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忘尘(求收藏推荐)

却说王世充买到了粮食以后,立刻投放到了洛阳,使洛阳粮荒一夜解除,随着粮食、物价平息,治安也迅速好转,王世充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将北隋一系列成熟的利民政策投放到了洛阳之中,使人心安定,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王世充也获取了极大的民心。

‘洛阳只知世充而不知皇泰,士庶良口呼万岁者不绝于路,天有异象、彩气瑞兆,龟献图腾,时有耳闻。’这是一名书生的笔记,真实地记录洛阳王世充即将登基之兆。

又有一个法号叫桓法嗣的道士,自称善于解释占卜图书,向王世充呈上《孔子闭房记》,图画为一个男人手持竹竿赶羊,解释说:“隋朝,皇帝姓杨。干一嘛,合起来是个‘王’字。王在羊后,预示相国取代隋朝当皇帝。”接着拿出《庄子人间世》《德充符》两篇呈递给王世充,解释说:“上篇谈‘世’,下篇谈‘充’,这就是相国的名嘛,预示您应当恩德遍布人间,顺应符命当天子。”

王世充十分高兴地说:“这是上天的旨意呀。”拜了两拜接过图谶,立即任命桓法嗣为谏议大夫。王世充又捕捉各种鸟雀,把写好所谓符命的帛系在它们的颈子上,一只一只地放飞。打下这种鸟雀前来进献的人,也授予官职头衔。

……

此之种种,不计其数。

确实,王世充已经等不及了,他之所以在兵变后没有立刻登基,就是为了获取民众支持,赢得民心,到了冬天的时候,民心军心已经全部转向了王世充。

王世充有些急不可耐了。

因为禅让台也已经筑好了,而且明天是正月初一,他必须在这天登基,预示着新王朝的开始,

之前,长孙安世、段达、杨汪、郭士衡、郭什柱等人已经制订好了禅代礼仪,万事具备,就等皇泰帝下诏退位。

正月初一这天上午,皇泰帝杨倓和往常一样坐在桌前读书,他已经被剥夺了实权,如今只是王世充手中的一个傀儡,所有大权都被王世充篡夺了。

这时,门外有宦官声音传来,“圣上在读书,你们这么多人来做什么?”

“我们大事禀告圣上,快闪开!”

门随即打开,一路走进十几名大臣,为首是段达、云定兴、崔文象、王世恽、王行本,他们到杨倓面前跪了下来,杨倓皱眉道,“各位爱卿,有何重要之事?”

云定兴沉声道:“天现各种瑞兆,这是天神降下的旨意,今郑王功高德重,当为天子,以应天意,希望圣上遵从唐尧和虞舜做法,禅位于郑王。”

“什么?”杨倓心中大怒,将书本重重的扔在地上,大怒道:“这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如果我隋朝气数还没衰竭,这种话就不该讲,如果天意要改朝换代,那还谈什么禅让不禅让?你们直接拥护他上位即可,又何必来问朕?你们都是久沐隋恩的大隋老臣,不是朕的祖辈旧臣,就是身居三品高位,如果你们却甘愿做王世充的走狗,还有脸在朕面前出现吗?”

皇泰帝神情严峻,使众人都不由有些惭愧,这时,有人高喝一声,“郑王驾到!”

王世充在大群甲士簇拥下冲进了皇泰帝书房,王世充身着金盔金甲,腰佩利刃,杀气腾腾,他心里很清楚,杨倓绝不会轻易退位,杨倓刚才的怒斥,他在门外已经听得清清楚楚。

“陛下!”

王世充一声厉喝,走上前凶狠地瞪着杨侗,“众大臣金玉之言,陛下为何听不进去?”

小小书房挤满披甲武士,个个体格健壮,就像一群狰狞凶残恶狼,旁边还站着十几名穿着文袍毒蛇将杨倓风华不再的瘦小身躯团团包围。

杨倓冷冷一笑:“朕是大隋皇室子孙,郑王欲取隋朝江山,直接杀了朕就是了,何必假惺惺的禅让,徒令天下人耻笑,司马昭自以为是而留下千载骂名,难道郑王也想留下一个王世充之心吗?”

杨倓的讥讽令王世充下不来台,王世充恨得双眼都快瞪出血来,忽然,他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堆出一抹笑容。声音也变得柔和了下来,“圣上,今日天下未定,需要立年长者做君主,以便一统天下,待天下安定,我一定会恢复您的帝位,我王世充在此发誓!”

王世充抽出一支箭一折两段,冷然道:“我王世充如果有违誓言,如同此箭!”

杨倓呵呵一笑:“骗谁呢你?你想当皇帝就去当好了,何必糟蹋一支箭矢,留给将士们还能杀贼。”

如果是有入主洛阳后的前一年,杨倓会被他迷惑,但杨倓早已看透了他的虚伪。就算王世弃用他祖宗十八代来发誓也不会信,天下都改姓为郑了,还能再改回隋吗?

“你!”

王世充勃然大怒:“你以为我不敢一刀宰了你?”

云定兴上前打起了圆场,道:“圣上,郑王绝不会违背他之前的誓言!”

