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生死有命

老一辈的人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说什么一切幸运和祸患,得到与失去都在冥冥之中注定的。

当谭明喜带着几名士卒放下吊桥朝着西侧迎接朝廷援军之时,刘文昊则是站在箭楼上忍不住的思量起来。

“我是不是眼花了?女真人呢?”

刘文昊眨巴着眼睛,拿手在身前虚摸一阵。河对岸,原来的金军大营已经成了一片空地!在强大的红外线功能扫描下,远处的场景即使看的不太清楚,但也已经映入了他的眼帘之中。

可是在这一刻,刘文昊的脑海不禁冒出个念头:女真人真的会连夜撤走?!

不对,这里面肯定还有一些文章,想到这里,他连忙对着正要降下吊桥的谭明喜喊道:“伯山兄,等一下!”

谭明喜其实心中也有疑问,白天金军主力并未受到多少影响,即使完颜阿图鲁被生死不明的杨再兴打成重伤,可也不至于让金军主动后撤十里吧。

况且王善等部率军前来支援,在相应的路途之中,并未见到朝廷的一兵一卒,因此,这从天而降的“援军”又是从何而来呢?

最主要的则是那援军怎么不去太原的主城,反而来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西城呢?

想到了这个关窍,谭明喜不假思索的冒出来一个词,这里怕是有鬼!

刚才众人都被援军到来的气氛所影响着,所以谭明喜当时也没回过味来,当刘文昊忽的冲着他喊了这么一嗓子之后,他顿时便明白了过来。

“大人,你这是?”

刘文昊三步并作两步,带着沈良等人快速的来到近前,当下说道:“伯山兄,不知怎么回事,我这眼皮一个劲的狂跳,感觉不是什么好事……”

身边众将闻听此言,一个个都有些摸不到头脑。

招讨相公这是怎么了?援兵来了,所以兴奋成这个模样?

谭明喜不愧是读过书的人,脑瓜子转的就是快,一瞬间便已明白了其中之意,于是附和道:“大人,其实我也觉得有些不对……”

可不是么,哪有那么巧的?

今天沈良和王善来的就已经够巧的了,朝廷的禁军大老爷怎么也会这么赶巧呢?

要知道,北宋的禁军都已经烂到家了,别说是星夜驰援数十里,哪怕是日间行军也不会超过日行百里。

天已近四更,现在探马传来消息,说是朝廷的禁军来援,但这群人为什么会如此悄无声息的摸到河东境内的呢?

不是刘文昊矫情,这是什么时候?此城危急之刻!是金军围城两个月以来,最危险的时候!

王宽、王善以及沈良众将都站在一旁,听罢此话,人人再也不那么欢喜,一个个的反而开始朝着城外窥探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事到如今,刘文昊手中只有那么一个单筒的低倍望远镜,夜间眺望,也只能看到护城河的对岸,再远一点,他可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有望远镜况且如此,没有这种“神器”,那些人又能看到什么?

刘文昊神色如常,不见丁点异样。他知道,就算完颜银术可撤兵,但河东境内大片土地已遭金军铁蹄践踏。

城池沦陷,百姓逃亡。从开战到现在才多久?说白了,还不到两个月吧!金军进兵如此神速,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一群拿着武器的摆设!

话说回来,现在整个河东,金军的西路战线,只剩下银术可一部偏师,可就是他那不足十万,且又算是东拼西凑的部队,愣是横扫了整个太原。

你说这算什么事?特别是想到张灏、姚古以及种师中兵败之事,刘文昊就是一阵唏嘘。

他不是没有向这些人预警,但换回来的又是什么呢?朝廷的正规军在金人的面前犹如破竹一般,他又能如何?

此时张元干、李彦仙都不在身边,而谭明喜也仅仅只是个文人,提出来的看法也是非常有限。

但这里还有个小将却一眼看穿了此刻的情势,就见沈良上前建议道:“大人,如此夜色敌我不分,天明再去迎接援军也不迟吧……”

不过在沈良开口之后,一个大汉则是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招讨相公,某家和沈都头从太行山下来,一路南行,所见之处皆是人间炼狱。据传,金狗在河东已经扫平了四海八荒,太原府如今已是一座孤城,所以现在朝廷派的援兵,会不会是勤王部队呢?”

