1)第29章 燕京之战(3)第9章 劫杀第46章 奸细第54章 奇袭剑门关(2)第42章 钓鱼城之战(10)第19章 书信第17章 淮河之战(1)第15章 红颜祸水第33章 洛阳之战(6)第8章 湍滩之战(2)第30章 燕京之战(4)第7章 镖税第28章 洛阳之战(1)第72章 特使第27章 入洛第12章 练箭第55章 蔡州之战(8)第22章 沉浮桥第57章 漏网之鱼第26章 宫城第52章 钓鱼城之战(20)第28章 遇敌第8章 定数第2章 驱狼吞虎第8章 神臂弓第19章 脱险第30章 比拼第14章 新官第35章 凯旋归来第18章 洛阳之战(2)第58章 福祸相倚第27章 燕京之战(1)第36章 茶余饭后第44章 奔赴前线第48章 巫术第33章 楚州之战(2)第33章 燕京之战(7)第33章 燕京之战(7)第32章 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