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会李宝

夏去秋来,时间一晃便是两个月,鱼城上空时断时续的大雨终于停了,取而代之的,又是朦朦胧胧的一片雾水。雾气之中,鱼城早已不见了历时数月之久的大战,没有了刀枪剑影,没有了战马长嘶,也没有了令人生厌的尸体。只有那成片成片光秃秃的树桩,还在见证着当时的惨烈,虽然它们已经腐烂发黑得不那么刺眼。

西川经钓鱼城一役后,虽因击退蒙军而声望大增,宋地之中不停地有志在抗蒙的英雄豪杰与文人才俊前来投奔,但是,西川却也正是因为此战而元气大伤。由于粹不及防,大量的百姓不能及时地撤入城中,以至死于此战的百姓竟有四十余万之多。而且百姓也没来得及收割粮食,历时数月的战争也误了播种的时间,是以西川,再次迎来了粮食紧缺的一年。

不过所幸这世上的农作物并不只有粮食,百姓在大面积地改种大豆等作物之后,倒还不至于挨饿,但是要想再承受一次战争,却已是无能为力了。此时的西川,该是大战之后休养生息的时侯,但是我却不这么想。李宝所率领的龙卫水师的到来,更是坚定了我的这种想法。

“李大人,想必皇上不会轻易放如此多的战船驶出临安吧!”望着嘉陵江上有如彩带一般,首尾相接的千余艘战船,我不由感慨地说道:“一千五百余艘战船,五万人的龙卫水师,皇上是如何会放你等前来的?”

“非放,实为遣也。”李宝抚摸着胸前的长白须说道:“襄阳告急想必郑置使也有耳闻吧!老夫便是身受皇命前来救援襄阳的。”

“襄阳告急郑言自是知道。”我点头说道:“窝阔台久攻鱼城不克后,便移师襄阳,郑言又岂能不知?不过,令郑言不解的是,李大人多次请战,皇上皆不允,为何此次却如此顺利?”

“这还要拜那阎妃与宦臣所赐了。”李宝笑道:“皇上早已沉迷于后宫不理政事,而阎妃与宦官们却早已将我视为眼中钉,我离开临安却是正中她们下怀。”

“哦,这倒便宜了我郑言。”我哈哈大笑道:“李大人所带的这数十万担军粮,却正好解了我西川缺粮之危!”

“郑置使当真要以军粮解西川缺粮之危么?”李宝不置可否地笑道:“只怕郑置使舍不得吧!”

“哈哈……知我者,莫过李大人也!”我与李宝两人相视而笑。

“救援襄阳?”

帅营之中,众将听到了我的想法,无一不吃惊地望着我。

“不错。”我望了望有若局外人的李宝一眼,点头说道:“襄阳可谓京湖重城,倘若襄阳不保,那么鄂州便失却了屏障,如此长江防线,便会被一刀切为两断。众位将军都是聪明人,当知其后会发生何事。”

“可是大人!”张珏提出异议道:“救援襄阳便意味着要与蒙军野战,此实为以已之短攻敌之长啊,还望置使大人三思!”

“不错,置使大人。”徐格也忧虑地说道:“唇亡齿寒之理我等也并非不懂,襄阳若是不保,大宋覆灭之期亦不远矣,大宋若灭,西川自是无法独存。但窝阔台败于鱼城之后,便移师襄阳,其与塔察尔四万大军合兵一处便有七万之数。我军若是要救援襄阳,倾全西川之兵,再加上龙卫水师也不过十万,以此数与蒙军野战,实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不,不需要那么多。”我摇头笑道:“正如众位将军所想,西川不可无留守之兵,是以我只需要骑军与水军。那便是王夔所领的五千广武军,王坚新组建的五千骁骑军骑军,刘整的虎威水师和李大人的龙卫水师,共六万五千余人。其余人等,则一律留守。”

“什么?”听到这里众将无一不面露震憾之色,以不足七万人的水师与骑军前去襄阳与蒙军七万人野战,那根本就与前去送死无异。

“郑置使难不成是想以骑制骑?”李宝此时也面露疑惑之色:“但这一万骑军也太少了些吧!”