王善在最为鼎盛之时,手底下有匪民三十余万,说句实在话,他曾经可是掌管三十多万生灵的大人物。

此时,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觉得援兵可能是真的,毕竟和西城守军众将不同,沈良和王善一路走来,消息还是非常灵通的。

其实他并未把话说完,因为王善一路南下,也得到了一些不好的风声。据传,东京汴梁已经被金国东西两路军重重包围,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有援军不顾京都安危呢?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宋金议和了!也就是说,两国达成协议,战事结束了!

但这个说法显然还有一定的瑕疵,毕竟要是议和成功的话,来太原也应该是去东城吧……

可就在这一刻,刘文昊的脑中突然又有了一个不好的念头。难不成是东城被攻破了?

不过此刻刘文昊还是摇了摇头,因为他觉得如果东城破了的话,那么所谓的援军也好,金兵也罢,不至于从城外而来。

就在刘文昊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城下突然来了一个小卒,一边跑一边喊道:“不好了,敌袭!”

事情摆在众人面前,根本就不用说了,看来那所谓的援军,正是银术可搞出来的小把戏!

刘文昊听到这里,心中顿时有了答案,随即吩咐下去,全军戒备,以应对金人新一轮的攻势!

不过在这一刻,他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因为在石桥的堤坝被毁之后,虽然把金军成功的隔开了,但太原的西城此时也如同一片泽国。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瘟疫横生,即使这水灾是人为的,可是那滔天的水势过后,城中不是已经有人感染了风寒吗?

一想到这里,刘文昊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十二章 论战第二百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二百四十一章 有奸细?第一百九十三章 棉花的来历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公论战第九十三章 激战(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规矩第十章 布局第八十七章 太原之战第二百一十六章 坏消息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服李彦仙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锋第一百七十五章 妙计第一百一十六章 将门第二十八章 张良计第一百四十四章 翠峰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莲教第八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二百四十三章 打游击第九章 威逼利诱第一百五十一章 应对第一百四十一章 军粮第五十五章 仙女第二百九十一章 异动第七章 一触即发第二百一十五章 问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北上第八十二章 变天了第九十章 大战开始!第一百七十章 将星陨落第五十九章 收服第一百零三章 情敌第二百五十二章 万人敌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处第二百七十四章 反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贼人来袭第二百七十六章 毒计第五章 小舅子唐麟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战过后第一百一十四章 剑走偏锋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处第二百九十五章 拉开帷幕第八十九章 阳曲的转机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亡了第二十五章 巡检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王禀的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改弦易辙第一百零七章 河东路的变动第二百四十一章 有奸细?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义灭亲第二百四十九章 兵者,诡道也第一百三十八章 晓之以情第三百一十五章 后续第三百零二章 密林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以类聚第八十一章 喘息第四十四章 岳清莹第一百二十三章 唐芸双的鬼主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锋第三百一十二章 诏书第十六章 大破贼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坏消息第九十九章 创新第一百四十五章 杨再兴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商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以类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挑拨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杀第一百七十九章 杨进入蛊第三十五章 吴半仙第一百二十章 鸡飞狗跳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处第一百六十章 检举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城保卫战(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忠义巡社第二章 姐夫和小姨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阴差阳错第九十章 大战开始!第十九章 名将王禀第二百六十七章 怪事第二百零六章 不安分的小手第十四章 阳曲之危第十一章 家贼难防第三百零一章 中计第二百一十三章 忠义巡社第三百零一章 中计第一百五十一章 应对第十九章 名将王禀第五章 小舅子唐麟第二百三十八章 奇谋之战第十八章 知县拉拢第一百六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处第三百二十章 转机第一百二十四章 补充细节第一百七十八章 贼首毙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惠民政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岸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