杨侗冷笑一声,“待我大隋天下大兴!还是由我兄弟恢复我的庙位吧!你们据宁四战之地,却只有河南、弘农、襄城等八郡,迟早为他人所灭,你们这些助纣为虐者,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其实我们已经有准备了!”

王世充亮出了一道‘禅让诏书’,杨倓看了一看,不禁一呆,上面的笔迹和他一模一样,冷笑道:“你们拿朕的尸体出面吧。”

王世充眯眼笑道:“请进来。”

一不会儿,一个面目和杨倓依稀相仿的少年走了进来,此少年穿着龙袍,罗盖遮面,若不细看简直和杨倓一模一样。

杨倓万念俱灰,苦笑道:“再把禅让台筑得高一点,让百官站得远一点…即可鱼目混珠…王世充,你赢了!”

王世充哈哈大笑,拍了拍云定兴的肩膀,道:“这是云太尉的功劳。”

云定兴十分高兴,连忙跪下道:“臣谢主隆恩。”

众人对望一眼,云定兴高喝道:“传圣上口谕,正式禅让帝位于郑王!”

话音刚落,外面想起震天动地的鼓乐声,有人大喊,“禅让大典开始,请新皇旧帝登台。”

正午时分,王世充用全套皇帝龙辇进入紫微宫,登基为帝,随即大赦天下,国号为郑,改年号为开明,大封族人为王。

而正宗的皇泰帝杨倓万念俱灰之下,于宫中出家为僧,法号忘尘,数日后,王世充命人驾一叶小舟,将忘尘送去邺城…之后在燕山皇陵有一名青年僧人忘尘…

王世充篡夺南隋帝位,但却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一方面北隋没有什么过激反应,另一方面是洛阳朝廷影响力太小,在天下已经四分五裂的如今,格局实在太弱小了,在明眼人看来,天下之争只有北隋、李唐、李密、萧铣、杜伏威,洛阳只是陪客而已

但这件事在南隋却引起不小风波,裴世清在荥阳痛斥王世充弑君篡位,其可耻行径如同宇文化及,正式和王世充决裂,归降了李密,郑仁基等人也公开宣布不为王世充效力,归降李密。南阳郡守、淮阳郡守也归降李密。

重臣陆续离去,令洛阳官场引发巨震,官场内人心惶惶,主动支持王世充称帝者得高位,而沉默者则遭贬黜。

第156章:拿下平阳(求收藏推荐)第538章:车同轨第654章: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第564章:花重金,破杨侗毒计第349章:发威第313章:国事家事,诸事不顺第715章:国公之爵,擦肩而过第594章:正宗儒学育英才第020章:论窦建德第780章: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第323章:坐观成败第541章:裴愔入京见女儿第589章:当各国面,定敌寇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734章:吐谷浑有变第353章:皇甫无逸第276章:谢幕第326章:老程的猥琐解读第837章:满城尽是功夫茶第432章:再布一局第389章:登基为帝,顾虑渐多第779章:退往襄阳第041章:一人牵动天下势第544章:以退为进,弟高一筹第506章:皇姑离家抓李世民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陈战(求票)第498章:对李渊,朕已经没耐心第296章:关陇再合作第114章:性格决定命运第243章:建成之谋(求月票全订)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339章:夺其民第744章:灭‘世’神刃终出鞘第590章:所有算计一场空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订阅)第772章:何不食碘盐第392章:无意破阴谋第282章:凌云商队第801章:空谈误国第487章:李君羡不值钱第890章:混蛋县令很不对劲第504章:‘灭世’神刃执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940章:紧急应对(求票)第356章:拼命作死第152章:对策(求收藏推荐)第759章:一语惊醒梦中人第447章:困守孤城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293章:绝望的战争第521章:金胜曼的荤招第815章:十部夺旗第643章:牵制李唐,魏使求援第828章:年产百万行不行(月底求票)第223章:求援第419章:弘扬胜利之路第603章:杨广之规划第410章:教学第216章:经验误人第371章:大哥,你降过一回了。第917章:垂死挣扎(月底年底求票)第931章:居高临下,绝对压制第814章:恩威并施第451章:萧女月仙第982章:立威入城第586章:双龙会第272章:在其位谋其政第067章:太子妃韦蓉第464章:左右为难第466章:李世民图存三策第672章:忠义之将王伯当第376章:答士子问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509章:土崩瓦解第441章:为奸佞著书立说第799章:象雄军:吐蕃突破口第760章:沈光解惑第531章:将军傲气第559章:赏罚不明第305章:仗势逼人第358章:布局西域第568章:瓮中之鳖第012章:策划第713章:失之五里第313章:国事家事,诸事不顺第539章:迂回战略第628章:邺城谍影第574章:将军难免阵上死第064章:传国玉玺第925章:拦路虎第612章:初七论战第632章:雷霆万钧第828章:年产百万行不行(月底求票)第373章:钢铁城墙第393章:燕王妃裴清华第318章:玄龄献策建嘉峪第465章:替罪羊第984章:忠奸难辩第112章:活捉杨侗第428章:王世恽