“是否与李大人所想颇有出入?”我笑道:“李大人定是想以龙卫水师为主力,前去救援襄阳吧!只是据郑言所知,此法却是万万不可。”

“这又是为何?难道郑置使以为龙卫水师还斗不过那些蒙古旱鸭子不成?”李宝的老脸颇有些挂不住,这还是头一回有人质疑龙卫水师的实力。

“郑言自是相信龙卫水师在水上是无敌的。”我忙给李宝送上了一顶高帽:“只不过,李大人却不知围攻襄阳的蒙军却也早想到了此着。两月之前,窝阔台与塔察尔合兵之后,便假意与襄阳守将吕文焕议和,并商议与大宋重设榷场(交易场所)。可叹那吕文焕却不知是计,蒙军趁开榷场为由大肆封江,待吕文焕发觉之时却已迟了。至今,只怕襄阳之处的江水早已被木桩封江十余里,横江链已不下千条了。而且两岸还架设了无数的抛石机,龙卫水师便是再历害,对此只怕也是无能为力吧!”

“竟有此事!”闻言李宝不由悖然大怒:“吕文焕这厮也忒无能,水战乃我大宋仅有的优势,只要保着水路畅通,有我龙卫水师在便可立于不败之地。想不到这厮如此轻易地便自绝生路,你找死也还罢了,却要赔上大宋的江山。咳咳……”

“李大人息怒,李大人息怒!”见李宝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忙上前劝解道:“李大人宽心,郑言或能解襄阳之围。只不过,李大人却需将龙卫水师交由郑言指挥,而且……对郑言所做之事不得干涉。”

“拿去便是。”李宝好不容易才缓过气来,说道:“龙卫水师本就是要交与你的,只要能救回襄阳,老夫自是不会过问。”

救回襄阳?我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我的目的可不只是这样。

第16章 大战之前第39章 钓鱼城之战(7)第41章 打算法第36章 钓鱼城之战(4)第13章 内政第9章 劫杀第28章 洛阳之战(1)第41章 居庸塞第30章 洛阳之战(3)第9章 脱轨第43章 溃军第33章 车船第15章 潜水第20章 故人第41章 打算法第25章 玩火第1章 一箭示警第16章 无奈第32章 楚州之战(1)第48章 蔡州之战(1)第30章 洛阳之战(3)第9章 脱轨第29章 为帅之道第25章 玩火第24章 杀戒第23章 护国公第20章 故人第50章 智破蒙军第38章 入川第13章 弩阵第52章 围城打援第19章 逆转民风第1章 迎客第49章 思想斗争第27章 笼络第27章 笼络第70章 利州之战(5)第33章 燕京之战(7)第41章 居庸塞第32章 燕京之战(6)第62章 自立第36章 下水第72章 特使第55章 蔡州之战(8)第63章 夜观天像第18章 三峰山之战(2)第25章 出逃第26章 义第51章 意外第41章 钓鱼城之战(9)第20章 李宝第55章 钓鱼城之战(23)第31章 燕京之战(5)第5章 脱险三十七章 阵法第15章 潜水第24章 阴谋第48章 巫术第35章 冰释前嫌第49章 思想斗争第27章 笼络第6章 顺流而下第65章 利州第8章 湍滩之战(2)第8章 试探第10章 军器监第33章 丛林追踪(3)第24章 沉浮桥之战(2)第11章 诬陷第59章 成都之战(14)第2章 驱狼吞虎第33章 楚州之战(2)第50章 归降第35章 凯旋归来第27章 燕京之战(1)第10章 军器监第23章 沉浮桥之战(1)第37章 使者第17章 回成都第22章 沉浮桥第3章 定计第36章 洛阳之战(9)第9章 楚州攻略(2)第2章 争论第9章 脱轨第63章 夜观天像第47章 钓鱼城之战(15)第10章 尽忠第18章 淮河之战(2)第36章 下水第15章 见孟珙第39章 生死斗第7章 贾似道第8章 神臂弓第3章 骁骑军第12章 练箭第10章 兄弟第19章 前途第27章 燕京之战(1)第41章 居庸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